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行静脉路肾盂造影(IVU),输尿管逆行造影(RU)或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等检查,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右输尿管呈反J形或S形。治疗采用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术中切除下腔静脉后受压输尿管2~3Cm,无张力吻合输尿管。结果15例矫正术后复查IVU提示右肾积水缓解,肾功能正常、吻合口通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IVU和RU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输尿管切断复位是治疗此病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治疗体会.方法:运用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RU)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采用输尿管切断,于下腔静脉前外侧复位矫正术.结果:术前对5例患者的诊断明确,均采用矫正复位术治疗,手术后3~6个月进行复查,原先症状未见,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的扩张和积水均显著减弱,输尿管保持通畅,吻合口也未见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主要依靠IVU和RU,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确诊,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痊愈出院。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主要是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造影(RU),如同时行CT检查,则更为明确。输尿管切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徐雪良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9):1020-1021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效果。方法:联合应用静脉尿路造影(IVU) 逆行性尿路造影(RU),Presman法、CT、磁振尿路造影(MRU)明确诊断。采用输尿管离断,切除或旷置病变段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前外侧行输尿管对端吻合术,恢复输尿管正常解剖通道。结果:11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矫正复位顺利。术后3--12个月复查症状消失,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有不同程度减轻,输尿管通畅,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需联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输尿管离断复位吻合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均采用B超及静脉、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而确诊,治疗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术后3个月复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11月至15年,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明显改善,症状消失。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静脉、逆行肾盂造影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经济、实用、方法简便、准确率高;手术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6例患者右侧腰胀、腰痛症状消失,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最可靠的方法,同时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治疗主要采用输尿管复位矫正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腹腔镜腔静脉后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手术采用3孔经后腹腔途径,腔静脉后输尿管被切除或旷置。结果 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05.6±23.8)min,术中出血(45.8±15.7)mL,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1年,肾积水均有改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复位矫正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的症状、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随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你术前均明确诊断,均行输尿管复位矫形手术。术后随访6mo-3a,均症状消失,右肾积水改善,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需联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输尿管复位矫形手术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联合运用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上采用离断输尿管后于下腔静脉前外侧复位矫正,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结果:8例术前均明确诊断并分型,均经手术矫正复位。术后6~12个月复查,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均明显减轻,肾功能良好,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先天性下腔静脉胚胎发育异常所致,需联合应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吻合术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要点.方法 总结分析该科3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行IVP及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明确诊断,完善围手术期准备后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成形术,1例术后出现尿囊肿,其他2例恢复良好.结论 逆行造影是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检查;后腹腔镜下输尿管成形术是治疗该病的金标准;对术前合并感染的患者,可先留置双J管引流,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治疗;术中应切除受压段输尿管,并保证无张力吻合.  相似文献   

11.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对6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均有右腰胀痛,2例有发作性血尿,1例继发输尿管结石且伴肾绞痛发作。诊断主要依据IVU及逆行输尿管造影,表现为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呈“S”形扩张。6例均行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随访8个月至12年,所有患者症状消失,肾积水明显减轻。【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右肾及右输尿管上段积水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IVU及逆行输尿管造影是主要诊断方法,狭窄段切除,输尿管复位成形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手术治疗(附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病例,主要症状有腰部不适、肾绞痛、血尿等。诊断主要依靠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右侧肾积水,上端输尿管扩张、走向异常。18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输尿管肾盂吻合术,1例行肾切除术。结果:19例整形术1年后复查IVU提示患侧肾积水缓解,肾功能恢复,吻合口通畅,临床症状消失。以后每年复查1次B超,最长10年。未见肾积水加重,肾结石,血尿等。结论: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可明确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手术治疗有助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后腹腔镜下肾下极异位血管切除、输尿管离断吻合术和肾盂整形术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和磁共振水成像(MRU)诊断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和肾积水患者28例,21例采取开放手术,7例采取后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术中切断腔静脉后输尿管、切除异位血管和切除受压部分输尿管后做输尿管端端吻合或肾盂整形术。结果手术证实下腔静脉压迫致输尿管梗阻13例,异位血管压迫14例,左髂总动脉压迫1例。术后3~6个月随访,肾脏、输尿管积水减轻;术后1~10.5年(平均3.6年)随访,20例肾、输尿管积水消失,6例明显减轻,肾盂分离小于20mm,1例肾盂分离仍有30~35mm,但无腰区胀痛症状,1例肾积水虽减少,但出现肾脏萎缩,肾功能不良。7例后腹腔镜下手术:1例因损伤腔静脉而中转开放,余6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240min,平均90min。结论先天性血管压迫是输尿管和肾积水的原因之一;B超、IVU和MRU结合MRA、腔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诊断有较大价值;手术仍是治疗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首选方法。后腹腔镜下手术创伤小、进食早、住院短、恢复快,手术时间不长于开放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尿路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6例输尿管梗阻患的MRU检查所见与临床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86例输尿管梗阻患中,输尿管癌18例,输尿管结石22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2例,输尿管先天性狭窄17例,腔静脉输尿管1例,输尿管息肉2例,外在性病变致梗阻6例,膀胱癌侵及输尿管8例,所有病例MRU均能确定梗阻水平并且清晰显示梗阻端的形态和特征,其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77.9%,结论:MRU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输尿管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结合原始图像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复肾和重复输尿管静脉尿路造影术(IVU)、CT尿路造影(CTU)及MR尿路造影(MRU)影像形态学特点、病理基础及其诊断价值。方法:40例重复肾和重复输尿管中,无积水型25例、积水型15例均进行IVU;15例积水型进行CTU及MRU。结果:25例无积水型,临床多无症状,体检时偶尔发现,无并发症者IVU显影满意,临床无需特殊处理。15例积水型,临床表现腹部胀痛,腰酸,腹部触及包块,IVU不显影或显影不满意,CTU及MRU表现重复肾萎缩及重复输尿管扩张,重复肾囊状扩张及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重复输尿管异位开口表现正常排尿间的滴沥性尿失禁及尿路反复感染。结论:CTU及MRU检查可明确积水型重复肾和重复输尿管性质,影像形态学不但能明确诊断而且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儿童巨输尿管症的磁共振尿路造影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诊断儿童巨输尿管症的价值。方法:10例巨输尿管症患儿术前作IVU、BUS和MRU检查,MRU应用重T2加权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照分析MRU影像与手术结果,比较MRU与IVU、BUS在巨输尿管症诊断中的作用。结果:MRU影像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对巨输尿管症的诊断正确率100%。病变累及单侧的7例,双侧的3例,患侧输尿管全段迂曲,管腔显著扩张。结论:MRU是诊断儿童巨输尿管症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尿路上皮癌合适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上尿路上皮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对肾盂癌阳性诊断率分别为63.8%、52.4%、79.0%,对输尿管癌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53.6%、26.3%、90.0%,其中2例病人由CT尿路造影(CTU)诊断,2例由输尿管镜诊断,3例由磁共振诊断,2例由腔内B超诊断。结论在上尿路上皮癌的诊断过程中,超声可用于初步筛选检查,静脉尿路造影应为常规检查方法,根据病人情况可选择性进行CT、CTU、磁共振尿路造影(MRU)、腔内B超和输尿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