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跟痛症     
跟痛症是站立工作者、运动员及老年人的常见病,由跖篇膜慢性损伤、炎症、退变等引起,其同义词有“跖筋膜炎”、“足跟痛”等.近来陆续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 解剖跟骨结节外侧是趾展小肌、趾短屈肌的起点;结节内侧是屈趾短肌、跖筋膜的起点.跖筋膜是很厚的筋膜,到足前方变宽,并分为五束,被横向的纤维与各趾串连在一起.其深部为外跖神经、动脉.胫神经进入足部后分为内跖神经、外跖神经.内跖神经走向踉骨脂肪垫内.外跖神经又分浅技与深枝,支配处展小肌,此神经常在展肌深筋膜与跖方肌内侧头内下级之间受到卡压;另外,跟骨骨资也可压迫内跖、外跖神经之分枝,馒性刺激导致跖筋膜炎,造成顽固性跟痛(附图).  相似文献   

2.
史亦中 《中国骨伤》1991,4(6):30-30
足跟跖侧疼痛的病因主要有:1.前置因:本症多见于中老年,常同时有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故老年组织变性等病理改变可能是本症的前置因。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肝肾阴虚是发生本症的重要因素。此外,少数足外翻者也可以认为是本症的一种前置因;2.累积因:跖腱膜和趾短屈肌在行步时的反复牵扯损伤,导致在其跟骨附丽处形成锥状骨质增生,即跟骨骨刺。跟骨骨刺不是引起足跟跖侧疼痛的直接原因,但是,由累积损伤导致的跟骨骨刺一旦形成便又加重足跟跖侧疼痛的症状;3.激发因:外伤、劳损、受寒湿、体重骤增及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等,都可激发本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谭兆红 《颈腰痛杂志》2002,23(4):337-337
跟骨骨刺综合症 (Plantarfasciitis/heel spur syndrome.PF/ HSS)跖腱膜炎 ,是跟痛症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目前认为跟骨骨刺不是引起疼痛的原因 ,疼痛是由于跖腱膜因反复微损伤在跟骨结节处炎症反应引起 [1 ,2 ] 。临床多在中年以上发病 ,主要临床症状为足跟部跖侧痛 ,行走时加重  相似文献   

4.
对跟骨骨刺及骨质增生的见解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幼麟  张志明  王勇 《中国骨伤》2000,13(10):597-598
什么是骨刺 ,什么是骨质增生 ?二者都是发生在骨表面上肌肉、韧带、关节囊的附着点的一些退行性病变。以跟骨骨刺为例 ,它是发生在跟骨跖面的骨嵴 ;侧面X线片上显示为骨刺。它是屈趾短肌的起点 ;它被屈趾短肌肌腱包裹。它不是跟痛的病因。在其下面附着的跖筋膜劳损 ,才是跟痛症的原因。它是可以用保守疗法治愈的。有时它也会自行消散。那是由于在劳损过程中小筋膜纤维断裂自行愈合的结果。我们有很多病例说明跟骨骨刺不是跟痛症的原因 ;例如 ,有的跟痛症病人的跟骨跖面无“骨刺” ,也有的病例有骨刺也有跟痛 ,但经保守疗法治愈后 ,骨刺仍在…  相似文献   

5.
足底跖腱膜所致的跟骨撕脱性骨折,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收治6例,其中2例手术证实;并且对标本上进行的人工跖踺膜性跟骨撕脱骨折进行了X线片投照研究,现结合病例对其损伤机制,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 1 实验资料 对外伤性膝上离断伤的肢体,将跖腱膜的跟骨附着点用骨锉凿起骨皮质和少许松质骨1.0cm×1.0cm×0.5cm,人为的造成撕脱骨折。摄跟骨轴位片,侧位和跟底轴心切线位X线片,然后对撕脱骨片涂以薄层硫酸钡,再次摄片。结果是跖腱膜性跟骨撕脱骨折在跟骨轴位片上完全重叠于跟骨粗隆上,跟骨侧位片上部份重叠,跟底轴心切线位片上能完全清楚的显示骨折块和跟底骨质缺损的部位。 对此标本的人工跖腱膜性跟骨撕脱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并用4号丝线缝合,当踝足背屈时跖腱膜紧张,当力量继续使前足背屈,跖趾关节背屈时,缝合线断裂,骨折片撕脱。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质增生与跟痛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跟骨骨质增生与跟痛症赵幼鳞,梁遂安,赵安民,李继承,牛乐庆,潘研成,吉九安跖筋膜的起点是跟骨跖面的全宽,在这个部位发生骨质增生,可形成横跨跟骨跖面的骨嵴,在跟骨侧面的X线片上如针形,这就是人们常讲的“骨刺”。它与跟痛症的关系很不明确。在临床工作中不可...  相似文献   

7.
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依据压痛点及局封效果和跟骨骨刺综合判断。无明确压痛点又无明显跟骨骨刺则行跟骨钻孔减压;有明确压痛点又有明显跟骨骨刺,并且局封效果好,压痛在跟骨结节则行骨刺祛除加跖腱膜切断术;内踝处有压痛,则同时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有明确压痛点又有明显跟骨骨刺,但局封效果不完全,则行骨刺祛除、跖腱膜切断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同时跟骨钻孔减压。结果:21例病人经6~18个月随访,优良率达95.24%,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方法选择得当,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跖筋膜炎     
跖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综合症。主要原因有:(1)足跟内侧小趾外展肌神经受压。(2)扁平足造成的跟骨内旋,足跟内侧牵拉力增加,引起足跟痛。(3)反复轻度的外伤。跖筋膜炎的典型症状是足跟部缓慢出现的疼痛。患者常感足跟部有一种烧灼感。行走时常有不舒服的感觉。跟骨内侧结节部位压痛。跖筋膜紧张、增厚。跟骨侧位 X 线片一般无异常所见。有的有骨刺生  相似文献   

9.
跟痛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跟痛症谭富生,汪泽宽跟痛症是站立工作者、运动员及老年人的常见病,出跖筋膜慢性损伤、炎症、退变等引起,其同义名有跖筋膜炎、足跟痛等。国内外近来陆续有报道,现综述如下:1解剖跟骨结节外侧是趾展小肌,趾短屈肌的起点;结节内侧是屈趾短肌、跖筋膜的起点。跖筋膜...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0年 8月以来采用综合手术方法治疗顽固性跟痛症3 6例 ,经 1~ 3年随访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 6例 ,男 2 5例 ,女 11例 ;最大年龄 74岁 ,最小 3 8岁 ,平均年龄 5 2 .5岁 ;有跟骨骨赘者 10例 ,占 2 7.8% ,男女之比为 4:1。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阻滞麻醉 ,病人仰卧 ,下肢外旋 ,足内缘朝上。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后 ,沿跟骨内侧作横弧形切口 ,长约 5cm略向内踝后方偏斜 ,分离出跖筋膜 ,切除变性肥厚的跖筋膜 2cm ,再用骨膜剥离器推剥松解受卡压的外跖神经。有骨赘者同时切除 ,并在跟骨内侧向外钻孔减压。术后石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顽固性跟痛症的手术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12月本科手术治疗的84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根据术前压痛点、局部封闭疗效和跟骨骨刺情况综合判断分析,15例行跟骨钻孔减压术(减压组),29例行骨刺切除并跖腱膜射频消融术(切除组);19例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松解复合切断组),21例行骨刺切除、跟骨钻孔减压、跖腱膜射频消融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复合组)。[结果]四组患者的VAS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组患者AOFAS-AH评分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四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减压组93.33%,切除组93.10%,松解复合切除组100%,复合组95.23%,84例患者总体优良率为95.23%。[结论]顽固性跟痛症主要术式有跖腱膜射频消融术,跟骨骨刺切除术,跟骨钻孔减压术,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切断术,经术前充分的评估,根据疼痛的不同原因合理优化组合应用上述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跟痛症(calcaneodynia)是由一系列疾病导致的足踝部疼痛症候群,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发病因素有:足底跖筋膜炎、跟骨脂肪垫病变、跟骨滑膜炎、跟骨骨刺、神经卡压等。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跖腱膜炎/跟骨骨刺综合征: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跖腱膜炎/跟骨骨刺综合征———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程迅生综述周维江李嘉寿审校跖腱膜炎/跟骨骨刺综合征(plantarfascitis/heelspursyndrome,PF/HSS)临床上非常常见。据报道因足部疾患就诊的病人中约15%为跟痛症,...  相似文献   

14.
足部第2楔骨脱位,其基本病变是由直接暴力所致,多见于跖侧脱位,背侧脱位比较少见,常合并有足部其他部位的损伤[1].笔者收治1例双足挤压伤,其中左足皮肤软组织挫裂伤、右足骨筋膜室综合征、第2楔骨脱位、跟骨粉碎性骨折经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跟痛症发病机理及针刀法治疗疗效。方法:用针刀在跟骨刺基底部,将跖长韧带自附着处切断,并于足弓处切断跖腱膜,结果:22例经针刀法治疗一次后跟痛症状消失,随访半至一年,总有效率95.46%,结论:跟骨刺不是引起跟痛症的主要原因,而是由于附着于跟骨结节上的跖长韧带及跖腱膜的反复受伤,造成粘连,水肿,筋膜挛缩及无菌性炎症所致,经针刀彻底切断,松解跖长韧带及跖腱膜,可消除跟痛症。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3年以来,应用跖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外伤后跟骨外露3例。其中2例属外伤所致,1例是外伤后足跟部软组织感染所致。跟骨缺损面积在3×4~5×5.5cm之间,经跖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后,均取得良好效果。体会:跖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跟骨外露,我们通过3例成功病例,认为手术中应注意:①对新鲜创面的跟骨缺损应彻底清创,清除异物,切除坏死组织,为一期修复创造条件。对外伤后有其它合并症或创面  相似文献   

17.
中药薰洗治疗足跟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们采用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48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经治的48例均为得到随访的门诊病人,男6例,女42例;40岁以上者46例。病程1月~6年不等。临床表现:足跟痛,在跟骨跖面跟骨结节与跖筋膜附着或足跟处压痛。48例中伴跟底肿胀10例,行走时疼痛加重,晨起或久坐、站立时足跟不敢着地,步履艰难,其中伴有休息痛9例。48例均行跟骨正侧位X光片检查,共计57个跟骨,其中44个跟骨有骨刺形成。治疗方法1.方药组成:伸筋草20g,红花20g.炙马钱子10g,川芎25g,丹参25g,木瓜10g,牛膝1…  相似文献   

18.
经研究证实足的支撑结构为一个三臂桁架动态结构,距骨为顶,跟骨为后支撑力臂,第一跖骨、楔骨及舟骨构成前内支撑力臂,第4、5跖骨与骰骨组成前外支撑力臂,其附着韧带与跖间膜有绑固和拉杆作用,拉杆缩短桁架顶升高,其耐压负载力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跟骨内移截骨治疗扁平足的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采取跟骨内移截骨及联合手术治疗扁平足3l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19~50岁(平均26.7岁).术前均摄足侧位及跟骨轴位X线片及跟骨CT,测量第1跖距角5°~32°(平均22.3°).均有跟腱挛缩、外移、跟骨外翻、前足旋前外展(负重位外观),有疼痛,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分平均45.8分.胫后肌腱功能不全均二级.单纯跟骨内移截骨13例,跟骨内移截骨加跟腱延长4例,跟骨内移截骨加跟腱延长及趾长屈肌腱移位14例.[结果]术后随访6~26个月(平均18.8个月),内侧纵弓较手术前增加,内侧柱高度由术前(8.5±3.2)mm增至(16.3±4.1)mm(t=8.35,P≤0.001),10例疼痛消失,15例减轻,6例无明显改变.第1跖距角由术前5°~32°(平均22.3°±4.5°)降至0°~7°(平均3.2°±1.4°) (t=22.57,P≤0.001).足外翻及外展明显改善,有效率80.6%(25/31),(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84.5分.[结论]跟骨体部截骨手术治疗可屈性平足疗,能够可靠地纠正平足症的跟骨外翻畸形,部分恢复其内侧纵弓,改善足的负重和足踝部生物力学特性,术中根据情况联合其他术式提高疗效,同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跟痛症的跟骨跖侧压痛点与跟骨结节骨赘的位置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骞  陈振伟  解谦 《中国骨伤》1998,11(3):44-45
跟痛症是一个症状性诊断。关于跟痛症与跟骨结节处骨赘(以下简称“跟骨骨刺”)究竟有无关系颇有争论~([1~3])。但是,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是仅根据跟骨侧位X线片判断和推测跟痛症与跟骨骨刺的关系,尚缺乏跟痛症跟骨跖侧压痛点(以下简称“压痛点”)与跟骨结节及跟骨骨刺在相应跟骨轴位X线片的位置关系。为了解跟痛症跟骨负重痛的病因,1996~1997年对眼病症28例(34只足)的42个压痛点进行金属标记,跟痛症不分单侧、双侧.全员并足拍摄双侧跟骨侧位X线片及轴位片,研究跟痛症的压痛点与跟骨结节及跟骨骨刺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