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沙利铂在不同部位静脉给药的副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颈外静脉留置与前臂静脉穿刺在奥沙利铂运用中副作用的对比研究,探讨如何减少强刺激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方法对108例滴注奥沙利铂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8例为颈外静脉留置组(A组)40例为前臂静脉穿刺组(B组),观察静脉炎及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结果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B组为57.5%(P〈0.01);A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为11%,B组为77.5%(P〈0.01),两组患者化疗副作用有明显差异。结论颈外静脉留置滴注奥沙利铂减少并减轻了外周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和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陈少明  许秀容  张彬  蔡娇霞 《现代护理》2005,11(12):905-907
目的通过颈外静脉与前臂静脉留置针方式的比较研究,探讨如何减少化疗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化疗中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对100例鼻咽癌患者用5-FU加入微量泵进行持续滴注3d,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颈外静脉留置组(简称A组)与前臂静脉留置组(简称B组)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结果A组患者能留针1次完成整个化疗疗程者为100%,B组为7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1)。A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6%,B组为3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B组为1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正常,B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人照顾。结论在持续滴注化疗药物中选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颈外静脉与前臂静脉留置针方式的比较研究,探讨如何减少化疗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化疗中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对100例鼻咽癌患者用5-FU加入微量泵进行持续滴注3 d,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颈外静脉留置组(简称A组)与前臂静脉留置组(简称B组)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结果A组患者能留针1次完成整个化疗疗程者为100%,B组为7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1).A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6%,B组为36%,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B组为1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正常,B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人照顾.结论在持续滴注化疗药物中选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中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配合化疗泵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采用经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奥沙利铂及5-FU化疗泵的病人35例为A组,应用上肢浅静脉留置针分次滴注奥沙利铂及5-FU化疗的病人35例为B组,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后末梢神经炎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化疗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A组和B组末梢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5.7%和74.2%,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5%和48.5%,A、B两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7.1%、6.7%。两组数据经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配合化疗泵的使用可明显降低化疗副反应,提高化疗疗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外周浅静脉输入奥沙利铂对患者造成神经毒性的差异。方法:将220例拟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研究组经PICC输入奥沙利铂,对照组经外周静脉输入奥沙利铂,比较两组引起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以及药物引起肢体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出现神经毒性反应12例,发生率为10.9%;对照组出现神经毒性反应68例,发生率为61.8%,两组神经毒性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PICC输入奥沙利铂可减轻其神经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应用效果的差别。方法将20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上肢静脉留置针组)95例和B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组)107例。比较2组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B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静脉炎发生率低,可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对患者造成神经毒性的差异。方法将58例拟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PICC组(n=32)和外周组(n=29),PICC组经PICC输入奥沙利铂,外周组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对比观察2种给药途径引起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以及药物引起肢体疼痛情况。结果PICC组出现3例神经毒性反应,均为一级,无一例出现肢体疼痛;外周组18例出现神经毒性反应,其中一级10例,二级8例,有11例出现输注侧肢体局部疼痛。PICC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PICC输入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轻,可避免引起肢体疼痛,有利于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或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血液病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时应用两性霉素B中的比较,探讨如何减少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80例血液病患者分为两组,40例PICC置管或锁骨下静脉置管组为A组,40例前臂静脉留置针为B组,记录静脉炎、疼痛发生情况、留置时间。结果:A组留置时间30~68天,B组留置时间1~5天;A组静脉炎率5%,B组静脉炎率45%;A组疼痛率5%,B组疼痛率35%;结论:在血液病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时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中,选用PICC置管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应用效果的差别。方法将202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上肢静脉留置针组)95例和B组(颈外静脉留置针组)107例。比较2组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B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静脉炎发生率低,可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穿刺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注夫西地酸钠时静脉炎发生情况,选择合理的注射部位及方法。[方法]随机将106例病人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组(A组),前臂浅静脉留置针组(B组),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PICC置管组(C组),观察3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A组、C组与B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都能减少静脉炎发生率,颈外静脉穿刺法更易被病人接受,也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异长春花碱化疗患者选择良好的静脉通道,以避免或减少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 88例需要使用异长春花碱化疗又拒绝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按血管的情况分为前臂静脉组42例和颈外静脉组46例,分别使用前臂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静脉留置针输注异长春花碱。比较两组患者行静脉给药过程中局部疼痛情况和组织渗漏性损伤、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颈外静脉组与前臂静脉组比较,局部疼痛、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接受NVB化疗的患者通过颈外静脉留置针给药,安全可靠,能有效控制局部疼痛、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穿刺方法对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行癌症根治手术后配合化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组37例,A组行深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四肢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恐惧感、恶心、呕吐程度、静脉炎、静脉渗漏及神经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心理恐惧感和恶心、呕吐程度低于B组,静脉炎、静脉渗漏以及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也低于B组(P<0.05).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浅静脉穿刺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用于预防胃肠肿瘤患者应用外周静脉输注奥沙利铂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116例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奥沙利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于穿刺静脉留置针后,用水胶体敷料直接固定留置针,对照组用普通的敷贴固定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输入奥沙利铂后所致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静滴奥沙利铂时用水胶体敷料可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肿瘤患者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时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春蕾 《当代护士》2007,(11):61-62
目的 对肿瘤患者进行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化疗效果的对照观察.方法 将10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将颈外静脉留置针化疗的52例患者设为A组,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50例设为B组.比较2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比较结果,静脉炎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化疗是肿瘤患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2种不同部位的静脉穿刺置管行5-Fu微量泵灌注化疗的差异.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50例)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组(5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5-Fu微量泵灌注速度,发生静脉炎、渗漏、套管卷折和脱出情况.结果 2组患者5-Fu微量泵灌注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外组与前臂组发生静脉炎及渗漏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套管卷折发生率则颈外组较前臂组略有增多;前臂组发生套管脱出1例,颈外组无发生脱出例数.结论 颈外静脉置管行5-Fu微量泵灌注化疗总体上优于前臂静脉置管.对要求外周静脉置管化疗者,建议操作者首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也可依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部位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种不同部位的静脉穿刺置管行5-Fu微量泵灌注化疗的差异。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50例)和前臂静脉穿刺置管组(5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5-Fu微量泵灌注速度,发生静脉炎、渗漏、套管卷折和脱出情况。结果2组患者5-Fu微量泵灌注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外组与前臂组发生静脉炎及渗漏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5);套管卷折发生率则颈外组较前臂组略有增多;前臂组发生套管脱出1例,颈外组无发生脱出例数。结论颈外静脉置管行5-Fu微量泵灌注化疗总体上优于前臂静脉置管。对要求外周静脉置管化疗者,建议操作者首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也可依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部位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17.
经颈外静脉静注氟尿嘧啶化疗泵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颈外静脉留置针静注5-Fu化疗泵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应用静脉5-Fu化疗泵化疗的患者分为上肢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组(A组)30例和颈外静脉留置针组(B组)30例,观察两组用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6.7%、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可减轻5-Fu对静脉的损伤和刺激,是肿瘤患者又一理想的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同静脉穿刺置管部位对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32例静脉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取颈外静脉穿刺,对照组采取前臂静脉穿刺。分别观察两组置管保留时间,Ⅰ、Ⅱ级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PICC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在艾恒化疗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化疗患者寻求安全的静脉输液通路。方法将68例输注艾恒的患者按输液途径分为两组,24例PICC置管为A组,44例前臂静脉留置针为B组,记录静脉炎、疼痛、留置时间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果 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2%,B组为4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疼痛发生率为4.2%,B组为3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留置时间为142±6.7天,B组为3±1.6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组织渗漏性损伤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在艾恒静脉化疗中,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盖诺化疗患者不同静脉注射通路局部毒性反应,为患者寻找安全有效的化疗静脉通路。方法将59例使用盖诺化疗的患者,按血管的情况分为前臂静脉组28例和颈外静脉组31例,分别使用前臂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注射盖诺。比较两组给药过程中局部疼痛和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组局部疼痛、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臂静脉组(P〈0.01)。结论接受盖诺化疗的患者通过颈外静脉留置针给药,较前臂静脉留置针给药安全可靠,能有效控制局部疼痛、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