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食物选购及消费教育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取北京海淀区969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结果25.3%的家长当孩子表现好时给零用钱作为奖励(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5),14.1%的家长想到孩子需要就给零用钱,2.3%的家庭中孩子要多少零用钱家长就给多少。76.9%的家庭由母亲经常购买食物,31.8%的儿童少年经常和家长一起购买食物。19.7%的儿童少年经常独立购买食物(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的比例低于流动儿童少年,P〈0.05)。海淀区户籍和流动儿童少年选购食物时经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前四位相同,依次为“是否卫生”、“食物的新鲜度”、“食物的味道”、“食物的品质”。22.5%的儿童少年经常要求家长购买某种食物(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少年,P〈0.01)。对于儿童少年购买食物的要求,5.6%的家庭中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买什么(海淀区户籍儿童少年家长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少年家长,P〈0.001),14.0%的家庭由家长决定是否购买,但不加任何说明,2.4%的家长一律不准购买。结论海淀区户籍与流动儿童少年家庭在食物选购及消费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儿童少年及其家长进行干预,改变不合理行为。  相似文献   

2.
翟蕾  黄娜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590-591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分别选取北京市海淀区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集中的小学各3所共3265名学生,对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儿童交通和游泳相关危险行为以及经常被打骂的发生率均高于本地儿童;本地儿童喝饮料的比例(82.1%)高于流动儿童(75.8%)(P〈0.01),喝牛奶和每天摄取不同营养食物的情况也优于流动儿童;本地儿童每天不运动比例(6.1%)低于流动儿童(12.3%)(P〈0.01),受伤的发生率(39.9%)高于流动儿童(31.5%)(P〈0.01),本地儿童玩游戏机和上网等行为发生率高于流动儿童,但流动儿童去游戏机房和网吧的比例较高。结论北京市海淀区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有所差别,均不容忽视。需要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状况并探讨当前影响流动儿童接受预防接种实施的主要因素,为我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佛山市南海罗村区街道内分别抽取部分居住时间满6个月以上且年龄在6周岁及以下的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对其的计划免疫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单苗接种率为90.16%~99.74%,“六苗”全程接种率为88.45%,流动儿童的乙肝、乙脑和全程接种率低于户籍儿童(χ2值分别为7.057、10.211和6.317,均P<0.05);792名流动儿童中未及时接种疫苗者93人,“不知道接种时间和地点”者占24.86%、“家庭住址距离预防接种点太远”者占22.60%、“预防接种时间与家长上班时间刚好冲突”者占21.47%,上述是造成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主要因素有父亲文化程度( OR=1.403,95%CI:1.022~1.926,P=0.036)、母亲文化程度( OR=1.854,95%CI:1.249~2.752,P=0.001)、家庭平均月收入( OR=1.791,95%CI:1.111~2.888,P=0.002)、家庭与接种点距离(OR=0.432,95%CI:0.241~0.778,P=0.005)。结论流动儿童部分疫苗接种率低于户籍儿童,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的因素有: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家庭与接种点距离。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肥胖儿童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江苏省淮安市直属机关幼儿园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儿童肥胖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干预前后家长和教师相关知识态度的转变情况以及儿童和家长的相关行为转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教师对“不吃早餐对儿童减肥没有帮助”、“不吃宵夜对儿童减肥没有帮助”、“吃素对儿童减肥没有帮助”和“吃减肥药对儿童减肥没有帮助”的知晓率分别为96.3%、27.5%、73.8%和95.0%,均比对照组高(P〈0.01)。干预组家长对“肥胖对儿童健康有影响”、“心理因素可能诱发肥胖”、“儿童肥胖可能引起心理疾病”和“儿童肥胖可能引起内分泌疾病”的知晓率分别为12.7%、92.4%、68.4%和71.4%,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儿童或家长的健康相关行为持有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于教师、家长的肥胖相关知识的认识和儿童及其家长的肥胖相关健康行为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托幼机构内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口腔保健健康教育人员的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北京市朝阳区4所幼儿园小班和中班的1050名儿童以及164名健康教育人员,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能每天定时刷牙、至少刷2次的幼儿占40.3%,刷牙时间可达到3分钟的比例仅为19.1%。孩子喜欢吃甜食、喝甜饮料的比例为59.4%,而每次吃甜食或饮料后刷牙或漱口的比例仅为38.6%。知晓自己牙齿颗数的幼儿占总儿童数的22.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刷牙、每天定时刷牙的比例逐渐提升(χ^2=40.192,P<0.05)。有夜磨牙习惯的儿童占10.6%;有用口呼吸习惯的幼儿占8.2%;有偏侧咀嚼习惯的幼儿占8.0%;有咬上下唇习惯的幼儿占7.1%;有夜磨牙习惯、咬上下唇习惯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增多的趋势(χ^2值分别为11.538和13.081,均P<0.05)。家长是否耐心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家长是否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家长是否鼓励孩子刷牙均与孩子是否会刷牙呈显著正相关( r值分别为0.311、0.152和0.256,均P<0.05)。健康教育人员中兼职者占95.73%人,最主要是教师,其次为保育员,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掌握较少。结论朝阳区托幼机构内儿童口腔卫生习惯有待改善,应充分调动儿童、家长及口腔保健健康教育人员三方面的力量,改善朝阳区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家庭食物购买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少年家庭中食物购买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营养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4城市随机抽取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的家长9464名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这些家庭中食物购买及影响因素方面的信息。结果:城市儿童少年家庭中,69.8%的母亲总是或经常负责食物的购买,26.3%的父亲总是或经常负责食物的购买。食物的新鲜度,卫生,营养和孩子的好恶等是城市家庭购买食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20.7%的城市儿童少年经常要求家庭购买某种食物,49.9%的家庭在购买食物购买有一定的影响,应对加强对家长和儿童少年进行食物和营养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华泾镇托幼机构集体儿童的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制定儿童保健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07年华泾街道辖区内5所托幼机构984名儿童的健康普查资料结果。结果本市户籍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营养不良、肥胖、龋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儿童营养不良和龋齿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本市户籍儿童,而肥胖检出率低于本市户籍儿童。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肥胖和龋齿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和龋齿的检出年龄主要集中在5~7岁。结论加强对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的监督和指导,加大对幼儿家长的宣传力度,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8.
了解家庭喂养方式与儿童饮食习惯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为开展儿童肥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经济水平好、中、差抽取重庆市渝中区、荣昌县和开县的2970名一~六年级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体格检查,并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家庭喂养方式与儿童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受访家长或监护人中,38.0%会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56.6%会觉得孩子吃得不够而想尽办法要求孩子“多吃一点”.41.4%的儿童喜食咸的食物,87.0%的儿童喜欢吃水果,11.9%的儿童吃饭速度快,28.8%的儿童吃饭速度慢.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想尽办法要求孩子“多吃一点”、孩子是否爱吃水果及孩子吃饭速度等为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不恰当的家庭喂养方式及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均可引起儿童肥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更好地开展免疫规划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3月,在济宁市城区某社区,对2所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75名家长,17项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最高的是“打防疫针可以预防传染病”(98.09%),最低的是“脊髓灰质炎强化接种日”(41.57%);免疫规划知识得分为72.57±18.63分,文化程度越高的得分越高,常住户籍者高于流动人口(P〈0.01或〈0.05)。调查对象获取免疫规划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医生、防保人员讲解(占48.52%)和接种门诊的宣传画、板报(占46.61%);希望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医生、防保人员讲解(占49.91%)和社区的宣传栏、张贴布告(占33.91%)。[结论]济宁市城区某社区幼儿园儿童家长免疫规划知识水平一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消除玉溪市免疫薄弱环节和免疫空白,以巩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方法该市根据《云南省防止脊灰野病毒输入引起疾病扩散应急扫荡免疫实施方案》于2006年6月26-30日在全市范围内对0-4岁儿童开展了一轮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应急扫荡免疫。结果全市应服苗人数128024人,实服苗人数125025人,报告服苗率97.66%。各县区报告服苗率本地儿童在95.11%-98.61%之间,流动儿童在97.51%-100%之间;“零”剂次儿童登记,本地儿童0岁组所占比例为98.87%,而流动儿童0岁组所占比例为59.79%,1岁以上占40.21%:现场非正式快速评估服苗率97.35%(294/302人),不同居住形式:本地儿童调查服苗率97.40%,流动儿童97.27%,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服苗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05);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5)。本地儿童零剂次比例为3.13%,流动儿童零剂次比例为11.8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P〈0.05)。结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仍然是薄弱环节,是该市常规免疫工作的难点问题,也是消除脊灰野病毒输入的主要关注对象。因此,加强“零”剂次免疫儿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是继续维持无脊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To gain insight into parents' perceptions of the food preferences of their young adolescents, and their negotiating and decision-making strategies around food purchasing and meals, four focus groups were held with 32 African-American parents and three focus groups with 14 Spanish-dominant, first-generation immigrant Latina mothers. Most participants were of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were single parents. Many African-American parents emphasized children's growing appetites and preferences for fast food. Many reported making weekday dinner decisions jointly with the child or allowing the child to eat a lunch-like alternative, and allowing serve-yourself meals on weekends. A few prepared traditional ethnic foods. Latina parents reported that their children liked ethnic foods and fast/junk foods. They emphasized buying foods their children wanted, making no eating restrictions, and preparing traditional ethnic dinners without alternatives. African-American and Latina parents displayed concern over whether to place restrictions on young adolescents' eating.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on the ways in which 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compound barriers to healthful eating,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low income and immigrant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和湖北省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和湖北省部分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现况。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1860名3~17岁、身体健康的儿童青少年。采用零食消费调查表来获取信息。结果 89.9%的儿童青少年有吃零食的习惯。吃零食与否有性别差异(P〈0.01),不同类型调查对象零食消费率不同(P〈0.01)。零食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好吃、饿了/渴了、周围朋友/同学有人吃、电视/报刊等广告宣传、赠送玩具/小礼物。在休息日或休假日吃零食的机会最多,消费地点最常在家中;零食来源主要由家长、家里人或其他成年人或者孩子自己购买。吃零食的儿童青少年最常消费的前10位零食为:新鲜水果类、膨化小食品、纯奶及制品、面包类、糖果及巧克力、水果干或蔬菜干、坚果类、新鲜蔬菜类、饼干类、蛋糕类。结论 必须加强对儿童青少年及家长的饮食营养教育,尤其是如何合理选择和消费零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视力不良发生率,分析其家庭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某学区内的6所小学共698名一年级新生进行眼科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一年级新生视力不良率高达24.4%。视力不良学生中,女生(28.2%)大于男生(20.9%);高龄儿童(25.1%)大于低龄儿童(17.5%);出生季节中夏季最高(35.2%);遗传因素中父母均为近视者最高(44.4%);早产儿(68.3%)高于足月儿(23.9%)。睡觉开灯者(35.5%)高于关灯者(20.0%);使用VDT年限越长,视力不良率越高;室内活动者(28.6%)高于户外活动者(21.5%);户外活动时间越短、课外学习时间越长,视力不良率越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出生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家庭因素与小学新生的视力不良率相关,提示防控近视应从改善家庭环境着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3-6岁儿童的饮食行为及其父母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闵行区某幼儿园254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合格问卷248份,收集儿童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信息。[结果]36.3%(90/248)的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差,4.8%(12/248)的儿童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不良饮食行为占前3位的为喜欢吃零食(76.6%)、不专心吃饭(62.1%)和挑食(48.0%);38.7%(96/248)的儿童早餐质量较差,早餐食物品种单调,以传统的谷类食物为主,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食用频率偏低;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得分与父亲母亲均呈正相关(r=0.262,r=0.309;P均〈0.01)。[结论]该社区3-6岁儿童早餐质量总体水平不高,1/3以上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差。家长的饮食行为和认识直接影响儿童饮食习惯的形成,因此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重点应加强对父母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5.
孙秀琴 《中国保健》2010,(10):17-19
目的了解济宁市中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自编问卷量表对4所居住小区,5560人进行调查,并与2004年对上述4所小区所获查体资料进行比对,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的5年间,济宁市市中区儿童不同年龄单纯性肥胖发生率由2004年的3.69%上升到2008年的5.13%(P〈0.01)。中度肥胖占肥胖构成比由2004年的25.64%上升到2008年的43.86%。儿童青少年中度肥胖在2008年明显多于2004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宁市中区儿童青少年中度肥胖5年中人数明显增多。膳食习惯和运动行为以及父母的BMI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海淀区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2012年1月至12月开展儿童口腔保健情况进行调查,对2012年海淀区幼儿园口腔检查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淀区幼儿园100%开展了口腔龋齿防治工作;海淀区在园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3.19%,龋齿治疗率为61.37%,龋齿充填率49.32%,各年龄组儿童的患龋率、龋齿治疗率、龋齿充填率随年龄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χ2值分别为1211.28、1933.92、5649.82,均P<0.05),4~5岁组是新生龋齿高发人群。结论海淀区幼儿园儿童龋齿防治工作良好,应加强3~4岁儿童口腔龋齿的预防工作,龋齿的预防应提前到社区小年龄组儿童,保健医师应提高健康教育知识技能,做好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上海3~5岁儿童的饮食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上海各选国家一级一类幼儿园3所,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3~5岁儿童1620人,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调查儿童中约44.5%偏食,50.1%挑食,87.5%吃零食,70.3%喜欢喝含糖饮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OR=2.11,95%CI:1.55-2.87)、就餐时提示孩子吃某种食物(OR=2.25,95%CI:1.65-3.05),就餐时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OR=1.73,95%CI:1.21-2.48)与儿童挑食、偏食行为均相关;母亲文化程度(OR=2.11,95%CI:1.55-2.87)与儿童喝含糖饮料相关。结论偏食、挑食及喜欢喝含糖饮料是学龄前儿童存在的主要饮食行为问题,在宣传科学喂养的同时,要培植家长正确的育儿理念。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of family meals to children's consumption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as well as soda and chips. Additionally,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ewing TV during family meals and children's diet.DesignCross-sectional study that used a questionnaire completed by parents.SettingThirteen schools in San Diego, California.ParticipantsSeven hundred ninety-four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AnalysisOrdinal regression assessed associations between children's intake of fruit, vegetables, soda, and chips with family meal frequency and TV viewing during family meals.ResultsChildren who consumed breakfast, lunch, or dinner with their family at least 4 days per week ate fruit and vegetables 5 or more times a week 84%, 85%, and 80%, respectively. Of those children who ate breakfast, lunch, or dinner with their family at least 4 days per week, 40%, 44%, and 43% consumed soda and chips 5 or more times a week, respectively. Children who ate breakfast with their families at least 4 times a week were more likely to consume fruit and vegetables, and children whose TV was never or rarely on during family meals were less likely to consume soda and chips (P = .04 and P < .001, respectively).ConclusionsInterventions geared at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of eating breakfast as a family and decreasing the amount of TV watched during family meals are needed, especially among acculturating Latino famili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职业人员健康知识和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57名职业人员进行自编统一问卷调查,将所有的数据运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WHO健康定义女性知晓率为77.5%,高于男性的67.4%(P〈0.05),无论男女对健康四大基石的知晓率〈15%。日常基本健康行为只有运动和休息的形成率在60%左右,每天吃早餐、三餐规律及通风换气健康行为方面均超过80%,保健行为上给孩子接种疫苗〉90%,女性认同婚前检查行为为89.9%,明显高于男性的75.2%(P〈0.01),男性定期进行前列腺液、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检查〈15%;有意识进行生殖器官自我检查的女性为52.4%,明显高于男性的19.0%(P〈0.01);有近40%的男性过马路有危险行为,明显比女性的20.6%高(P〈0.01)、有超过40%的男女人不走红绿灯,但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却达到80%;在公共场所劝阻吸烟的行为〈30%,女性劝阻亲人和朋友吸烟的明显比男性高,达到80%。结论从健康知识知晓上,职业女性好于男性;从健康行为所处阶段上,需要激发动机,提供方法,鼓励环境支持。因此,从健康教育策略上,针对他们的工作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健康干预措施,以强化他们的健康行为,提高职业人员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