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玻璃体前切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我院于1993年10月开始,对外伤性晶体脱位伴前房玻璃体病,眼外伤形成的膜性白内障实施玻璃体前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固定植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均为男性,单眼,年龄10-66岁。9例为眼钝性挫伤后晶体脱位伴前房玻璃体病,其中2例有高眼压。另5例为陈旧性眼球穿孔伤后形成的膜性白内障。术前常现眼部检查及B超检查,均无玻璃体混浊及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用日本产Topcon显微镜,淑江绍兴产玻璃体切割机,直接在显微镜同轴光源下进行切除。选用美国视明后房型人工晶体。全部采用美国Alcon10-0聚丙烯…  相似文献   

2.
挫伤所致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伤口裂开的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1993年1月-1995年11月共治疗8例挫伤所致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伤口裂开的病例,经处理大部分病例获得了满意的视力,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8例均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年龄最大72岁,最小6岁。男7例,女1例。3例植入的是进口人工晶体,5例是合资人工晶体。伤口均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8例挫伤后均有虹膜脱出伤口,其中6例脱于球结膜下,2例虹膜脱于结膜囊。2例挫伤后人工晶体脱位,其中1例人工晶体脱出眼外。受伤时间、致伤物体及挫伤前、后视力(附表)处理和结果:8例均在挫伤后伤口裂开、虹膜脱出后立即手术处理。手术中均见角…  相似文献   

3.
晶体脱位是眼部钝挫伤较严重的一种晶体损伤,对其及时准确的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我院自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对24例外伤性晶体脱位施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月至2年,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4例(24眼),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0-58岁,平均34岁,2.手术方法:其中行玻璃体前部切除术加白内障内摘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12眼,行玻璃前部切割术加晶体囊内摘除术加前房人工晶体植入术6眼,玻璃体全切晶体套出及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6眼。结果1.视力24眼术前视力均在…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体取出37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取出病例原因分析,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我科1999年1月~2004年5月37例(37眼)人工晶体取出病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7例人工晶体取出病例中,视网膜脱离15眼,人工晶体脱位10眼,大泡性角膜病变4眼,继发性青光眼3眼,人工晶体度数错误2眼,眼内炎3眼。其中人工晶体脱位行缝线固定术后视力恢复0.1~0.2有5眼,0.3~0.5有5眼;人工晶体度数错误置换人工晶体后视力恢复0.4和0.7;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人工晶体取出术后无晶体眼视力为光感、手动或数指,矫正视力最好0.1,复查时视网膜复位,眼压正常;大泡性角膜病变人工晶体取出术后矫正视力0.1~0.3。眼内炎人工晶体取出术后矫正视力为0.1~0.3。结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人工晶体取出的直接原因。减少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并发症可有效避免术后的人工晶体取出,使患者无晶体眼得到较好的屈光矫正。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102眼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治疗。方法102例(102眼)均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48眼伴虹膜粘连,12眼伴前房及晶体异物,4眼伴玻璃体腔磁性异物,2眼伴继发性青光眼,共66眼在处理相关病变同时I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3眼晶体脱位和6眼后囊破裂范围大于一个象限患者行I期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体植入术;8眼严重角巩膜裂伤和10眼明显玻璃体混浊,先处理相应病变,为  相似文献   

6.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前膜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一种安全、疗效显著的手术方法,术后晶体前股形成是手术的早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手术效果。作者对已例晶体前膜形成病例作一初步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近两年200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发生较为典型的晶体前膜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老年性白内障2例,外伤性白内障3例(包括2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1例。晶体前膜形成最早时间为术后第4天,有1例是术后1月余来院复查时才发现此并发症。按照MiyaRe等的分级方法,纤维膜分二级:互级是瞳孔区少量纤维膜形成;三级是瞳孔区严重的纤维…  相似文献   

7.
后房型人工晶体向下脱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本文报告3例治疗方法和体会.病例及方法1986年10月至1991年4月4年内,共行800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3例发生人工晶体向下脱位.3例均为男性,2例56岁,1例68岁.术前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常规开罐式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空气下植入术.人工晶体均为J型袢(IOLAB101及CILCO-PB11).术中2袢分别放置在12.6点位,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1天发现人工晶体向下移位,在瞳孔为2mm时,自瞳孔区可看到人工晶体光学部分的上缘.其中1例下移约2.3mm,视力1.2,无单眼复视,未做处理.另2例人工晶体可随体位改变而晃动,站立时分别下移3和3.5mm,  相似文献   

8.
刘力  苗艳升 《眼科》2000,9(2):80-82
目的:对5例5只眼外伤性晶体半脱位施行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了临床尝试。4例4只眼为人工晶体单袢固定,1例1只眼为人工晶体双袢固定。术前视力为0.02~0.2,无继发性青光眼。结果:出院时裸眼视力为0.5~0.6者4只眼,0.4者1只眼。手术并发症:瞳孔欠圆3只眼,术后色素膜炎3只眼,后囊混浊4只眼。讨论了该术式的手术适应证,术前检查,巩膜缝线固定点的选择,术后效果,后囊混浊的处理以及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晶体异物多发生于单眼,作者近年来采取晶体异物摘出、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期缩短疗程,早日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手术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l、临床资料本组共24例H眼,男R例,女2例。右眼13例,左眼11例,均为单眼。年龄9-46岁,平均刀.5岁。异物存留时间:最长者五年,最短者3天,平均3.l月。异物性质:铁17例,铜4例,玻璃1例,砖屑1例,木屑1例。异物最大者为2.smmxZnunXlmmo2.手术方法术前用复方托品酸胺充分散履,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按现代囊外摘除术式做上方角膜缘外切口,开罐式截囊,在…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瞳孔膜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晶体植入术同其它眼内手术一样,术后可发生虹睫炎或限内炎,而瞳孔纤维膜形成是这一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可直接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现将我院于1993年一1995年所做人工晶体植入术刀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刀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4-87岁。术前视力:光感一0.15。其中老年性白内障49例,外伤性白内障8例,先天性白内障7例,并发性白内障6例。一期后房人工晶体植入64例;二期植入2例;二期前房人工晶体植入4例。2.手术器械及材料全部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用双管套轴灌吸针手动灌吸。…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评价该术式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46眼)2岁以内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一期行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随访观察其术后眼部情况及二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眼部的情况及其并发症。结果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患儿眼部反应轻微,无明显纤维素样渗出,并发症少,对后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影响较小。结论先天性白内障行晶状体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效果良好,该手术方式操作较简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of Iris-claw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yong Yu 《眼科学报》2006,22(1):35-39
Purpose: To study in situ the intraocular position of iris-claw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CPIOL) in myopic eyes using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Methods: UBM echograms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were taken preoperatively and 62 to 115 days postoperatively in 6 eyes implanted with the Verisys ICPIOL (AMO). The echograms were assessed for the effect of the ICPIOL on iris tissue. Results: The preoperative distance between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and the lens ranged from 2.96 to 3.09 mm, and the postoperative distance between the ICPIOL and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from 1.86 to 2.03 mm.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ens and the posterior surface of the ICPIOL ranged from 0.61 to 0.76 mm.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uperior, inferior optic edge and the iris ranged from 0.49 to 1.00 mm, 0.21 to 0.51 mm respectively. The short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ICPIOL haptics and the angle of anterior chamber ranged from 1.25 to 1.65 mm. The indentation of iris tissue by the ICPIOL haptics without pigmentary dispersion and distortion of posterior curvature of iris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 Adequate space is maintained between the Verisyse myopic ICPIOL and the corneal endothelium, angle, and crystalline lens. Haptic indentation of the iris without pigment erosion and distortion of iris curvature is noted. The ICPIOL implanted in phakic eyes is a safe alternative for treatment of high myopia.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使用Monarch Ⅱ折叠推注系统,通过2.6mm角膜切口植入低度数或负度数丙烯酸脂(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68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使用Monarch Ⅱ折叠推注系统通过2.6mm角膜切口植入低度数或负度数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3-12个月)。结果:所有人工晶状体均能顺利植入眼内,没有发生人工晶状体断裂、擦痕、断襻或襻变形等情况,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2~0.25者8眼(11.8%),0.3.0.5者21眼(30.9%),0.6~1.0者36眼(52.9%),大于1.0者3眼(4.4%);随访期间出现黄斑囊样水肿2眼,无出现视网膜脱离和后发性白内障者。结论:在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超声乳化吸除、低度数或负度数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中,应用Monarch Ⅱ折叠推注系统可以将通常需要3.5mm左右的切口减少为2.6m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连续环形撕囊人工晶体状植入术后前房角和眼前段改变。方法 术后超过3月的152眼行前房角镜、眼压、散瞳前后裂隙灯等检查。随访时间平均18.2月。结果 所有的人工昌状体襻都位于囊袋内。无1眼发生晶状体襻性周边虹膜前 。手术前后眼压,前房风度 和然素与非术眼无显著性差异。后囊浑浊72眼占47%,。需行激光治疗10眼。结论连续环形撕囊术是迄今为止交夫工晶状 固定于囊袋内最稳定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方法56例(57只眼)晶状体脱位进行玻璃体晶状体切除术,均采用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入口。结果术后视力提高43只眼,视力不变8只眼,视力下降5只眼;手术并发症:前房及玻璃体积血4只眼,高眼压2只眼,视网膜脱离5只眼。结论玻璃体晶状体切除术是晶状体脱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向前  刘双珍  许雪亮  谭浅  吴小影  马雯 《眼科学报》2000,16(4):249-251,278
目的:评价角膜伤口修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角膜穿通伤患者施行角膜伤口修补的同时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人工晶体前膜、后发性白内障给予YAG激光切除。角膜中央疤痕严重影响视力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所有病例进行3-12个月的随访。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裸眼视力0.1-0.3者8例(22.8%),0.4-0.5者14例(40%),0.6-0.8者13例(37.1%)。无因人工晶体植入术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好手术适应症,在角膜伤口修补的同时行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晶状体不全脱位作晶状体摘除,其中超声乳化吸除6眼,囊外摘除2眼,囊内摘除2眼,植入人工晶状体12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1眼,1眼视力不能提高的原因为视网膜脱离。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治疗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治疗目的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标准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的26例(26只眼)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伴视网膜脱离者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眼挫伤后晶状体脱位7只眼,白内障术中晶状体脱位和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19只眼。对人工晶状体脱人玻璃体腔者术中经角膜缘摘出人工晶状体,对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者直接在玻璃体腔内行晶状体核超声乳化吸出。其中14只眼行硅油填充,12只眼行C3F8填充,16只眼联合巩膜外加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50±2.67)月。结果26只眼均顺利摘出人工晶状体或超声乳化吸出玻璃体腔内晶状体核,视网膜最终完全复位23只眼(88.46%),部分复位2只眼(7.69%),失败1只眼(3.85%),后者系由病程长,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严重所致,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伴视网膜脱离可获得较好解剖效果,但功能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ReSTOR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力、受眩光、光晕干扰程度及老视镜脱镜率,评价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的视觉质量。方法:将60例(6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ReSTOR SA60D3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多焦组)和Natural SN60AT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组),观察术后裸眼及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受眩光、光晕干扰程度及阅读时戴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近视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焦组术后裸眼近视力和最佳视远矫正时近视力明显优于单焦组(P<0.05),且近距离阅读时不需戴老视镜的患者多焦组22例(73.3%),而单焦组仅4例(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组患者术后受眩光、光晕干扰较单焦组明显(P<0.05)。结论:ReSTOR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提供良好的远、近视力,有效降低患者对老视镜的依赖,提高了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玻璃体联合晶状体手术中晶状体囊膜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摘除手术中晶状体囊膜的处理方法,观察不同手术方式下晶状体囊膜的处理特点以及对玻璃体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的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摘除病例167例(196只眼),年龄4~75岁,平均35.3岁.其中眼球穿通伤94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3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7只眼,其他病例32只眼.根据对晶状体摘除的手术方式不同,患者分为晶状体切除组和超声乳化组.手术原则:保留前囊时要利用负压挠刮吸引法进行前囊膜抛光;保留后囊的眼,环形撕囊的大小要大于(无人工晶状体植入)等于6mm(有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62例(70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105例(126只眼).眼内充填长效气体86只眼,硅油53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78只眼.术毕保留完整前囊膜35只眼,完整后囊膜67只眼,囊膜不完整94只眼,其中计划性囊膜中央切除32只眼,所有病例晶状体囊膜的手术均达到术前手术计划要求.术后出现角膜变性3只眼,人工晶状体夹持7只眼,硅油溢入前房11只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5只眼.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中,通过超声乳化或晶状体切除的方法保留晶状体囊膜是可行的.在拟行硅油充填的眼尽量保留完整的前囊膜或者后囊膜,以形成屏障阻挡硅油进入前房,不建议中央区小范围切除;长效气体充填的眼,可酌情行晶状体囊膜中央切除,以减少后发障的发生;在拟行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眼,需要保留足够的囊膜以支撑晶状体襻;眼外伤手术中需要考虑术前囊膜的状态、眼内异物的取出方式等,决定囊膜的保留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