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267-2267
1病历摘要 男,60岁。因肛门周围红肿、瘙痒0.5a入院。患者0.5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红肿瘙痒,肛周分泌物及肛周不洁,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肛周湿疹,给予治疗,但是症状没有缓解。后曾经为此进行肛门手术一次,未做病理检查。患者发病以来一直求治于当地医院,均按肛周湿疹治疗。0.5a来病情发展缓慢,红肿范围逐渐扩大,近1个月症状加重,而且在红肿区出现赘生物。检查:肛门周围环状病变区,左侧最远距肛缘4cm,右侧最远距肛缘3cm。病变区可见皮肤明显红肿,略高于周围皮肤,有白色分泌物,可见有不均匀和不规则的赘生物,其表面敷有一层灰白苔样物,病变区向内侵犯近齿线。临床诊断:肛周Paget病,病理诊断:Paget病。治疗:Miles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经肛门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肛门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直肠齿状线上0.5cm前高后低环状切开直肠黏膜,向近端游离达腹膜返折后切开浆肌层入腹,经肛门游离结肠切除病变段,拖出结肠与肛门吻合。采用该术式根治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9例,均经钡灌肠、病理切片确诊为短段型或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结果:本组9例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120—160min,平均135min(包括等待病理时间45min)。术中出血10-20mL,未输血。除一例并发肛周湿疹外,无其它并发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d,均痊愈出院。随访9个月至2年,每日排便1-3次,无腹胀、便秘,无肛周粪污、肛门失禁,无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肛指检查无直肠肌鞘及吻合口狭窄,排便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该手术全部操作均经肛门完成,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是治疗新生儿、婴幼儿短段型和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新型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5岁。主因直肠癌术后5年,便血1周入院。肠镜示距肛门8cm处可见吻合口,黏膜未见明显异常;距肛门40cm处可见一约0.5cm×0.4cm大小浅凹性溃疡,周边黏膜充血、水肿,质较硬。活检病理诊断:黏膜内癌。CT示左肾中下极可见结节状略高密度影,边界清,诊断为“左肾占位,转移瘤可能性大,肾癌不除外”。行左半结肠及左肾切除术,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横纹肌肉瘤是一种常见的生长快速的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儿童多发,成人少见。文献报道其好发部位依次为头面部、颈部、泌尿生殖道、四肢、躯干部和后腹膜。笔者收治肛周横纹肌肉瘤2例,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20岁。突然发现肛旁肿块,疼痛不堪,经消炎抗感染治疗,无效,收入住院。查肛旁两侧肿块各约6 cm×10 cm,皮色正常,坚硬,无压痛及波动感,肛管及肛管直肠环僵硬,截石位5~7点肿块延伸至肛肠环上2 cm,质软触痛,两侧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临床诊断为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中未引出脓液,术后病理为(肛门)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及肉芽组织。1个月后创面愈合,但肛旁肿块坚硬未见改善,肛管僵硬,难以通过一食指,作深部穿刺,未见脓液,取深部组织病检,报告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例2:男,56岁。因肛旁肿痛1周拟肛周脓肿入院,入院后查,肛门左侧有一约4 cm×6 cm肿块,红肿触痛,临床诊断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中引脓液约10 m l,病理为炎性组织。术后创面分泌物较多,月余未愈,复取病理示:阿米巴脓肿。又经月余,创面仍未愈合,再次取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横纹肌肉瘤。2讨论2.1误诊分析(1)原发性肛周横纹肌肉瘤非常罕见,19...  相似文献   

5.
对肛瘘癌变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56岁。因肛旁反复流脓水20a入院。20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反复流脓性分泌物,自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无效,为求诊治来院。入院专科检查:截石位:5点肛旁5cm可见一外口,压之有脓汁溢出,并可扪及皮下索条通向肛门,质韧;直肠指检:6点肛窦硬结。治疗:联合阻滞麻醉下行肛瘘切除术即完整切除瘘管。术后组织送病理,回报:鳞状细胞癌。嘱其随诊。目前术后0.5a,局部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452例大肠癌的内镜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近年来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452例大肠癌的临床、肠镜及病理资料。结果452例大肠癌中,男276例,女176例,男女之比为1.57:1.00。结肠癌230例,直肠癌222例,结直肠癌之比为1.04:1.00,横结肠癌70例,乙状结肠癌50例,升结肠及盲肠癌47例,肝曲30例。病理为腺癌345例,黏液腺癌47例,低分化腺癌35例。结论近年来大肠癌发病趋上升,男性发病比女性多,直肠癌与结肠癌发病接近。结肠癌近年发病增加且超过直肠癌,男性以横结肠及近肝曲为主,女性以乙状结肠为主。距肛门5cm以上直肠癌较5cm以下为多。病理仍以腺癌为主。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和肠镜检查,可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肠癌近年来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452例大肠癌的临床、肠镜及病理资料。结果452例大肠癌中,男276例,女176例,男女之比为1.57:1.00。结肠癌230例,直肠癌222例,结直肠癌之比为1.04:1.00,横结肠癌70例,乙状结肠癌50例,升结肠及盲肠癌47例,肝曲30例。病理为腺癌345例,黏液腺癌47例,低分化腺癌35例。结论:近年来大肠癌发病趋上升,男性发病比女性多,直肠癌与结肠癌发病接近。结肠癌近年发病增加且超过直肠癌,男性以横结肠及近肝曲为主,女性以乙状结肠为主。距肛门5cm以上直肠癌较5cm以下为多。病理仍以腺癌为主。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普查和肠镜检查,可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全性自主神经保留、全血肠系膜根治性前切除、双钉合式超低位结肠-肛管端端直接吻合术(RO-TME TANP—DST-SCAA).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近期肛周护理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1年11月间508例RO-TME TANP—DST-SCAA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定期门诊、电话、信访、问卷相结合的随访,了解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及肛周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肛周护理经验。结果:肛门括约肌功能2~3月后开始恢复,7~9月恢复良好,12个月绝大多数接近正常状态,完全性排便失禁1例占0.2%;术后肛周并发症为目前国际文献报道之最低。结论:RO-TME TANP DST-SCAA从近期根治与功能的双重效果满意,作为目前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的首选术式.加强肛周护理对减少肛周并发症,促进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总结我院992例(1997.3~2003.5)直肠癌结-肛吻合术病例,探讨术后肛周护理的意义、指征、内容和方法。作者认为:加强术后护理对减少吻合口及肛术后护及肛周盆腔并发症及促进术后肛门括约肌恢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腹直肠癌切除保留肛门拉出术的疗效。方法 清除淋巴结方法、范围及游离直肠同Miles手术,但向下游离到肛提肌上面,在齿状线上方1-2cm处切断远端直肠,将近端结肠自肛门拉出,肛外保留肠管5cm。术后10-12天,在齿状线上端水平切断拉出之肠管。结果 肛门功能恢复快而且良好。结论 经腹直肠癌切除保留肛门结肠拉出术为保肛手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2003~2006年共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28例,其中12例在入院前发生误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例。其中20~40岁5例,40~55岁5例,55岁以上2例。术前诊断:痔疮4例,肛窦炎2例,肛瘘2例,肛周炎2例,肛周感染1例,肛门囊肿1例。术后诊断:肛周皮下间隙脓肿4例,肛周前深间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自拟肛门洗剂坐浴对肛肠手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行肛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术后实验组予以自拟肛门洗剂坐浴,对照组予以l:5 000高锰酸钾坐浴,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出现水肿、渗血、肛周湿疹的例数,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以及1个月后总体疗效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创面水肿、渗血、肛周湿疹明显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1个月后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肛门洗剂坐浴对肛肠术后创面愈合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Welch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直肠癌患者37例,其中肿瘤距离肛门下缘3—5cm15例。5—7cm。2例。本组所有病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改良Welch术治疗。结果本组37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所有病例保肛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经相应治疗后,在2周内治愈。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经过定期扩肛后治愈。随访时间平均为1年,复发3例,复发率为8.I%,肿瘤转移死亡4例。结论改良Welch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遵循TEM切除标准的基础上联合改Welch术治疗对低位结肠癌行保肛术,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苦参汤加减治疗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观察组采用苦参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证候积分、肛门功能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皮损、渗液、瘙痒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肛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苦参汤加减治疗肛瘘术后继发性肛周湿疹,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肛门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肛周佩吉特病并直肠中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肛周佩吉特病并直肠中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肛门肿物脱出1年入院。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乳腺外佩吉特病。查体:外阴皮肤完好,未见皮疹,肛周可见环周菜花样肿物,质韧,表面呈颗粒状,有少量分泌物,肛门指检触及肛周右侧肿物上缘延伸至齿状线上2 cm。完善盆腔MRI、活组织病理检查,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肿物直肠肛管根治性切除伴结肠造口术,结合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确诊为肛周佩吉特病并直肠中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术后予化疗,症状好转出院。随访8个月,病情未复发。结论肛周佩吉特病并直肠中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临床少见,及时行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及肛周术后适宜的辅助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采用超声雾化熏洗法,每次治疗时间为18min,疗程5-7d。结果超声雾化熏洗法治疗肛裂的有效率为80%;治疗肛门湿疹的有效率为97.6%治疗术后患者有效率%。结论超声雾化熏洗能有效治疗肛肠疾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1995年8月~1996年8月,采用切开挂线术配合橡皮筋引流术,治疗38例特殊肛疫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18~45岁,平均30岁;病程半年~3年;其中8例为后马蹄形肛疾;30例为长疾管病人,外四距肛门缘4~6cm,平均4.72cm,有3例为斜行穿过肛门括约肌深部者,l例斜行横穿肛尾韧带以下。1.2手术方法:以马蹄形肛捷为例。取截石位,常现消毒铺巾,局麻后,用球头探针从外D探入,探出弧形支管及内口,一般内目多位于6点位肛窦处,从肛缘外1.5cm处剪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性,80岁,因反复肛周疼痛8年,加剧1年入院。查体:俯卧位6点方向可触及约1 cm×1 cm大小的结节,触痛明显。直肠MRI示:肛周右侧脂肪层异常信号影,考虑炎症性病变。直肠镜提示:混合痔。术中见肛缘6点附近的皮下约1 cm×1 cm×0.8 cm结节。故行肛门周围组织切除术(肿物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随访4个月无复发。病理检查巨检:不规则带皮组织一块,大小2.5 cm×1.6 cm×0.7 cm,  相似文献   

19.
为避免肠道术后腹泻患者因粪便刺激而致肛周皮肤湿疹、破溃,设计制作了密闭式防漏接便器。经临床使用,证实密闭式防漏接便器可使腹泻患者肛门周围皮肤红肿、湿疹、破溃的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1病历摘要女,35岁.主因肛门疼痛半月就诊.入院时患者痛苦貌,弯腰行走.查:肛门外观后位结缔组织外痔,嘱患者怒责肛门,可见后位纵向裂口,触诊肛周后位疼痛,余处无明显压痛,因疼痛未做肛门指诊,诊断为肛裂,外痔.门诊局麻下行后位内括约肌松解,肛裂切除术及外痔切除术,术后仍诉疼痛,查肛门无明显红肿,给予换药及对症处理,术后15 d后位手术创面愈合良好时,患者诉肛门肿痛剧烈,伴发热,T 39℃.查体:3点位红肿,面积约6 cm×5 cm,触之剧痛,无明显波动感,诊为肛周脓肿,收入院,给予切开引流挂线术,术后1个月创面愈合,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