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单侧髋部手术中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效果。方法50例ASAⅠ~Ⅲ级拟行单侧髋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25)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两点分别给予0.45%罗哌卡因30ml(腰丛)、20ml(坐骨神经);B组行硬膜外麻醉,给予0.75%罗哌卡因10~15ml。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手术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B组平稳;A组用麻黄碱的患者显著少于B组;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B组围术期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侧髋部手术不仅可满足手术需要,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骶丛阻滞应用于高危病人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 38例临床合并各种高危疾病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施行单侧腰骶丛神经阻滞。腰丛阻滞分腰肌间隙入路和腹股沟入路;坐骨神经阻滞为臀区入路。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刺激器电流频率1Hz,起始强度1mA,麻醉总量为1%利多卡因20ml,0.5%罗哌卡因30ml。结果 38例病人均阻滞完善,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 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腰骶丛阻滞定位准确,客观指征明显,效果可靠,对患者各系统干扰小,对有严重合并症病人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90例70岁以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正确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后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20~25ml和0.5%罗哌卡因15~20ml,然后进行硬膜外穿刺备用,以防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不全,同时进行术后镇痛.B组选择硬膜外麻醉,L3~4间隙为穿刺点,给予0.75%罗哌卡因10~15ml.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42例单纯应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仅3例复合了硬膜外麻醉,而且硬膜外给予的麻醉药量明显减少.B组麻醉后30min(T1)、1h(T2)时点与麻醉前(基础值)及A组比较MAP降低、HR升高;B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适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65岁以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4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20例(A组),非糖尿病患者20例(B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正确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后分别给予0.375%的罗哌卡因25 mL和0.5%罗哌卡因20 mL.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而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1).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阻滞效果优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时间长,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高龄病人单侧下肢骨科手术的效果.方法 68例年龄≥75岁、拟行单侧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法 随机分为组Ⅰ、组Ⅱ,各34例.组Ⅰ行常规腰硬联合麻醉,组Ⅱ以神经刺激器定位,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种方法 的麻醉效应,以及对病人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组Ⅰ病人麻醉后10min,切皮时出现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增加,组Ⅱ循环、呼吸平稳;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组Ⅱ明显低于组Ⅰ.结论 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高龄病人下肢手术阻滞成功率较高,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少,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单侧腰麻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侧腰麻,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单侧下肢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维持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观察31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单侧坐骨神经-腰丛阻滞效果.所用局麻药均为1%利多卡因及0.5%罗哌卡因注射液,记录阻滞前基础值,阻滞后5、10及15min,切皮后5、10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及阻滞效果、相关并发症.结果 93.5%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6.5%患者出现阻滞欠佳,给予少量咪达唑仑及芬太尼完成手术;无麻醉失败病例.神经阻滞后与基础值比较,患者HR、MAP无明显变化(P>0.05).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单侧下肢手术采用单侧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简易安全和效果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重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实施单侧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成2组后给予对照组30例老年患者实施常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处理,给予观察组30例老年患者实施双重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处理,对比2组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之间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之间对比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有效性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 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实施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治疗患者给予双重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十分显著,术后麻醉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先花 《当代医学》2010,16(7):148-148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病人,ASA1~3级,年龄60~86岁。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预先输入平衡盐溶液补充血容量。病人采取侧卧位,根据体表解剖标志定位腰丛及坐骨神经穿刺点、皮丘浸润后,用1%利多卡因+0.45%罗哌卡因混合液25~30ml分别实施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尿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腰丛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能满足几乎所有单侧下肢手术,未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通过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绝大部分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病人下肢手术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比较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方法择80例临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40)和硬膜外麻醉(B,n=40)两组,分别施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A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两点分别给予0.4%罗比卡因0.3 ml/kg(坐骨神经)、0.5 ml/kg(腰丛);B组则选择L 2~3或L 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予0.75%罗比卡因0.3 ml/kg.记录麻醉前、麻醉后15、30、60、9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升压药的用量、术中输液量、尿潴留发生率等并记录病人麻醉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病人麻醉后的血压均显著下降,B组病人在麻醉后15 min、30 min的SBP、DBP明显低于A组(P<0.01),随后60 min及90 min的DBP仍明显低于A组(P<0.05);手术期间B组的晶体输入量(1425±361)ml明显高于A组(1010±329)ml(P<0.01).曾用麻黄碱针的病人B组(16例)显著多于A组(1例)(P<0.05).B组尿潴留发生率(11/40例)显著高于A组(0/40例)(P<0.01).结论: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是老年病人行下肢手术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张国磐 《中外医疗》2010,29(30):45-46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病人下肢手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吸氧2L/min,酌情予咪达唑仑镇静及适量芬太尼,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于腰丛注入1%利多卡因20mL和0.375%罗哌卡因15mL,坐骨神经处注入1%利多卡因15mL和0.375%罗哌卡因5mL,观察患者阻滞后感觉神经阻滞效果、阻滞维持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记录本组麻醉前、麻醉后15、30、6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结果所有患者术中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无严重麻醉意外及死亡病例。与麻醉前比较,本组病人麻醉后血压虽有明显下降,但平均降幅低于术前20%。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佳,循环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80例高龄患者手术中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结果 全部病例麻醉满意安全完成手术.结论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两种神经阻滞方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在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30例,随机分为A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组)与B组(硬膜外神经阻滞组)。A组患者行神经刺激器定位,确定腰丛与坐骨神经,之后分别予罗哌卡因0.375%的25 ml和0.5%的20 ml。B组患者以L2~3作穿刺点,做硬膜外神经阻滞。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其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后,A组患者较B组患者在15 min、30 min时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高,心率(HR)快;B组患者在30 min时的收缩压(SBP)、在15 min、30 min、60 min的舒张压(DBP)较麻醉前低;在术后48 h发生尿潴留的概率中,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相对于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阻滞的效果好,在术后产生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长,没有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科学分成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麻醉组(观察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然后认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10、20、30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30min内,对照组患者收缩压明显降低需行升压处理,观察组血压维持基础水平且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出现轻微呕吐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尿潴留3例。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是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5.
吴丽红 《当代医学》2012,(31):106-107
目的分析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40例19~75岁的下肢手术患者,行腰丛一坐骨神经联合阻滞(NER),然后对其麻醉开始时间、麻醉的效果以及手术过后镇痛的持续时间进行记录.结果36例阻滞效果为优,2例患者阻滞效果为良,2例阻滞效果为差.麻醉前后及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技术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很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章蔚  方才  谢言虎  疏树华 《安徽医学》2011,32(7):918-921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C组)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两组,每组30例。C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腔置管,腰麻药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3 ml,不足者酌情硬膜外腔追加0.75%罗哌卡因;N组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45%罗哌卡因,腰丛阻滞剂量25~30 ml,坐股神经阻滞剂量20~25 ml。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血流动力学、起效维持时间、麻醉效果、辅助用药、补液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C组麻醉后10 min(T10)、麻醉后20 min(T20)MAP下降(P〈0.05),T20HR下降(P〈0.05),C组T20MAP、HR低于N组(P〈0.05);C组麻醉准备及操作时间(Tr)、感觉完全阻滞时间(T1)、运动完全阻滞时间(T2)、感觉恢复时间(T3)、运动恢复时间(T4)低于N组(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u)长于N组(P〈0.05);N组并发症少于C组。结论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麻醉,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尤其适合相对长时间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2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以1%利多卡因配伍0.5%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评价麻醉效果并记录在麻醉前即刻、切皮时、术中30min时和术毕即刻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本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镇痛完善,手术顺利,术毕均安返病房。与麻醉前即刻比较,手术切皮时、术中30min时、术毕即刻患者的SBP、DBP和HR降低(P〈0.05),但无需处理,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作用时间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特点,可以安全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危重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57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且合并症较多的老年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麻醉组(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全身麻醉组(C组)。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5、30、60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30min内,B、C组患者收缩压明显降低,需要行升压处理,A组血压维持基础水平,无明显变化;B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尿潴留10例,腰背痛5例;C组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4例,A组未见发生。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镇痛时间较长,是危重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方秀春  李艳 《河北医学》2013,19(4):487-490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行下肢骨科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5例,患者采用PNS定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相关时间参数、术中输液量、术后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中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T1、T2、1r3、T4、B时段的SBP、DBP指标值均比对照组稳定(P〈0.05)。结论:PNS定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行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6例,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硬膜联合阻滞麻醉,观察组38例患者,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1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的SBP、DB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手术中开展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影响,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