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食管癌放疗前后的钡剂造影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钡剂造影可以显示食管癌的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和病变程度,并可通过粘膜皱襞的改变及食管功能状态的变化来确认放疗的效果。方法 本组50例食管癌患者,全部病例均经食管镜活检证实为鳞状上皮癌,其中有43例放疗前有CT检查,全组病人放疗前后均行钡剂造影检查,并于正位、左、右前斜位摄食管全长片。结果 食管癌放疗后病变段食管的狭窄程度,狭窄长度及上段扩张情况均较放疗前好转,放疗效果显著(P<0.005)。而粘膜皱襞的改变更能描述放疗效果的细微变化,也是钡剂造影检查较为特异的方法。结论 钡剂造影可以显示食管癌的病变部位,病变范围和食管的狭窄程度,它可以动态观察食管癌的放疗效果,并可通过观察食管功能变化和粘膜皱襞的细微变化来判断食管癌的放疗效果。本组统计50例病人,通过上述观察放疗效果均显著。  相似文献   

3.
髓质型食管癌因肿瘤的生长特点不同,在X线片上也就有不同的表现,而这些不同的表现和其它因素是否对放疗预后产生影响,为此,本文探讨了部分病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放疗并发食管纵隔瘘误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影像学表现与生存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影象学表现与远期生存的关系,方法 按1980年郑州会议讨论的食管癌近期疗效四级分类法,分析总结了我院1989年1月至1992年12月根治性放疗后765例病人疗终影象学表一与1,3,5年生存的关系。结果 近期疗效达满意级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9.5%,55.3%,基本好级为68.1%,32.9%,15.6%,部分好转级为38.3%,13.0%,7.9%,无  相似文献   

6.
施怡  李梅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542-2545
目的:回顾分析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及其与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有完整临床和CT资料并有病理证实且放疗前均无远处转移,放疗后随访2年以上的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病例152例,分析其CT表现和预后情况,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152例均接受放射治疗,采用60Co、X射线照射,DT 50-70Gy,25-35次,35-49天,少数合并化疗。结果:各段食管癌均可发生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CT是确诊的可靠方法。食管气管淋巴结转移右侧较左侧多。2年局部控制率轻度、中度强化相似(69.2%,57.1%,P﹥0.05),密度均匀型好于小低密度和边缘强化内部坏死型(72.9%,54.0%,31.3%,P<0.05,P<0.05),边缘规则者好于边缘不规则和明显外侵者(73.9%,37.2%,33.3%,P<0.05,P<0.05)。结论: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强化程度高、密度不均匀、边缘不规则或外侵的局部控制率明显下降,据此可以粗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术前放疗后病理反应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Ou GF  Wang M  Wang LH  Yin WB  Gu XZ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3):278-28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前放疗后病理反应与远期生存之间的关系 ,以及放射敏感性在食管癌放疗中的意义。方法  176例食管癌术前放疗后行肿瘤切除的患者 ,按放疗后肿瘤组织的病理反应分为轻、中、重度反应组 ,分析各组间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并与 191例单纯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1)重、中、轻度反应组的 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6 0 .7%、4 6 .4 %和2 1.1% ,重度反应组优于中度反应组 (P =0 .0 2 9) ,中度反应组优于轻度反应组 (P =0 .0 13)。与单纯手术组的 5年生存率 (38.8% )比较 ,重度反应组优于单纯手术组 (P =0 .0 0 0 ) ,中度反应组稍优于单纯手术组 (P =0 .2 95 ) ,轻度反应组低于单纯手术组 (P =0 .0 34)。 (2 )重、中、轻度反应组 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5 5 .7%、4 0 .7%和 18.7% ,重度反应组优于中度反应组 (P =0 .0 2 9) ,中度反应组优于轻度反应组(P =0 .0 18)。与单纯手术组的 5年无病生存率 (33.3% )比较 ,重度反应组优于单纯手术组 (P =0 .0 0 0 ) ,中度反应组稍优于单纯手术组 (P =0 .2 3) ,轻度反应组低于单纯手术组 (P =0 .0 96 )。 (3)重度反应组T4、N1、Ⅰ~Ⅱ期和根治切除的比例分别为 9.8%、18.0 %、90 .2 %和 90 .2 % ,中度反应组分别为 2 0 .3%、15 .9%、79.7%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X线分型与放疗疗效关系6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食管癌X线分型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1993年5月至1997年12月对61例食管癌患者分为5型;蕈伞型,髓质型溃疡型,缩窄型及腔内型。采用^60Co或6MW-8MVX线进行单纯放疗,放疗总剂量6000Gy-7000cGy,(结果)蕈伞型,髓质型,溃疡型,缩窄型人内型的有效率分别为92.7%,87.1%,30.0%,16.0%,0。全组总有效率为68.9%,(结论)蕈伞型和髓质明显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管癌X线分型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1993年5月至1997年12月对61例食管癌患者分为5型:蕈伞型、髓质型、溃疡型、缩窄型及腔内型。采用60Co或 6MV~8MV X线进行单纯放疗,放疗总剂量6000cGy~7000cGy。[结果]蕈伞型、髓质型、溃疡型、缩窄型及腔内型的有效率分别为 92.7%、87.1%、30.0%、16.0%、0。全组总有效率为68.9%。[结论]蕈伞型和髓质型明显优于溃疡型、缩窄型及腔内型(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食管鳞癌患者CT图像GTV与非手术T分期关系及各级GTV体积的生存率,探讨GTV体积对食管鳞癌三维放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9年间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223例,三维放疗处方剂量50~70 Gy。依据不同百分位间距将GTV体积按3、4分级法分别划分为3、4个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非手术T分期与GTV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随访率为98.2%,随访时间满3年者163例。非手术T1+2、T3、T4期患者GTV体积中位数分别为19.31、33.69、41.25 cm3,呈正相关(P=0.000)。GTV 3分级3个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9%、43%、24%(P=0.000),4分级4个组的分别为55%、51%、31%、24%(P=0.004)。GTV体积中位数≤35、>35 cm3患者首位死因均为局控失败(57.9%∶52.1%),大肿瘤死于未控及出血较多[21.9%∶9.4%(P=0.046)及13.8%∶3.1%(P=0.029)],2例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食管癌放疗患者GTV体积与非手术T分期呈正相关,GTV体积3分级法和4分级法均可用于评价预后,3分级法与预后关系更为紧密。肿瘤体积较大者放疗后未控、出血率高于小肿瘤患者,治疗相关死亡风险高。  相似文献   

11.
放疗,放化疗结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在放疗的同期追加化疗能否提高对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将156 例中晚期食管癌随机分成A、B2 组,每组78 例。A组:每周放疗6 次,每次2 Gy;B组:放疗方式同A 组,另于周末( 放疗休息日)化疗,PDD20 mg 、5Fu 0.5 g/m 2 ,静脉滴注共5 次。各组照射总肿瘤量为64 ~70 Gy 。随访结果:1、2、3 a 生存率,A组分别为69 .2 %(54/78) 、23.1 % (18/78)和12 .8 % (10/78) ;B 组分别为79 .5% (62/78)、48 .7% (38/78)和20.5 %(16/78)。B 组2 a 生存率明显高于A 组(P< 0.01),1、3 a 生存率2 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果显示,采用每周6 次、每次2 Gy 放疗+ 周末化疗方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组,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98例食管癌加速超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从1990年10月至1992年5月我们对98例经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癌的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加速超分割组。常规组:180~200cGy/次,5次/周,总量6000~7000cGy/6~7周;加速超分割组:150cGy/次,2次/日,间隔6小时以上,总量5400cGy/3.5周。两组患者均采用60Co远距离外照射。结果:常规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23/50)、20%(10/50)、12%(6/50);加速超分割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34/48)、39.6%(19/48)、29.2%(14/48),加速超分割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放疗反应和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我们的初步研究显示:加速超分割放疗能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但不增加放疗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 方法: 2003年7月至2007年3月,100例首程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全组处方剂量5600~7000cGy,中位处方剂量6400cGy,200cGy/次,1次/天,5次/周。对其疗效及急性毒副反应进行评价。 结果: 1)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65例(65.00%),部分缓解(PR)34例(34.00%),无缓解(NR)1例,肿瘤总有效率(CR+PR)为99.00%。2)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3.49%、55.21%、42.77%,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25%、48.09%、43.39%,中位生存期24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主动脉受侵和近期疗效为强相关因素。全组合并主动脉受侵者42例,未合并主动脉受侵者58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35.25%和48.26%,P=0.0577。放疗后近期疗效达CR者65例,PR者34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50.27%和31.08%,P=0.0163。3)急性放射性肺炎0级51例(51.00%),1级27例(27.00%),2级16例(16.00%),3级6例(6.00%),无4级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0级18例(18.00%),1级50例(50.00%),2级24例(24.00%),3级8例(8.00%),无4级发生。 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手段,有提高患者生存率的趋势,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6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在2005年10月至2008年6 月间接受了放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患者的食管钡餐造影,评价食管狭窄情况,计算狭窄率,观察食管狭窄峰值出现的时间。并对患者年龄、肿瘤的位置、T 分期、肿瘤侵犯食管全周的比例(周在性)、纵轴长度、放疗剂量、化疗参与等因素与放疗后发生食管狭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6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内,共有27例(43.5%)患者出现了中度以上(狭窄率>50%)的食管狭窄。食管狭窄出现的高峰时间在放疗后5~8 个月之间。单因素分析提示T 分期、肿瘤侵犯管壁的周在性及无化疗参与为狭窄发生的相关因素(P 值分别为0.017 7、<0.000 1 和0.003 4)。 多因素分析的结论是周在性与无化疗参与对放疗后食管狭窄有显著影响意义(P 值分别为<0.001 和0.001 1)。 结论:在放疗剂量为60Gy左右的前提下,肿瘤在管腔内的周在性与放疗后狭窄的形成呈正相关,化疗的参与可能会降低食管狭窄的形成,放疗剂量与狭窄形成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未得到确切证实。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与食管癌放射治疗相关的死亡危险因素,并对患者放疗后的生存率进行预测,收集1980年1月~1990年12月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63例,经5年以上随访,结合临床和食管钡餐片X线表现,列出16个与疗效有关的可能因素,采用国际通用的SAS和SPIDA软件,分别进行单因素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共8个因素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4个因素经模型筛选有显著意义(α=0.05),它们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为:疗后X线改变(X16),X线分型(X11),年龄(X1)和疗后进食(X14),得出的模型为h(t)=ho(t)·exp(0.010X1-0.151x11-0.181X14+0.164X16)。采用非参数法进行预测预后的研究,其数学模型为:S(ti)=[So(ti)]exp(βχ),式中So(ti)为一不连续的常数值,可由Cox模型求得。另外,应用生存率曲线图亦可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由Cox分析可知,影响食管癌放疗预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放疗对局部病灶的控制程度对预后影响更大。同时,计量预测患者生存率,为综合评估放疗疗效与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染色体双微体畸变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检查食管癌患者外周血38例,观察白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情况及肿瘤的放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中的7例患者发现双微体,占18.4%,含双微体患者放疗有效率71.4%,无双微体患者放疗有效率96.8%,1年生存率分别为14.3%和54.8%。结论食管癌患者外周血发现双微体者多为晚期病人,这类病人对放射治疗者一定抗拒性,生存期短,病程发展快。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5-FU静脉输注合并放射综合治疗的31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例(放化组)与同期单纯放疗的31例中晚期食管癌病例(单放组)进行临床对比分析。分析发现,5-FU合并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放组(P<0.05)。1、3、5年生存率,放化组分别为:71%、38.7%、25.8%;而单放组则为:58.1%、29.0%、16.1%(P>0.05)。局部控制率有所改善。毒副作用为轻度造血功能抑制与放射性食管炎,对症处理不影响疗程。提示有进一步进行扩大样本量随机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胸段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放疗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9年12月经组织学证实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病例152例,其中食管原发灶采用放射治疗患者95例,手术治疗57例;食管原发灶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81例,初诊时发现71例;141例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行放射治疗,11例患者未行放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5月(2~77月).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价达CR、PR、NC及PD的分别为52.5%(74/141)、41.8%(59/141)、3.6%(5/141)和2.1%(3/14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1.3%、26.6%、17.3%.单侧转移与双侧转移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54.0%、17.6%和26.7%、13.3%(P=0.033).转移灶放疗剂量≥60 Gy和<60 Gy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1.5%、21.7%和12.5%、0(P<0.01).单侧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健侧锁骨上区预防照射与未行预防照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53.7%、12.3%和56.3%、20.6%(P=0.939).多因素分析示患者的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食管原发灶控制情况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9、P=0.008、P<0.01).结论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锁骨上转移灶放射治疗范围以累及野为宜,剂量60~70Gy;患者的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食管原发灶的控制情况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0例正常人及66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浆Pi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水平。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浆GST-π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且水平和食管病变长度呈正相关。放疗后血浆GST-π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水平在完全缓解(CR)病例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在部分缓解(PR)病例仍高于正常对照(P<0.001)。说明食管癌患者血浆GST-π水平与其肿瘤的消长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后程加速超分割(LCAF)和常规分割(CF)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4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LCAF治疗组和CF治疗组,其中LCAF组32例,先用常规分割照射40Gy,2Gy/次,1次/天,5次/周,4周完成,再用LCAF避脊髓照射28Gy,1.4Gy/次,2次/天,间隔4~6h,5次/周。总剂量68Gy分40次6周完成。CF组始终用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70Gy分35次7周完成。结果食管癌肿瘤完全缓解率LCAF组和CF组分别为63%、53%;1、3、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LCAF组分别为72%、55%、17%,CF组分别为52%、18%、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1、3、5年生存率LCAF组分别为68%、50%、18%,CF组分别为50%、30%、1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近期反应放射性食管炎LCAF纽与CF组存在差异(P〈0.05),而放射性气管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纽并发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LCAF的局部控制率、长期生存率均高于CF,患者能耐受LCAF治疗,不增加远期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