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抵抗素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60例研究对象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留取24h尿液采用散色比浊法测定尿蛋白,并计算UAER。其中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P<0.05);且2型糖尿病UAER正常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又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抵抗素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可能与抵抗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关系。方法将302名T2DM住院患者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10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107例,临床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9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CIMT水平;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UAER和CIMT的关系。结果三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具有可比性(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CIMT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临床白蛋白尿组CIMT增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相关显示,UAER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r=0.716,P〈0.001)。结论UAER与CIMT关系密切,UAER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7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9例)和临床白蛋白尿组(21例)。3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结果(1)糖尿病各组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呈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IL-18水平与血清TNF-α、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sICAM-1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DN患者血清IL-18、TNF-α、sICAM-1水平与DN的程度相关;血清IL-18、TNF-α、sICAM-1在监测DN的发生和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h尿白蛋白(MAU)定量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3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34例)和临床白蛋白尿组(C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RP水平随尿白蛋白、血肌酐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而逐渐增高,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及早期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的变化,探讨CRP的检测在预防和诊治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肌酐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7例,大量尿蛋白组24例和终末期肾衰组25例,并设健康对照组40例。测量各组CRP,并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CRP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其水平随蛋白排泄率的升高而升高。相关分析显示,CRP与病程(r=0.606,P〈0.01)、UAER(r=0.671,P〈0.01)、甘油三酯(TG)(r=0.405,P〈0.05)、肌酐(Cr)(r=0.324,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RP与糖尿病肾病有关,且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曾祥麒  熊瑛  王明贤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169-3170
[目的]观察血清抵抗素等因素在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以探讨抵抗素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上预防、治疗糖尿病肾病探索新的方法。[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18例;糖尿病肾病组38例,且其中伴有微量白蛋白尿(UAER20~200μg/min)组(G3)1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UAER﹥200μg/min)组20例;另选取糖耐量正常的健康对照组16例。分别测定血清抵抗素、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并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体重指数BMI等,观察以上指标在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及血清抵抗素等因素的组间差异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结果]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抵抗素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结论]抵抗素在2型糖尿病及微量尿白蛋白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唾液酸、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症的关系。方法健康对照组44例,2型糖尿病无合并症组4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组44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30例。采集静脉血样和随机尿样。血样检测唾液酸和血脂谱、血糖、HbA1C、C-反应蛋白,随机尿样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唾液酸。并测量各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腰围比。结果各糖尿病组血和尿唾液酸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增加的趋势显示合并肾病的严重性和尿白蛋白排出的程度(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唾液酸含量和尿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1)。血清唾液酸含量与尿微量白蛋白明显正相关(r=0.263,P〈0.01),与腰围比明显正相关(r=0.226,P〈0.05),与收缩压明显正相关(r=0.263,P〈0.01),与C反应蛋白和血脂没有相关性。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腰围比成正相关(r=0.301,P〈0.05),与收缩压成正相关(r=0.633,P〈0.01)。结论血清唾液酸含量的增加和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以及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危险因子如高血压、高腰围比密切相关,两者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的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3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UAER进行分组:UAER〈20μg/min为无白蛋白尿组(182例),UAER20-199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组(120例),UAER≥200μg/min为大量白蛋白尿组(54例),并对血尿酸、UAER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68±77)μmol/L、(298±90)μmol/L、(363±113)μmol/L(P〈0.05)。将血尿酸值从小到大排序,四分位后分别为(220±36)μmol/L(107-255μmol/L)、(287±24)μmol/L(256-315μmol/L)、(333±54)μmol/L(316-363μmol/L)、(416±65)μmol/L(364-613μmol/L),相应的白蛋白尿(包括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分别为32.5%、46.2%、48.7%、59.2%(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UAER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221,P〈0.05),另外还与体重指数、血甘油三酯呈正相关。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胰岛素应用、吸烟、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等因素后,血尿酸是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6,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UAER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脂代谢异常3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和无肾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无DN组(UAER〈20μg/min)34例;DN组38例,其中微量白蛋白尿期组(UAER为20—200μ/min)20例,临床白蛋白尿期组(UAER〉200μg/min)18例。测定空腹血糖(FBC)、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DN组病程、TG、LDL—C、ApoB明显高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TC、HDL—C、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FBG、糖化血红蛋白高于非D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脂代谢紊乱,病程越长,DN发生机会越多,脂代谢紊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正常尿白蛋白组、微量尿白蛋白组及临床尿白蛋白组,每组随机分为螺内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采取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静脉血和24h尿。用ELISA法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和尿MCP-1,以放射免疫法测定24h尿白蛋白含量。结果MCP-1和CⅣ在微量尿白蛋白组及临床尿白蛋白组中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螺内酯治疗组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MCP-1、CⅣ及UAER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Ⅳ和MCP-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中起重要作用,螺内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在诊治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尿微量清蛋白水平相关性。方法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UAER)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组,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水平。结果4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尿微量清蛋白呈负相关(r=-0.36,P〈0.05;r=-0.67,P〈0.05)。结论DN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尿微量清蛋白呈负相关,胆红素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葡糖胺聚糖(GAGs)对糖尿病肾病(DN)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作用。方法60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300mg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GAGs组。所检测指标包括UAER、ET、NO等。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T;采用酶法高密度测定(ELASAI)NO。结果对照组UAER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GAGs组治疗前后UA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UAER下降26、31%。对照组ET和NO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GAGs组治疗后较治疗前ET下降5.91%,NO升高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ER与ET呈正相关(r=0.8391,P〈0.01);与NO呈负相关(r=-0.8725,P〈0.01)。结论GAGs能够减少微量白蛋白尿期2型DN患者的UAER,升高血清NO,降低E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在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 20~200μg/min)22例、显性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20例,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分别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IL-1β、ICAM含量的变化.结果 三组糖尿病患者IL-1β、ICA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显性白蛋白尿组IL-1β、ICAM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IL-1β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ICAM水平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β、ICAM与UAER呈正相关(P<0.05),血清IL-1β与ICAM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CAM、IL-1β水平升高与UAER关系密切,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早期监测对糖尿病肾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浓度变化与糖尿病肾病(DN)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52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208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105例,分别测定血清载脂蛋白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SDM组血清载脂蛋白浓度(APOA1、APOA,/B1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DN、CDN组血清APOA1、APOA1/B100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SDM组(P〈0.01)。SDM组血清载脂蛋白B100(APOB10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DN组APOB100。水平明显高于SDM、EDN组(P〈0.0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清APOA1、APOA1/B100浓度呈直线负相关(r=-0.1765,P=0.011;r=-0.2018,P=0.0034),与APOB,00浓度呈直线正相关(r=0.2216,P=0.0013)。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尿UAER逐渐升高,血清APOA1、APOA1/B100逐渐下降,APOB100逐渐升高,提示血清载脂蛋白水平与DN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潘红艳  刘威丽 《中国保健》2009,(18):713-7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尿白蛋白/肌酐的关系。方法:检测126名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白蛋白与肌酐比(AC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结果:血尿酸水平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排泄的变化并分析尿MCP一1排泄与尿白蛋白排泄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A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其尿白蛋白/肌酐比值(the ratio of 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ACR:mg·g^-1·Cr^-1)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B组,N=21),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N=20),临床白蛋白尿组(D组,N=17)。检测所有人选者尿MCP-1/尿肌酐(Ucr)比值及其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组、C组、D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尿MCP-1/Ucr水平显著升高(P〈0.01),C组和D组尿MCP-1/Ucr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尿MCP-1/Ucr水平与UAIb/Ucr、HbAlc、血清TC和TG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MCP-1排泄增加,并与糖尿病。肾病的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 (Cys-C)在妊娠期糖尿病肾功能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为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女性90例为正常妊娠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9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 3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正常妊娠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血清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妊娠期糖尿病组血清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 05)。3组研究对象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血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关系(P0. 05),与肌酐和尿素氮无相关性(P0. 05)。血清Cys-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清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P0. 05)。结论 Cys-C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2型糖尿病以及伴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升高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UAER是否升高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30例,糖尿病合并UAER升高组(DM2组)32例,所有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血尿素氮(BUN)、UAE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水平的变化,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三组治疗前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治疗前TC较对照组、DM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DM2组治疗后TC、LDL-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有下降趋势,而HDL-C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和DM2组治疗前血清SOD水平明显下降,而MD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比较,DM2组治疗前血清SOD水平进一步下降,而MDA水平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DM2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有所升高,而MDA水平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和DM2组治疗后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OD、MDA为应变量,UAER为自变量,经相关分析发现SOD与UAER呈负相关(r=一0.64,P〈0.05),而MDA与UAER呈正相关(r=0.56,P〈0.05)。在校正年龄、TC、TG、HDL-C、LDL-C、FPG等因素的影响后,SOD与UAER仍呈负相关(r=一0.41,P〈0.05),而MDA与UAER仍呈正相关(r=0.37,P〈0.05)。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用放免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正常对照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两组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其动态血压的特点。结果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P、24hPP、NPP、NMBP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SBP、24hDBP、DDBP、NDBP、DPP、24hMBP、DMBP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动态血压节律消失,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收缩压在早期肾损伤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自蛋白/肌酐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将5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0mg/g),B组24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20mg/g),分别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A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与超敏C-反应蛋白有密切关系,慢性炎症反应的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