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3.
李海周辉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12):31-32
难治性腹泻是指长期、反复或短期内大量腹泻,用一般止泻药物难以控制者。病因广泛,由细菌、病毒、原虫感染、吸收不良、过敏、缺血、各种理化因素及类癌综合症等。临床上常见以下四种类型,分述如下。
1、分泌性腹泻:病因多因为小肠或结肠疾病,肠道细菌外毒素、类VIP多肽、甲状腺髓样癌分泌前列腺素、降钙素及5一羟色胺等。 相似文献
5.
8.
10.
<正> 1990年春节期间,本县魁圩乡扶锁片发生了一起病毒性流行性腹泻,共发病68例,除医疗队进村前死亡5例,余均在半个月内陆续治愈。现将其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吴毅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32(4):502-502
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体会吴毅明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24例,现将治疗结果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8例。年龄6~14岁,平均105岁,本组年龄偏大。轻度脱水2例,中度脱水12例,重度脱水10例。患儿多有吃卤菜... 相似文献
13.
(1)湿胜困脾;(2)脾虚生湿;二者互为因果。中医认为:婴幼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虚弱,脾虚不足,这是腹泻之内因。又因小儿乳食不节,损伤脾胃,更易感受暑湿之邪,蕴结肠胃,致使脾失运化,水泛为湿,谷及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以致湿邪滞留;而成腹泻。 相似文献
14.
韦健霞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5):312-313
笔者用山茛菪碱 (6 5 4-2 )治疗婴幼儿腹泻6 0例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2 0例均为住院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 ,每组 6 0例。治疗组 ,男 37例 ,女 2 3例 ,年龄 6个月~ 3岁 ,其中 6个月~ 1岁 1 7例 ,1~ 2岁 31例 ,2~ 3岁 1 2例。对照组 ,男 33例 ,女 2 7例 ,年龄 6个月~ 3岁 ,其中 6个月~ 1岁2 1例 ,1~ 2岁 2 3例 ,2~ 3岁 1 6例。患儿均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就诊。大便呈黄色或乳白色蛋花汤样 ,无粘液脓血便 ,大便次数少则 4~ 5次 /天 ,多则 2 0余次。治疗组发热 30例 ,呕吐 43例 , ~ 度脱水 5 2例。对照组中发热 …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
2000~2005年确诊的功能性腹泻患者30例,均符合罗马Ⅲ标准,排除肠易激综合征,通过粪隐血检查、全消化道钡透及结肠镜检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呈明显的年龄分段现象,15—25岁16例,35—45岁7例,其余各年龄段5例。病史0.5~3年。排便情况也有区别,多者3—6次/日,少者2—3次/日,均为稀便,不伴腹痛,排便前有紧迫感,无肛周疼痛。其中22例消瘦,3例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表现,消瘦与贫血症状和病程时间及排便次数呈正相关。30例均有精神方面因素,或诉压抑,或诉紧张,或与周围学习、工作、家庭环境等关系不协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连素、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对慢性腹泻的治疗结果。方法将6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黄连素、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氟哌酸或环丙沙星、鞣酸蛋白、地芬偌酯,并结合临床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连素,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小儿腹泻病患儿应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补充锌元素及调节饮食结构等综合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未使用任何抗生素,通过综合治疗,总有效率94.3%.结论: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才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中医称腹泻为“泄泻”。腹泻包括的范围较广。一切由于肠道蠕动增强、肠道分解吸收障碍、肠炎、各种机械性刺激以及时令气候变化而致的泄泻,均属腹泻的范畴。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样,伴有腹痛肠鸣、腹胀、少腹重坠不适等。其中,急性腹泻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所伤而致,性质多属实热。因病程较短,病变单纯,故治疗较易。至于慢性腹泻,多因内伤久病或脏腑功能低下所致。其性质多属虚寒,且病程缠绵,病情复杂,故治疗较难。现将中医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健脾渗湿法刘××,女,23岁,1964年2月26日初诊。产后腹泻年余,大便每日3~4次。近两月来大便稀薄如鸭粪,完谷不化。另外腹胀肠鸣、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气短面白、口不渴、面浮肢肿、舌淡有齿痕、苔白而滑、脉细无神(右关为甚)。证属脾虚湿困,运化失常。处方:党参20克,云苓30克,白术20克,生山药30克,枳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