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我国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现状及解决方案。方法?基于四项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邀请多位中西医结合专家,就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共访谈30位专家。专家们表示现阶段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匮乏、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人才就业出口受限等问题。为加强人才培养,专家们提出应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本科课程与教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进一步落实“西学中”,扩宽人才就业出口。结论?应加强新时代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保障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稳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
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如何更好地结合?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是关键。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及面临的问题回顾、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概念、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等方面的探讨,认为:应从人才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医古文与外语的学习、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及提高循证能力培养。)重视中西医理论知识与临床思维培养提高诊治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科研能力,激发创新力、注重结合能力的培养并建立灵活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及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医院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规划与对策,包括从招收毕业生开始开展各种形式的"西学中"、"中学西"学习班,把各级医师派出去培养,积极响应国家中管局名老中医师带徒的号召,鼓励年轻的中西医结合医师向名老中医学习。通过以上办法,使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有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中西医结合学科充分吸收两种医学之长,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中西医结合教育是为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而设置的医学教育模式,经过50多年的发展,院校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主要途径,初具规模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学科特殊性对办学带来一定客观困难,且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等原因,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台湾中西医一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程必武台湾中国医药学院是台湾培养中西医一元化人才的重要基地。该院经数十年来的办学实践探索,现已初步建立独具台湾地区特色的中西医一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对我们今天培养中西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历经30年发展,成绩瞩目,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教学体系不完善,中西医课程结而不合;二是中医经典教学内容旧质化,脱离临床;三是学生科研创新缺乏主动意识。笔者通过深入剖析以上问题,并针对新形势的需求,立足于“守正创新”的时代理念,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5+4”本博贯通培养)为例,从经典课程、创新科研以及复合知识体系等角度重点探索后疫情时代中西医结合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需求的是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而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重点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中西医结合人才,是各大医学院校目前的重要课题,也一直在努力探索比较系统完整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现从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所采取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课程是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新尝试。通过近10年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课程建设和探索,培养了一批专业教师队伍和研究生导师,进一步完善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课程建设提高了本学科教学质量,对进一步完善临床医学教学,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符合现代医学发展需求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高级复合型人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消息     
《北京中医药》2008,27(5):368-368
卫生部陈竺部长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指出:中西医结合研究是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该加以坚持,不断发扬光大。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相对西医和中医而言,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领域,我们应该按照学科建设的规律,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特别强调中西医结合的成功与否,疗效评价可能是最为重要的,而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则是疗效评价最为客观的途径。为此,需要将中西医两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福建中医学院(福州350003)郑兰英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在我国正逐步发展,但它培养的人才还远不能满足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的需要。为此,亟需在医学院校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或独办中西医结合学院,并...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的代表,是中西医结合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发展进步的关键。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能为中西医结合学科稳定且长远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现状,基于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和整体观等中医哲学思维依次从培养高层次的全面医学人才,到中西医双思维并重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再到多学科交叉培养的复合型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逐层递进深入,建立了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即"五位一体"、中西医双思维并重、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旨在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为中西医结合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史表明,杰出的研究人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思想并形成科学学派,是决定和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三个要素。中西医结合人才,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搞好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与培养是关系到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百年大计。中西医结合人才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系统考察了中国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发现有几个问题应予以明确:第一,中西医结合人员,应是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一切人员的总称。这些人员可能是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工程技术、生物学等不同专业的人员。第二,中西医结合人才,应是指在中西医结合工作中具备系统知识和专业特长的人才。第三,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划分,从中西医结合特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是当今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围绕培养中西医结合专业卓越人才目标体系要求,提出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是制订培养目标的着眼点,核心课程、实习实训、选修课程是课程设置的着力点,加强教材建设是保证卓越人才专业素养的重要步骤,运用研究性教学方式是培养和提高卓越人才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深度参与我国历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控过程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协同运用使我国疫情防控成绩举世瞩目。中西医结合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和策略,新的公共卫生形势对我国预防医学人才的定位、能力素质的培养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与西医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理念相结合,以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为本,疾病发展规律为纲,预防医学理念为目,从“西学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及思政教学等方面入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中西医结合疾控体系建设,进而组建基层应用型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人才队伍作为补充,来满足当前我国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人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要适应和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要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始动环节,因此,对已系统地经过中医理论训练,并具有一定西医理论基础的中医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就应有目的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观念和方法去培养他们,为造就未来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打下基础。1 关于早期实行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问题的提出 目前,虽中西医结合教育尚未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正逐步发展。中医专业的学生在实习阶段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中西医结合教育,但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兵  李宁  马建昕  郭佳 《中医教育》2007,26(6):16-18
通过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建议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培养应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医学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根据培养前受训医师水平,初步规范住院医师培养周期3~5年,明确培养要求,逐渐推广和完善标准化培养制度,早日与国际毕业后教育及住院医师培养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17.
中医院校教学将如何面对中西医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早以前,我国各地已经开始尝试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教学了,如发展了一批西学中专业队伍,其中不少中西医结合专家脱颖而出,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很多贡献。近年来,各中医院校相继开设了专科或本科中西医结合专业,要求学习中西医结合的各层次人才也不断增多,包括许多国外中医爱好者。如何开展中西医结合教学,如何使中医院校培养更好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是中医院校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学科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新兴医学学科,随着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其基础学科的发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还有待提高。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进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上的融会贯通,是创立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是我院办院方向,同时也是我院办院特色。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需要中西医结合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一个好医生,一位名医的成长,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临床实习相当于孵化器作用,医生的很多品质都是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如爱心、责任心、敬业精神、专业兴趣等。因此,作为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高尚的人品,同时,还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我们深深体会到临床带教对一位好医生的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下面就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的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神经科的学科建设已取得一些进展,如全国及各省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人才和学术队伍的培养及成长;以及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发展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著越来越多出版发行等等。现仅就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