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平 《中国骨伤》1992,5(3):15-15
第2~5腕掌关节脱位临床上极少见,而一旦发生,亦常常是掌骨成排地向背侧脱位,笔者在10余年中遇到2例罕见的开放性腕掌关节掌侧脱位,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现报告如下:例一:患者×××女性,36岁,农民,1989年3月6日拖拉机轧伤左腕部,局部肿痛、出血2小时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左腕掌部肿胀,手向掌桡侧成角畸形,掌侧有约10cm创口,出血,泥沙污染严重。X线片示,第2~5腕掌关节掌桡侧脱位,予以急诊清创缝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次日X片复查腕掌关节仍脱位,因高度肿胀,创口亦有渗出,给予换药,抗炎等治疗。3月26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取背侧切口,复位后单根克氏针固定第5腕掌关节。术后X片示脱位已纠正。半月后拆线。4月15日拔除克氏针而出院。一年半后随访患手功能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2.
周本庆 《中国骨伤》2000,13(12):759-759
我科从 1993年~ 1996年采用塑形夹板固定治疗柯雷氏骨折 92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2例中男 5 8例 ,女 34例 ;年龄 7岁~ 85岁 ;受伤时间半小时~ 7天。骨折类型 :单纯骨折背侧及桡侧移位 5 2例 ,粉碎性骨折 2 7例 ,骨折累及关节面13例。2 治疗方法本组全部采用手法整复后塑形夹板固定。具体方法为 :骨折复位后采用塑形前臂夹板将手腕部固定于掌屈尺偏位 ,各块夹板前端均超过腕关节达掌指关节处。两周后把前后夹板分别翻转180°,桡侧夹板顶端退至腕关节处 ,将手腕部固定功能位。伤后 4周再把前后夹板头尾调换固…  相似文献   

3.
庄洪  明纪绵 《中国骨伤》1993,6(5):39-39
顾××,女,16岁,中学生。1991年12月5日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双手掌部先着地,伤后自觉双侧腕部疼痛,活动功能障碍,遂由同学送至本院急诊。检查:双侧腕部肿胀,呈被动伸直,桡骨远端部压痛和纵叩痛,手掌部皮肤擦伤,各手指活动感觉尚可;X片示双侧桡骨远端掌侧缘骨折,骨折片向掌侧移位,并腕关节半脱位,即行手法复位。一助手握持前臂下段,术者双手扣握手大小鱼际部顺势牵引,渐将腕关节背伸,然后术者以双手环抱腕部,双拇指按压掌侧骨折处,向背侧按压,使骨折复位;复位后用四夹板外固定于稍背伸位,掌侧夹板超关节,于骨折部放一平垫加压。经X片复查骨折复位良好,3周后解除夹板外固定,行中药薰洗和功能锻炼。随访半年,腕部活动功能均达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尺骨骨(膜)瓣治疗桡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臂背侧设计S形偏尺侧切开,切除桡骨骨折不愈合之硬化骨,以钢板固定骨折端,用带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血管蒂尺骨骨(膜)瓣移植治疗桡骨骨折不愈合5例,尺骨骨(膜)瓣最小为2·5cm×1·5cm,最大为3.0cm×2·0cm,血管蒂长4~5cm。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后3个月出现明显骨痂,术后8个月骨性愈合,上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骨间掌侧动脉腕背支尺骨骨(膜)瓣是治疗桡骨骨不连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5.
自1991年1月以来,我们根据手指近侧指间关节伸肌腱中央束断裂钮孔畸形形成的原理,设计胶布粘贴固定治疗锤状指畸形,具体方法:取一宽约0.5cm,长约60cm普通胶布,将其平均分成三段备用。术者将患指远端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近指间关节屈曲90°,掌指关节过伸30°~45°位。取一胶布条,从患指远端掌侧固定,再依次经过手指未端,指甲,在适度牵下经手指背侧跨越远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固定于(将胶布粘贴)近指间关节及手的背面。再取第2条胶布,将其从患者未端掌偏尺侧粘贴固定,牵引胶布向手指未节桡侧再转向手背侧,经远指间关节背侧转向近指间关节及侧达掌指关节背侧。第3条胶布粘贴固定的方向与第二条胶布固定的方向相反,方法相同。  相似文献   

6.
大鱼际皮瓣移位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院自 1999年 5月起 ,在解剖学观察的基础上设计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移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15例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18~ 4 4岁。修复部位 :示指掌侧缺损 8例 ,中指掌侧缺损 5例 ,环指掌侧缺损 2例。缺损面积 2 5cm× 4 5cm~ 3 0cm× 5 0cm。1. 2 手术方法1 2 1 皮瓣设计 :皮瓣设计于大鱼际桡侧缘 ,背侧以拇长伸肌为界 ,掌侧至大鱼际中线 ,近侧自腕横纹 ,远端至第一掌骨颈部。切取范围最大达4 5cm× 7 5cm。1 2 2 皮瓣切取 :先沿…  相似文献   

7.
受Smith[1 ] 应用海鸥皮瓣的启示 ,自 1995年以来 ,我科应用反向海鸥皮瓣行指蹼成形术 15例 ,计 4 2个指蹼 ,效果满意。1 手术方法该皮瓣和海鸥皮瓣相反 ,三角瓣在背侧 ,蒂在掌侧。具体的设计方法是皮瓣的头、体部和指蹼同宽 ,皮瓣头部前方和手背以呈Y形的三角瓣相连。两翼皮瓣在指侧方与体部皮瓣相连。体部皮瓣长宽约 2 5cm× 0 6cm ,翼部皮瓣长宽约 1 0cm× 0 4cm ,三角形皮瓣长宽约 1 0cm× 1 2cm。沿设计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掌侧皮瓣的蒂部切勿切断 ,体部皮瓣在保证加深指蹼和背移皮瓣的情况下其基底部也需做…  相似文献   

8.
腱鞘囊肿治疗无特殊可靠的方法,手术也不能根除。我院从1982—1990年底应用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的方法治疗腱鞘囊肿84例,效果满意。其中男31例,女53例;年龄25—50岁60例,10—20岁8例,50—60岁16例。部位:腕关节背侧部45例,腕关节掌侧部19例,踝关节腘窝部4例,最小为1×1cm,最大为5×5×5cm并尺神经受压2例。  相似文献   

9.
1991年作者设计了前臂骨折牵引固定器用于治疗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54例,效果良好.1 结构 前臂骨折牵引固定器有牵引装置与固定装置两部分.牵引装置有牵引套、三个牵引环,弹簧拉力器、牵引用尼龙活扣、环状尼龙活扣.背侧夹板活动尼龙活扣、背侧夹板远端尼龙活扣;固定装置有掌、背、尺、桡侧四块夹板和专用捆扎带.  相似文献   

10.
我科应用食指近节背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手外伤致皮肤缺损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1~56岁。机器伤12例,砸伤6例,烧伤2例,穴位封闭伤2例。虎口瘢痕挛缩4例,虎口外伤皮肤缺损1例;拇指背侧外伤皮肤缺损3例,掌侧皮肤缺损2例,外伤皮肤坏死4例;手背侧和掌侧皮肤缺损各2例,大鱼际皮肤缺损4例。皮肤缺损区均伴有骨质、肌腱、关节囊外露。皮肤缺损面积2×2.2cm~4×2.5cm,均采用食指近节背侧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修复。术后2例皮瓣下感染。经拆除部分缝线,充分引流,加强抗感染和换药后痊愈。余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11.
左手掌冲压性贯通伤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22岁,机械操作工人。因左手掌被瓶盖机冲压伤后2h入院。体格检查:左手第5掌指关节掌侧4.5cm×3.0cm圆形组织缺损,呈贯通伤通向背侧,其边缘有多处软组织挫伤。贯通伤的组织块仅有少许腱性纤维与手掌相连,内含第5掌指关节,掌侧皮肤,小指浅、深屈肌腱,小指尺侧指固有动脉和  相似文献   

12.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Bart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义龙  钱淼忠  刘忠群 《中国骨伤》2000,13(10):628-628
我院于 1987年至 1997年间共收治Barton骨折 5 2例 ,采用手法整复后夹板外固定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5 2例中男 30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为 6 2岁 ,最小2 2岁 ,平均 44岁 ;背侧劈裂型 38例 ,掌侧劈裂型 14例 ,均伴有腕关节脱位。2 治疗方法2 1 整复 背侧劈裂型 :助手握持前臂上段 ,术者两手紧握患腕 ,双拇指用力按压于劈裂的骨块上 ,其余各指放在前臂远端掌侧 ,用力作对抗牵引 ,同时屈曲腕关节 ,此时可触及骨折复位的骨擦感 ,如此即可整复骨折及脱位。掌侧劈裂型 :整复时患者手掌朝上 ,助手握持…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8岁。1987年4月26日被高压电击伤入院。检查:双腕掌侧正中烧焦,中心部裂开。皮下组织坏死。正中神经,肌腱外露,左腕部创面4×3cm,右腕部创面2×3cm,均为Ⅲ°烧伤。3天后,在全麻止血带下,行左腕部切痂、探查术。见掌长肌腱烧焦而切除;正中神经约3cm  相似文献   

14.
鲍树仁 《中国骨伤》2003,16(5):313-313
任×× ,女性 ,48岁 ,教师 ,2 0 0 1年 1 0月 6日初诊。患者于 1 0月 5日被汽车撞倒 ,右手背戳地 ,随即右腕部疼痛、肿胀、桡背侧突起一肿物 ,活动障碍。经附近医院X线检查诊断为 :右腕舟骨脱位。未进行复位 ,临时采取石膏托外固定 ,准备手术治疗。患者夜间疼痛剧烈 ,第 2天来本院就诊。检查所见 :患者右腕部肿胀 ,桡侧较重。腕关节呈轻度背伸尺偏强迫位 ,桡背侧可触及一骨性突起 ,压痛明显。腕掌侧舟骨结节处空虚 ,腕关节自主活动障碍 ,各掌指、指间关节活动基本正常。X线片检查 (见图 1 )正位片显示 :舟骨移位到桡骨茎突桡侧 ,舟骨桡关节…  相似文献   

15.
闭合穿针术治疗巴尔通(Barton′s)氏骨折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1991年12月至1998年12月应用“闭合穿针技术”治疗巴尔通氏骨折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年龄22~64岁,平均38岁。左侧5例,右侧9例。掌侧巴尔通氏骨折11例,背侧巴尔通氏骨折3例。受伤原因:跌伤,包括车祸伤,腕或腕背部直接触地11例,腕部暴力锤击伤3例。治疗方法:臂丛麻醉,常规消毒,在助手帮助下,手法复位成功后,自掌侧或背侧垂直穿入1~2枚克氏针固定,其中1枚固定5例,2枚固定9例,石膏托固定于中立位。术后42~60d拔钢针,随访1年以上,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掌屈平均45°,背伸38°,桡侧倾斜27°,尺侧…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5岁。因上消化道出血收住我院内科。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食道及十二指肠正常,胃略向上移位,胃体部大弯侧受压,约有3.5×3.5cm包块突入胃腔内,B超亦显示左腹部有一4×4cm包块。术中见:胃贲门下4cm处偏大弯侧胃壁中有3.5×3.5cm肿块、质硬,胃小弯淋巴结肿大,胃前壁有一1×1cm蒂,蒂外肿块色呈鲜红,如辣椒一样,倒挂在胃壁上,约3.8×3cm(附图),尖端向下,质稍软,无任何粘连,并随胃上下左右运动,表面光滑,不出血。行胃次全切除加胃小网膜囊淋巴清扫,伤口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掌背侧联合入路并掌背侧分步复位内固定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与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2—2021-03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并掌背侧分步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7例单发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所有病例均先行掌侧Henry入路,显露桡骨远端掌侧关节面骨折块后,复位掌侧骨折块并先行锁定板单皮质锁定钉内固定,然后取背侧切口显露背侧、桡骨茎突骨折块和关节面塌陷骨折块,以掌侧骨块复位后的关节面为参照来复位骨折块并固定。比较双侧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屈伸范围、尺桡偏、前臂旋转活动度、握力,采用DASH评分和与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5.3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术后3、6、12周患侧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的腕关节屈伸范围、尺桡偏、前臂旋转活动度、握力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DASH评分平均36.9(32~42)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9.5(81...  相似文献   

18.
我院从2001年5月~2002年12月,在解剖学观察基础上设计以指动脉为轴心血管的指侧方球拍样皮瓣,修复指背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1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8~55岁。修复部位:示指近节背侧6例,PIP关节背侧4例;中指PIP关节背侧5例;环指背侧3例。其中伴肌腱缺损2例(同时行肌腱移植修复),缺损面积1.0cm×1.5cm~1.5cm×2.5cm。1.2手术方法皮瓣设计:皮瓣设计于指侧方远端,18例均以尺侧指动脉为轴心血管,蒂柄部在掌尺侧沿指动脉走行方向,包含指动脉。切取皮瓣时保留指端1cm长指腹,以保证指…  相似文献   

19.
陈昌红  周荣魁 《中国骨伤》2013,26(2):131-13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对背侧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病例47例。男21例,女26例;年龄39~73岁。所有患者分为2组:采用掌侧入路掌侧钢板内固定(A组)32例,锁定钢板27例,普通"T"形钢板5例,其中4例联合应用背侧克氏针内固定;采用背侧钢板内固定(B组)15例,其中锁定钢板7例,普通"T"形钢板8例。术后从腕关节功能、X线评分及并发症等方面对掌侧和背侧钢板2种固定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掌侧和背侧钢板固定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均明显改善;2组术后1周与术后半年比较,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均无明显丢失。术后A组正中神经牵拉伤1例,切口感染1例,肌腱粘连2例;B组切口红肿感染1例,肌腱粘连1例,拇长伸肌腱刺激3例;掌侧钢板内固定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背侧钢板内固定。腕关节功能评价:A组优17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B组优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掌侧钢板内固定与背侧钢板内固定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掌侧钢板内固定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复位效果,而肌腱损害等并发症较背侧钢板固定更少。  相似文献   

20.
弓永顺  桑斗  张建福 《中国骨伤》2000,13(8):452-452
患者李某 ,男 ,40岁 ,农民。 1997年6月 7日从两米高处跌下 ,致左手、腕部损伤。当时腕部畸形 ,手掌出血 ,疼痛 ,功能障碍而就诊。检查 :患者左腕部餐叉样畸形 ,并向桡侧偏移 ;掌侧桡骨远端高凸畸形 ;桡腕关节皮肤张力大 ,可触及骨擦音 ,腕关节功能丧失 ,手指活动尚可 ,皮肤感觉无异常。桡动脉搏动弱 ,82次 /分。左手掌心及小鱼际两处约 1cm× 0 .3cm及 2cm× 0 4cm皮肤挫裂伤 ,伤口清洁 ,形状不规则 ,出血。X线侧位片示 :左桡骨茎突骨折块约 2~ 2 .5cm ,骨折面整齐 ,并向桡骨掌侧移位 ;腕骨向背侧完全移位 ,远排腕骨平行于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