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把接受检查的患者分为常规检查组(A组)及咪唑安定组(B组);A组患者接受常规胃镜检查,B组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前5min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0.06mg/kg)。观察并比较两组在胃镜检查中的痛苦反应及血氧饱和度在胃镜检查前后的变化。结果:B组患者各项痛苦反应明显低于A组(P〈0.05);检查前、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两组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术中应用咪唑安定安全可靠,并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术与常规胃镜术2种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度.方法 随机抽取进行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者(称观察组)与常规胃镜检查者(称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推注异丙酚,在睡眠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2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中躯体反应,并记录术后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检查中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检查中躯体反应明显小于时照组(p<0.05),检查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安全,较常规胃镜检查躯体反应明显少,受术者自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接受清醒镇静胃镜检查者进行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对接受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文将 4 0 3例接受清醒镇静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 ,在相同的医生、助手、药物的情况下 ,观察组在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 ,使其在注药前已达到清醒镇静的 2级状态 ,对照组在检查前仅做常规的术前解释 ,其余相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遗忘率及术前、术中、术后的镇静度都强于对照组 ,其比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胃镜检查前先做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患者在镇静、不焦虑的状态下 ,加上药物作用可达到最佳的镇静效果 ,从而提高患者接受内镜检查与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何兴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75-7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胃镜检查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按胃镜检查术要求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检查耐受度等方面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胃镜检查耐受正常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检查开始后实验组的心率、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胃镜检查术的护理中增加心理干预,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更好配合检查,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对接受清醒镇静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文将403例接受清醒镇静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的医生、助手、药物的情况下,观察组在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使其在注药前已达到清醒镇静的2级状态,对照组在检查前仅做常规的术前解释,其余相同.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遗忘率及术前、术中、术后的镇静度都强于对照组,其比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胃镜检查前先做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患者在镇静、不焦虑的状态下,加上药物作用可达到最佳的镇静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接受内镜检查与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用于超声胃镜检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要使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安全有效用于超声胃镜检查,我们必须健全护理措施,提高安全护理意识及护理质量。方法术前除按胃镜常规护理外,还应做好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准备抢救设备,维持静脉通道,缓慢推注咪唑安定。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镇静程度以及有无误吸、躁动等情况发生。术后继续观察病情并交代注意事项。结果1617例患者均在清醒镇静状态下完成检查,其中有138例使用了追加量,有48例在用药后5~10min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低于90%。检查后一般30min恢复清醒。结论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用于超声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新技术,它给内镜护士提出了新的护理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无痛苦胃镜术增加患者对内镜检查的耐受性。它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减少患者对检查的焦虑和担心,另一方面足减少检查时的痛苦反应。方法对胃镜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麻醉组各90例,麻醉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1mg/kg和丙泊酚1.0~3.0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立即进行胃镜检查;常规组则按常规胃镜检查方法。观察两组检查前、中、后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按照不同时段采取相应对策。结果麻醉组患者心率和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常规检查组。结论无痛苦胃镜术可增加患者对内镜检查的耐受性,结合相应护理措施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检查的适应性,且实现了患者安全舒适无痛苦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总结观察组528例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并与常规胃镜检查对照组5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观察组528例全部完成检查,对照组523例顺利完成检查。两组患者检查中及检查后均未发生呕血、黑便、胃食管反流等严重并发症。(2)观察组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躁动、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嗜睡、幻觉的发生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均未严重神志意识障碍,血压、心率异常波动以及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检查中和检查后对照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各观察指标和检测指标均优于常规胃镜检查。护理安全管理和插镜配合是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芬太尼和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1500例给予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1200例给予常规操作(不给镇静药),比较2组胃镜检查中患者的反应和感受,观察并记录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查后对患者遗忘率调查及医生和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镇静组患者99.2%无不适,而对照组为35%无不适(P<0.01);两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少;镇静患者满意度100%.结论: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麻醉辅助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得到患者更好的配合,内镜医师操作更得心应手,同时可使患者遗忘不良记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罗咏萍  陈扬  李钰 《华西医学》2009,(7):1746-1748
目的:讨论胃镜检查中更加舒适的一种镇静镇痛方法。方法:芬太尼-异丙酚为Ⅰ组,咪唑安定一异丙酚组为Ⅱ组。观察记录各组术中的反应、胃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物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清醒时间,检查前中后BP、HR和SpO2的变化,及术后问卷调查。结果:Ⅰ组药物的起效快,受检者苏醒及清醒时间短,术中不适反应少,与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镇静无痛苦胃镜检查中芬太尼一异丙酚联合用药更舒适。  相似文献   

11.
门诊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门诊镇静胃镜检查的可行性 ,安全性和副反应。方法 10 0例门诊镇静胃镜检查患者为Ⅰ组 ,配对的 10 0例常规胃镜检查患者为Ⅱ组 ,Ⅰ组经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0 2~ 0 4 μg kg和异丙酚 0 5~ 2 0mg kg ,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 ,插入胃镜检查 ,Ⅱ组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结果 Ⅰ组 10 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 ,在检查中心率和血压有下降趋势 (P <0 0 5 ) ,97例患者 (97% )愿意再次接受检查 ,明显高于Ⅱ组的 4 0例 (40 % ) ,所有患者的SPO2 均维持在 95 %以上 ;Ⅱ组有 7例 (7% )由于无法忍受而放弃 ,2 5例患者 (2 5 % )拒绝再次接受检查。结论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门诊镇静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具有镇静效果好、清醒快、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且未见明显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60例患者为麻醉组(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60例为对照组(常规操作),检查前、中、后均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中麻醉组MBP、SpO2、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MBP、HR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麻醉组镇痛评分、镇静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麻醉组、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分别为(9.8±0.3)分、(6.1±1.4)分,麻醉组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组愿意再次接受胃镜检查56例(93.33%),对照组33例(55.00%),麻醉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组对检查过程完全无记忆47(78.33%)例,记得插入胃镜7例(11.67%),记得拔出胃镜6例(10.00%)。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而且安全,护士全面系统施行检查前、中、后的各项护理,是保证老年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电子胃镜检查中实施图册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3月—201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4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28例为对照组,22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在检查前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图册式健康教育方案。结果 两组患者插镜后肌肉紧张度、恶心、呕吐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咽部通过情况、胃腔展开情况、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图册式健康教育能减少患者在胃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显著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的耐受程度,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笑气( N2O)吸入清醒镇静对胃镜检查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6月行笑气镇静下胃镜检查者285例,随机选取300例常规胃镜检查者作为对照,观察吸入笑气的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笑气镇静组相对于常规胃镜检查组可减轻胃镜检查中的不适症状,且对生命体征无影响(P>0.05),医师满意率高达95.2%,患者满意率为97.6%.结论 笑气吸入镇静起效迅速、可控性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要使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安全有效用于超声胃镜检查,我们必须健全护理措施,提高安全护理意识及护理质量.方法术前除按胃镜常规护理外,还应做好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准备抢救设备,维持静脉通道,缓慢推注咪唑安定.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呼吸、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镇静程度以及有无误吸、躁动等情况发生.术后继续观察病情并交代注意事项.结果1 617例患者均在清醒镇静状态下完成检查,其中有138例使用了追加量,有48例在用药后5~10 min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低于90%.检查后一般30 min恢复清醒.结论咪唑安定清醒镇静术用于超声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舒适的新技术,它给内镜护士提出了新的护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解除常规胃镜检查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使病人配合检查,达到有效诊治目的。方法:应用镇静剂使病人短暂人睡后行胃镜检查,醒后对检查过程无记忆、无痛苦感觉。结果:本组125例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术,术后1~5分钟逐清醒,30分钟内完全恢复正常后离院。结论:无痛苦胃镜检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敏  刘晓琳  张云平 《全科护理》2016,(30):3169-3170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病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其临床实用价值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84例常规行胃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护理干预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组(A组)和普通无痛胃镜检查的对照组(B组),A、B两组均实行常规的胃镜检查护理措施,A组另外实行专门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观察术中的皮肤血氧饱和度(SpO2)和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2h的定向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整个围检查中的SpO2维持在95%以上,术后清醒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术后2h定向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减轻术中低氧血症的程度,及时使病人及早清醒以及早腾空检查床加快检查周转频次。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术后患者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咪哒唑仑和芬太尼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患者对该项检查的顺应性和检查的成功率,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438例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中联合使用咪哒唑仑和芬太尼,对检查过程进行观察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对检查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同期实行常规胃镜检查的对照组451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438例观察组患者因护理措施得当,护理配合到位,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发生,检查过程顺利,患者安静、无痛苦,清醒后对检查过程无记忆,检查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使用咪哒唑仑和芬太尼进行胃镜检查安全、舒适、有效,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掌握麻醉药物特性,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配合是无痛胃镜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无痛胃镜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术前准备同常规胃镜检查,不同的是受检者先静推阿托品0.5mg,咪唑安定1.0~2.0mg/kg,再用异丙酚1.0.1.2mg/kg,静脉注射,待病人睫毛反射迟钝或消失,自主呼吸正常后,再行胃镜检查。结果:162例病人检查完成时间为3~11min,平均7.8min。结论:镇静状态下胃镜检查术可减少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以及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并发症,尤其适合于儿童和精神分裂症等不能配合的受检者,无痛胃镜检查方法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方法将受检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为分步给药法,对照组为常规给药法,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异丙酚用量,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镜时的镇静程度、咽部反射、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评价2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异丙酚用量少(p<0.01),对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较常规给药法小(p<0.01).观察组的患者镇静深度较常规给药法的镇静深度浅(p<0.05),术后患者的满意度与常规给药法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有潜在氧饱和减少危险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用分步给药法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