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婴幼儿鲜红斑痣的护理方法。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回顾性分析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婴幼儿30例的临床资料,年龄1~3岁,经静脉注射光敏剂,给药剂量2 mg/kg,激光波长532 nm,功率密度80~100 m W/cm2,时间10~15 min。治疗前做好患儿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避光物品的准备,光敏剂的准确配制及注射,医护密切配合。治疗中指导患儿和家属正确配合。治疗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结果:30例患儿平稳度过治疗期,配合良好。整个治疗过程未见明显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治疗后疗效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婴幼儿鲜红斑痣安全、有效。激光治疗前后周全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2.
正目的: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Vascular 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V-PDT)是治疗鲜红斑痣的首选疗法。V-PDT中,鲜红斑痣的病变血管会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血流灌注量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本研究监测了鲜红斑痣在V-PDT中血流灌注量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共招募鲜红斑痣患者15例,患者在接受V-PDT治疗过程中,利用激光多普勒成像和漫反射光谱系统  相似文献   

3.
血卟啉单甲醚(HMME)是许德余教授等研制的一种新型光敏剂,其单态氧量子产率为0.6,作为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光敏剂已完成临床试验。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HMME的单光子吸收、双光子吸收、荧光发射和光漂白等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波长激光介导的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技术(Vascular—target photodynamic therapy,VPDT)对大鼠小肠肠壁血管的封闭效应,为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过程中,除光动力效应产生的活性氧物质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外,组织吸收激光产生的热效应也可能会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初步观察了血管内皮细胞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坏死和凋亡率,以期了解光动力中的热效应规律。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总结两种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激光治疗无明显效果改作光动力治疗的Ⅲ型鲜红斑痣患者23例,男性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4岁,红斑面积平均20.35cm2,脉冲染料激光治疗3次后行光动力治疗3次。B组:为光动力治疗后的分散病灶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Ⅲ型鲜红斑痣患者56例,男性26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27岁,红斑面积平均34.73cm2,光动力治  相似文献   

7.
KTP/532激光用于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本文将KTP/532激光引入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研究,对5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经一年多的随访发现,KTP/532激光与氩离子激光具有相近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光动力疗法选择性治疗鲜红斑痣的新光源。本组病例的疗效观察进一步证实了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光动力疗法目前是鲜红斑痣和黄斑变性等常见微血管疾病的临床首选疗法。显然,将光动力作用限制于病灶微血管的精确光动力疗法是微血管类疾病治疗的理想目标。光敏剂通过静脉注射进人血管后,可以随血流传输和在血管内皮细胞吸附,同时也会向血管外扩散;  相似文献   

9.
正目的:建立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数据库,为医疗数据存储和统计学分析提供方便;通立专家库系统为光动力疗法提供信息化支持。方法:(1)以MySQL为基础搭建平台,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科800例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病例中抽取年龄、体重、给药剂量、功率密度、光照时间、治疗结果等特征建立电子病例数据库。利用K-Means算法对数据库内  相似文献   

10.
正目的:评价和比较LED光照射的光动力疗法治疗成人鲜红斑痣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面颈部成人鲜红斑痣患者50例,其中红型24例,紫型26例,均采用HMME-LED光动力疗法治疗一次。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进行疗效评估。结果:50例鲜红斑痣患者中,红型总有效率为70.83%(17例);紫型总有效率为53.85%(14例)。红型与紫型间总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4例患者出现局部一过性色素沉着,1例患者出现局部非特异性热损伤,无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1.
杨媛  李健  郭芳芳  彭涛 《西南军医》2011,13(5):846-847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治疗鲜红斑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用585nm强脉冲光治疗鲜红斑痣,强脉冲光穿透皮肤后,被血管内的血红蛋白优先选择性吸收,造成栓塞和血管壁受损破坏,从而达到治疗异常毛细血管的目的。结果本组150例患者治疗后,效果较满意,无瘢痕增生、质地改变等不良反应。结论强脉冲光子治疗鲜红斑痣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光动力学治疗鲜红斑痣的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鲜红斑痣136例,光敏剂为血卟啉单甲醚,光源为HLCu-10型铜蒸气激光器。取HMME1μg做皮试,静脉推注HMME3.5~5mg/kg,5min内激光照射,功率密度80~100mW/cm^2,照射时间1个光斑20~40min,光斑直径8~10cm。  相似文献   

13.
<正>目的:总结δ-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尖锐湿疣、痤疮、酒渣鼻等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介绍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Ⅱ、Ⅲ期临床试验的部分结果。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ALA-光动力疗法治疗的87例疮、酒渣鼻等皮肤病的效果,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总结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Ⅱ、Ⅲ期临床的经验与体会。结果:PDT治疗  相似文献   

14.
数学仿真研究光漂白对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建立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中激光、光敏剂、氧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对表皮、真皮、血管中单线态氧的产生过程进行仿真,了解与光漂白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单线态氧产生的影响,进而了解光漂白在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MonteCarlo方法描述光在组织中的分布;用药代动力学描述光敏剂在血管中的变化规律;用Fick定律描述光敏剂和氧在组织中的扩散和分布;用与氧含量有关的二级动力学描述光敏剂的漂白;用Lambert-Beer定律和单线态氧的量子产率来计算皮肤各层组织中单线态氧的产生。结果由于光漂白的作用,激光和光敏剂剂量的增加使血管壁单线态氧产量增加,比正常组织中多。光敏剂漂白特性的改变,对真皮和表皮中单线态氧的产生有较大影响,对血管中单线态氧的产生没有影响。结论数学仿真能较全面地描述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中光漂白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鲜红斑痣(PWS)在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先天性的真皮浅层毛细血管网的扩张畸形。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V-PDT)是治疗PWS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为了不断提高疗效,需要准确判定PWS患者病变靶组织特性(如病变血管深度、管径和血流等),以便为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V-PDT治疗方案。近年来,大量研究组致力于开发用于评估PWS病变靶组织结构和功能特性的无创光学测评技术,笔者将在文中综述目前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以及已经应用于临床评估PWS的光学测评技术,主要包括: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光声成像技术、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激光散斑成像技术和空间频域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6.
氩离子激光和KTP/532激光用于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以铜蒸汽激光为光源,对50例鲜红斑痣患者的57个病灶进行了光动力学治疗,经2至14个月随访观察,治疗全部有效。本文还分析了与疗效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疗效确切,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有明显疼痛感。泰勒宁为口服组方镇痛药物,含5mg盐酸羟考酮和325mg对乙酰氨基酚,对中重度疼痛镇痛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本临床试验旨在探讨术前口服泰勒宁在鲜红斑痣的光动力治疗中预防和治疗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光敏剂漂白特性在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目的:监测光动力治疗过程中鲜红斑痣组织内光敏剂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光敏剂漂白特性在光动力疗法微血管选择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鲜红斑痣病人34例,男性15例,女性19例,静脉注射血啉甲醚和血卟啉衍生物5mg/kg后给予铜蒸气激光照射,使用三倍频Nd:YAG激光和光学多通道分析仪(OMA)在治疗前和治疗中的多个时间点对治疗区皮肤组织进行荧光光谱检测,绘制成时间-荧光强度曲线。结果:治疗区皮肤组织中光敏剂荧光强度在激光照射开始后迅速下降,血啉甲醚荧光强度的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血卟啉衍生物。结论:治疗区皮肤组织中光敏剂的漂白速度明显大于光敏剂的补充扩散速度,光敏剂漂白可能是光动力疗法微血管选择效应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临床治疗和理论分析两方面评价强脉冲光系统是否适用于治疗面、颈部鲜红斑痣。方法用Lumenis ONE强脉冲光治疗鲜红斑痣患者35例,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该强光系统的光子与脉冲染料激光两个波长的光子在皮肤组织中的传输过程及能量沉积进行模拟比较。结果强脉冲光治疗鲜红斑痣临床疗效显著,82.1%的患者达到>50%的清除率,其中28.6%的患者达到>75%的清除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十分接近。模拟结果显示,强脉冲光系统和595 nm激光系统的光子在血管中的光能量分布比577 nm激光系统的光子更为均匀,穿透深度更大。结论强脉冲光系统可以成为临床治疗面、颈部鲜红斑痣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Vascular targeted photodynamic therapy,V-PDT)是国内治疗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s,PWS)的首选疗法。如何在术前准确判定PWS病变靶血管特性,术中实时监测V-PDT效应,术后定量评估疗效,对于改善PWS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围绕V-PDT治疗PWS过程中所涉及的剂量参数(主要包括光剂量、光敏剂浓度、血氧饱和度、单线态氧产量和靶血管响应等),全面总结了各种先进的光学技术在这些剂量参数监测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简要探讨了V-PDT剂量监测技术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