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多种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其不同时期内机体微循环的变化。方法 检测 82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肝功能、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 (HBV)DNA、输血传播病毒(TTV)DNA ,并做出相关分析。结果 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乙肝HBVDNA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失代偿期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明显降低 (P <0 0 5 ) ;代偿期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 (P <0 0 5 ) ;TTV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 :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乙肝患者体内有微循环障碍 ,肝硬化患者代偿期机体内呈高凝状态 ,失代偿期呈低凝状态。TTV阳性患者体内有微循环障碍 ,TTV对机体有一定的致病作用。血液流变学应作为肝病患者检查的指标。血液流变学与HBVDNA是肝病检查中相对独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性及血脂与老年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 5 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血脂并与 36例健康人的结果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血沉 ,全血比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及K值均明显地高于健康对照组 (P值均 <0 .0 0 1) ,而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及TG与对照组比较二者差异明显 ,但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及TCh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的各项指标及TG均明显高于正常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流变的动态观察 ,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 ,而且对于判断疾病的轻重、预后均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用北京普利生LBY N6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测定正常孕妇 32例 (对照组 )和妊高征患者 78例 (轻度组 33例、中度组 2 0例、重度组 2 5例 )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轻度组只有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 (P <0 .0 5 ) ;中度组的HCT、ESR、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1 ) ,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5 ) ;重度组的HCT、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粘度 (低切、中切、高切 )均明显升高(P <0 .0 5~ 0 .0 1 ) ,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1 )。结论 :各期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重度妊高征改变最显著。因而对妊高征的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 )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并分析其与患者HBVDNA、肝功能、氧化损伤各项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 5 5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损伤指标、肝功能、HBVDNA ,并对此做出相关分析。结果 乙肝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升高 (P <0.0 5 )。ALT异常组与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 :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 5 )。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间无相关关系 (P >0.0 5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微循环障碍及氧化损伤 ,血液流变学及氧化损伤指标与HBVDNA是慢性乙肝患者检查中相对独立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调查了48例Binswanger病血液流变学10项指标,并与44例正常老年人及47例脑梗塞患者作对照。结果表明;(1)Binswanger病组全血粘度、血浆高切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还原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全血粘度、血浆高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全血还原粘度与脑梗塞组相似。(2)Binswanger病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但显著高于脑梗塞组(P<0.01)。结论:Binswanger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处于一种高粘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用血液流变学技术和方法测定RAO患者(RAO组,男20例,女10例)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经与健康对照组(男、女各30例)比较后,再行不同性别RAO患者血流变指标分析。结果:RAO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RAO患者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升高可能在RAO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参考值范围。方法 :测定 5 0 3例成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 ,并按性别和年龄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和女性全血粘度 (mPa·s)低切、中切、高切参考值范围分别为 10 .5 5± 1.41、6.2 8± 0 .65和 5 .2 0± 0 .5 3 ,8.96± 1.3 2、5 .47± 0 .5 7和 4.5 0± 0 .5 0 ;血浆粘度 (mPa·s)分别为 1.3 6± 0 .12和 1.3 8± 0 .11;红细胞比积 ( % )分别为 44 .3 8± 3 .0 2和 3 9.60± 2 .99。男女除血浆粘度值外 ,其他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与北京地区血液流变学各参考值比较 ,男性除全血高切粘度外其它四项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女性五项指标除红细胞压积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地区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参考值存在差异 ,有必要确定本地区健康成年人参考值范围 ,为临床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应激性生活事件量表对 2 0例功能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和 2 0例与之在人口统计学方面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了评定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病例组高切变率血液粘度 [ηb(H) ]、血浆粘度 ( ηP)、红细胞压积 (HCT)和红细胞聚集性 (A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生活事件紧张总值与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正性显著相关 (P <0 .0 1)。结论 :应激性生活事件影响血液流变学特性 ,并为应激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几种老年性疾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几种老年性疾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分别检测患者全血粘度 (ηb)、血浆粘度 (ηP)、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聚集指数 (EAI)、红细胞刚性指数 (TK)以及纤维蛋白原 (Fib)、胆固醇 (T ch)、甘油三脂 (TG)等指标 ,并与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 :几种老年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明显异常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0 .0 1)。结论 :老年性疾病患者血液流变特性和血脂的异常改变 ,是引起体内血液瘀滞 ,导致微循环障碍和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检测这些指标 ,对老年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67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及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俊娟  屈爱春 《中国微循环》2002,6(3):F004-F004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探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67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全血粘度、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与对照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使体内血液循环存在明显障碍,因此,改善微循环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及其血液流变特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58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清TNF-α、PAI-1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单纯糖尿病组TNF-α、PAI-1比正常对照组增高,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TNF-α、PAI-1比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增高(P<0.01),单纯糖尿病组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而有合并症的糖尿病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比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TNF-α、PAI-1的增高以及血液流变性改变在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湛江市男女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对87例男女冠心病患者与380例男女正常对照者进行了常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聚集性、血液凝固性,血液浓稠度、血浆粘度比正常组较高。结论:湛江市男女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特征基本一致,但引起结果的起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肠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肠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糖尿肠病组 (DE)、糖尿病组 (DM )、健康人组 (NS)进行了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肠病组的以上各项指标均显著增高 ,且全血粘度与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呈显著正相关 ,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肠病患者存在高粘血症并有高血小板聚集及微血管病变 ,因而采用抗凝活血化瘀治疗 ,对糖尿病肠病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不同性别健康人(健康对照组)、42例正常HCY脑梗死患者(正常Hcy组)和50例高HCY脑梗死(高HCY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ηbL)和高切粘度(ηbH)、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聚集系数(AI),分析HCY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HCY血症组男女性ηp、ηbL、ηbH、AI、TK、Fib及ESR与健康对照组和正常HCY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HCY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异常明显正相关。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方法:检测15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人群上述指标的差异及高血压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参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高血压病组除红细胞变形系数明显低于健康组外,其它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老年高血压病组经使用降粘药物和方法后,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血液粘稠度和红细胞聚集性下降。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液呈高粘状态;降粘药物和方法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方法收集住院脑出血病例157例,均经头颅CT确诊,测定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正常健康人群对照;对所有患者按血肿量大小及出血部位分组,观察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结果脑出血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出血随血肿量的增大,血粘度增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丘脑、壳核、脑干出血,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依次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呈浓、粘、聚、凝状态,血肿量及出血部位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藻酸双酯钠 (PS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单用激素组与并用PSS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 ,以LG R 80 (A)型血液流变仪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单用激素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轻度升高 ,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 ;并用PSS组治疗后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均显著降低。结论 :PSS能明显改善SLE患者的高血凝状态 ,并可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28例男性住院治疗冠心病(CHD)患者,接受10~40天流变药物的治疗,虽然患者比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患者表观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区别。若采用固定比积(0.50)的红细胞PBS,悬液,患者血样的表观粘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红细胞聚集指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红细胞变形性明显减弱和聚集性显著升高是住院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的主要特点,并提示,改善红细胞流变性异常和降低血浆粘度对冠心病患者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以及血液的宏观、微观流变特性的改变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疾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组进行比较,观察疾病发生及治疗过程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后,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的血液黏度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均得到改善。结论: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是导致出现微循环障碍及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血液粘度的增高、红细胞变形性的恶化,都提示我们在体内肯定存在着诱发病灶,促使我们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一步确定疾病的诱因,改善异常的血液粘度学指标有助于临床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