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高血糖与脑缺血性损伤的关系。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正常血糖组、糖尿病高血糖组、非糖尿病高血糖组,观察各组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与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3组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血糖组病情轻,梗死灶小,糖尿病高血糖组与非糖尿病高血糖组病情重,梗死灶大。结论:脑梗死后高血糖可加重脑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糖代谢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次日及7 d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糖尿病组、应激性血糖升高组和血糖正常组,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应激性血糖升高组病情重,预后差,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糖尿病组梗死灶大,与应激性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代谢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及预后,监测血糖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董连  马青峰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09-25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早期血糖水平和糖尿病史与梗死性质,梗死灶大小及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87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血糖水平和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三组,血糖正常组、糖尿病组,梗死后高血糖组。分析各组血糖水平与脑梗死性质,梗死灶大小,病情及愈合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与血糖正常组和梗死后高血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梗死后高血糖组梗死面积较大,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糖正常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糖水平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早期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轻重、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收住院的临床资料完整、无糖尿病史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占55%;重度患者高血糖发生率较轻中度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大片梗死患者高血糖发生率较小片梗死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血糖升高组患者预后较血糖正常组患者差。结论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对病情判断、估计预后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高血糖与病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 84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 72 h内空腹血糖 ,并根据血糖值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 ,观察两组间病灶大小及预后。结果 :高血糖组的梗死灶明显大于正常血糖组 (P <0 .0 1 )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 (P <0 .0 1 ) ,病死率高于正常血糖组。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的病灶大小和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早期血糖水平和糖尿病史与梗死面积及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92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血糖水平和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正常血糖组、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三组。分析各组的血糖水平与病灶大小、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高血搪组大梗死灶者较多(P〈0.01)。糖尿病组和正常血糖组以小梗死灶居多(P〈0.05),正常血糖组预后较其它两组好(P〈0.05)。结论:血糖水平可作为预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早期病情的指标之一,对梗死面积和预后可作出较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查空腹及餐后2h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分为A组、B组、C组,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血糖与梗死病灶大小、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血糖水平越高临床症状越重、预后越差.结论:高血糖是影响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控制高血糖有助于改善预后,减轻伤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7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其血糖水平和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三组,正常血糖组、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损范围、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与高血糖组其空腹血糖值高于正常血糖组(P<0.001),高血糖组梗塞灶>2cm者较多(P<0.001),糖尿病组以多发灶居多(P<0.005),正常血糖组发病后治疗好转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P<0.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糖水平可作为预测病情的参考指标之一,血糖高,预后差,及时检测血糖,有利于对病情的诊治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死塞患者的临床关系。方法:2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24h内空腹或静脉输液前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在病情好转或血糖正常后复查头颅CT,计算梗死灶体积。分别将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组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梗死灶大小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组、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组比血糖正常组梗死灶大、好转率低、死亡率高。结论:高血糖尤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会增加急性脑梗死神经系统损伤,梗死灶大,临床疗效不良。故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糖是预防脑梗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慧  徐劲  张永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471-147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7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7 d后做心电图检查,根据有无缺血性ST-T改变分为持续缺血性ST-T改变组、短暂缺血性ST-T改变组和无缺血性ST-T改变组。分析3组患者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持续缺血性ST-T改变组病情重、梗死灶大、预后差,3组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及预后,动态观察并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临床疗效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三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分别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并分析应激性高血糖组血糖水平与病变部位关系。结果:血糖正常组临床神经功能恢复与临床疗效明显好于糖尿病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变越靠近中线血糖水平越高。结论:急性脑梗死高血糖水平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王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4):423-424,43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变化对患者病情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各80例,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预后。结果: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显著重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血糖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伴发高血糖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更严重,糖代谢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监测血糖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和患者病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和高血糖组,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预后.结果: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显著重于血糖正常组(P<0.05);高血糖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伴发高血糖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更严重,血糖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123例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据入院时按白细胞计数的不同、空腹血糖值,以及糖尿病病史等进行分组,并对其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判断其疗效和预后。结果为: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正常血糖组(P<0.05,P<0.01);高白细胞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非高白细胞组(P<0.05)。同时发现高白细胞组的病死率也明显高于非高白细胞组(P<0.05)。提示:早期的白细胞数、血糖值可作为估计脑梗塞病人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检测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空腹血糖,根据糖尿病史、血糖值高低,分为糖尿病组、应激性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观察3组脑梗死进展发生率和预后。结果糖尿病组脑梗死进展发生率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且3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加重与高血糖有明显关系,且预后不良,故应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以减少脑梗死加重。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近期预后的关系。②方法按发病后48小时内的空腹血糖水平,将94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观察病变程度、病变体积及预后。③结果血糖升高组于入院后第1、3、7、28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分别为21.5±9.2、27.1±12.7、25.7±11.0、22.5±11.4,血糖正常组为18.9±15.7、21.8±15.1、18.5±14.2、16.0±15.6;入院后第28天应用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血糖升高组为40.29±17.62,血糖正常组为72.67±21.24;血糖升高组病灶大小19.6±3.1,血糖正常组12.8±2.3;血糖升高组总有效率34.1%,血糖正常组64.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发展有关,可作为预测病损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江玲 《吉林医学》2010,(33):5954-5956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与白细胞数、血糖值的关系。方法:将376例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据入院时按白细胞计数的不同、空腹血糖值,以及糖尿病病史等分组,并对其入院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判断其疗效和预后。结果: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于正常血糖组(均为P〈0.01);高白细胞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非高白细胞组(P〈0.01)。同时发现高白细胞组的病死率也明显高于非高白细胞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白细胞数、血糖值可作为估计近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15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及预后的差异。方法: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组(A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B组)及一过性血糖升高脑梗死组(C组),对3组患者的头颅CT检查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糖(FBG)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相比,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和一过性血糖升高组患者病情重,脑梗死面积大,TC、TG、LDL-C、VLAL-C、FBG水平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项程度严重。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较非糖尿病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与高血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但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亦常伴有血糖升高。有临床研究表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糖增高提示病情重、梗死面积大、并发症多、预后差及病死率高。血糖增高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糖升高及其加重心肌损害和影响患者预后机制的认识,对伴有高血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积极的血糖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就血糖水平与无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加强对其进行血糖控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