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因体检发现血脂增高1周就诊。查体:无阳性体征。血生化检查:总胆固醇7.26mmol/L,三酰甘油2.56mmol/L,余无特殊。诊断为高脂血症。给予洛伐他汀胶囊20mg,每天晚饭时服。连续服用13天后出现双下肢肌肉酸痛,继而全身肌肉酸痛,不能行走。急查磷酸肌酸激酶,与用药前比较无明显升高。考虑洛伐他汀致弥漫性肌痛,遂立即停用洛伐他汀,7天后全身肌肉酸痛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例1,兄,5岁。因腹痛、鼻出血、乏力3年,来院就诊。查体:患儿2岁时出现腹胀,且进行性加重,伴乏力,不思玩耍,反复鼻出血,行走时四肢酸痛,生长迟缓。体重13kg,身长91cm,营养中等,颌下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腹部膨隆,肝右肋下7.5cm,边缘钝,质中无触痛,脾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肌张力低。血常规:红细胞(Hb)105g/L;白细胞(WBC)8.6×109g/L。尿KLT( )。乙肝表面抗原(-),丙氨酸转氨酶216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168U/L;空腹血糖1.9mmol/L,胆固醇7.2mmol/L,三酰甘油3.1mmol/L,乳酸脱氢酶354U/L,肌酸激酶637U/L。高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于肥胖人群血脂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39例肥胖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晚,用药前及用药后间隔14周,观察血脂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不明显(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受试者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斑块数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但可降低肥胖者的血清TC、TG和LDL-C水平,逆转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有助于减少远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62岁。周身肌肉疼痛、无力5d。13年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3年前发现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检查发现甘油三酯增高,而服用辛伐他汀片20mg,1/晚。连续服用30d后出现全身肌肉疼痛、无力,查体:肩背部及四肢肌肉压痛,以股四头肌压痛明显,无肿胀。检查:肌酸激酶(ck)8272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78U/L,α-羟基酸脱氢酶503U/L,乳酸脱氢酶(LDH)618U/L,谷草转氨酶199.5U/L,谷丙转氨酶210U/L,碱性磷酸酶102U/L,尿酸570.7μmol/L,尿素氮27.59mmol/L,肌酐311.0μmol/L。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患者男,19岁。因头痛、乏力、咽喉部不适、咳嗽2天就诊。查体:体温38℃,咽部充血,双侧腭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初步诊断为扁桃体炎。给予盐酸林可霉素1.2g肌内注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1片。10h后,患者注射部位疼痛难忍,伴恶心、乏力、下肢痉挛、烦躁等。查体:神志清,右臀部可见注射针孔,外观无明显异常,注射部位有酸胀感,触痛明显,可触及注水样囊肿,无下肢放射痛,尿少。实验室检查,尿素5.9mmol/L、肌酐71mmol/L、总胆红素21.0mmol/L、肌酸磷酸激酶(CK)1245U/L、CK-MB 24U/L、谷草转氨酶57U/L、乳酸脱氢酶(LDH)207U/L、钾4.1mmol/L、钙2.04mmol/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及匹伐他汀对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黑龙江省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6-12月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0 mg/d)、瑞舒伐他汀组(10 mg/d)及匹伐他汀组(2 mg/d),每组各40例患者,分别治疗3个月。治疗前,检查心电图(ECG)、心脏彩超EF值并计算IRI,检测肌钙蛋白Ⅰ(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随机血糖(RBG)及空腹血糖(FBG)。治疗后6个月随访,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胆固醇(CHOL)、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FBG、糖化血红蛋白、IRI及Hs-CRP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随访第1、3、6个月的CHOL、甘油三酯(TG)、LDL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阿托伐他汀组及瑞舒伐他汀组FGB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匹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阿托伐他汀组及瑞舒伐他汀组IRI均高于匹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他汀类药物均可有效降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LDL及Hs-CRP;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在升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增大IRI方面,均优于匹伐他汀。  相似文献   

7.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飞行员,43岁,飞行总时间2000h。因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于2006年3月2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两周连续饮酒均超过80g/d,无明显不适。入院后化验:谷草转氨酶105.4u/L,谷丙转氨酶135.3U/L,γ谷氨酰转肽酶90.6U/L,血糖7.49mmol/L,三酰甘油1.8mmol/L,总胆固醇5.2retool/L;心电图、胸部X线拍片检查结果正常;腹部B超示:轻度脂肪肝。诊断:①酒精性肝炎;②高脂血症。经禁酒、保肝及控制饮食等治疗3周后,复查肝功能:谷草转氨酶36.4U/L,谷丙转氨酶40.0U/L,血糖4.8mmol/L;血脂正常:三酰甘油1.6mmol/L,总胆固醇4.9mmol/L;体重减轻3kg。经我院健康鉴定委员会体检鉴定,结论:飞行合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运动负荷试验对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预测作用,并探索热休克蛋白家族是否与该病发生相关。方法选取他汀药物口服适应证患者57例,签订知情同意书。运动负荷试验标准:参试者在一定条件下(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5%±5%),进行3次踏车运动,每次持续15 min,每两次运动之间休息10 min。所有参试者在未口服他汀类降脂药物及服药5 d后的运动前后以及服药10 d后分别采血,所有步骤均在清晨空腹完成。检测患者肝功能、血脂、CK、HSP25、HSP70及Cry-αB血清水平。随访服药6个月内出现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的肌肉易疲劳、肌痛、CK升高等症状者纳入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组,否则为非肌病组。使用SPSS 16.0分析肌病组与非肌病组之间数据相关性。结果肌病组服药5 d运动后的CK值比未服药运动前的CK值升高(46.08±5.61)U/L,非肌病组升高(14.98±2.44)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病组服药5 d运动后的HSP70水平较未服药运动前升高(0.16±0.04)ng/ml,非肌病组升高(0.02±0.0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SP25、Cry-αB在服药前后及运动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运动负荷试验对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HSP70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例1 患者男,44岁,因清晨醒来四肢无力、酸痛,活动后症状加重伴行走障碍4h,于1993年4月23日入院。体温36.6°C,脉搏56/min,呼吸18/min,血压17/11kPa。眼球无突出,甲状腺无肿大。心界不大,心律不整,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容积正常,肌力0级,肌张力低,双侧肱二、三头肌反射及膝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X线胸片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一度及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血钾1.77mmol/L,血钠134mmol/L,血氯104mmol/L,血钙2.1mmol/L。入院诊断: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伴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立即心电监护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4岁。因突发胸骨后烧灼样疼痛40min就诊。既往有吸烟史14年,每天20支,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130/85mmHg,双肺呼吸音清,无哕音,心率76/min,心音正常。心电图检查Ⅱ、Ⅲ、avF导联ST段上抬0.15mv;肌钙蛋白阳性,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214U/L、肌酸激酶峰值1749U/L;总胆固醇7.7mmol/L,三酰甘油6.5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41mmol/L。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简介男,19岁,主诉: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2周。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谷草转氨酶54 U/L,总胆红素48.9μmol/L,直接胆红素17.6μmol/L,谷氨酰转肽酶311 U/L,碱性磷酸酶167 U/L,前白蛋白143 mg/L,总胆汁酸44.9μmol/L,尿素2.45 mmol/L,血氨140μg/dl。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无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门静脉异常。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诊断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21岁。无诱因头晕并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2月,语言不流利,夜间小便偶有失禁。查体: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正常,四肢肌容量正常,左侧肢体肌力接近5级,右侧5级,左侧肌张力高,右侧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指指、指鼻试验不准确,闭目难立征试验阴性。化验检查:Hb131g/L,RBC4.15×10^12/L,WBC6.3×10^9/L,中性74.1%,淋巴20.7%;Na+139.9mmol/L,K+4.34mmol/L,C1107.1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2.0U/L。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1岁,患Cushing综合征4年.患者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肌肉萎缩,皮肤见咖啡色色素沉着斑块,四肢皮肤菲薄、皮下血管走形明显.入院时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血碱性磷酸酶(ALP)217(正常参考值15~112)U/L,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9.2(正常参考值1.6~13.9)pmol/L;血皮质醇8:00、16:00、次日0:00及次日8:00分别为676.2,618.2,607.2和560.3 nmoL/L,昼夜节律无明显变化,口服1 g地塞米松后8:00为731.4 nmol/L,次日8:00为626.5 nmoL/L,表明血皮质醇不受外源性地塞米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1岁,患Cushing综合征4年.患者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肌肉萎缩,皮肤见咖啡色色素沉着斑块,四肢皮肤菲薄、皮下血管走形明显.入院时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血碱性磷酸酶(ALP)217(正常参考值15~112)U/L,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9.2(正常参考值1.6~13.9)pmol/L;血皮质醇8:00、16:00、次日0:00及次日8:00分别为676.2,618.2,607.2和560.3 nmoL/L,昼夜节律无明显变化,口服1 g地塞米松后8:00为731.4 nmol/L,次日8:00为626.5 nmoL/L,表明血皮质醇不受外源性地塞米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71岁,患Cushing综合征4年.患者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肌肉萎缩,皮肤见咖啡色色素沉着斑块,四肢皮肤菲薄、皮下血管走形明显.入院时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血碱性磷酸酶(ALP)217(正常参考值15~112)U/L,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9.2(正常参考值1.6~13.9)pmol/L;血皮质醇8:00、16:00、次日0:00及次日8:00分别为676.2,618.2,607.2和560.3 nmoL/L,昼夜节律无明显变化,口服1 g地塞米松后8:00为731.4 nmol/L,次日8:00为626.5 nmoL/L,表明血皮质醇不受外源性地塞米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71岁,患Cushing综合征4年.患者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肌肉萎缩,皮肤见咖啡色色素沉着斑块,四肢皮肤菲薄、皮下血管走形明显.入院时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血碱性磷酸酶(ALP)217(正常参考值15~112)U/L,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9.2(正常参考值1.6~13.9)pmol/L;血皮质醇8:00、16:00、次日0:00及次日8:00分别为676.2,618.2,607.2和560.3 nmoL/L,昼夜节律无明显变化,口服1 g地塞米松后8:00为731.4 nmol/L,次日8:00为626.5 nmoL/L,表明血皮质醇不受外源性地塞米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1岁,患Cushing综合征4年.患者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肌肉萎缩,皮肤见咖啡色色素沉着斑块,四肢皮肤菲薄、皮下血管走形明显.入院时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血碱性磷酸酶(ALP)217(正常参考值15~112)U/L,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9.2(正常参考值1.6~13.9)pmol/L;血皮质醇8:00、16:00、次日0:00及次日8:00分别为676.2,618.2,607.2和560.3 nmoL/L,昼夜节律无明显变化,口服1 g地塞米松后8:00为731.4 nmol/L,次日8:00为626.5 nmoL/L,表明血皮质醇不受外源性地塞米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71岁,患Cushing综合征4年.患者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肌肉萎缩,皮肤见咖啡色色素沉着斑块,四肢皮肤菲薄、皮下血管走形明显.入院时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血碱性磷酸酶(ALP)217(正常参考值15~112)U/L,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9.2(正常参考值1.6~13.9)pmol/L;血皮质醇8:00、16:00、次日0:00及次日8:00分别为676.2,618.2,607.2和560.3 nmoL/L,昼夜节律无明显变化,口服1 g地塞米松后8:00为731.4 nmol/L,次日8:00为626.5 nmoL/L,表明血皮质醇不受外源性地塞米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1岁,患Cushing综合征4年.患者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肌肉萎缩,皮肤见咖啡色色素沉着斑块,四肢皮肤菲薄、皮下血管走形明显.入院时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血碱性磷酸酶(ALP)217(正常参考值15~112)U/L,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9.2(正常参考值1.6~13.9)pmol/L;血皮质醇8:00、16:00、次日0:00及次日8:00分别为676.2,618.2,607.2和560.3 nmoL/L,昼夜节律无明显变化,口服1 g地塞米松后8:00为731.4 nmol/L,次日8:00为626.5 nmoL/L,表明血皮质醇不受外源性地塞米松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1岁,患Cushing综合征4年.患者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肌肉萎缩,皮肤见咖啡色色素沉着斑块,四肢皮肤菲薄、皮下血管走形明显.入院时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血碱性磷酸酶(ALP)217(正常参考值15~112)U/L,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9.2(正常参考值1.6~13.9)pmol/L;血皮质醇8:00、16:00、次日0:00及次日8:00分别为676.2,618.2,607.2和560.3 nmoL/L,昼夜节律无明显变化,口服1 g地塞米松后8:00为731.4 nmol/L,次日8:00为626.5 nmoL/L,表明血皮质醇不受外源性地塞米松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