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上皮内瘤6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子丢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原发性前列腺癌及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PIN)6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子丢失(LOH)及其意义。方法:经显微切割技术切获取前列腺癌及PIN各10例患者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微卫星多态性技术,对6号染色体上的20个微卫星标志位点LOH进行检测。结果:10例原发性前列腺中有8例在6号染色上至少有1个位点检测到LOH,6p21-6q23及6q25-6q27为2个高频LOH区,10例高级别PIN检测6号染色体20个位点,有5例各有1个位点检测到LOH,结论:前列腺癌中存在6号染色体的高频LOH区,分别位于6q21-6q23,6q25-6q27区,编码细胞周期素C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的基因为此2区侯选的抑癌基因,它们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髓母细胞瘤8号染色体的遗传学异常,寻找与该肿瘤发病机制有关的杂合性丢失位点。方法通过微卫星分析(microsatellite analysis)方法,应用19个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8p)上的多态性标记物,检测髓母细胞瘤的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结果在所检测的23例髓母细胞瘤中,21例为原发肿瘤,2例为复发肿瘤。染色体8p总的LOH比率为51%(124个LOH/243个可分析位点)。我们在8p22-23.2之间发现了一个高比率的共同丢失区,其长度为18.14 cM。结论染色体8p22-23.1上很可能存在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的丢失可能与髓母细胞瘤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遗传学异常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微卫星分析(microsatellite analysis)方法,应用7个分别位于10号染色体长臂上PTEN(10q23)和DMBT1(10q25)基因位点的特异性标记物,分析18例髓母细胞瘤的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结果18例髓母细胞瘤中,位于10q23上的LOH比率为24%(9/37可分析标记);位于10q25上的LOH比率为47%(9/19可分析标记)。结论在髓母细胞瘤中,染色体10q25上高比率的杂合性丢失提示,位于该位点上DMBT1基因的遗传学改变可能在髓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肠隐窝异常病灶2,3,5,11,17和18号染色体部分位点的杂合子丢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隐窝异常病灶(ACF)作为结直肠癌最早期癌前形态变化的分子基础。方法:微解剖分离提取34例ACF和35例癌组织的基因组DNA,全自动DNA测序仪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ACF和癌组织在2,3,5,11,17和18号染色体上9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子丢失(LOH)。结果:ACF LOH的发生频率(41.18%)低于癌组织(68.57%)(P<0.05),且两者的LOH发生频率在18q12、5q12、3p21、17q21、17q11、11p13和2p16位点LOH有相似的谱形。在18q12、5q12、3p21、17q21和17q11位点发生频率较高,在11p13和2p16位点较低。ACF在18q21和5q21位点LOH明显低于癌组织(P<0.05)。癌组织LOH与肿瘤的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和Dukes分期均无关。LOH呈阳性的ACF,其同来源的癌组织多见于左半结肠,大体以隆起型为主。结论:(1)ACF作为结直肠癌黏膜癌前早期的形态改变有其分子遗传学证据;(2)进一步证实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受累、多步骤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中3号染色体短臂(3p)杂合性缺失(LOH)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74例甲状腺肿瘤标本,包括20例甲状腺腺瘤(FA)、24例滤泡性甲状腺癌(FTC)和3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Prc).通过PCR扩增和银染分析其3p上11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状态.结果 FFC的LOH频率达到71%(17/24),PTC中30%(9/30),FA中10%(2/20).FFC的3p LOH频率显著高于FA和PTC(P<0.01).FTC中存在两个最小共同缺失区,分别位于3p26-pter和3p14.2-3p22.PTC上存在一个最小共同缺失区,位于3p 25.2-26.1.结论 FTC的3p LOH频率显著高于FA和PTC.3p的3个最小缺失区上可能存在着与FTC和PTC发生发展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2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雌二醇(E2)、垂体泌乳素(PRL)、睾酮(T)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HCC转移组血清E2、PRL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T水平明显低于未转移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血清E2、PRL、T的改变与HCC的转移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17p13.3位占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分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了DNA甲基化异常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采用Southern杂交技术对12例肝细胞癌17p13.3位点CpG岛甲基化状态进行了检测,发现6列正常肝组织CpG岛均未被甲基修饰,而41.7%(5/12)的肝细胞癌CpG岛被不同程度的重新甲基化;甲基化程度显著升调得多伴17p13.3位点的杂合缺失。结果表明:CpG岛重新甲基化可能是17p13.3位点基因失活的重要机理之一,过度的高甲基化状态杂合缺失 相似文献
9.
10.
11.
鼻咽癌染色体1pter-p36.11杂合性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鼻咽癌染色体1pter-p36.11(63.4cM)区域内的杂合性缺失精细图谱,为进一步寻找鼻咽癌相关基因提供依据。方法在比较基因组杂交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研究基础上,应用淋巴分离液将肿瘤组织的肿瘤细胞与淋巴细胞分离并以淋巴细胞DNA作相应正常对照,利用1pter-p36.11区域内的20个微卫星多态位点(平均间距3cM)对47例鼻咽癌活检组织用杂合性缺失(LOH)分析法进行LOH分析并绘制其精细缺失图谱。结果在47例鼻咽癌患者中,至少有一个位点存在LOH的有37例(82.2%),其中LOH频率最高的为D1S234(50.0%),位于1p36.13,其次为D1S2644(37.5%),位于1p36.22;微卫星不稳定频率最高的为D1S243(37.5%),位于1p36.33,其次为D1S199(30.2%),位于1p36.21;D1S234的LOH及D1S199的MI与临床分期相关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染色体1pter-p36.11之间63.4cM区域内有两个共同的缺失区,分别位于1p36.13(D1S234,2.0cM)与1p36.22(D1S436-D1S2644,6.3cM),其间有一个微卫星不稳定位点D1S199,D1S436-D1S199-D1S234区域内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在早期与鼻咽癌形成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中p53基因的缺失频率、方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p53基因及17号染色体着丝粒DNA为探针, 应用间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interphasedual, FISH)技术。结果:肝癌中p53基因的缺失频率为68.0%(68/100), 而配对正常肝组织中则未见有p53缺失;p53缺失方式多样且往往伴随17号染色体多倍体(r=0.594, P<0.01);p53缺失与肝癌病人的性别、年龄、HBV感染及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 但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则显著相关(P<0.05);有无p53缺失病人之间2年存活率差异非常显著(χ2=11.463, P<0.01)。结论:p53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存在高频缺失并往往伴随17号染色体的多倍体;双色FISH技术为评估基因的缺失提供了特异、敏感、直观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软组织平滑肌肉瘤(LMS)染色体3p上的5个特异性位点进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以明确这些位点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H)情况。方法 采用微卫星DNA-聚合酶链反应—银染法分析22例LMS 3p14.2-pter范围内的5个特异性位点LOH状态。结果 45.4%LMS至少在一个位点出现LOH,以D3s1295最高(36.8%),其次为D3s1289(10.5%),而D3s1293末检测到LOH。不同组织学分级、大小及不同部位的LMS其LOH发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LMS3p14.2—23范围发生杂合性缺失率较高,D3s1295及D3s1289位点所在的染色体区域及附近可能隐含与平滑肌肉瘤有关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肿瘤抑制基因(TSG)杂合性缺失(LOH)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肝细胞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显微组织切割基础上的DNA直接测序法,从92例手术切除肝细胞癌中筛选出36例信息性肝细胞癌进行6种TSG(APC、DCC、MCC、OGG1、p53和RB1)的LOH检测,对其中15例肝细胞癌进行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LOH和MSI检测,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SG的LOH总发生率为41 .7% (15 /36),仅MCC基因未出现LOH。15例肝细胞癌中有9例(60% )发生微卫星LOH,占检测微卫星的46 .2% (6 /13),但无1例肝细胞癌出现MSI。若将APC、OGG1和DCC基因LOH作为Ⅰ型(n=7 ),将p53和RB1基因LOH作为Ⅱ型(n=8)进行统计学处理,则两组肝细胞癌的平均瘤体直径分别为( 2. 9 ±1 .7)cm和(7 .2 ±3 .4)cm (P<0 .01),两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分别为( 72. 0 ±38 6 )个月和(51 .0±30. 4)个月(P<0 .05 )。肝细胞癌基因变异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甲胎蛋白水平、HBsAg阳性率、合并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肝细胞癌发生的多阶段演进与多基因变异过程中,LOH路径所起的作用要比MSI路径更大。Ⅰ型基因变异(APC、OGG1和DCC)主要在肝细胞癌早期阶段起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星形细胞起源的肿瘤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2004-2005年间,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胶质瘤合计191例,包括:WHO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116例,其中30例为新鲜组织;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45例和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起源的肿瘤石蜡组织30例;采用PCR-微卫星技术检测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184例胶质瘤石蜡切片p5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86例WHO 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石蜡标本染色体1p缺失率为69.8%(60/86)、19q缺失率为64.0%(55/86)、1p/19q联合缺失率为57.0%(49/86);45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1p缺失率为71.1%(32/45)、19q缺失率为60.0%(27/45)、1p/19q联合缺失率为55.6%(25/45);两种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WHO 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新鲜标本染色体1p缺失率为70.0%(21/30)、19q缺失率为63.3%(19/30)、1p/19q联合缺失率为60.0%(18/30),与石蜡标本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星形细胞起源的肿瘤染色体对应三种缺失率分别为23.3%(7/30)、33.3%(10/30)及20.0%(6/30),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WHO 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仅7例有p53蛋白阳性表达(占8.1%);45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有14例呈阳性表达(3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少突胶质细胞瘤p53蛋白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星形细胞起源的肿瘤(P=0.001).在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与p53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石蜡和新鲜组织均可用于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的检测.在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与p53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检测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和p53蛋白表达,对提高病理诊断的精确性、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中p53基因的缺失与HER-2基因的扩增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中 17号染色体上p5 3基因的缺失与HER 2基因的扩增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以不同颜色荧光标记的p5 3基因、HER 2基因和 17号染色体着丝粒为双色探针组 ,应用间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 42例肝细胞癌间期细胞核中p5 3基因、HER 2基因和 17号染色体的拷贝数及其相对比例 ,以确定其缺失或扩增 ,结合临床分期、血清甲胎蛋白 (AFP)、肿瘤大小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42例肝细胞癌中p5 3基因缺失 2 7例( 64 3 % ) ;HER 2基因扩增 9例 ( 2 1 4% ) ,其中高拷贝扩增 (HC) 4例 ( 9 5 % ) ,低拷贝扩增 (LC) 5例( 11 9% ) ,同时具有缺失与扩增的 6例 ( 14 3 % ) ;另外 ,17号染色体多倍体有 2 6例 ( 61 9% )。p5 3基因缺失与 17号染色体多倍性呈正相关 ( χ2 =12 2 86,P <0 0 0 1) ,但与HER 2基因的扩增无关 ( χ2 =0 0 0 ,P =1 0 0 )。p5 3基因缺失与肝细胞癌患者AFP水平、肿瘤大小有关 (P <0 0 5 ) ;术后 2年存活率p5 3基因缺失患者 ( 18 5 % )显著低于无缺失患者 ( 60 0 % ,χ2 =7 467,P =0 0 0 6)。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17号染色体上存在p5 3基因高频缺失和HER 2基因的扩增 ,它们可能与部分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14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aqfa,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析了20例GBM患者14号染色体上14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 在50%(10/20)GBM患者的14号染色体上观察到LOH,在38.2%(81/212)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14p和14q的LOH率分别为32%(6/19)、50%(10/20)。在位于14q31-32.3的D14S65位点、14q21-24.1的D14S63-D14S74位点间区域检测到了较高LOH率,分别为57.1%、46.7%-47.1%。在所测位点均未检测到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I)。结论 染色体14q上等位基因的丢失可能在GBM分子水平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14q31-32.3的D14S65位点、14q21-24.1的D14S63-D14S74位点间区域可能存在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