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抗抑郁药氟西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严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348-4349
通过对新型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氟西汀(百优解)的药理作用及对几种抑郁症临床亚型的疗效作用、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服用剂量、临床副作用及毒性、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总结,研究探讨氟西汀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特点和临床效果,表明氟西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作用广泛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型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氟西汀(百优解)的药理作用及对几种抑郁症临床亚型的疗效作用、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服用剂量、临床副作用及毒性、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总结,研究探讨氟西汀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特点和临床效果,表明氟西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作用广泛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3.
氟西汀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西汀是一种非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4.
治疗伴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时虽然辅助用药首推三环类抗抑郁药,但因其毒副作用较大,患者耐受性差,限制了对一些患者的使用。选择副作用小的新型抗抑郁药氟西汀(百优解)合并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对伴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万拉法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85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和氟西汀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2%和85%。在疗效和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疗效好且安全的抗抑郁药,适于门诊和住院的抑郁症病人。  相似文献   

6.
氟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氟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w。与治疗前和治疗2w,4W,6w,8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各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小剂量舒必利治疗抑郁症较单用氟西汀治疗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氟西汀氧化代谢酶的鉴定及临床个体化给药剂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昭前  莫玮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4):3750-3752
氟西汀是临床上常用的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用于抗抑郁症的治疗。氟西汀在肝脏由细胞色素P450酶进行氧化代谢。现已知N-去甲基代谢是主要代谢途径,其次为O-脱烷基代谢,内所述的体内和体外研究表明,CYP2C19和CYP2C9是催化氟西汀N-去甲基代谢的主要CYP酶,而CYP2C19和CYP3A4是催化O-脱烷基代谢的主要CYP酶;多态性CYP2C19对氟西汀代谢的作用均呈底物剂量依赖性和基因剂量效应,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氟西汀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2-2004年抗抑郁药物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抗抑郁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和用药特点,推测其用药趋势。方法: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2—01/2004—12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抗抑郁药消耗记录。包括三环类及四环类、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其他类的15个品种,以消耗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为考察指标。明确限定日剂量的含义,即采用主要适应证剂量范围的常用剂量。药典未收载的药品依据药品说明书及临床用药确定剂量。用药频度:某药品年销量/该药品限定日剂量值。用药频度值越大,反映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用量越大。日用药金额:药品消耗总金额/用药频度.用来反映每日消耗情况。同时分析各类每品种的消耗构成比及排序,用药频度及排序,日用药金额及排序。结果:①抗抑郁药消耗金额及其构成比和排序:2002年及2003年单品种药物消耗金额最大的是文拉法新,2004年消耗金额最大的是帕罗西汀。金额排序前5名的分别是:2002年文拉法新、氟西汀、舍曲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曲唑酮(进口);2003年文拉法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2004年帕罗西汀、文拉法新、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三环类及四环类、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其他类的抗抑郁药消费金额构成比2002年分别为3.72%,34.68%,61.60%:2003年依次为7.86%,48.50%,43.64%;2004年为8.82%,59.02%,32.16%。②抗抑郁药消耗总量,用药频度值及排序: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帕罗西汀2004年用药频度增长趋势明显,上升到第1位。其他类用药频度变化较大,其中文拉法新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路优泰用药频度2003年度有所下降,而2004年度有所上升。⑨抗抑郁药2004年度日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排序:日用药金额最高的是曲唑酮19.78元,最低的是多塞平0.43元。日用药金额价格低于10.00元抗抑郁药有10个品种,占抗抑郁药总品种的67%:结论:本院抗抑郁药的临床用药频度中前5位是:文拉法新、氟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帕罗西汀、氯丙米嗪。三环类及四环类药物的使用保持相对稳定、持续性好;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其它类新型药物有较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13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氟西汀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由于其选择性抑制了5-羟色胺再摄取,抗抑郁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肯定,但是其所致的不良反应常使临床使用受限。采用氟西汀与阿米替林对照比较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133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氟西汀组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龄(30&;#177;8)岁,给氟西汀首剂lOmg,以后口服20mg/次,1次/d;阿米替林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30&;#177;9)岁,给阿米替林第l~2天25mg,第3—5天50mg,第6天起口服75mg/次,2次/d,均6周为1个疗程。结果氟西汀组显效率为87%,阿米替林组显效率85%,2组疗效无差异(P&;gt;O.05)。阿米替林组不良反应较多。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好,副作用少,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0.
黄继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19-2820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少。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抗抑郁药,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 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 ,其临床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 ,作者采用氟西汀及阿米替林分别治疗抑郁症各 30例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0例抑郁症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两组病人年龄及病情无显著性差异 ,具可比性 ,见表 1。表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x±s)组别男女年龄 (岁 )病期 (月 )总病程 (月 )氟西汀组  72 3 40 .76± 1 3 .43 4 .45± 3 .40 30 .1± 6 .0阿米替林组 82 2 4 1 .97± 9.2 0 4 .1 5± 3 .50 2 9.93± 4 .701.2 入组标准 ①符合CCMD - 2 -R抑郁症诊断 ;②HA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西酞酱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酱兰组和氟西汀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西酞酱兰组与氟西汀组疗效相仿;疗后HAMD总分均有显著减少,西酞酱兰显效快,不良反应小。结论:西酞酱兰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由于药物的副作用等多方面原因,治疗率一直较低。百忧解分散片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而轻,使用方便的优点,但目前用于治疗老年人抑郁症的报道尚少。本次研究对52例抑郁症老年患者用百忧解(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5例)和氟西汀组(36例)进行治疗,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17)及临床变化总体评价量表(CGI)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85.7%,与氟西汀治疗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轻。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用及使用抗抑郁药提供资料。方法:分类分析各种抗抑郁药的药理作用和特点。结果: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轻重高低和药物药理作用的选择性高低关系密切,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由于选择性高,在疗效相当的情况下,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选择抗抑郁药时应首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次是去甲肾上腺索能和5-HT能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翩剂只应在其它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选用。  相似文献   

16.
盐酸氟西汀、阿米替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丽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0):4156-4156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阿米替林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第2版(CCMD-Ⅱ-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112例,在分别使用盐酸氟西汀(n=56)、阿米替林(n=56)治疗3个月期间,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患者的抑郁症状,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盐酸氟西汀在改善抑郁情绪方面与阿米替林相当;治疗3个月前后相比,盐酸氟西汀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维度得分明显高于阿米替林组,均有显著差异(P&;lt;0.01)。结论 盐酸氟西汀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17.
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 ,又称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 ,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长期的抑郁情绪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生理活动减缓、社会工作和生活能力的下降 ,严重者导致患者厌世、自杀。所以 ,若不及时给予治疗和监护 ,抑郁症也是一种相当危险的病。随着社会的发展、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心理负担的加重 ,抑郁症患者愈来愈多 ,目前已占神经症的 70 6 % [1] 。此类患者过去多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 ,其不良反应较多 ,限制长期应用。作者应用新一代抗抑郁药氟西汀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抑郁症52例,分析病因,并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及对照组,治疗观察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氟西汀组和对照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综合医院抑郁症识别率提高,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酞普兰、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2w末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提示西酞普兰起效快于氟西汀.治疗6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疗效相当(χ^2=0.74,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P>0.05).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0.
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扣不良反应。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痰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氟西汀组(30例)和帕罗西汀组(30例),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不良反应的评定。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HAM-D评分显著减少,不良反应少。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氟西汀和帕罗西汀均是有效的抗抑郁药,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