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VEGF阳性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60例乳腺癌中VEGF阳性率为81.67%(49/60),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20.00%,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乳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与患者年龄、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结论:VEGF可能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及预后有关,作为独立的指标对判定预后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乳腺癌、3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和CXCR4蛋白表达之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IF-1α和CXCR4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26.7%和65.0%(P〈0.05),CXC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和56.7%(P〈0.01)。HIF-1α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无关;CXCR4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VEGF、ER和PR表达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HIF-1α与CXCR4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46,P=0.007)。结论HIF-1α和CXCR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I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汤永峰  谢莉莉 《中外医疗》2011,30(35):20-2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BCA-225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和10例良性乳腺病变中E-cadherin和BCA-225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高表达率显著低于良性乳腺疾病,其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而与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及癌基因Her-2无关。BCA-225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疾病(P〈0.01),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癌基因Her-2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E-cadherin与BCA-225两者表达无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cadherin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状况较对应情况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E-cadherin蛋白为乳腺癌有效的独立的预后指标,其风险系数exp为-1.795954,(P〈0.05)。结论乳腺癌E-cadherin表达缺失或减少,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乳腺癌BCA-225表达上调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但作为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评价指标还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栓凋节蛋白(TM)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州免疫组织化学法对94例乳腺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TM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TM存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TM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P〈0.05)。淋巴结阴性组阳性表达率为66.7%,淋巴结阳性组阳性表达率为44.2%fP〈0.05)。TM与肿瘤组织病理学分级、病理学类型、肿瘤最大径无统计学意义fP〉O.05)。结论TM表达水平可能与乳腺癌的发展、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刘新兰  张桂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11):1040-1044,F000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和上皮型钙黏附分子(E-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4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和E-cadherin的表达,并收集肿瘤边缘5cm以上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0例为对照组。结果乳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阳性率为88.09%,阳性蛋白定位于细胞核;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78.57%,阳性蛋白定位于细胞膜或浆;与癌旁组织相比Ki-67和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5.326、5.646,P均〈0.05)。Ki-67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241,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244,P〈0.05),而与年龄、民族、月经状况、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239,P〈0.05),在不同年龄、民族、月经状况、体重指数,以及不同肿瘤大小、分期、病理类型、是否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与Ki-67的表达强度无关。结论 Ki-67和E-cadherin与乳腺癌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估乳腺癌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但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技术,研究54例乳腺癌组织(其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33例)及15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结果:54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及乳腺纤腺瘤组织,(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中其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P<0.05);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癌旁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中未检测到survivin蛋白。 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上调,并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诊断乳腺癌和判断其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5例乳腺癌及42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VEGF和ER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57.65%,49/85)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4.76%,2/42)(P〈0.0001)。VEGF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ER无明显关系(P〉0.05)。Ⅲ、Ⅳ期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VEGF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001)。ER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58.82%(50/85),在乳腺纤维腺瘤中无阳性表达。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有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癌旁乳正常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结果癌旁正常乳腺组织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3.50%,与乳腺纤维腺瘤中表达率为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7.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抑癌基因蛋白P16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蛋白P16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21例、非淋巴结转移44例)20例乳腺增生病、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及病变情况的关系。[结果]P16蛋白在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50%及85%,其表达在乳腺癌、乳腺增生与乳腺纤维腺瘤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P16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分别为69%、36%,差异性显著(P〈0.05);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5年生存率情况比较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16蛋白表达异常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与P53蛋白的表达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中MRP与P53蛋白的表达,17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作为对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RP、P53蛋白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P<0.05);MRP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TNM分期无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时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时,与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及TNM分期无关(P>0.05);MRP的阳性表达率与P53蛋白表达高低呈正相关(r=0.396).结论:MRP表达程度不受乳腺癌病程发展的影响,P53蛋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评估患者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P53蛋白对乳腺癌中MRP的表达可能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cadherin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0例正常大肠黏膜、30例大肠腺瘤及1DO例大肠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4.0%)明显低于在正常大肠黏膜(100.0%)和大肠腺瘤组织(70O%)中的表达率(P〈0.01);E-cadherin低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1),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E-cadherin高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1)。结论E-cadherin表达下调可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有关,在大肠癌恶性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乳癌原发灶的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术后对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来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并探讨原发灶的超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主要是肿瘤大小)特征与MVD的相关性。方法术前分析48例乳腺癌超声图像特征,术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获得乳腺癌内部的MVD。结果原发灶的大小(以2cm为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病灶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两组间MV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肿块原发灶彩超声像图(肿瘤大小与血流分级)和肿瘤内MVD的分析,判断患者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可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lusterin、Livin、Caspase-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增生和10例乳腺癌旁组织(距癌组织≥4cm,组织学结构正常)标本中Clusterin、Livin、Caspase-3的表达情况,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Clusterin、Livin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和64.3%,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旁组织的20%、25%(P<0.05)和0%、10%(P<0.05),且Clusterin蛋白与Liv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Caspase-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7%,明显低于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旁组织中的75%和80%(P<0.05),且Clusterin、Livin蛋白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Cluster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且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增加显著升高(P<0.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aspase-3蛋白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下降(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lusterin、Livin蛋白与ER、PR的表达负相关(P<0.05),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Caspase-3蛋白与ER、PR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与C-erbB-2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lusterin、Livin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二者可能成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和评估预后的潜在指标;Clusterin与Livin的联合靶向治疗,有望成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治疗的新方法。Caspase-3在Clusterin、Livin抗凋亡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Syndecan-1,bF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yndecan-1,bF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26例不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yndecan-1,bFGF的蛋白表达.结果 Syndecan-1,bFGF在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00%,88.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IF1α和MMP-2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112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及MMP-2的表达。结果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因素有关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亦与临床分期有差异性(P〈0.05),与年龄等因素无关;MMP-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显著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也呈显著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及病理分级无关。结论HIF1α及MMP-2在乳腺癌中的过表达,可以作为乳腺癌转移几率增加、预后不良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p16、c-erbB-2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差异,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123例胃腺癌及82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c-erbB-2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p16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②在伴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p16在原发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癌(P〈0.05);③p16和c-erbB-2在中高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P〈0.05)。结论p16高表达的胃腺癌组织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p16的缺失可能是胃癌进展的晚期事件之一。p16和C-erbB-2也许可以作为判断胃腺癌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丝切蛋白-1(eofilin-1,CFL-1)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建立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9例乳腺癌旁组织、24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6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F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FL-1蛋白在乳腺癌旁组织、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其阳性表达率依次为26.09%、62.50%、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FL-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CFL-1表达增高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勇  王静  伦增军 《河北医学》2010,16(12):1425-142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及C—erB-2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6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Survivin及C—erB-2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Survivin及C—erB-2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其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相关(P〈0.05)。乳腺癌中Survivin和C—erB-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及C—erB-2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HuR和HIF-1 α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8000二步法)检测52例乳腺IDC组织标本和15例正常对照乳腺组织标本中HuR、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uR和HIF-1 α蛋白在乳腺ID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乳腺组织(均P<0.01);两者表达均与乳腺IDC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HIF-1 α蛋白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uR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 >0.05);HuR和HIF-1 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乳腺IDC中HuR和HIF-1 α蛋白表达均增高,并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