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特征、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P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临床病理特征、苏木精-伊红(HE)及特殊染色等相关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8例PC患者中均为免疫力正常人群,无一例患者近期有鸽粪接触史。7例表现为咳嗽、咳痰或胸痛表现,1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为主,亦有斑片渗出影表现。临床初步诊断肺癌、肺结核、肺炎及炎性假瘤,无一例考虑肺真菌病。病理组织学表现为慢性炎症及肉芽肿性病变,PAS、六胺银染色下均可见新型隐球菌孢子。7例患者只采取了外科肺叶切除术,1例患者行肺穿刺并行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随访至今,无一例复发。以上结果表明大部分PC患者无明显免疫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大多数病例通过组织病理学找到隐球菌孢子可确诊,六胺银、过碘酸希夫染色特殊染色有助于病理诊断。免疫功能正常的PC患者行外科肺叶切除后如未行系统抗真菌治疗,则需密切随访。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仍是经典的内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PC临床及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病变好发于肺外围,呈单发或多发结节块影3例;单发或多发斑片影3例;斑片影与结节影混合病灶1例;邻近胸膜增厚、粘连6例,胸水1例,晕征3例,空洞2例。结论肺隐球菌病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但CT上仍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4年间28例PC的临床、相关检查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对所有PC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28例PC,男性19例,女性9例,中青年为24例;7例有基础疾病;9例无任何症状,其余18例有咳嗽、咳痰、低热等轻度呼吸道症状;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肺穿刺、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病理和细菌学确诊,其中26例行苏木素伊红和组织化学染色,均有隐球菌阳性提示;13例行核医学肺显像检查,12例诊断为恶性病变。28例PC影像学表现分为3种类型:肺结节、肿块(16例),肺炎样改变(7例),混杂性改变(5例);临床和影像学分析:(1)PC影像学表现为结节、肿块病变者临床症状较轻,而表现为炎症样改变和混杂性改变者临床症状较重。(2)有基础病变的PC患者多呈炎症样改变或混杂性改变,并且其临床症状相对较重。结论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临床应重视PC的存在,认识此病的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能力,并应积极开展病灶经皮肺穿刺及TBLB检查,减少开胸手术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与胸部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7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和低热。CT主要表现单发结节影1例;多发结节影5例,其中4例与斑片状实变影混合存在;多发的段或叶实变影1例。2例在结节影和实变影有厚壁空洞。上述病灶多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肺部异常影像表现多样性,CT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当肺部阴影诊断不明时在鉴别诊断上应考虑此病,是早期诊断的关键;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的CT诊断。方法回顾分析了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7例病灶均位于肺外围胸膜下,1例表现为胸膜下不规则块状影,1例表现为类圆形块状影,2例多发结节,3例单发结节。2例见腺泡结节及小叶中心结节,1例见裂隙样空洞。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以单发或多发肺内胸膜下周围性结节最多见,结节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可有空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其特征性表现。结果肺隐球菌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及胸痛,无症状8例。CT上根据病灶形态分三型为:①结节、团块或片状影27例,其中单发病灶(结节或团块影)6例,多发病灶(包括多发结节、结节并团块或片状影)21例;②浸润实变影6例;③弥漫混合型3例。36例病灶中位于两肺下叶21例(58.3%),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区22例(61.1%),伴有空洞11例(30.6%),晕征7例(19.4%)。结论肺隐球菌病CT表现多样,以结节、团块或片状型多见;病灶多分布于肺外周,可伴空洞、晕征,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肺隐球菌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亚临床症状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亚临床症状型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肺隐球菌病患者10例。结果本组肺隐球菌病的X线、CT表现可归纳为以下5种:①单发结节或肿块5例;②累及一个肺叶多发结节或肿块2例;③累及两个以上肺叶多发结节1例;④斑片与结节影混合病灶1例;⑤多发斑片影1例。病灶分布以两下肺叶为主:左下叶5例;右下叶3例;左上肺1例,右中肺1例。结论亚临床型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以单发或多发结节影病灶为主,可伴有斑片影和空洞,诊断时需与肺癌、肺转移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例原发性肺癌合并肺隐球菌病的误诊及诊断治疗经过,分析误诊原因并总结治疗经验,结合文献复习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例在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的基础上,查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误诊为转移性肺癌,并按转移性肺癌行手术治疗切除右下肺,术后因发热给予普通抗细菌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标本病理提示肉芽肿形成,可见真菌孢子,PAS、GMS均为阳性,确诊肺隐球菌病,给予伊曲康唑治疗10d症状好转,6个月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结论肺隐球菌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容易误诊误治,尽可能行病理检查结合特殊染色明确诊断,标本来源以创伤小的经皮肺穿刺为首选,治疗前需全面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具有ISMC成分的7例宫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年龄36~58岁,中位年龄45岁。大多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接触性出血。肿瘤细胞巢团状,也可见岛状、实性、小梁状及腺样等少见结构,有1例呈现少见的较大腺腔样结构,肿瘤细胞叠瓦状、镶嵌样复层排列,可见多少不等的胞质内黏液,部分基底细胞呈栅栏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肿瘤细胞p16均弥漫强阳性表达,p63基底层细胞少量阳性,消化后PAS示多寡不一的黏液滴阳性。结论 ISMC因其独特的组织学特点为病理医师熟知,对于少见的形态需结合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富于糖原透明细胞癌(G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9例乳腺GRCC,总结该组病变临床资料,并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特殊染色观察该组病变的病理特征。结果 9例GRCC患者年龄37~62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luminal A样3例,luminal B样3例,HER2过表达1例,基底细胞样1例,三阴型1例。GRCC主要组织学特征是大于90%的肿瘤细胞胞质透明并且富含糖原,PAS糖原染色阳性,消化后PAS糖原染色阴性。结论 GRCC在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上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富于糖原及胞质透明可能仅是该类肿瘤的一个形态学特征。此特征可能是不同亚型乳腺癌共同形态学表现,并不代表此类肿瘤具有相似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艾滋病(AIDS)机会性胸部感染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AIDS机会性胸部感染55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及X线胸片表现。【结果155例来源于AIDS高危人群,有HIV传播途径历史,并有相应的全身及肺部的临床表现,HIV抗体检测均阳性。X线表现为:肺结核24例(43%),其中小片状融合的渗出性病灶及条索影12例,两肺弥漫性小结节影7例,胸内淋巴结肿大5例;卡氏肺囊虫肺炎18例(33%),其中两侧肺门及中下肺野网眼状、小片状或斑片状影10例,两肺弥漫性或局限性毛玻璃影8例;细菌性感染7例(13%),其中片状实变影4例,段或叶分布的局灶性实变2例,空洞1例;真菌性感染6例(11%),其中肺间质网状影3例,胸腔积液2例,肺门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AIDS机会性胸部感染的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对于其高危人群有久治难愈的肺部症状,应首先考虑肺部机会性感染,确断还必须结合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和HIv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4年10月-2012年10月确诊的94例PC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94例PC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32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6.2±14.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50例(53.2%)、咳痰41例(43.6%)、发热20例(21.3%)、胸痛15例(16.0%)、气急10例(10.6%)、咯血7例(7.4%)等.影像学显示,以下肺受累多见,60例(63.8%)表现为单发和(或)多发结节,17例(18.1%)表现为渗出实变影,27例(28.7%)表现为混合病灶.94例中,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48例(51.1%),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17例(18.1%),胸腔镜手术确诊24例(25.5%),开胸手术确诊1例(1.1%);经组织学培养确诊4例(4.3%).54例患者行乳胶凝集试验检查,阳性率98.1%(53/54).接受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中,24例得到随访,随访1~3年,术后1年复发1例;接受单纯抗真菌治疗的66例患者中,59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年,40例治愈,12例病灶明显吸收、3例病灶无变化、2例恶化、1例病死、1例2年后复发.结论:PC影像学表现为病灶多发且以肺下部受累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乳胶凝集试验敏感性高,经皮肺穿刺及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有利于该病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认识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of the lung,IPL)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肺部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既往有呼吸感染史42例(77.7%),10年以上吸烟史22例(40.7%);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主要为肺外周带近胸膜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孤立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桃尖征(24%)和平直征(20.3%)为CT特征性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术前误诊率高(75.9%),极易与肺癌相混淆;纤维支气管镜、PET-CT的诊断价值有限,确诊依据病理检查;全部病例手术治愈,预后良好。结论肺炎性假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确诊依据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肺曲霉菌病的原则、方法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6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4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3例CT表现为弥漫性病变的患者采用肺楔形切除术获得病理组织; 31例局限性病变患者均行病变完整切除, 其中肺叶切除术26例, 肺段切除术3例, 肺楔形切除术2例。27例行开胸手术, 7例行胸腔镜手术。  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 所有病例均由病理诊断为曲霉菌感染。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5例(14.7%), 分别为肺栓塞1例, 急性肺水肿1例, 胸腔积液1例, 支气管胸膜瘘1例, 切口裂开1例。术后2~34 d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10.1±6.2)d。随访1~16年, 全部治愈, 无复发。  结论  对于弥漫性肺部病变怀疑肺曲霉菌病无法明确诊断时, 手术肺组织活检可提供病理及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 对于局限性肺曲霉菌病变, 外科手术可将病灶完整切除, 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 并有效缓解症状, 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及1986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105例肾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中无症状型(偶发)占57.14%,腰痛为主型占30.48%,血尿为主型占4.76%,肿块为主型占7.62%;B超表现为均质、边界清楚的实性回声,肿瘤内有星状回声者占15.24%,肿瘤内见钙化者占5.71%;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块状影,增强后肿瘤均匀强化,瘤中心见星状低密度灶者占19.05%;术前误诊为肾癌者42例、肾盂癌者1例、肾上腺肿瘤者3例,术前确诊者9例;行肾癌根治术治疗者89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者16例;光镜下瘤细胞呈腺泡状及梁束状排列,胞质含嗜酸性颗粒,核圆形、大小一致、位于中央;行免疫组化cytokeration8染色者96例均呈阳性,vimentine染色者96例均为阴性,EMA染色者82例均呈阳性;随访1~87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易被误诊为肾癌的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特点,诊断需靠病理检查,治疗时可行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肺部表现及其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8例AIDS患者肺部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中男47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4.27:1;年龄6~78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CT表现的认识和影像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男性4例、女性9例)CT检查结果,并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 病灶累及双侧肺野7例、单侧6例;病灶多发8例、单发5例.CT征象表现为肿块7例,结节3例,小结节2例,实变和磨玻璃样高密度影各5例,网格状影1例.病变的伴随征象包括空气支气管征8例、支气管扩张4例、CT血管造影征2例、钙化2例、肿块周缘晕征1例.2例合并肺门淋巴结增大.4例伴有胸腔积液.结论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表现为伴有空气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扩张的肿块结节影或实变影.  相似文献   

18.
老年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损害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肺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科60岁以上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1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肺脏损害患者平均年龄75.9(60~89)岁,均有慢性基础病。发病至确诊的中位间隔时间为4个月(2周~1年)。小血管炎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咯痰(90.9%);喘憋气短或活动耐力下降(63.6%);咯血/痰中带血(36.4%)和发热(45.5%)。胸部影像学9例(91.9%)表现为肺间质病变,其中8例呈显著肺纤维化表现;2例(18.2%)呈两肺大片渗出的弥漫肺泡出血表现(其中1例在肺纤维化基础上发生);1例呈结节性病变(9.1%)。8例(72.7%)患者初诊时无肾损害。确诊主要依靠血清ANCA的检测和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经免疫抑制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好转,初诊及随访期间5例(45.5%)因呼吸衰竭或严重感染死亡。结论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常有肺部受累并可以为首发表现。其症状和胸部影像表现多样,肺间质病变突出。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肺错构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8例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从中找出其与肺癌、肺结核瘤的鉴别要点,通过微创外科治疗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的对比,总结微创外科治疗经验及体会。结果 98例患者中有症状者66例,术前诊断为肺错构瘤18例,肺癌25例,肺结核瘤15例,肺炎性假瘤10例,肺内阴影性质待查30例。误诊率81.6%(80/98)。结论肺错构瘤误诊率很高,确诊靠病理诊断,手术切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微创外科治疗较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