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促进了精神分裂症的分子病因学研究。COMT作为多巴胺的主要代谢酶,在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自杀、认知功能症状等与COMT基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汉族人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EC.2.1.1.6)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存在的酶,它催化儿茶酚胺第3位羟基甲基化,降解儿茶酚胺,是具有生物活性或毒性的儿茶酚胺的主要代谢酶。最近的研究发现COMT的基因第4号外显子存在一个G→A的点突变,使其编码的108位氨基酸由缬氨酸(Val)变成蛋氨酸(Met),导致COMT酶的活性减低。我们对一组中国汉族人的COMT基因在该位点的多态性做了初步研究,并与其他种族的人群进行了对比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115名健康成年汉族人来自门诊健康查体者,无遗传病家族史,无肿瘤、风湿病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nse,COMT)基因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R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粤东潮汕地区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COMf基因的8个SNP位点(rs4680、rs4818、rsl65599、rs737865、rs2075507、rs6267、rs6269、rs4633)在粤东潮汕地区的2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中的分布,并借助于plink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单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倍型(G)-G-A-A[(rs4680)-rsl65599-rs2075507-rs6269]和单倍型A-A-C-(G)[rs2075507-rs6269-rs4633-(rs6267)]频率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组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它们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在中国粤东地区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8个SNP位点(rs4680、rs4818、rsl65599、rs737865、rs2075507、rs6267、rs6269、rs4633)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性,其中的两个单倍型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保护因素.但本研究不能排除COMT基因可能存在其他功能性变异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8 polymorphisms in the 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 gene (COMT) and schizophrenia in Yuedong-Chaoshan region of China. Methods Eight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s), namely rs4680, rs4818, rs165599, rs737865, rs2075507, rs6267,rs6269 and rs4633, in the COMT gene were genotyped in 279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100 healthy control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ny single SNP and schizophrenia.However, association might exist between haplotypes (G)-G-A-A [(rs4680) -rs165599-rs2075507-rs6269]and A-A-C-(G) [rs2075507-rs6269-rs4633-(rs6267)] and schizophrenia. Conclusion In the population of Yuedong region of China, the eight SNPs (rs4680, rs4818, rs165599, rs737865, rs2075507, rs6267,rs6269 and rs4633) in the COMT gene are unlikely to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susceptibility to schizophrenia.There might be protective haplotypes in the COMT gene against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nse,COMT)基因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R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粤东潮汕地区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COMf基因的8个SNP位点(rs4680、rs4818、rsl65599、rs737865、rs2075507、rs6267、rs6269、rs4633)在粤东潮汕地区的2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中的分布,并借助于plink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单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倍型(G)-G-A-A[(rs4680)-rsl65599-rs2075507-rs6269]和单倍型A-A-C-(G)[rs2075507-rs6269-rs4633-(rs6267)]频率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组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它们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在中国粤东地区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8个SNP位点(rs4680、rs4818、rsl65599、rs737865、rs2075507、rs6267、rs6269、rs4633)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性,其中的两个单倍型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保护因素.但本研究不能排除COMT基因可能存在其他功能性变异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nse,COMT)基因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R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粤东潮汕地区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COMf基因的8个SNP位点(rs4680、rs4818、rsl65599、rs737865、rs2075507、rs6267、rs6269、rs4633)在粤东潮汕地区的2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中的分布,并借助于plink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单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倍型(G)-G-A-A[(rs4680)-rsl65599-rs2075507-rs6269]和单倍型A-A-C-(G)[rs2075507-rs6269-rs4633-(rs6267)]频率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组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它们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在中国粤东地区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8个SNP位点(rs4680、rs4818、rsl65599、rs737865、rs2075507、rs6267、rs6269、rs4633)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性,其中的两个单倍型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保护因素.但本研究不能排除COMT基因可能存在其他功能性变异位点与精神分裂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Ala22/72Ser与北方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SCZ)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506例SCZ患者中,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序方法,对COMT基因Ala22/72Ser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同时用Real-Time PCR测定COMT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在SCZ患者中,携带Ser等位基因和Ser/Ala基因型的患者的阳性症状总分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总分显著升高(P < 0.01),而且COM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 < 0.01)。结论 COMT基因的Ala22/72Ser多态性与SCZ患者的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而且与COMT基因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OMT基因多态性与ADHD的关联;寻找ADHD的易感基因。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54名ADHD患者及其父母(n=82)和正常对照者(n=30)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运用病例对照研究和核心家系的关联分析(HRR和TDT)方法分别进行分析。结果:Val158Met多态性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DHD组与对照组以及核心家系中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注意缺陷为主型患儿COMT基因的G/G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混合型的(P〈0.05),A等位基因与ADHD的某些临床症状如注意问题、违纪行为、攻击行为等相关。结论:(1)COMT基因可能与ADHD缺乏关联。仅起微效基因的作用:(2)COMT可能与ADHD临床亚型或临床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第158位密码子从缬氨酸到蛋氨酸的错义突变(Vall58Me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在42个至少包含2名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病同胞、父母存活的汉族家系中,对COMTVall58Met多态标记进行检测。结果:1)COMT等位基因频度和基因型频度在父母组、非患病同胞组和患病同胞组之间无差异,在三组男女性别之间以及在精神分裂症不  相似文献   

9.
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酶(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85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性症状量表(PANSS)、修改版外显攻击量表(MOAS)进行评估,依据MOAS得分≥4分,分为有攻击行为组、无攻击行为组。运用聚合酶链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OMT val158met基因位点多态性,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的关联性以及影响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两组COMT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有攻击行为、无攻击行为两组间Met/Met基因型(20%vs 10%)及Met等位基因(35%vs 25%)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无业(OR=1.701,95%CI=1.027~2.396)、住院次数(OR=1.280,95%CI=1.130~1.581)、既往有攻击行为(OR=10.914,95%CI=1.564~76.171)、非自愿住院(OR=2.006,95%CI=1.348~2.765)、PANSS阳性症状分值高(OR=2.588,95%CI=1.303~5.140)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相关,无业、有既往攻击史、住院次数多、非自愿住院和PANSS阳性症状评分高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儿茶酚氧位甲基化转移酶COMT rs4680基因多态性。方法:针对COMT rs4680位点设计内外两对引物,建立两对交叉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检测体系,经过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别基因型,最后将该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比较,验证其准确性,并通过该方法检测28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急性酒精中毒组)和348例健康对照人群(健康对照组)COMT基因型,分析COMT rs4680基因多态性与急性酒精中毒的关系。结果:COMT rs4680有GG型、AG型、AA型三种基因型,且PCR-CTPP方法可以准确检测COMT rs4680基因多态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酒精中毒组AA型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G、A两种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CTPP可成功鉴别COMT rs4680三种基因型,AA型可能是急性酒精中毒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第3外显子48bp可重复序列多态性(exon Ⅲ 48 bp VNTR)和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3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伴攻击行为组(研究组)和不伴攻击行为组(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catechol-O-methytransferase,COMT)Val158Met多态性与催眠感受性有无关联.方法 成都市6所高校120名正常汉族大学生参加了实验.按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C式(Stanford Group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Form C,SGHSS:C)进行划分,总分0~5分为低催眠感受性组,6~11分为高催眠感受性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检测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结果 在男性样本中,VaL/Val纯合子可能与催眠高感受性关联(VaL/Val vs.Val/Met:0R=5.33,P=0.034;VaL/Val vs.VaL/Met+/Met/Met:OR=4.86,P=0.031).在总样本及女性组中无关联.3种基因型组别样本的催眠感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可能与男性催眠高感受性父联.该发现有待于增加样本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APOE)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探究其多态性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52例正常体检成年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者的APOE基因型,比较两组受检者APOE基因6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研究。结果 两组APOE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APOE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POE基因型多态性分布情况为ε2/ε3型7例(5.69%)、ε3/ε3型92例(74.80%)、ε2/ε4型3例(2.44%)、ε3/ε4型21例(17.07%)、ε2/ε2和ε4/ε4型均为0例;表现型:E2型7例(5.69%)、E3型95例(77.24%)、E4型21例(17.07%);ApoE基因型及表现型在不同性别患者间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定危险因素,其多态性分布与患者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4.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将S-腺苷蛋氨酸提供的甲基转移到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的苯环上,使之降解失活.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对神经递质代谢途径的参与使其成为很多精神疾病的候选基因.本文对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精神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APE-PLD基因rs12540583和FAAH基因rs2295633、rs324420、rs6429600多态性以及两个基因的交互作用与汉族精神分裂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DNA测序技术对3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3名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运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多因素降维(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MDR)分析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rs1254058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18,P<0.0125;χ2=18.94,P<0.0125),且AC基因型为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风险基因型,C等位基因为风险等位基因。MDR分析提示NAPE-PLD和FAAH基因的交互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而四因子模型(rs12540583、rs324420、rs2295633以及rs6429600)是其最佳模型。结论 NAPE-PLD基因rs12540583位点的AC基因型以及C等位基因为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因素。NAPE-PLD与FAAH基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存在交互作用,最佳模型为四因子模型。  相似文献   

16.
海洛因依赖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313例海洛因依赖者和214名正常对照COMT基因108val/met和900Ins C/Del C两个多态性。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和对照组之间上述两个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OMT基因108val/met和900Ins C/Del C两个多态性均与海洛因依赖无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ADLD-287A/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了268例海洛因依赖者和177名正常对照的COMT基因-287A/G多态性。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COMT基因-287A/G多态的基因型AA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x^2=7.41,=0.025),等位基因A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X^2=5.69,P=0.017)。结论提示COMT基因-287A/G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第158位密码子从缬氨酸到蛋氨酸的多态性(Vall58Met)与听觉惊跳反射抑制(PPI)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78例,正常对照190例,使用SR-HLAB惊跳反射监控系统测查听觉惊跳反射,其分析指标包括:惊跳反射的反应波幅(SR);惊跳反射的适应性(HAB);时间间隔(LI)为30 ms、60 ms、120 ms时的听觉刺激惊跳反射弱刺激抑制(PPI30%、PPI60%、PPI120%);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分析精神分裂症组与对照组COMT Vall58Met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波幅(SR)低于对照组[(563±460)mVvs.(695±447)m V,P0.05],适应性(HAB)低于对照组[(32±46)vs.(48±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组与对照组之间P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P0.05),组与时间间隔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7,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组的%PPI120低于对照组[(27±5)vs.(35±3),P0.05]。2组间COM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8.16、11.74,均P0.05)。COMT三种基因型对HAB%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07,P0.05);分组和COMT基因型对SR,HAB%,%PPI120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1.64、2.87、2.26,均P0.05)。结论:COMT基因Vall58Met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适应性有关,但与精神分裂症PPI缺陷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汉族患儿与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第158位密码子G→A点突变所引起的缬氨酸→甲硫氨酸(Val158Met)的错义突变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了117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上海汉族ADHD患儿与105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COMT基因的Val158Met多态性位点频率.结果 ADHD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25.21%,而对照组为23.8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5197, P>0.05). COMT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ADHD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汉族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可能与ADHD无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参照CCMD-3诊断标准,选取2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68名正常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MAOA基因多态性,采用病例一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对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1)MAOA基因的基因型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X^2=0.618,dr:2,P〉0、05;X^2=3.173,df=2,P〉0.05)。(2)MAOA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性别分组,男性患者组中CT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男性对照组(X^2=7.654,P=0.022)。(4)MAOA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家族史阴、阳性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没有发现MAOA基因多态性与汉族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联,但对性别发病有影响,基因型CT可能是男性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