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杜绝输液过程中液体少输或者多输及错输的情况发生,经过2001-2007年5年总结出了一套静脉输液瓶的排列排序方法,应用此方法,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减轻了护士来回加注输液的时间,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这种排列排序方法主要是用26个英文字母进行排列和排序。  相似文献   

2.
林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647-8648
手术室工作特点是紧张繁忙,设备器械种类多,各种器械设备以致一刀一剪一针一线都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取得手术成功不可忽视的细节。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的技术性强,责任心要强,工作要步步到位。尤其是在我们国内,护士工作量大有时一个护士要管理2个患者,甚至是长时间的加班,导致身心精疲力竭,极易发生差错事故,为了杜绝差错事故,确保手术室工作质量,现将手术室易发的差错事故及其防范措施总结如下。1常见差错事故和防范措施1.1开错手术部位及开错患者由于工作的疏忽大意,手术时开错手术部位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屡有所闻,也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为了杜绝此类医疗事故,巡回护士必须严格把关、除认真术前“四查”(查患者皮肤、装饰品、药敏试验及胃肠道准备)“八对”(对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诊断)外,还要与患者本身核对手术部位。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我院在门诊输液室推行使用输液牌及输液巡回卡,对所有输液病人除做好三查外,另外增加一项输液牌号对号入座,防止同名同姓的患者输错水、换错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和广大患者及家属的认可,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规范核对细节,有效预防静脉输液差错。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271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410例,静脉输液42026组,采用常规输液查对的流程确认身份;观察组患者1303例,静脉输液41102组,除常规输液查对流程外,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并由患者或家属参与亲自查看输液瓶标签上姓名,确认身份。观察两组患者输液穿刺或更换输液瓶时因身份识别而发生临界差错的患者例数和静脉输液组数。结果对照组患者身份识别准确1404例,发生临界差错6例,观察组患者身份识别准确1303例,发生临界差错0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对照组身份识别准确42020组,发生临界差错6组,观察组身份识别准确41102组,发生临界差错0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患者亲自参与双重身份确认能有效预防静脉输液差错。  相似文献   

5.
蔡江  彭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7):2930-2930
临床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时需要时刻密切注意输液剩余量,增加了护士、患者或陪护人员的负担和患者的心理压力;由于护士配备不足、患者家属疏忽或抢救等原因,经常会发生静脉输液滴空现象,影响治疗效果,又可能导致空气栓塞等差错事故的发生,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为此,笔者研究设计出一种能实时监测输液状态的静脉滴注监控装置,可以有效的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临床上在治疗闭合性骨折时使用酒精制的输液冰袋,这种输液冰袋在冰冻后变为液体状,放置于患处时,由于水的流动性,不能对患处进行均匀的冰敷~([1-2])。同时,制作清水或酒精冰袋的过程也增加了护士人员的工作量,易发生输液差错等事故。本研究采用医用理疗袋(冷热敷袋)对本院骨科收治的闭合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代丽 《护理研究》2007,21(8):2085-2085
临床护理人员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常用记号笔在输液瓶上记录病人的姓名、床号、输注的液体、名称及剂量。但由于病情变化需停改液体时,输液瓶上遗留的墨印以往常用胶布粘贴或用记号笔写“DC”,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胶布粘贴,造成浪费;用记号笔写“DC”,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如果“DC”不清晰,护士查对不仔细,还可能导致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8.
病房静脉液体的摆放一般是按床号将加入输液瓶中的药物摆放在输液瓶旁边,由于操作台空间的限制、加入输液瓶中药物的数量、种类不同等原因,给临床工作带来麻烦,容易出现差错。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利用废弃的一次性输液器外包装制成摆药袋,可以有效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加强门急诊输液存在问题及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门诊输液已成为医师和患者选择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因具有简单、经济的特性,使门诊输液患者数量逐年剧增。而随着患者多、停留时间短、工作量大、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患沟通少、病种多杂、用药种类多等问题的增多,门诊输液护士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我院急诊输液室承担门急诊输液工作,日输液300~700人次。为了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本文分析了门急诊输液面临的问题及护理安全隐患,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并确保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安…  相似文献   

10.
输液架是医院必不可少、使用频率较高的医疗辅助设备。传统的悬挂式输液架上端通过滑轮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天轨,下端设有挂钩用于悬挂输液袋或输液瓶,输液袋或输液瓶中的药液通过自身重力产生压力进入人体,该种输液架可沿天轨移动,输液覆盖范围广,但挂钩所在高度为固定的,无法通过高度差来调节输液速度,若患者因病情或液体性质等需快速输液时,医护人员只能将输液袋或输液瓶取出悬挂在更高的挂钩处,如此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输液袋或输液瓶在转移的过程中容易被打翻;输液管道器材还存在被扯掉的风险。患者及家属的安全也存在隐患,鉴于此,笔者自行设计了智能自动升降悬挂式输液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常见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消除手术室安全隐患,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安全。方法: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防接错患者、做错手术部位、输错血以及敷料或器械遗留体腔;妥善搬运患者,防止患者意外受伤;标本留取及送检过程严格执行《标本留送制度》,防止标本损坏、丢失;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结果: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安全。结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是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医疗纠纷在逐年上升。护士作为直接责任者或直接投诉对象的医疗纠纷也在不断增加[1]。手术室是易发生差错事故的高风险科室。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及笔者工作体会,现将发生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及我院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总结如下。1手术室护理纠纷原因1.1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手术室护理工作引起的纠纷大多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有关,如接错病人、用错药、输错血、烫伤病人皮肤、手术伤口遗留纱布或器械、误用未消毒的器械和敷料、送检标本遗失等等,其中手术器械、纱布等遗留胸腹腔或切口内而引发护理纠纷在新闻媒体上屡…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存在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一次性输液器的输液瓶接人装置,插人输液瓶的深度不容易控制,造成输液瓶内液体残留,尤其当输注贵重药品时,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而引发医疗纠纷[1-3];其次为了尽可能减少输液瓶中的液体残留,不得不反复插拔一次性输液器的输液瓶接入插头,而且每次更换输液瓶时,一次性输液器的输液瓶接人段都会暴露于病房的空气当中,这一切无疑都会增加静脉输液过程中病菌污染的可能,增加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概率[4].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无残留防污染静脉输液接人装置-ZM接头,可以消除输液瓶内液体残留.同时避免输液瓶接入段暴露于病房空气中,减少了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儿科门诊输液室具有工作量大、噪声大、工作细、家长要求高等特点,是差错事故的好发部门之一.为了克服以上特点给护理工作带来的困难,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满足患儿的治疗需要和家长的要求,收集了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505例护理差错,经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未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15.
CT室护理差错事故原因及防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CT室护理工作看似比其他科室工作简单 ,但同样存在疏忽大意导致差错事故的隐患。如某 CT室曾发生一脑梗塞与脑出血患者对换检查的差错事故 [1 ] ,我科也曾发生 1例取错 CT结果而几乎行开颅手术的差错 ,就 CT室差错事故的常见原因分析如下。1  CT室差错事故的常见原因1.1 缺乏责任心 ,是发生差错事故的根本原因 如工作中不坚守岗位 ,导致患者自行取错报告 ;对增强患者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详细询问病史而发生过敏反应 ;对腹盆腔检查患者不认真进行肠道准备 ,给诊断造成困难或给患者增加辐射等。1.2 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其中最…  相似文献   

16.
张立新  曾丽 《当代护士》2008,(9):110-110
临床上住院病人根据病情,医生往往需开出多组静脉输液药物,在病人多、护理人员少的情况下,为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方便病人,利于工作,我们将输液卡按序号排列,应用于多组静脉输液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需要快速输液时对输液装置的改进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现有的输液装置进行改进,把输液瓶上在生产制造时就设置上带开关的充气管接头,当要求快速输液时可将配套的进气管插接到充气管接头上,打开开关通过推针栓将从通气嘴进到针筒中的气体推注入输液瓶中以快速连续给患者输药液。结果输液瓶快速输药液器具加压静脉输液方法,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结论操作简便,节约人力,减轻工作量,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病房静脉液体的摆放一般是按床号将加入输液瓶中的药物摆放在输液瓶旁边 ,由于操作台空间的限制、加入输液瓶中药物的数量、种类不同等原因 ,给临床工作带来麻烦 ,容易出现差错。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利用废弃的一次性输液器外包装制成摆药袋 ,可以有效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1 制作与使用方法  将取去输液器的外包装袋开口向上竖向对折 ,然后用剪刀距离开口端 3cm处自中缝平行剪至距边缘 2 .5cm处即可。此时输液器袋即为上端带孔的摆药袋 ,将加入相应输液瓶中的各种药物全部放入摆药袋中 ,再把摆药袋套在输液瓶颈部。2 优点  取材方便 ,制…  相似文献   

19.
收集了我所及三家医院口腔科十五年来口腔科实习生拔错牙、器械误人消化道、呼吸道、车针误伤唇颊舌粘膜、开髓侧穿或底穿等差错事故42例,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加以分类,并深入分析造成差错事故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为口腔科临床实习带教医生提供一些帮助。 临床资料 1口腔科实习生引发的42例医疗差错事故的患者年龄、性别分类.见表1。 2拔错牙的8例中,因首诊实习生思想不集中错写牙位而导致复诊时另一实习生拔错牙的有3例。如在正畸科实习的同学把应拔除的斗错写成,而导致另一同学拔错牙;因错把刚萌出的恒牙当作乳牙或多生牙…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医用输液器没有防滴空功能,在输液末或多瓶(袋)输液更换输液瓶(袋)的间歇如未能及时操作,液面将会下降到墨菲氏滴管下面的引流管中,随即空气进入输液管道,要接续新的药液必须先排除引流管中的空气,否则会造成回血甚至因操作失误导致空气栓塞,对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还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常用逆行向上排气法处理或更换新的输液器。逆行向上排气法在液面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