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目的 通过调查某民族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现状,为大学生合理营养和健康生活提供科学指导,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 800名大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平均得分为(16.80±2.24),其中汉族学生得分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41,P<0.001),两组男女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5,P=0.817);大部分学生有不良饮食行为,但53.2%的学生对营养知识感兴趣,44.9%的学生重视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结论 积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采取简单的多行为干预,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某民族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现状,为大学生合理营养和健康生活提供科学指导,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 800名大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平均得分为(16.80±2.24),其中汉族学生得分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41,P<0.001),两组男女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5,P=0.817);大部分学生有不良饮食行为,但53.2%的学生对营养知识感兴趣,44.9%的学生重视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结论积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采取简单的多行为干预,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梁静  徐振  李川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881-1883
了解宜兴市中小学生合理膳食认知及相关行为健康教育效果,为探索有效的合理膳食健康教育模式和改善学校、家庭膳食行为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宜兴市3所小学和3所初中的66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教育大讲课、展板宣传、讲座等形式进行干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基线调查,3个月后再次对同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学生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为66.09%.合理膳食知识得分,小学生干预前为(16.50±2.72)分,干预后为(22.72±3.27)分(Z=-17.987,P<0.01);中学生干预前为(18.53±2.26)分,干预后为(23.99±2.68)分(Z=-19.047,P<0.01).干预前后合理膳食行为和身体锻炼行为报告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3.06%上升至干预后的77.88%,中学生从干预前的57.77%上升至干预后的76.98%(x2值分别为65.895,110.105,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后中小学生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合理膳食行为也得到明显改善.应从学校、家庭、学生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膳食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福州市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现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11-18-2022-01-23在福州市营养改善计划重点监测县抽取小学和初中各4所作为调查学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最终纳入1 130名有效调查对象。采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学生调查表》对学生一般情况、营养知识、饮食行为进行调查。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福州市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6.5%,其中知晓率最高的是预防缺铁性贫血,为80.9%;知晓率最低的是每日食物种类,为4.3%。学生营养知识合格率为55.8%,其中中学生合格率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5,P<0.05;县城学生合格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34,P<0.05。学生营养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是家人(14.1%)、电视和广播(13.6%)、学校健康教育课(11.8%)。学生饮食行为平均良好率为49.4%,其中良好率最高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大团镇学生营养知信行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学校营养卫生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该地区某小学3年级和某初中7年级的全部学生进行营养卫生知识、信念及行为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a=0.05。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evene检验,a=0.10。方差分析时如方差不齐,则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学生的营养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小学生营养知识分为16.55±6.01、信念分为24.81±4.46、行为分为17.56±3.32、总分为59.02±9.98。家长知道营养标签的小学生的营养知识分(P=0.02,t=-2.46)及知信行总分(P=0.04,t=-2.12)高于家长不知道营养标签的小学生,家长知道BMI的小学生的营养信念分高于家不知道BMI的小学生(P0.01,t=-3.07)。初中生营养知识分为24.07±5.83、信念分为26.54±3.54、行为分为17.49±3.65、总分为68.16±9.13。初中女生的营养知信行总分高于男生(P=0.04,t=2.02),家长知道膳食指南的初中生的营养知识分(P=0.02,t=-2.42)及知信行总分(P=0.04,t=-2.05)高于家长不知道膳食指南的初中生,家长知道BMI的初中生的营养知识分高于家长不知道BMI的初中生(P=0.03,t=-2.17)。学生营养知识、信念、行为和总分之间,除知识和行为之间没有相关性外(P=0.28),其他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家长是影响学生营养知信行水平的重要因素,提倡家校联合,共同重视并促进学生营养知信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对提升小学生营养知识和改善饮食行为的作用,为制定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4所民工小学的720名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基线调查.随机选择其中的2所学校作为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营养健康教育,具体包括营养与专题讲座、营养知识征文、制作宣传册,另外2所学校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教育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17.6%提高到干预后的83.3%(x2=273.568,P<0.01),对营养健康的积极态度率由干预前的85.2%增加到干预后的99.1%(x2=49.677,P<0.01),健康饮食行为总体形成率由干预前的60.7%增加到干预后的76.4%(x2=16.826,P0.05).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民工小学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饮食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西藏山南市小学生伤害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为开展儿童伤害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南市乃东区4所小学共计169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8年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小学生伤害防治知识知晓合格率为12.3%,态度合格率为61.3%。城镇学校学生伤害知识知晓合格率(15.5%)高于农村(9.2%)学校学生(χ~2=15.303,P0.05),走读生(13.7%)高于住宿生(4.3%)(χ~2=18.229,P0.05),主要照料者文化程度高的学生(18.8%)高于主要照料者文化程度低(10.7%)的学生(χ~2=13.851,P0.05)。女生(64.8%)伤害相关态度得分合格率高于男生(58.1%)(χ~2=7.809,P0.05),高年级学生(66.9%)高于低年级学生(59.2%)(χ~2=11.213,P0.05),城镇学校学生(66.5%)高于农村学校(57.2%)学生(χ~2=12.245,P0.05),走读生(63.3%)高于住宿生(50.0%)(χ~2=16.282,P0.05),主要照料者文化程度高(66.2%)的学生高于主要照料者文化程度低的学生(56.6%)(χ~2=12.137,P0.05)。山南市小学生"对玩耍和运动的环境、设备或器械进行安全性检查""受伤之后经常/总是告诉老师或家长""玩滑板/轮滑时经常/总是佩戴护具""乘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时经常/总是佩戴头盔"等伤害相关正向行为发生率分别为26.6%、26.7%、30.6%、8.3%。结论西藏山南市小学生伤害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伤害正向行为发生频率低,应加强伤害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与正向行为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及存在问题,为探索适合小学生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普陀区2所公办学校二至四年级88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3天24小时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进行评价。结果 普陀区小学生膳食中蔬菜类、水果类、奶类和豆类摄入量存在不同程度摄入不足,摄入量低于膳食指南最低推荐量的小学生比例分别为91.0%、77.8%、83.1%和67.8%;而畜禽肉水产类食物的摄入过多,摄入量超过推荐量的学生比例为99.0%;男生早餐的能量摄入量为(523.2±241.1)k cal,高于女生的(468.7±196.1)k cal,(t=2.169,P=0.031);膳食营养素中能量摄入超过推荐量的小学生比例为31.4%;钙的摄入低于推荐量的小学生比例为86.8%。蛋白质(20.2%)和脂肪(35.2%)的供能比均高于膳食指南推荐量,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44.6%)低于推荐量。结论 上海市普陀区小学生膳食结构中,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应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指导学生均衡饮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小学师生和家长中开展营养干预工作,探索营养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在成都市某区选出3所小学的学生、家长和教师,选出2所为干预组,1所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营养干预1年,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通过问卷调查(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比较两组前后变化。结果干预学校的学生、家长及教师的营养相关知识在终期调查中的知晓率高于基线调查(χ2=207.663、91.260、13.879,P均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学校的家长在终期调查中的"每天吃早餐"的行为率明显高于基线调查,χ2为21.326(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小学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开展营养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某贫困县中小学生零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贫困地区中小学行之有效的零食营养教育模式,以增强营养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贫困地区4所农村小学学龄儿童和1所中学的初中生为目标人群。基线调查四~六年级823名小学生和661名初中生的零食营养KAP,采用综合性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前仅有4.2%的学生听说过《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干预后有60.6%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或看见过该指南(χ2=1 078.24,P0.01)。干预后,调查对象对牛奶营养价值的回答正确率提高22.1%(χ2=193.38,P0.01)。对维生素C与坏血病关系的回答正确率提高43.0%(χ2=554.04,P0.05)。干预前后学生对奶类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掌握均较好,干预后提高2.1%(χ2=2.78,P0.05)。干预后,大部分学生对零食相关知识有正确认识。调查对象干预后选择零食主要考虑是营养因素的正确认知率提高23.2%(χ2=208.01,P0.01)。86.39%的学生认为了解零食消费指南的相关知识对自己有很大帮助;94.15%愿意接受零食与营养方面的相关知识;89.4%的人愿意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及他人;而对在了解零食消费指南之后,有91.91%的人将严格按照或基本按照该指南来做。结论综合性的营养教育方法对贫困农村儿童少年进行零食的营养知识教育具有实际意义,该方法值得在贫困地区农村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Pors AG 《World hospitals》1991,27(2):18-28
Hospitals all over Europe must get ready to face the important challenge of 1993 at all levels: micro-economic, macro-economic, local, regional and European. Despite the liberalization trends which will inevitably appear with the increased freedom of exchange and movement, hospitals must strive to remain havens of peace to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整体护理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有系统的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是否见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职业素质。从我院开展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工作成效分析,在学习新模式,转变传统护理观念的同时,同样要重视护士职业礼仪的教育,这样既提高整体护理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9.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is increasing rapidly. This is alarming because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besity at young age is related to obesity at adult age. Consequently, the prevention of overweight from childhood onwards is an important issue. Apart from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here is an increased risk of orthopaedic complications, respiratory problems, fertility problem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psychosocial consequences in the form of a negative self-image,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and depression. 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ural factors are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as the most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s for prevention. Most prevention programmes a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s. Prevention programmes aimed at stimulating breast feeding and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playing outside) and the restriction of sweetened drinks and watching TV are very promising. With such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involvement of both the school and the parents i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