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静脉输注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当针头刺入血管见到回血打开调节器时,常常见到有少量空气顺着头皮针快速进入血管,有时病人改变体位或活动输液肢体时,也会见到少量空气随着液体进入血管,给病人带来恐慌和危害,同时也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据我们观察,这些微量空气主要集中在输液器末端及头皮针的接头处,并且与排气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2.
减少微量空气的排气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当针头刺入血管见到回血打开调节器时,经常会见到少量空气顺着头皮针快速进入血管,有时当患者改变体位或活动输液侧肢体时,也会见到一连串的小气泡随着液体进入血管,给患者带来威胁和危害,同时也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据我们观察,这些微量空气,主要集中在输液器末端的橡胶管、终端滤器及头皮针的接头处,  相似文献   

3.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为及时给药并减少静脉穿刺次数,经常采用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静脉推注药物后再将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继续输液。在此过程中,经常会有少量气泡通过头皮针的软管而进入体内。在此,笔者介绍一种防止空气进入体内的方法。传统方法是将无菌注射器抽吸好药物后,排尽空气,将输液调节器关闭,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推药后再将输液器排气后与头皮针相连,这样,经常会有少量空气进入接头处。新方法则是将无菌注射器抽吸所需药物后,排尽空气,将输液调节器关闭,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推药后,左手持头皮针管末端…  相似文献   

4.
在输液过程中,我们穿刺见回血后,打开调节器时,还经常会见到有少量空气沿头皮针进入血管,或者在输液过程中,手臂或输液器活动时,从过滤器处有小气泡产生,给患者带来心理威胁,不利于我们优质服务的实施,为避免这些小气泡的产生,我们改进排气方法,大大减小了小气泡的产生。方法如下:打开输液器后先将过滤器接头处紧一下,然后将茂菲氏滴壶倒置,直到管液内液面达1/2,当液体将注入茂菲氏滴壳下端时,控制排液滴速在60滴/分左右,在通过过滤器前将头皮针、过滤器、输液管垂直,使液体缓慢通过,再放平排尽管内空气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见到有少量空气顺着头皮针快速进入血管;当患者改变体位或活动输液肢体时,会见到一连申小气泡随着液体进入血管,给患者带来心绪不宁,增加不安全因素,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为此我科成立科研小组.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时消除微量空气进入静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通过对120例静脉输液时消除微量空气进入静脉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步排气法输液组输液时空气进入静脉的机率明显低于普通排气法输液组,说明微量空气进入静脉与排气时的速度,压力有关。采用不同持针每度排气后输液观察,结果表明:输液时有无空气进入静脉,与排气时不同持针角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郭育华  庄丽萍  杨晓玲 《全科护理》2014,(24):2212-2212
正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静脉留置针已作为输液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留置针不仅能减轻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恐惧,也能很好的保护血管,同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负担。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护士在接换瓶不及时或病人不注意时液体输过头致空气进入输液管道,常规排气方法不易将输液管道内空气完全排出,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一定心理压力。目前我科采用一种新的排气方法,明显提高了静脉留置针输液管道排气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护理实践中,静脉输液是重要内容之一。在操作过程中,当穿刺成功后打开调节器时.常会看到微量空气随着液体顺输液管进入血管;在输液过程中间,需静脉再给药或临时更换注射器或连接输液器时,也可见到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其结果是: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埋下了医疗纠纷的隐患。经过观察和思考及实践,笔者对微量空气的产生和解决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在此提出,愿与护理同仁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9.
李翠萍 《护理研究》2007,21(11):3065-3066
密闭式静脉输液是医护人员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静脉输液时常会出现输液管内进入空气的现象,如发现莫菲氏管下段输液管中有气泡则立即关闭输液器开关,并挤压莫菲氏管使其有液体后再关闭输液器开关。当莫菲氏下进入少量空气时,在不违反无菌操作前提下,一手捏紧输液管气泡段下方,另一手轻弹输液管数次,便可将气泡轻松排出莫菲氏管。当莫菲氏管下不慎进入大量空气时,传统排气方法(下排法)即是分离头皮针,将空气从输液管末端排出,再接上头皮针,此种方法会造成药物剂量的丢失,易造成污染。现就另一种排气方法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需遵医嘱小剂量静脉推注各种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常规的方法是在输液管和头皮针连接处进行静脉推注.但分离头皮针时,头皮针针栓内会有微量空气不易排除,随静脉推注和输液进入血管,增加感染机会和不必要的损伤,给病人及家属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1.
刘宝芬  蒋艳 《护理研究》2005,19(3):537-537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输液过程中有时由于更换药液不及时,使茂菲氏滴管(以下简称滴管)内液面继续下降,滴管下出现长段空气。以往常用指弹,挤捏或分离头皮针排气,前者费时费力,后者易污染接头处、浪费药液甚至有少量空气随头皮针进入体内,引起病人心理恐慌。在护理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一种快速方便的排气方法,经体外试验和临床应用,效果肯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玉媛  长梅 《护理研究》2002,16(5):306-306
在输液过程中 ,当更换液体不及时 ,空气进入茂菲氏滴管以下时 ,可立即把调节夹推到与头皮针的连接处并夹紧 ,更换下一组液体后 ,将调节夹以上的输液管由下而上用力缠在手指上 ,把输液管内的空气挤向茂菲氏滴管 ,再挤捏茂菲氏滴管使空气进入瓶中 ,液体快速流入茂菲氏滴管 ,当茂菲氏滴管中的液体达1/ 2时 ,再松开手指上的输液管 ,调整滴速即恢复正常输液。  该法的优点是操作方便 ,既减少了分离头皮针排气造成的液体及药物浪费又减少了分离衔接的次数 ,降低了污染的机会 ,避免了在与头皮针衔接过程中处理不当偶尔将少量空气带入头皮针内的弊…  相似文献   

13.
费敏  吕彩华 《现代护理》2006,12(19):1811-1811
一次性使用输液延长管三通旋塞夹是一种多功能连接延长管,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输液操作.尤其是手术病人和重症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加用延长管三通旋塞夹时,需要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并且要对接上的延长管三通旋塞夹双恻排气,排气不妥当很容易将气泡带入针头进入静脉,引起病人和家属的恐慌。我科在临床使用此产品2年来.探索出了避免空气进入静脉的方法,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理过程中因为病情需要,往往要给正在输液的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或进行静脉滴注,护士一般从病人输液管道的乳头处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进行静脉注射,这种方法是临床上最常用也是最方便的,但是此时往往会有空气进入,现介绍一种防止空气进入静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及新生儿血管细 ,静脉输液时需用小号头皮针 (4 或 5 号 )因此回血差 ,故常用 5~ 10ml空针抽取一定量的生理盐水连接头皮针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 ,去掉空针再连接输液管。由于空针与头皮针连接时 ,空针的乳头在头皮针针座内占有空间 ,分离时又由于患儿血管细、头皮针小、回血少 ,不能填补这个空间 ,再连接输液管时 ,往往有空气进入静脉 ,给患儿及家属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现将可避免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处微量空气进入静脉的 2种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以 1998年 3月至 7月在儿科住院的输液患儿 36 0例作…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给病人静脉输液过程中静推药物前后(在连接注射器与头皮针时,或者在静推完毕连接头皮针与输液器时),往往会有一些小气泡进入人体,造成病人精神紧张,对病人身体也不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给静脉输液病人静推药物过程中避免气泡进入人体的方法,介绍如下:用注射器抽取药液,携至床旁,将注射器与针头分离,放入无菌盘中,输液器与头皮针分离,将注射器针头接与输液器末端,以避免污染。待头皮针有回血,头皮针接头处液面呈凸面时,将注射器排气与头皮针连接,开始静推药物。静推完毕,分离注射器与头皮针,分离针头与输液器,将输液器末端稍一…  相似文献   

17.
消除头皮针衔接处空气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注射同时推注几种药物时 ,由于头皮针多次分离衔接 ,几乎每次都会有少量空气进入血管。现介绍几种消除头皮针衔接处空气的方法。1 先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 ,头皮针内如有微量空气可回抽于空针内 ,微量空气一般不会从空针内推入血管 ,只会将药液推注得更干净。推药完毕 ,分离头皮针与空针 ,使头皮针内回血 ,以推出残留头皮针内的空气 ,同时打开输液器开关 ,排出输液器端空气 ,然后快速衔接头皮针与输液器 ,如患者对头皮针内回血不能接受 ,可用治疗巾或衣物遮挡 ,也可向患者说明 ,回血只要接上输液器立即会冲回血管 ,患者并无损失。2 文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治疗目的及手段的需要,护士在给病人输液的中途往往需遵医嘱给病人静脉注射一些治疗性药物,而临床观察发现,输液针与输液器乳头头端脱离后,反折输液针膨端再接上注射器乳头推注药物时,一般会有一长约2 cm的空气栓,回抽时因用力掌握不当易使输液针内迅速有一段3 cm~4 cm长的回血栓,空气进入注射器末端,这些往往会使病人紧张害怕,注射器内的药物因护士担心空气进入血管不敢全部注射完而造成浪费,且注射完毕后,拔出注射器时输液器膨端仍有空气,所有上述情况均不同程度地给病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输液小技巧     
在输液过程中,常遇到随时要为患静脉注射某些药物而尽快达到治疗的目的。传统的方法是将输液器与头皮针分离后,把注射器与头皮针直接连接注药。通过临床观察此种方法易造成输液器及药液的污染,药液未经滤过膜直接进入血管内,另外,在分离及连接输液器与头皮针时,空气也易随之进入患体内。为防止以上弊端,在为患推注药物时,我们采取以下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兆苓 《护理研究》2010,24(1):56-56
排气是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临床输液排气时经常遇到不能一次排气成功的问题:①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壁上残留小气泡或管内存有空气柱,需要再次排气;②输液管终端过滤器内残留少量空气,空气会在穿刺成功后点滴时随液体进入血管,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和身体危害。经查阅资料及临床实践,改进后的排气方法获得了满意效果,明显提高了一次排气成功率和排气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