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疗效中的意义。方法 12例咬肌肥大患者共24侧咬肌,分3~5 点于双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高频超声检测注射前、注射后1~3个月咬肌的厚度。 结果 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后,患者的咬肌厚度与注射前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注射后,松弛状态下咬肌平均缩小约22.30%,收缩状态下咬肌平均缩小约29.46%。 结论 高频超声是一种准确、可靠、简便的体外检测咬肌厚度的方法,是评价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良性咬肌肥大效果的较好的客观指标。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肉毒杆菌毒素A 咬肌肥大  相似文献   

2.
刘红梅  王倩  冯传波 《广东医学》2008,29(8):1356-135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疗效中的意义.方法 12例咬肌肥大患者共24侧咬肌,分3~5点于双侧咬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高频超声检测注射前、注射后1-3个月咬肌的厚度.结果 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后,患者的咬肌厚度与注射前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注射后,松弛状态下咬肌平均缩小约22.30%,收缩状态下咬肌平均缩小约29.46%.结论 高频超声是一种准确、可靠、简便的体外检测咬肌厚度的方法,是评价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良性咬肌肥大效果的较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应用CT和肌电图评价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CT和肌电图评价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咬肌的厚度与电生理变化.方法:对入选的20例(40侧)咬肌肥大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咬肌肥大就医者每侧注射剂量为5万U/L.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就医者咬肌厚度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电生理的改变.结果:20例患者注射后CT与传统B超测量的咬肌厚度无明显差异.测量结果显示:不同时期的咬肌厚度均明显小于注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注射后4~12wk咬肌厚度减小最明显,12wk后咬肌的力量与体积逐渐恢复,24wk后肌力基本恢复正常,但咬肌体积的恢复各不相同.肌电变化显示:不同时期的运动单位电位幅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1).20例患者总体满意率为85%.结论:CT和肌电图对A型肉毒毒素治疗良性咬肌肥大的疗效可以进行很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分析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的应用情况.探讨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的适应证及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从而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08例整形外科患者局部注射使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治疗的情况.从年龄分布、性别、诊断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咬肌肥大和除皱病例中使用率高.结论 A型肉毒毒素在整形外科中是安全、有效、方便、有效的治疗手段.A型肉毒毒素在美容外科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肌电引导和徒手肌肉定位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typeA,BTX—A)治疗脑卒中肌痉挛的I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脑卒中致上下肢肌肉痉挛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A组(肌电引导注射)和B组(徒手肌肉定位注射)各18例,两组均选择肱二头肌、股直肌、内收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等痉挛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200U,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6周、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MAS和FMA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肱二头肌、股直肌、内收肌等四肢表浅大肌群于徒手肌肉定位注射BTX—A优于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等深层小肌肉(P〈0.05),肌电引导深层小肌肉优于表浅大肌肉(P〈0.05)。结论肌电引导注射BTX—A适用于深层小肌肉,徒手肌肉定位注射BTX—A适用于四肢表浅大肌肉,两者结合可达到最佳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6.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是因颈部肌肉不随意性持续性强直或阵挛性收缩,产生头和颈部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常伴局部疼痛。ST是神经系统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之一。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03年7月采用肌电图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治疗ST患者1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病人进行A型肉毒毒素肌肉内注射治疗,采用Ashworth法对注射前、注射后2周、注射后4周肌张力进行评分。结果注射后2周与注射前相比治疗各肌群肌张力有显著降低(F=25.92~39.68,q=3.36~8.67,P〈0.05);注射后4周与注射前相比,各肌群肌张力有显著降低(q=4.76~9.38,P〈0.05),但与注射后2周相比肌张力变化不大(q=2.69~3.16,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后肢体的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TX—A)肌肉注射对面肌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84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肉毒毒素A电刺激引导下局部肌肉注射治疗肌痉挛,同时在注射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程度分级及疗效判断。结果肉毒毒素A注射3个月后进行面肌痉挛症状缓解率判定,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注射6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时较注射3个月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肉毒毒素A对面肌痉挛的康复治疗作用可以肯定,但与注射时间长短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偏瘫侧肌张力增高或痉挛,导致上肢肘关节屈曲内旋及下肢膝关节过伸性僵硬或强直,更甚者可致畸形,严重影响肢体的功能。近来我们应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肌腹中央注射,并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措索国产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局限性骨张力障碍之经验。方法:收集面肌痉挛30例,眼睑痉挛6例,Meige综合症3例,痉挛性斜颈2例,用CBTX-A局部注射治疗。结果:面肌痉挛,眼睑痉挛,Meige综合征有效率100%,斜颈1例部分缓解。副作用较轻,包括眼脸下垂,面肌无力,吞咽障碍。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眼脸痉挛等避限性肌张力障碍疗效肯定,简便易行,副作用少,可作为该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面肌痉挛是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发生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常局限于一侧面部,双侧受累者少见,是神经科常见而难治的一组疾病.90年代以来,A型肉毒毒素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被认为是神经科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我科于1999年5月~2002年5月采用A型肉毒毒素面肌内局部注射治疗106例面肌痉挛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单纯性咬肌肥大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单纯性咬肌肥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次注射A型肉毒毒素,观察组连续注射A型肉毒毒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6、8、10、12个月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所有患者咬肌厚度;治疗后12个月调查2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主观评价,并由两位专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组间咬肌厚度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咬肌厚度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4、6个月咬肌厚度依次降低,治疗后8、10、12个月咬肌厚度相较于治疗后6个月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咬肌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1、4、6、8、10、12个月咬肌厚度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4、6个月2组间咬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8、10、12个月咬肌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年女性行A型肉毒毒素咬肌注射同时结合面下部以及颈部微滴注射,改善面下分面部轮廓,提升下颌缘的同时,预防口角囊袋、木偶纹出现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整形科的咬肌肥大的中年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咬肌注射采用稀释浓度为40 U/ml的A型肉毒毒素分三点注射进入咬肌后,并将稀释浓度为20 U/ml的A型肉毒毒素以1.5 cm为间隔,广泛、微量注射于下面部和颈部真皮层以及真皮下层,单点注射0.6 U。术后患者于1-2个月复诊,复诊时拍摄标准照片,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第三方医生将治疗前后的标准照片进行对比,评价下面部轮廓改善的满意度,以及口角囊袋和木偶纹术前术后的差异性。结果 共纳入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3.2)岁,随访时间1.3月。患者主观满意度90%(18/20),认为口角囊袋及木偶纹均无明显加重。1例不满意者认为治疗时疼痛较明显,不愿再次注射,1例出现颈部淤青,影响美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口角歪斜,吞咽困难,发声困难,面瘫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A型肉毒毒素行咬肌注射并同期进行面下部颈部的微滴注射,在改善面部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针高频电凝配合肉毒毒素A治疗咬肌肥大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A组在咬肌注射肉毒毒素A 2 U/kg;B组于咬肌插入数枚电凝针,20 W电凝3 s;C组为A组注射剂量为1 U/kg,联合高频电凝20 W,3 s;D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B组、C组治疗对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做自身对...  相似文献   

15.
背景 肉毒毒素治疗腋臭,已有一定时日。临床证实,其疗效相对比较可靠,不良反应小。但是,肉毒毒素的配制方案,尚无统一标准,甚至肉毒毒素生产厂家也未能给出确切方案。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稀释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门诊收治的腋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每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59例,B组61例。A组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A型肉毒毒素为50 U/1 ml,B组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A型肉毒毒素为50 U/2 ml,皮丘式注射。注射后随访14 d,记录患者起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显示,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第3天开始有患者认为有效,到第14天,全部起效。A组平均起效时间为(7.3±2.0)d,B组平均起效时间为(6.5±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9,P=0.045)。A组患者无效8例,有效26例,显效25例;B组患者无效5例,有效29例,显效27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492,P=0.622)。结论 两种不同稀释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臭疗效相近,但低浓度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56-1658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12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面肌多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治疗前后的病情分级进行比较,并随访6~12月。结果: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轻微、短暂,药效作用时间平均为5月。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35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的远期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对患者的患侧胸锁乳突肌,头颈夹肌,斜方肌上段局部注射.一部分病例可在3至6个月后重复注射.以Tsai量表对治疗前后痉挛性斜颈病例进行病情评估.结果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P<0.01).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能在一段时间内消除或缓解症状,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郑琳  唐欣 《中外医疗》2015,(4):91-9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的57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意愿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使用进口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衡力)进行治疗,治疗12个月后,对比两组的疗效、副作用、疗效持续时间以及多次重复注射效果。结果通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在疗效、副作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3~6个月疗效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12个月的疗效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且国产A型肉毒毒素和进口A型毒素没有明显差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效果。方法 采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肌内注射治疗。结果 眼睑痉挛和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治疗前后,分别用Shorr和Tsui量表对其进行病情评估,好转非常显著(P〈0.001),眼睑痉挛和半侧面肌痉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19/20),明显改善占90%(18/20)。结论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确实为一种有效、简便的治疗手段,能在一定时间内改善各类肌张力  相似文献   

20.
面肌痉挛为中年以后起病的仅限于一侧面肌的不自主阵挛性抽搐为临床特征的肌肉张力障碍性疾病。我科自1999年以来应用A型肉毒毒素 (BTX A)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患者 13例 ,经观察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3例面肌痉挛患者 ,男 5例 ,女 8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