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分别采用IFN α联合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及IL 4联合GM CSF在无血清培育条件下从正常人及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生树突状细胞 (DC) ,并对其形态、功能及免疫表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FN α联合GM CSF能与IL 4联合GM CSF同样有效地诱导产生DC ,所得的DC在形态、免疫表型及功能上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正常人和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诱生所获得的DC在免疫表型及功能上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IFN—α联合GM—CSF在无血清培育条件下诱生DC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采用IFN-α联合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IL-4联合GM-CSF在无血清培育条件下从正常人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性树突状细胞(DC),并对其形态、功能及免疫表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FN-α联合GM-CSF能与IL-4联合GM-CSF同样有效地诱导产生DC,所得的DC在形态、免疫表型及功能上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人和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了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NF-α、GM—CSF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TNF-α、GM—CSF含量测定,井与30名正常儿童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TNF-α、GM—CS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10d后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TNF-α、GM—CSF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盆腔炎患者的血清IL-6、GM-CSF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L-6和GM-CSF对盆腔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盆腔炎血IL-6、GM-CSF并与32例正常健康妇女比较.结果 盆腔炎患者血中IL-6和GM-CSF的含量高于健康妇女,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GM-CSF和IL-6可作为一个敏感的新指标,为预防盆腔炎的发生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解剖科学进展》2017,(3)
目的观察GM-CSF联合α-GalCer和IL-2体外制备人脐带血来源自然杀伤T细胞(iNKT)的优势。方法采用GM-CSF联合α-GalCer和IL-2的方法体外制备iNKT细胞,与常规方法(加入α-GalCer联合IL-2)及只加IL-2进行对比,观察制备的单个核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中iNKT细胞、NK细胞、T细胞所占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IL-2组)相比,GM-CSF+α-GalCer+IL-2组与α-GalCer+IL-2组均能促进iNKT细胞增殖,而前者iNKT细胞所占比例更高(P0.05);此二组与对照组(IL-2组)相比IFN-γ的浓度增高更明显(P0.05),但培养上清中IL-4的浓度增高不明显(P0.05),GM-CSF+α-GalCer+IL-2组的高于α-GalCer+IL-2组。结论 GM-CSF联合α-GalCer和IL-2体外制备的iNKT细胞增殖能力较强,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更好的iNKT细胞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了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6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3个月治疗后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当归多糖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PS)对人粒单系血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调控的机理。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研究ASP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APS在体外能显著刺激CFU-GM的增殖;经APS诱导制备的人胸腺细胞,腺细胞、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明显促进CFU-GM增殖,经APS体外刺激后骨髓基质细胞、脾细胞和胸腺细胞的GM-CS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结论:APS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促进淋巴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合成和分泌GM-CSF或GM-CSF样物质,进而促进粒单系血细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探讨了小儿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GM-CSF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小儿急性肾炎患儿进行了血清IGF-Ⅱ、GM-CSF和TNF-α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小儿急性肾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IGF-Ⅱ、GM-CSF和T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儿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小儿急性肾炎患儿血清IGF-Ⅱ、GM-CSF和TNF-α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NO、NOS和GM-CSF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化学法对4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治疗前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后1周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的变化与疾病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GM-CSF对TNF-α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TNFα以及TNFα+GM-CSF对18例白血病患者髓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发现加TNFα组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TNFα+GM-CSF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结果提示TNFα有捉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而 GM-CSF则可抑制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化学法对34例COPD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NO、NOS和GM-CS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O、NOS和GM-CSF水平的测定,可适用为一种筛选方法,其变化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COPD的发病,此外,水平的检测还可以对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血清粒细胞 -集落细胞刺激因子 (GM -CSF)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体内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5例正常对照和 32例MDS患者血清GM -CSF的水平。结果 :MDS患者血清GM -CSF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正常对照组血清GM -CSF为 5 4 86± 17 0 1pg/ml。难治性贫血(RA) 16例 ,血清GM -CSF为 30 6 5± 11 2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 (RAEB型 ) 15例 ,血清GM -CSF为 34 80± 15 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 (RAEBt) 1例 ,血清GM -CSF为 90 6pg/ml。结论 :MDS患者血清GM -CSF明显减低 ,提示GM -CSF在MDS患者发病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鄄17A 对小鼠骨髓细胞衍生树突状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加入含GM-CSF(20 ng/ ml)RPMI1640 完全培基培养8 d,诱导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DC 分化,加入LPS(1 滋g/ ml)继续培养36 h,进一步诱导DC 成熟,同时在骨髓细胞衍生诱导DC 分化及成熟的不同阶段加入不同浓度的rmIL-17A(10、100 ng/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 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ELISA 方法检测DC 培养上清中IL-12p40 和IL-10 水平。结果:rmIL-17A 可促进GM-CSF 诱导骨髓细胞衍生DC 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 和MHC域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中以高浓度rmIL-17A刺激组的CD40 及MHC域表达增加最显著;在LPS 诱导DC 成熟阶段加入rmIL-17A,骨髓细胞衍生DC 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 和MHC域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并且随着rmIL-17A 浓度的增加,CD86 和MHC域的表达水平也随之增高;同时与未加rmIL鄄17A 的对照组相比,低浓度rmIL-17A 组LPS 刺激骨髓细胞衍生DC 分泌IL-12p40 和IL鄄10 水平均显著增加(P <0.001),高浓度rmIL-17A 组IL-12p40 水平显著增高(P<0.001),但IL-10 水平没有变化。结论:IL-17A 可促进GM-CSF 诱导的骨髓细胞衍生DC 前体细胞表型发展,并能协同LPS 诱导骨髓衍生DC 的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对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NO、NOS和GM-CS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前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儿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其治疗作用与下调NO、NOS和GM-CS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最佳体外诱导培养小鼠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方法.方法 分离、纯化6周龄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以含10 %胎牛血清、20 ng/ml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10 ng/ml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IL-4)的RPM I-1640培养基培养7 d,然后将细胞分成对照未刺激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组和TNF-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组.继续培养48 h后,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检测IL-12、IL-6浓度及细胞表面标志CD11c、CD80、CD86 和MHC Ⅱ.结果 培养9 d后,两刺激组培养的细胞经相差显微镜观察有DC生长.TNF-α刺激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IL-1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显著低于TNF-α+LPS刺激组(P<0.05).3组均高表达CD11c,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而CD80、CD86和MHCⅡ表达阳性率TNF-α刺激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α+LPS刺激组显著高于单纯TNF-α刺激组(P<0.05).结论 联合使用TNF-α与LPS刺激可使DC成熟度提高,分泌IL-6、IL-12增加. 相似文献
17.
GM-CSF基因修饰同种异体肺癌细胞疫苗诱导CD8+T细胞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GM-CSF基因修饰同种异体肿瘤疫苗是否可诱导CUB T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方法 以接种Lewis肺癌(Lewsi Lung Cancer,LLC)细胞株的C57BL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利用含小鼠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stmulating factor,GM-CSF)基因的重组质粒GM-CSF-plRKS2.EGFP,转染小鼠肺癌细胞株LA795,制备同种异体肿瘤疫苗.C57BL小鼠预防接种该疫苗3次后,皮下接种LLC细胞株,分别于免疫前、每次疫苗注射后采集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ELLSPOT法检测淋巴细胞经LLC抗原刺激后的活化;脾细胞及其中的CD8 T细胞对LLC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注射部位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疫苗注射部位可见明显的CD8 T细胞浸润;经ELISPOT方法检测,GM-CSF基因修饰LA795疫苗接种后,小鼠脾淋巴细胞经LLC抗原刺激后活化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1);同时,脾细胞及其中的CD8 T细胞对LLC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GM-CSF分泌性同种异体瘤苗可诱导CD8 T细胞的活化,以及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即可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了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8例牙周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变化的观察,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牙周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系统治疗后3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检测牙周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诱导获得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研究其体外直接抑瘤作用及机制。方法:自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体外rhGM-CSF和rhIL-4联合诱导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其相关表型;利用MTT法检测所诱导DCs及其培养上清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体外直接抑瘤效应。结果:诱导5—7天后的悬浮细胞具有典型的DCs形态,流式分析显示HLA-DR表达率为64.02%,CD14表达率为2.34%;抑瘤实验显示:DCs对HT29、Hela及HepG2.2.15三种肿瘤细胞系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其抑制率分别为20.16%,25.44%,75.41%,而对Lovo和HepG2两种肿瘤细胞系,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DCs培养上清均未见明显的抑瘤效应。结论:人类DCs可对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产生直接抑制作用,但对不同的肿瘤细胞其作用不同。此作用可能由DCs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接触而触发,而与DCs分泌的细胞因子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发展以及不同抗病毒治疗的关系.方法:采集71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静脉血,抗凝,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体外诱导培养,使之发育成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其中57例HBV-DNA阳性患者,分别采用拉米夫定或α-干扰素治疗,1个疗程后,再次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慢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携带者DC上CD1a(13.97±5.22和11.28±5.70 vs 27.25±4.32)%以及CD86(57.27±12.57和32.94±11.37 vs 82.12±13.54)%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比较血清HBV-DNA载量与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发现DNA阴性组DC上CD1a、CD40、CD80和CD86的表达均比DNA阳性组高,但只有CD86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别(P<0.05).此外,57例抗病毒治疗后,拉米夫定治疗组CD40的表达(66.40±7.85 vs 43.48±7.93)%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而α-干扰素治疗组,CD40的表达(78.71±6.31)%高于治疗前水平外,CD86的表达(87.47±16.07 vs 44.18±10.07)%也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DC功能缺陷密切相关,血清中HBV-DNA载量越高,DC功能的缺陷越明显.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均能使患者外周血来源的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促使DC成熟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