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观察甲钴胺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患者63例,超声测量空腹及脂餐后1小时、2小时胆囊的长径、宽径及前后径,计算胆囊体积和胆囊收缩率.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给予甲钴胺治疗4周,超声测量胆囊各径线,并计算胆囊体积和收缩率.结果 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最大胆囊收缩率在脂餐后2小时,最大胆囊收缩率<70%,胆囊排空时间延长,胆囊收缩率降低;治疗组经甲钴胺治疗4周后最大胆囊收缩率为(66.72±10.85)%,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胆囊体积明显缩小,胆囊收缩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胆囊收缩功能障碍,甲钴胺能有效改善其胆囊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电刺激法对糖尿病膀胱大鼠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电刺激组3组,每组10只,后两组制作糖尿病大鼠膀胱模型。10周后,电刺激组予体外电刺激治疗,刺激参数:强度31V,密度31 Hz,另两组均不予电刺激。持续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各组尿动力学改变及逼尿肌肌条收缩功能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10周后施加体外电刺激,其膀胱收缩力加强,残余尿量比(R%)有所下降,膀胱排尿阈容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电刺激可改善糖尿病膀胱的逼尿肌收缩能力及膀胱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大鼠膀胱舒张及收缩功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阐明早期糖尿病膀胱舒张和收缩功能改变。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用蔗糖利尿模拟多尿性膀胱功能变化,对比糖尿病、蔗糖利尿和正常对照大鼠离体膀胱收缩、舒张变化及cAMP含量。结果 早期糖尿病鼠膀胱最大收缩力和持续收缩力下降,膀胱舒张能力也有下降,膀胱cAMP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糖尿病早期膀胱逼尿肌收缩、舒张功能均有明显受损;同时,大量利尿可使膀胱容量和湿重增加,但不是糖尿病膀胱病变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8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胆囊收缩功能检查和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测定,以49各年龄相近的健康人作对照。将糖尿病患者按植物神经病变症状的有、无分为有植组与无植组。本文对胆囊收缩不良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在三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胆囊收缩不良37例占44.6%,其中有植组为28例(77.8%)无植组9例(30%),对照组3例(6.82%),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糖尿病胆囊收缩不良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在发病率及病变严重程度上均有较高的一致性。应用非创性植物神经功能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咖啡对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咖啡对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咖啡治疗组(Coffee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7周后测定各组膀胱湿重量、阈容量、相对排尿量(V%)、膀胱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及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Coffee组与DM组相比,膀胱湿重量与阈容量显著降低,V%与膀胱cAMP含量明显升高。DM组逼尿肌肌条的收缩功能明显受损,咖啡治疗后肌条收缩性有所改善。结论:咖啡可能通过其中的咖啡因升高膀胱cAMP浓度、改善膀胱充盈感觉和逼尿肌收缩性等机制来防治糖尿病大鼠膀胱病变。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的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6):2100-2100,2101
目的:观察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的训练效果。方法:对73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腹肌收缩和体位前倾训练、腹部膀胱区按摩及诱导定时排尿等训练。结果:训练后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排尿障碍好转。训练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排尿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收缩功能与其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cuson 128XP/10c超声仪对30例临床综合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患者进行空腹常规胆囊超声检查及胆囊壁动脉的多普勒检测,并用脂餐试验测定胆囊收缩功能。结果:糖尿病组(n=30)与正常对照组(n=20)在空腹胆囊最大截面积、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动脉的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期最小流速比值(S/D)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胆囊收缩功能降低与胆囊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胆囊和膀胱功能与植物神经病变顾淑芬,苏胜偶,张菊花,王金爱,王春福附属二院内科(050000)附属二院功能科关键词糖尿病,胆,膀胱,植物神经严重的植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者死因之一,应用B超测定胆囊及膀胱的功能观察植物神经病变,有助于糖尿病性植...  相似文献   

9.
胆囊运动受内分泌和神经诸因素的调节.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有多种内分泌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损害.本文采用实时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胆囊运动功能,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及胆囊收缩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兔膀胱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膀胱功能的影响及尿动力学在糖尿病膀胱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高脂高糖饲料建立糖尿病兔模型与正常对照兔对比 ,测定膀胱重量、压力、容量、残余尿及膀胱舒缩功能变化。 结果 :糖尿病组排尿时膀胱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膀胱重量、膀胱容量、残余尿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 ;糖尿病早期兔膀胱最大收缩力和舒张力均下降。 结论 :糖尿病早期膀胱功能即明显受损。尿动力学检查对评估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低剂量的组胺与5-羟色胺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大鼠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40只SD雌性大鼠实施膀胱出口不全梗阻手术(PBOO),模拟OAB的临床尿动力学改变,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2μg组胺(10 μg/mL)治疗组、1.1 μg5-羟色胺(5.5 μg/mL)治疗组、2μg组胺与1.1μg 5-羟色胺联合用药组及模型对照组.另外10只SD雌性大鼠予以假手术并用生理盐水处理.药物及生理盐水治疗均开始于术后第10天,给药方法为皮下注射,每日2次,持续1周.通过清醒状态下的膀胱压力测定记录各组大鼠储尿期与排尿期的尿动力学指标,完毕后收取膀胱组织称量并进行组织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事后多重比较方法对组间的定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组胺治疗组、5-羟色胺治疗组及组胺与5-羟色胺联合用药组大鼠的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的频率、振幅、膀胱最大容量、排尿收缩的间隔时间、残余尿量以及膀胱质量均有提升(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仅联合用药组大鼠的排尿收缩振幅有提升,不稳定收缩的振幅与残余尿量均降低(P<0.05).组织学分析表明联合用药与单用组胺治疗组大鼠逼尿肌纤维连续且排列紧密.结论 联合应用低剂量的组胺与5-羟色胺可有效改善OAB大鼠储尿期膀胱功能的稳定性,并提高膀胱的排空效率,可为临床OAB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The urinary bladder is mainly innervated anddominated by autonomic nerves. Recent researcheshave shown that the autonomic nerve system includessympathetic, parasympathetic and peptidergic nervesystems[']. The role of peptidergic nerve on lowerurinary syst…  相似文献   

13.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附21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山  陈权  朱正万 《四川医学》2010,31(9):1305-1306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尿流率(UFR)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提供有效的方法 ,提高女性OAB的诊疗水平。方法将218例女性OAB门诊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膀胱训练、CRS2280E深部热疗+经阴道行尿道微波治疗、普鲁本辛15mg 2次/d、艾司唑伦1mg h.s;对照组:宁泌泰胶囊4g 3次/d。结果女性OAB患者经物理治疗同时给予抑制逼尿肌收缩药物的治疗较单纯中药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女性OAB的有效治疗对恢复下尿路功能,预防女性尿失禁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超声显像对膀胱癌的诊断和分期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影像技术对41例膀胱癌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膀胱癌的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膀胱壁的实质性肿块。结论:超声影像技术不但可用于膀胱癌的诊断,而且还可以于膀胱癌的分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骶神经前根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兔膀胱逼尿肌SP能神经分布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正常组、损伤对照组及损伤后电刺激组动物行膀胱尿流动力检测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膀胱逼尿肌内SP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同正常组相比,损伤对照组动物的最大膀胱容量与膀胱顺应性明显下降,膀胱逼尿肌内SP能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增加;较损伤对照组、损伤后电刺激组动物的上述尿流动力指标值显著增加,膀胱逼尿肌内SP能神经纤维数量下降.结论:骶神经前根电刺激可部分逆转因脊髓损伤所致的平滑肌SP能神经分布增加,明显改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抗PCNA的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染色常规石蜡包埋的膀胱癌组织。结果:全部48例膀胱癌标本中46例PCNA显示阳性(958%),正常膀胱组织均为阴性。PCNA指数在Ⅰ、Ⅱ、Ⅲ级肿瘤中分别为(828±868)%,(2382±1602)%,(4468±2465)%。在Ta~T1和T2~T4期肿瘤中分别为(1258±1233)%和(3455±2189)%。PCNA指数在各病理分级和分期间均有统计意义(P<0.01)。为了比较PCNA指数与生存率,根据PCNA染色平均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即高PCNA组,其PCNA指数>21%和低PCNA组,其PCNA指数<21%。我们用Logrank方法对生存率统计发现高PCNA组的预后明显比低PCNA组的预后差(P<0.01)。结论:PCNA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均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膀胱癌一个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2):2976-297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住院的139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63例行腹腔镜PANP手术(L-PANP组);76例行开腹PANP手术(O-PANP组)作为对照.分析L-PANP手术的根治性、安全性;通过对患者排尿功能的随访、尿流动力学检查等,评估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结果 L-PANP组患者术后10 d时,Ⅰ型及Ⅱ型术式患者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下降程度小于O-PANP组同型术式患者(Z=-2.358、P=0.018,Z=-2.268、P=0.033),但两组间行Ⅲ型术式者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2,P=0.237);术后1个月时,L-PANP组各型术式患者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下降程度均小于O-PANP手术同型术式患者(均P<0.05).L-PANP组和O-PANP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8.0%(50/51)和96.6%(57/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8);术后1年的盆腔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9%(2/52)和5.1%(3/5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867).结论 L-PANP手术对患者排尿功能的保护优于O-PANP手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儿茶酚胺荧光和胆碱酯酶组化、髓鞘染色、镀银等技术,对41例新生儿胆囊的神经支配进行了系统地观察。胆囊壁有丰富的胆碱能、肾上腺素能神经分布。在该组织中未见肾上腺素能节后神经元,但可见副交感节后神经元,后者属DogielⅠ型和Dogiel Ⅱ型神经细胞。大小不等的AChE阳性神经节、神经节丛位于外膜、肌层。在外膜血管附近还发现ButhE阳性小神经节、小神经节群。ButhE阳性神经纤维布于粘膜下及血管壁,并在血管附近形成小丛。  相似文献   

19.
膀胱再生     
膀胱肿瘤行膀胱切除后用可缩性膀胱再生水囊支架行膀胱再生手术国内目前尚未广泛开展,本院已施行两例。例1、男、70岁,住院号234749,于85年1月28日入院。排尿困难、尿频、尿痛一年,加重并血尿二个月,因尿潴留在当地医院行耻骨上膀胱造痿。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肛诊前列腺中央沟消失,上界触不清。血常规:血红蛋白10g%,尿蛋白((?)),红细胞((?)),脓球( )。尿脱落细胞检查见有癌细胞。同位素肾图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皆未见异常,唯膀胱边缘不规则。膀胱镜检查:膀胱三角区及颈部有广泛的大片乳头状新生物,后壁可见明显的小梁及点片状溃疡出  相似文献   

20.
骶神经对下尿路的支配及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S2?S4神经根对膀胱、尿道及阴茎主要支配分布及功能影响,为高选择性神经根切断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电刺激家犬S2?S4神经根,观察记录逼尿肌、括约肌收缩状况,膀胱压力变化及阴茎勃起状态,并对其运动诱发电位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电刺激S2神经根引起的逼尿肌运动诱发电位峰值及膀胱压力变化可达到正常的60%,电刺激S3神经根引起的括约肌运动诱发电位峰值可达正常的57%,电刺激S4神经根可使犬阴茎勃起程度较高。结论:S2?S4神经分别为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及阴茎的主要支配神经。此对于进一步重建和恢复截瘫后下尿路功能且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功能损害,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