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EH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硝苯地平,对照组口服珍菊降压片,疗程均为12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的肱动脉内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可改善EH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EH患者30例、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三组休息、反应性充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GTN)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EH及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下降更明显(P〈0.01);舌下含服GTN后EH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肱动脉内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H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H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高尿酸血症可加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108例首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50~100 mg,qd,共12周;另人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100例).观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ET-1和NO的变化.结果 随访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FMD提高,NO上升,ET-1降低(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校正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等因素后,ET-1和NO是FMD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氯沙坦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可能与减少内皮素分泌,增加一氧化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BPH和EH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BPH合并EH患者48例,BPH患者53例,男性EH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35名)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对其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评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BPH合并EH组、BPH组和EH组ET-1、NO、vWF和FMD水平均有差异(P<0.01);BPH组和EH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H合并EH组分别与BPH组和E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PH合并EH、BPH、EH 3组患者均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BPH及EH的共同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应用缬沙坦治疗前后EH病人血压、血管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应用缬沙坦后。EH病人血压显著下降(P〈0.01)、ET-1明显降低(P〈0.01),NO明显升高(P〈0.01)。结论缬沙坦可有效降压。并能逆转EH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硝苯地平控释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肱动脉超声及血管肽的测定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 (拜新同 )改善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 :将 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组 (n =2 0 )及美托洛尔组 (n =2 0 )进行比较 ,均治疗 8周 ,并将 2 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 (正常对照组 )。采用肱动脉超声的方法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判断及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治疗前、后的血管活性肽肾上腺髓质素 (ADM )、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1(ET 1)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测定。结果 :①两组药物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均明显降低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治疗后发现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扩张率增加 11.2 % ,肱动脉血流速度增加 18.4ml/min ,血浆ADM、NO明显增加 ,AngⅡ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美托洛尔组无此变化。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对ADM的分泌及释放 ,介导了NO浓度的增高 ,从而改善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对34例高血压病(EH)及28例EH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服用缬沙坦前及12周后右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D%)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EH组与合并组(EH 2DM组)间右肱动脉基础内径(D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H 2DM组的△D%[(2.50±4.00)%]较EH组[(6.34±4.34)%]明显减低(P<0.05),服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EH及EH 2DM组的△D%[(10.12±4.68)%、(4.68±3.2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EH 2DM组较EH组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缬沙坦对二者的血管内皮损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TE患者82例,分为溶栓组及抗凝组,并选取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ET-1,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浓度,同时应用超声测量肱动脉EDD,并比较溶栓和抗凝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溶栓及抗凝治疗组NO、ET-1、E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PTE患者治疗1周后NO、ED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ET-1明显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PTE患者ET与NO、EDD呈负相关(r=-0.508、-0.533,P均〈0.01);NO与EDD呈正相关(r=0.685,P〈0.01)。结论肺栓塞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EDD可以作为评价肺栓塞患者内皮功能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在BPH和EH两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BPH合并EH患者48例,BPH患者53例,男性EH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35名)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对其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评估,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PH合并EH组、BPH组和EH组ET-1、NO、vWF和FMD水平均有差异(P<0.01);BPH组和EH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H合并EH组分别与BPH组和E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PH合并EH、BPH、EH3组患者均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BPH及EH的共同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对照组加服氯沙坦,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压、心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率、BUN和S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DM患者降压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肱动脉内径变化;评估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此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OSAHS患者55例和健康对照组55例,分别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NO、ET-1、vWF水平,同时使用多普勒彩超测定肱动脉内径变化。对OSAHS患者使用CPAP治疗3月后再次测定以上指标。结果治疗前OSAHS患者血清NO水平和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ET-1和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NO水平和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呼吸紊乱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21,-0.581,P〈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正相关(r分别为0.516,0.613,P〈0.01);ET-1和vWF水平与呼吸紊乱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4,0.559,P均〈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9,-0.637,P均〈0.01)。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NO呈正相关,与ET-1和vWF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681,-0.541和-0.513,P均〈0.01)。结论OSAHS患者早期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与呼吸紊乱指数和低氧相关;CPAP能够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42例,分为两组,两组以同种方式降血糖,并将治疗组71例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与对照组71例采用氯沙坦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优43例(60.56%),总有效率90.14%;对照组,优28例(39.44%),总有效率71.8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有显著效果,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减轻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降压药拜新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改善内皮功能的机制。方法 对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拜新同8周治疗,并与15例倍他乐克进行比较,采用肱动脉超声方法判断内皮舒张功能,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肽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1(ET-1)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结果 两组药物治疗后血压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拜新同治疗组治疗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扩张率△D增加10.2%,肱动脉血流速度增加18.4ml/min。ADM、NO明显增加,AngⅡ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倍他乐克组无此变化。结论 拜新同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对肾上腺髓质素的分泌及释放,介导了NO浓度增多,从而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损害的变化。方法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48例,EH合并2型糖尿病组(EH+T2DM组)50例;另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血浆内皮损伤标志物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 I)、并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EH+T2DM组、EH组、对照组vWF、LVM、IIMT、24 h尿mALB均依次增高,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左室肥厚(LVH)、颈动脉斑块发生率:EH+T2DM组〉EH组〉对照组,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2DM加重了EH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是否并发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45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观察组)47例。测定两组血管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率(FMD)及平均动脉压(MAP)。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CEC、ET-1、MAP及FMD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微血管病变指标与内皮功能及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EC、ET-1及MAP均高于对照组,FMD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24周后,患者CEC、ET-1及MAP水平下降,FMD水平上升(P均<0.05)。CEC、ET-1与FMD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3、-0.486,P均<0.05),与MAP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7、0.516,P均<0.05)。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血压升高与2型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二者共同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的...  相似文献   

16.
将2型DM患者分为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另外选取48名健康人作为健康组。运用无创超声检查技术,观察用药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浓度水平。结果:治疗前DM各组IMT值和血清ET-1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1),FMD值和NO水平却显著下降(P〈0.01),IMT、FMD与NO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IMT值和ET-1水平明显降低,FMD和NO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型DM患者,可以逆转或延迟颈动脉IMT的进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90例冠心病患者分组:52例为合并高血压病组,其中老年组(A组)35例及非老年组(B组)17例;38例为非高血压组,其中老年组(C组)25例及非老年组(D组)13例。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测肱动脉血压SBP、DBP,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 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FMD、ET、NO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组D0、NID无显著性差异(P〉0.05)。FMD与NO呈正相关(P〈0.01);FMD与ET、SBP、DBP、TC、LDL呈负相关(P〈0.01);SBP、DBP与ET呈正相关(P〈0.01);SBP、DBP与NO呈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FMD与NO、ET可作为反映冠心病和高血压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18.
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微炎症、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T2DM患者,配对后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68例完成试验,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3个月后,hs-CRP、MDA、ET-1值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NO、SOD值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hs-CRP、NO、ET-1、MDA、SOD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瑞格列奈在降血糖同时,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应激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4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酯组,每组23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压、ABI、空腹血糖(FPG)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FPG为(8.56±2.96)mmol/L,治疗后为(5.99±0.76)mmol/L(P〈0.05),坎地沙坦酯组治疗前FPG为(8.38±2.06)mmol/L,治疗后为(5.51±0.56)mmol/L(P〈0.05),两组FPG均下降明显。治疗后常规治疗组EDD为(4.78±2.79)%,坎地沙坦酯组为(5.31±3.02)%,两组EDD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ABI为1.17±0.14,坎地沙坦酯组为1.24±0.16,两组ABI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空腹血糖,可以提升其踝臂指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血糖控制疗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试验组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改善患者糖代谢情况,控制患者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