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在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将6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6例,急性心肌梗塞组30例,采用乳酸凝集反应法测定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CS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急性心肌梗塞组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CRP水平升高与AC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预测AC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清微量元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92例患者包括30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利用ICP.AES法测定其血清微量元素。以34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钡、硼、硅水平在冠状动脉痉挛、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均偏低(P〈0.05或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钼比其他组均高(P〈0.05)。结论:血清钡、硼、硅水平下降可能与稳定型心绞痛及冠状动脉痉挛有关.而血清钡、硼、硅水平下降及钼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相关性,为识别不稳定斑块提供血清学指标. 方法 对6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2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22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分析. 结果 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测定,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均显著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P<0.01);脂联素水平测定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从高到低依次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妊娠相关蛋白A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8,P<0.01),与脂联素呈显著负相关(R=-0.589,P<0.01);脂联素与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55,P<0.01). 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斑块不稳定性相关;妊娠相关蛋白A与脂联素可能共同作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4.
顾红娟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683-168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超敏CRP(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血浆BNP和超敏CRP水平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s-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心绞痛组患者血浆BNP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BNP及hs-CRP水平可以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危险分层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浆DD二聚体(DDI)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6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CRP和DDI水平,作比较。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和血浆DDI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及对照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和DDI呈正相关。结论:CRP和DDI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其1059G/C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关系。方法:测定113例ACS患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109例对照组(非ACS,包括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的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技术检测CRP的1059G/C基因多态性,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CS组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冠状动脉3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血清CRP水平亦均高于1支病变(P<0.05);但是Fbg水平与ACS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关(P>0.05)。CRP1059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ACS组和对照组CRP 1059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趋势相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GC+CC)基因型的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GC基因型(P<0.05)。结论:血浆CRP水平升高可能是ACS发生的一种预测指标;CRP水平可能受其1059G/C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外周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04—10/2005—02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同期在解放军第三○五医院门诊查体的健康志愿者各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各组的外周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同时测定各组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T水平。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超敏C-一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肌酶学标志物的关系,以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结果:120例受试者全部进人结果分析。(1)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健康对照组[(6.23&;#177;7.38),(5.74&;#177;7.45),(1.23&;#177;0.70),(0.87&;#177;0.57)mU/L,P〈0.05],前2组组间及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在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直线相关限R^2=0.285,0.779,P〈0.01)。(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血脂、白细胞、吸烟等危险因素无关(P〉0.05),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无关(P〉0.05)。(4)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心肌酶学指标间无相关性(P〉0.05)。 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水平与炎症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提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预测以及危险分层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36例患者被分为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4例,对照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应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及其亚型MB水平。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及其亚型MB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高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增高(P〈0.05),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及其亚型MB均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肌酸磷酸激酶及其亚MB均明显增高(P〈0.05)。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增高,其增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心肌损害)呈正相关,与肌酸磷酸激酶及其亚型MB比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与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ACS发病和预后的预测因子。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炎症反应与ACS发病及病情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LP(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5例CHD患者的hs—CRP,常规生化分析仪测定LDL—C。CHD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CHD血清LP(a)、LDL—C、hs—CR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LDL—C、hs—CRP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升高(P〈0.01)。[结论]LP(a)、hs—CRP和LDL—C参与CHD的发病过程,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CHD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APP—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及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ACS患者10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4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PAP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浓度。对CK-MB和cTnI均在正常范围的UAP组患者随访心血管终点事件6个月。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患者的血清PAPP-A、hs—CRP、CK-MB、cTnI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1),但PAPP-A水平与CK—MB、cTnI无明显相关性。CK-MB和cTnI均在正常范围的UAP患者随访6个月,发现血清PAPP—A水平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ACS患者的血清PAPP-A浓度与心肌缺血、坏死程度无关,但可作为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判断指标,用于ACS患者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E-选择紊(soluble E-selectin.SE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1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组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和20例对照组患者(阵发性室上速)。分别检测各组患者SES及CRP的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行Gensilli评分,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损害行Gensini评分,并与其sEs及cRP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的SES【其值分别为(99.29&;#177;15.04),(97.46&;#177;11.33),(78.48&;#177;18.93)μg/L】及CRP【其值分别为(6.73&;#177;1.44),(5.31&;#177;1.08),(4.13&;#177;1.11)mg/L】的水平高于对照组【SES为(62.76&;#177;8.23)μg/L,GRP为(3.28&;#177;0.67)mg/L】。②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ES及CRP水平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其值明显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ES水平相近,急性心肌梗死组CRP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mnary insufficiency,ACS)患者SES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lli评分呈正相关(r=0.682。P&;lt;0.01),CRP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lli评分不相关。结论:SES.CRP是冠心病病情监测和评价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非侵人性指标;在ACS中,SES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MP-9、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探讨MMP-9、CRP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7月-2005年4月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73例,其中最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17例;对照者17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MMP-9的水平,CRP由检验科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①AMI组、UA组与SA组患者血浆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②AMI组、UA组患者血浆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而S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AMI组、UA组患者血浆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SA组(P<0.01,P<0.01).④AMI组患者MMP-9、CRP水平与U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1).⑤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MMP-9、CRP水平升高.ACS患者MMP-9、CRP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ACS患者中MMP-9和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提示二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斑块的不稳定性.联合检测血清MMP-9及CR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筛选分层,应能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97例住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67例,术前及术后48h测定血清CRP水平。按术后CRP水平分为2组,A组(CRP水平〈3.0mg/L)35例,B组(CRP水平≥3.0mg/L)62例。分析并记录患者术后1周以及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等情况。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48h血清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血清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比心绞痛组明显升高(P〈0.01);B组术后1周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B组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48h血清CRP水平较术前增高,是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内预后的强预测指标,提示术后近、远期的临床疗效与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1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心肌梗死(AMI)急性期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42例、AMI恢复期组47例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45例,同时选取40例建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血清Hs—CRP的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急性期组和UA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组、AMI恢复期组和OMI组(均为P〈0.01),AMI急性期组亦明显高于UA组(P〈0.01)。结论血清Hs-CRP在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共55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AOPP浓度,并记录4周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2组ACS患者AOP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MI组AOPP水平高于UAP组(P<0.05);病情转归及预后差者AOPP水平相对高(P<0.01).结论 AOPP与ACS的发生有关,并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病情转归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血清hs—CRP检测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方法定量动态检测80例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同时与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的hs—CRP水平对照,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组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类型的CHD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及稳定型心绞痛(S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CHD关系密切,可作为CHD危险度分层以及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水平,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不稳定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浓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以残余胶原结合力试验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均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1)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可能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指标;(2)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降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栓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入选符合国际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患者152例,分为正常对照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ACS组81例,其中ACS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入选对象进行血清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测定.结果 ACS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225.78±38.48) ng/L vs.(325.00±42.74) ng/L,(339.69±35.30)n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19.75±31.53) ng/L vs.(231.97±44.04) ng/L,P<0.01],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25-OH-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CS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563.36±48.18) ng/L vs.(341.39±46.23) ng/L,(330.03±48.06) n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98.88±29.34) ng/L vs.(526.95±34.56)ng/L,P<0.01],正常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MMP-9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25-OH-D在ACS发生发展过程中呈降低趋势,其变化可能与参与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关,在ACS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检测的敏感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和健康对照组48例超敏CRP。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RP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HS—CRP在检测ACS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确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预报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住院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6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65例,分别纳入稳定组、不稳定组、健康对照组,测定3组的CRP、Hcy水平。采用电话回访方式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预后半年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突发事件的次数。评价Hcy与CRP检测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结果不稳定组患者Hcy与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健康对照组血浆2项指标水平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冠状动脉狭窄患者Hcy与CRP水平最低,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增多,Hcy与CRP水平随之增高(P0.05)。稳定组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的概率均低于不稳定组(P0.05)。结论 Hcy与CRP检测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评价具有一定价值,可以提升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的检出率,作为判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重要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