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减少重症监护室(ICU)内危重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综合分析ICU病重患者的临床特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当以及ICU病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关系。结果ICU病室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医院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为致病力较弱的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途径主要有:经器官插管侵入,呼吸道吸人;通过留置各种引流管及血管内的导管侵入;护理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病室环境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结论通过加强对上述引起感染途径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ICU病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占前三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结论加强ICU病室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病区规范化管理对改善病室质量的重要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健康。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国内外已有的病区管理最佳实践措施。结合本院控感工作质量考核与检查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质量改进。大量科研数据证明了实施病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结果在病区通过实施环境清洁、医疗设备表面保护性覆盖、湿式清扫、保持床垫干燥、加强重点病人管理、做好终末消毒处理、病室空气净化等最佳实践明显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诊疗环境。结论在病区严格实施规范化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病室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ICU医院感染老年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ICU医院感染中感染部位占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结论:加强ICU病室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加强院感护理管理措施,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根据监测资料及现场调查,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建立新的院感管理制度。结果 ICU医院感染率2003—2004年(干预前)的15.16%T降到2005—2006(干预后)的4.95%p〈0.01(x^2=45.020);结论 加强ICU病室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使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毕研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227-22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占前三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意外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结论:加强ICU病室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术后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术后发热4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热可由各种并发症引起,以膈下积液合并感染及肺部感染最为常见,有时无原因。结论术中仔细操作,减少并发症,术后注意预防感染可有效减少术后发热。  相似文献   

8.
刘春 《当代医学》2009,15(24):109-110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1月117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切口感染占外科医院内感染率最高;并与术前准备、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结论加强病室、手术室管理、重视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以及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做好急性呼吸道发热病人的就诊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卫生部近日制定了《急性呼吸道发热病人就诊规定》。  相似文献   

10.
吴克长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2054-2054
目的分析肺结核病人治疗中发热原因。方法选取1992年以来86例发热或治疗后发热的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发热原因是多样的,但呼吸道感染占多数。结论肺结核发热或治疗中发热的病人,仔细查找原因,对症处理发热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于抢救危重病人,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一种给药途径。所以输液中发热反应最常见,如处理不当,往往就会造成患者机体的严重损害,引起休克甚至死亡。现将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的原因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1991年至2006年306例行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病人的临床资料,对体温〉38℃持续2周以上的102例病人的发热原因及诊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除61例不明原因发热外,其余41例与术后并发症有关。以膈下感染、切口感染、门静脉血栓形成为术后发热的常见原因。结论 全脾切除术后预防膈下感染、切口感染、门静咏血栓形成是减少术后持续发热的关键,对原因不明者考虑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医院感染环境中,手术室是最易引起感染的地方,大部分病人体质弱,抵抗力低,手术中的器械物品直接接触病人的伤口,最易引起医源性感染。引起感染的途径还有空气、器械、用药、手术人员的手,以及各种消毒液。同时.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及医院声誉,增加患者痛苦和延长患者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作好手术室的感染控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ICU监护室是医院主要科室之一,主要集中了全院危重症患者,由于患者普遍存在自身免疫低下、抵抗力差、接受侵入性诊疗多,监护措施多、使用广谱抗生素大、时间长等特点,其院内感染率比普通病区高,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在ICU相对增高”。可见ICU病室的感染控制是十分重要,当前,医院感染控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更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而ICU监护室由于其接收的病人病情重、抵抗力低,加之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个人治疗等,使ICU病人感染的机率明显高于一般病房。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我院重症监护病室的工作,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敬 《当代医学》2014,(21):51-52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总结广东省阳春市潭水中心卫生院自成立发热门诊以来传染病报告流程、规范操作流程、感染监测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回顾性分析、比较成立发热门诊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成立发热门诊以后(2012年度)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分别为8.0%、96.0%、92.3%,成立以前(2005年度)分别为36.0%、72.0%、69.2%,2012年度明显优于2005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门诊的成立和发展,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成功排查传染病患者和救治特殊感染患者,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血液病病人肛周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液病病人肛周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2 3例肛周感染病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观察。结果 :病人自身免疫力、年龄与性别、卫生习惯、就医环境及制度、医护人员的责任心等是病人发生肛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 ,提高专业素养 ,重视健康教育 ,改善就医环境是预防病人肛周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肺炎爆发流行的调查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秉丹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152-153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爆发流行的原因及传播途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呼吸机管道、工作人员的手及病室环境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呼吸机管道消毒不严格是引起此次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茵感染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污染的手、病室环境的污染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 重视医院感染,增强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认真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消毒灭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138例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ICU医院感染患者1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中以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占前三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基础疾病以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性疾病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孢曼不动杆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并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结论加强ICU病室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病病人肛周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3例肛周感染病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措施进行观察.结果:病人自身免疫力、年龄与性别、卫生习惯、就医环境及制度、医护人员的责任心等是病人发生肛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专业素养,重视健康教育,改善就医环境是预防病人肛周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钩体病的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个钩体病重疫区县,开展基本情况调查,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和对照人群血清抗体水平测定,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全血钩体分离培养等。结果4个疫区县为年平均气温高、雨量充沛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共检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全血,血清690份,对照人群血清400份。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2.4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1:173.01,从全血中分离出钩体菌株3株,检出率0.44%,三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有一定比率的人是因为感染钩体而引起的发热,并非原因不明。在钩体病流行地区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开展钩体病筛查,有利于疾病的诊治和减少患者的病痛。做好钩体病常规疫情监测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