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因严重高血糖、高血钠、高渗透压所致的脱水但无酮症的综合征 ,病情危重 ,病死率较高 ,可达 4 0 %~ 70 %[1] 。及时抢救至关重要 ,现将我院对 8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病人中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0~ 75岁 ,平均年龄 5 4岁。既往明确糖尿病史 7例 ,发病后出现昏迷 3例 ,嗜睡 4例 ,癫痫 1例 ,均有不同程度脱水 ,其中重度 3例 ,中、轻度 5例。检验结果 :BS 35 .1~5 0 .5mmol/L ,血钠 145~ 171.4mmol/L ,血清渗透压 331~ 388mOsm/L ,尿糖 + +~ + + …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有效渗透压变化特点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有效渗透压变化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我院53 例确诊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有效渗透压的变化情况,将患者每日有效渗透压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对预后的直接影响。结果 53例患者,有效渗透压≥370mmol/L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37 .7%、55%;有效渗透压<370mmol/L的发生率为62 .3%,发生率虽高,但易纠正,病死率低(为6 .1%),两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有效渗透压≥370mmol/L持续3d以内及持续3d以上的病死率分别为42 .8%、83 .3%,病死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有效渗透压显著增高及持续性高渗状态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致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小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电解质渗透压与阴离子间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电解质、渗透压和阴离子间隙 (AG)的变化情况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6 2例患儿均在治疗前作血清Na 、K 、Cl-、CO2 CP和渗透压的测定。AG按Na - (Cl- HCO-3 )计算。所有患儿均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结果 代谢性酸中毒 (简称代酸 )、血钠低于正常 (<135mmol/L)、高氯血症和低钾血症 ,分别为 87 1%、45 2、41 9%和 38 7%。酸中毒随脱水程度的加重而加重 (χ2 =10 47,P <0 0 0 5 )。渗透压以低渗为多 6 6 1% ,等渗次之 2 9% ,高渗仅 4 8%。低渗性脱水 34例 ,其血Na 均值为 132 0 3mmol/L ,但与总体均数相一致 (t=2 0 ,P >0 0 5 )。AG正常、增高和降低分别为 5 6 5 %、38 7%和 4 8% ,平均水平是 14 48± 5 39mmol/L。AG与血Na 呈正相关 ,AG水平随脱水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t=2 872 ,P <0 0 1)且随脱水性质的加大而上升 (F =13 473,P <0 0 1)。临床诊断代酸 5 4例 ,其中高AG组2 3例 ,正常AG组 2 9例 ,低AG组 2例 ,三组代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 =2 5 6 7,P >0 0 5 )。结论 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以低钠、低钾、高氯及代酸多见。渗透压以低渗为多 ,若以血钠来判断低渗压 ,建议以 <135mmol/L为宜。AG增高对代酸的诊断优于HCO-3 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科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术治疗中术后出现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HHNKC) 12例总结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科2 0 0 0 - 0 4~2 0 0 3- 12高血压脑出血116例接受微创清除术治疗,其中术后出现HHNKC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6 3.4 6±12 .2 4 )岁。术后并发HHNKC的时间(3.2 4±2 .4 7) d,血糖(37.34±4 .2 6 ) mmol/ L,有效血清渗透压(336 .5 6±14 .38) mmol/ L,尿酮体均阴性,尿糖强阳性,4例有 型糖尿病史。1.2 方法 脑出血微创术治疗:根据CT片测量决定穿刺点和穿刺针长度。卒中至手术时间为3~12 h。用北京万特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NKH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与血浆有效渗透压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53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有效渗透压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按入院时血浆有效渗透压水平分为两组,并给予相应治疗,对患者每日有效渗透压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其对预后的直接关系。结果53例患者,有效渗透压≥370mmol/L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37.7%、55%;有效渗透压〈370mmol/L的发生率为62.3%,发生率虽高,但易纠正,病死率低(为6.1%)。两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有效渗透压≥370mmol/L持续3d以内及持续3d以上的病死率分别为42.8%、83.3%,病死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有效渗透压增高及持续性高渗状态是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致死的危险因素,是判断NKHC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自 1996年以来 ,我院急诊科共接诊以急性肾衰从基层医院转入并经多种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高渗性脱水的患者 12例 ,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4 5~ 6 3岁 ,平均 5 4 .4岁。其中有明确肾病史者 3例 ,有明确糖尿病病史者 2例。本组均有少尿或无尿病史 ,昏迷者 4例 ,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者 8例 ,出现低血压及休克者 6例。均有尿素氮 (BU N)及血肌酐 (Cr)的升高 ,BUN在 16 .5~ 30 .2 mmol/ L ,最高达 4 4 .4 mmol/ L ,Cr在346 .7~ 4 76 .8μmol/ L ,最高达 80 6 .7μmol/ L ,血糖在 16 .3~2 8.7mmol/ L ,…  相似文献   

7.
徐文珍 《临床医学》2003,23(4):66-66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NHDC)是糖尿病的急性严重并发症。本症病死率极高 ,国外早期报道高达 40 %~ 70 % ,近年由于提高了对本症的认识 ,病死率虽已显著下降 ,但仍高达15 %~ 2 0 % [1] 。我院内分泌科自 1999年~ 2 0 0 2年收治NHDC病人 19例 ,经积极救治和护理 ,无 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内分泌科于 1999年~ 2 0 0 2年收治NHDC病人 19例 ,男 9例 ,女 10例 ,年龄 48~ 89岁。有糖尿病史者 9例 ,血糖 2 7 0~ 66 83mmol/L ,尿糖均为 ,血钠13 0~ 176mmol/L ,血钾 2 5~ 5 4mmol/L …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职业人群血糖水平及高血糖检出率的变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调查人群空腹血糖水平、血糖随增龄的上升幅度及高血糖检出率。方法 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政府机关和科教卫生单位工作人员 (包括离退休者 ) ,共计 2 936 5例。资料来源包括问卷调查、全面体检及血液生化检查 ,血糖检查一律用血清 (葡萄糖氧化酶法 )。结果 研究对象以5岁分组。 2 5岁以上各组空腹血糖随年龄逐步上升 ,直至男性 6 5岁组 ( 4 5 3升至 5 5 2mmol/L)或女性70岁组 ( 4 5 5升至 5 4 8mmol/L)。高龄老人 (≥ 80岁 )仍保持较高水平 (男≥ 5 4 6、女≥ 5 2 7mmol/L)。2 0~ 74岁间血糖随年龄上升幅度约为每 10年 0 19~ 0 2 2mmol/L。 5 0岁以下各年龄组的血糖数据近似正态分布 ,2 0至 39岁组血糖的第 5至 95百分位水平为 3 8~ 5 8mmol/L。但 5 0岁以上各组呈明显正偏态 ,主要因为 5 0岁以上组高血糖者较多。本次体检空腹高血糖 (≥ 7 0mmol/L)的检出率也随年龄上升 ,2 0至 39岁组 <1% ,但≥ 6 0岁男性可达 9 7%~ 10 6 % ,女性较低为 6 4 %~ 7 3%。年龄标化的高血糖检出率为 3 4 2 % (男 )和 2 18% (女 )。结论 空腹血糖和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逐步上升。空腹血糖平均水平男 5 10mmol/L、女 4 97mmol/L。高血糖 (≥ 7 0mmol/L)的年龄标化检出率男女合计为 2 9%。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是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严重脱水、无明显酮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障碍或昏迷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多见于老人,常有诱因.来势凶险,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治和良好的护理对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极其重要.我院1996年6月~2004年1月共收治DM高渗性昏迷3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抢救处理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nonketotichyperos molardiabeticcoma ,NKHDC ,简称高渗性昏迷 )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本症病情危重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达 4 0 % ,补液是极其首要及关键的抢救措施之一。如何建立及时、有效的补液途径 ,为抢救治疗本症争取时间至关重要。 1998~2 0 0 2年我院共成功抢救NKHDC住院患者 14例 ,我们认为 ,经胃管补液是抢救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的经验之一 ,结合我们的护理体会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4例患者中男 9例 ,女 5例 ;年龄6 2~ 72岁 ,平均年龄 6 6 7岁 ;病程…  相似文献   

11.
老年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治疗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院自 1992~ 1999年共收住 4 0 5例 6 0岁以上老年胆石症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其中合并糖尿病 2 3例 ,占 5 .7% ,由于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率及病死率。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13例 ,6 0~ 6 9岁 15例 ,70~ 79岁 8例 ,平均 6 5岁。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 6例 ,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13例 ,其中化脓性 4例 ,坏疽性 6例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并化脓性胆管炎 4例。糖尿病诊断按 1980年 WHO制定糖尿病诊断标准 ,术前确诊为 2型糖尿病 2 1例 ,1型 2例。空腹血糖最低 7.5mmol/ L ,最高 2 8.2 mmol/ L ,尿糖 ( ~ )。其中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低钾血症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 1996~ 2 0 0 1- 0 7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135例 ,其中并发低钾血症 41例 ,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予以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35例。年龄 12~ 6 3岁 ,平均2 9.5岁。均经口服中毒 ,农药种类 :乐果 18例 ,氧化乐果 11例 ,敌敌畏 7例 ,甲胺磷 4例 ,16 0 5 1例 ,中度中毒 5例 ,重度中毒36例。1.2 实验室检查 根据血清钾测定低于 3.5 mmol/ L即诊断为低钾血症。其中轻度低钾者 2 8例 (6 8.3% ) ,血钾 3.0~ 3.5mmol/ L;中度低钾者 8例 (19.5 % ) ,血钾 2 .5~ 3.0 mmol/ L;重度低钾者 5例 (12 .2…  相似文献   

13.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SIADH )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例SIADH患者的临床资料 ,全组病人血钠均 <13 0mmol/L ,血浆渗透压 <2 70mmol/L ,2 4h尿钠 >2 3 0mmol ,红细胞压积 <0 3 5 ,尿渗透压 /血渗透压 >1。结果 :16例轻症患者经限水治疗血钠恢复正常 ,5例血钠 <12 0mmol/L的患者 ,补充 3 %的高渗盐水 ,并静脉推注速尿 ,静脉点滴ACTH 5 0U后血钠正常。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早期对本病作出诊断 ,轻症患者不应补钠 ,限水治疗效果好 ,重症患者适当补充高渗盐水并同时使用速尿和ACTH。  相似文献   

14.
2000年3月~2004年1月,我院共收治脑血管意外并发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患者18例,经及时抢救及积极护理均治愈出院,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67~89岁,平均78岁,均经CT确诊为脑血管意外,其中脑梗塞6例,脑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患者入院前已有轻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经接受保守治疗,使用大剂量脱水利尿剂后5~7d出现严重脱水、血压下降及进行性意识障碍。2抢救与护理2.1一般治疗高渗性昏迷一经确诊,立即停用脱水利尿剂、激素、含糖溶液,积极纠正高渗状态。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一条为静脉输液,另一条…  相似文献   

15.
等渗葡萄糖抢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重卿  赵玉成等 《临床荟萃》2001,16(10):457-458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HNDC)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合并症 ,病死率较高 ,文献报道为 1 0 %~ 70 % [1] 。我科在 1 998年1月至 2 0 0 0年 2月期间 ,共收治HNDC 1 3例 ,均以等渗葡萄糖注射液 ( 5 %葡萄糖 )替代生理盐水进行抢救 ,除 2例在治疗缓解转入病房后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外 ,在HNDC期间无 1例死亡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3例中 ,男性 8例 ,女性 5例 ,年龄 6 3~ 79岁 ,平均 71 .4岁。原有糖尿病史者 7例 ,均为Ⅱ型 ,病史 1~ 1 4年 ,无糖尿病史者 6例。1 .2 临床表现 共同症状有昏迷 ,其中深昏迷 4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 ,其慢性并发症逐渐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尤其是糖尿病足其患病率达 6 %~ 2 0 % [1] 。 1997年 10月~2 0 0 2年 11月 ,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足部干性坏疽患者 2 2例 ,摸索出一套糖尿病干性坏疽皮肤综合护理方法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糖尿病干性坏疽患者 2 2例 ,男12例 ,女 10例 ,年龄 2 3~ 82岁 ,平均年龄 (6 0 .3±5 .4 )岁 ,病程分布在 5~ 4 4a ,平均年龄 10 .2岁。 1型糖尿病 4例 ,2型糖尿病 18例。空腹血糖 6 .8~19 .8mmol/L ,平均值 12 .2mmol/L。详见表 1、2。1.2 方…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严重阶段,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应加强观察和护理。我科于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6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6岁~78岁,平均48.5岁。空腹血糖11.5mmol/L~28.5mmol/L(15.5mmol/L±2.1mmol/L)。既往均有糖尿病病史。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者4例,患有肺炎6例,慢性尿路感染16例,经实验室检查确诊。26例病人中除1例发病后第21天因饮食不当死于高渗性昏迷及呼吸循环…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种临床类型,是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伴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可达40%~70%眼1演。及时抢救至关重要,我科2002年1月成功地抢救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4岁,因恶心、呕吐、腹泻2天并神志不清3h于2003年1月13日11押30pm急诊平车入院。病史由其女代述。患者近2天因受凉后出现恶心、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液熏伴腹泻10多次/天,为黄色水样便含黄白色粘液。有发热(体温不详),于当地医院予以输液抗炎及对症处理、效果不佳。入院前3h,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呼吸急促。以“昏迷查因”收住我科。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一直服用“消渴丸”及“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查体温35.5℃,脉搏130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95/70mmHg,深昏迷,压眶反射、睫毛反射消失,呼吸较深快、呼气中无烂苹果味,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急查BS33mmol/L熏K 4.36mmol/L熏Na 150.2mmol/L熏Cl-110.37mmol/L熏Co2cp24mmol...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HONK)为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特征主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或昏迷。HONK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达40%以上,因此及时合理、准确的抢救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0~2003年收住抢救10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阿魏酸钠治疗轻中度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2 0 0 1- 0 1~ 2 0 0 3- 0 1应用阿魏酸钠粉针剂治疗轻中度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 4 8例 ,经观察效果较好 ,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2 7例 ,女 2 1例 ,年龄 18~ 79岁 ,平均 4 6 .3岁 ;病程 2个月~ 2 0 a。其中原发病 :慢性肾炎 2 2例 ,糖尿病肾病 11例 ,高血压病 7例 ,结缔组织性疾病 2例 ,痛风性肾病 2例 ,多囊肾 2例 ,肾盂肾炎 1例 ,其他 1例。Scr<30 0 mmol/ L,BUN<15 mmol/ L。1.2 方法 阿魏酸钠粉针剂由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每支 10 0 mg,每次 4 0 0 mg溶于 0 .9%生理盐水 2 5 0 ml中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