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针灸与补阳还五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将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中药组(n=35)和针灸结合组(n=35),对所有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治疗,在此基础上,对针灸结合组患者加施针灸治疗。结果中药组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针灸结合组相比,差异较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且针灸结合组优于中药组。结论相较于实施补阳还五汤,在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针灸与补阳还五汤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不仅控制了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的病情,而且还增强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 ,许多病人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 ,语言不利、感觉异常等原发障碍 ,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等带来不便 ,也是我们护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临床资料102位病人全部是1998年至1999年间在我院住院的中风后遗症偏瘫的患者。其中男68人 ,女34人 ,年龄在48~76岁之间。急性期26人 ,由外院治疗1~2月后转入我病区的26人。治疗前全部不能行走 ,平均肢体康复训练62天后 ,能单独行走42人 ,需人搀扶行走者51人。其中有16人偏瘫步态消失 ,无效9人。在转入的26人中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的3…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中风2号方)熏蒸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内科药物治疗及肢体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蒸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春 《中外健康文摘》2007,4(1):123-123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多数患者留有偏瘫、失语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风后遗症之偏瘫,其病因多为气虚血瘀或肝阳上亢而致脉络痹阻。后期多表现为关节拘挛强直或肢软无力,麻木不仁。笔者近年来依据中医经络理论,采用针药结合走罐、针刺、推拿、肢体语言训练,疏理经筋,对中风偏瘫取得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风是心脑血管一种常见病,特别是老年患者多发。中风后遗症常见是偏瘫,而中风后疼痛在中风的患者中亦不少见。患者由于疼痛往往不愿活动,从而影响瘫痪肢体的恢复,终致瘫痪肢体变形、肌肉萎缩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所收治的中风并疼痛的64例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分析,对不同情况疼痛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仅见口眼喎斜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若急性期的症状超过半年以上仍未恢复,则属中风后遗症。常遗有失语、偏瘫、肢体活动不遂等后遗症,对生活及工作影响极大。由于此病恢复缓慢,康复时间长,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心里负担过重,影响治疗及疾病恢复,为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采用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不良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范世平 《河北医学》2002,8(7):F003-F003
中风后遗症是中医临床中的一个常见病。大部分中风后遗症短期不易恢复 ,甚至终生致残 ,而困扰众多患者及家庭。笔者从 1 995年以来自拟活络通窍汤治疗中风后遗症 33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33例 ,男 2 7例 ,女 6例 ,男性高于女性。年龄最小者 45岁 ,最大者 76岁 ,平均年龄 67.5岁。病程最长者 6个月 ,最短者 1个月 ,3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 ,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 ,其中属缺血性中风 2 5例 ,出血性中风 8例 ,伴有高血压病 2 6例 ,糖尿病 6例 ,脑动脉硬化 2 8例。2 组方应用自拟“活络通窍汤”采用益气活…  相似文献   

8.
<正>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使脑组织坏死的情况称为脑梗死,脑梗死在祖国医学中又称中风、卒中[1]。患者可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疾病总体预后情况不好,治疗后常遗留肢体偏瘫等后遗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脑动脉主干突然发生循环障碍是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疾病一旦发生,常伴有颅内压增高,中线移位,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其医学影像学检验结果常显示大脑半球大面积低密度征象,  相似文献   

9.
中风偏瘫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 ,造成急性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临床上将其分为两大类 :缺血性和出血性。近年来 ,随着对中风早期诊治水平的提高 ,其死亡率已有明显降低 ,但后遗症尤其是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仍很高。是期对这些患者进行的康复治疗 ,有可能使病人的肢体功能部分或全部得以恢复。我们运用综合康复治疗 4 6例中风偏瘫患者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 6例中风偏瘫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 ,其中男 2 3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小 4 6岁 ,最大 85岁 ;病程在 1月~ 18月之间 ;脑梗…  相似文献   

10.
偏瘫又称半身不遂,古代称之为“偏枯”。是指患者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伴有口眼歪斜,舌强语涩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大部分为中风后(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后遗症,所以又称为中风后遗症。以中老年人多见。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大部分人有高血压病史。本病具有发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扶阳灸对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肢体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阳灸治疗。利用Ashworth痉挛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的运动功能和肢体痉挛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灸对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肢体痉挛均有积极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风后遗症的头针治疗与康复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头针对73例中风后遗症进行治疗,将其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面瘫,语言能力,ADL进行康复评估,结果表明:头针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有显著意义,同时也说明了康复评估符合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偏瘫是半身不遂或伴有口眼喁斜、舌强言蹇、偏身麻木为临床特征的中风后遗症,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笔者用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偏瘫3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偏瘫为中风病主要后遗症之一,也是促使中风致残率增高的主要病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肢体功能等障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大了患者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在临床中对于偏瘫的治疗大多作用在患肢的局部,笔者通过临床以及理论学习中发现,配合使用滞针术对中风偏瘫患者头部进行诊疗效果甚佳,而针灸治疗此类疾病具有独特优势,配合滞针术可增加毫针针下感觉,促进气至病所等功效,从而增加了疾病诊疗效果,故对其进行理论方面的印证,初步证实了配合使用滞针术从头部论治中风偏瘫的可行性以及重要性,以为临床提供靶向性诊疗思路以及有效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予理疗、肢体功能训练等其他康复治疗,半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取穴为:百会、四神聪、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半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疗效,且治疗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肢体和神经功能恢复,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患有中风偏瘫痉挛的患者,对其采用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以后,对该联合用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对56例患有面瘫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为28例,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剩下28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语言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语言功能的恢复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患有中风偏瘫痉挛的患者,对其采用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中风偏瘫症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提高患者肢体等功能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将80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康复+针灸组。康复训练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康复+针灸组在康复训练组方案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中风偏瘫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1)康复+针灸组对比康复训练组中风偏瘫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相似,P0.05;干预后康复+针灸组对比康复训练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风偏瘫为中枢性瘫痪,针刺疗法对该病患肢的运动和感觉的恢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体针配合腕踝头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1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根据1986年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选择中风偏瘫患者120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42~78岁。50岁以上的占90%。脑出血后遗症30例,脑梗塞90例,多数患者伴有面瘫,语言不利。根据就诊次疗,随机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研究急性中风患者肢体偏瘫康复的优质中医护理的疗效。方法将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3例急性中风患者肢体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自愿原则将患者分组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康复治疗护理,在治疗护理2个疗程后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采用中医康复治疗的观察组的平衡功能得分、aDL得分、肢体运动功能得分均优于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脑卒中运动功能分级中Ⅴ-Ⅵ级比例为59.3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5.48%,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康复治疗护理急性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患者的主要康复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补阳抑阴手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伴有肢体感觉障碍的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疗法加补阳抑阴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加传统推拿疗法.8周后进行评定.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yer感觉功能测评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好于对照组,补阳抑阴手法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肢体感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