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文莉  赵兴友  刘健 《西部医学》2011,23(12):2416-2416
病例男,28岁,因"发现左侧臀部包块10年"来院就诊。入院查体:左侧臀部近肛缘扪及两枚包块,约3.0cm×4.0cm,质中,活动,无压痛,无红肿及破溃。CT示左侧臀部近肛门左后方皮下囊性肿块,考虑为良性病变,炎性病变可能。B超示左侧臀部靠近肛门约3点钟处皮下软组织内可见大小约5.6cm×2.3cm的近似低回声包块(图1),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1/2)岁。出生时即见骶尾部包块,2月来进行性长大入院。检查:慢性消瘦病容,发育迟缓,营养差。骶尾部见一明显包块(约15×12×10cm),皮下呈青紫色,上半部软,基底宽而硬,无压痛,不活动。  相似文献   

3.
患者,2岁。出生时骶尾部即有包块逐渐长大。入院检查:发育尚可,营养差。骶尾部巨大椭圆形肿物悬吊于两臀股间,肛门牵拉移位,尾骨尖到肿物底28cm,尾椎钩状后突。肛诊,直肠后壁囊性  相似文献   

4.
赵璧  陆显桢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32-133
患儿,男,7岁。因骶尾逐渐增大包块7年入院。包块于出生即发现,当时约蚕豆大小,未经处理逐渐生长至鸡蛋大,反复破溃流脓,伴脐尿管瘘,反复尿床。检查见智力正常,骶尾部5cm×5cm×4cm包块,透光试验(一)。MRI提示:盆腔后壁发育不全及盆腔疝。平片示:椎管破坏。穿刺造影见4cm×10cm包块。术前诊断脊膜膨出,术中发现包块为实质囊性,内部为灰黑泥沙膏样物伴臭味,囊壁厚似肠管,囊壁呈乳白色半透明状,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破坏骶骨达到盆腔,手术完整切除包块。术后病检确诊为脊髓肠源性囊肿。  相似文献   

5.
患,女性,23岁,腰痛1年,骶尾部包块伴左下肢麻木6个月。于1998年4月8日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疼,半年启发现左骶部包块逐渐增大,行走不稳,而就诊于当地医院,以骶尾部神经源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经一疔程放射治疗后,肿块略有缩小,下肢跛行减轻,发病以来无高热及大小便异常。查体:跛行步杰,骶尾部呈放疔后改变。骶尾部偏左侧约7cm×6cm半球形隆起,  相似文献   

6.
我院成功切除1例出生后4天新生儿骶尾部巨大囊性包块,病理诊断为囊性畸胞瘤。报告如下:病例摘要:男性,4天。出生后发现骶尾部正中巨大囊性包块。查体:骶尾部正中不规则囊性巨大包块,约6×g×10cm,质软,皮肤表面红,皮肤菲薄、欲破,有点状糜烂面。X片示囊性肿物,未见骨缺损及异常骨质影。在氛胶酮麻醉下切除包块。术中见囊内容物为黄色油状液体。无脑脊液流出。包块与椎管无关系,除外脊膜膨出。术后给予抗炎治疗,创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讨论一、本病临床少见.诊断上易与脊膜彭出症混淆。资料显示,新生儿骶尾部囊性畸胎瘤需…  相似文献   

7.
1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24岁,肛周不适半年余。查体:神清,心肺(-),腹软;骶尾部可触及软组织包块,大小约3.0 cm ×4.6 cm ×4.1 cm,界限清,轻度活动,轻度压痛,无波动感,皮肤表面无发热及红肿,双侧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尿常规正常,CEA:1.03 ng/mL,CA199:21.26 ng/mL,AFP:4.15 ng/mL。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发现骶尾部包块17年于1997年5月入院。骶尾部包块自出生时即有4cm×3cm×2cm大小,并随年龄增长而长大。整个病程中无双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失禁表现。本次人院MRI检查:骶尾部皮下有一扁圆形囊性(脑脊液样)肿块影,13cmXllcm×3.7cm大小,边缘光...  相似文献   

9.
病人,女,20岁,左侧胸痛半年余,有轻中度呼吸困难。查体:血压16/11 kPa,听诊左肺呼吸音低。B超示左后肋膈窦部低回声团块,大小约9.7 cm×7.0 cm,界限清楚,包膜完整。CT平扫示左肋膈窦部软组织密度包块,最大横径约11 cm,呈分叶状;增强扫描示包块不均匀强化;包块后外侧贴近胸壁,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某孕妇,25岁,孕1产0;因腹大疑双胎于孕30周来我院检查,腹围86cm。B超示宫内一活动胎儿,胎儿双顶径约6.2cm,颅内结构紊乱,颅骨光环不完整,在枕部可见缺损口约0.3cm,外凸形成1.0cm×0.5cm囊实性包块,轮廓清楚,周围有较强回声包绕,内可见盘曲状实质性回声,包块和胎头相连。脊柱排列整齐,骶尾部结构清晰,胎心率152/min,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介绍患儿,女,11/2岁。骶尾部包块逐渐肿大,伴高热、消瘦、排便困难36天。1990年4月10日入院。36天前不慎摔伤骶尾部,局部疼痛,逐渐肿大一包块,伴高烧,食欲差。在当地医院以“骶尾部感染”,给予青霉素、链霉素注射,效果差。查体:骶尾部可见4.5×4cm大小的红、肿、热、痛包块,边缘不清,质地中间  相似文献   

12.
祁保国 《农垦医学》2006,28(1):79-80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农民,因“双臀部、骶尾部疼痛、麻木一年余,排尿困难3天”入院。患者诉一年前不明原因觉双侧臀部、骶尾部疼痛不适,呈持续性,不向他处放射,坐位时明显,症状渐加重,并出现双侧臀部、骶尾部麻木,渐出现排尿排便困难。病程中无发热、盗汗、腹泻等症状。体重减轻8kg。查体:营养状况差,体重39kg,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触及包块,骶尾部未见明显隆起,压痛可疑;双臀部、会阴区皮肤感觉消失。直肠指诊:缘直肠后壁可扪及一约9cm×8cm大小包块,质地硬,轻压痛,界限清楚,可推动。B超提示:盆腔有一9.1cm×8.7cm大小的不均质包块…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左额部包块1年入院。1年前患者撞伤左侧额部,随后出现一蚕豆大小的包块,无疼痛,无头昏头痛等症状,以后包块逐渐增大,目前约鸡蛋大小,疼痛,并伴头昏。查体:神志清楚。左额部见一约5.0cm×2.0cm×6.0cm包块,质地硬,活动度差,边界清,有触痛。其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示:左额部软组织抱块,约4.5cm×2.1cm×5.5cm大小,境界清,相邻颅骨破坏吸收,增强无明显强化。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无异常。全麻下行左额部包块切除及破坏颅骨切除术。术中见左额部软组织包块,质地中,有包膜,色红,边界清,颅骨破坏,硬脑膜受累…  相似文献   

14.
<正> 患者男,50岁,蒙族。因骶尾部包块术后1年复发,来我院就诊。查体:骶尾部偏右臀触及一大小15cm×34cm的隆起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有压痛并向右腿部放射。B超检查:骶尾部及右臀部探及一大小15.3cm×32cm×6.9cm哑铃形中低回声反射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骶尾部呈分叶状低回声区,并可见小囊状  相似文献   

15.
黄俊军  刘睿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73-1173
<正>患男,7岁。以骶尾部窦道间断性渗液7年之主诉于2004年12月1日入院,患儿曾于1997年1月9日出生2h后因“骶尾部肿物”入住我科。查体:心肺腹无异常,骶尾部可见-20cm×20cm×18cm大小的包块,外有一层透明薄膜,内有大量脏器如:肝、肾脏、肠管、皮肤,未见明确的心肺组织,包块有一蒂与骶尾部相连,内有血管样组织,部分组织仍有活性。急诊在全麻下行畸胎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大体检查:灰褐色,不整形组织,约20cm×20cm×18cm大小。包膜不完整,表面结节状,最小如花生米,最大如儿头大,其中见一灰褐色囊性组织,大小约10cm×7cm  相似文献   

16.
<正>骶尾部畸胎瘤是起源于胚胎原始细胞,生长于骶尾部的肿瘤。1诊断依据(1)肛门坠胀不适,早期可无任何症状。(2)肛旁肿物向下后方逐渐生长,有异物感,腰骶酸胀。(3)肿物溃破可流脓液,溃口经久不愈。(4)X线钡剂灌肠检查:直肠后壁占位性病变,肠壁受压成被推挤到一侧。(5)X线摄片示肿物内可见钙化点、钙化块、骨组织或牙齿样组织。(6)B超检查示有坚硬的实质组织、软组织和囊腔。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6岁,2009年11月13日因"骶尾部痠胀3月,加重1周"入院,行下腹部CT检查提示:第四、五骶椎骨质破坏;骶骨周边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患者于2009年11月17日行骶尾部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肿块大小约8 cm×10 cm,成团肿瘤细胞富含黏液,结合临床考虑脊索瘤。术后未行任何治疗。2010年9月患者复查尾骶部MRI提示肿瘤复发,遂行尾骶部肿瘤放疗,此后定期复查,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8.
骶尾部畸胎瘤绝大多数具有特殊性CT表现,常通过CT明确诊断。我们搜集了20例术前经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骶尾部畸胎瘤,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特点,旨在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并就CT对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断价值及骶尾部肿块的鉴别诊断作一初步评价。1材料与方法20例骶尾部畸胎瘤,男婴6例,女婴14例,年龄5h~23d,平均年龄为14d。临床症状为出生后即发现骶尾部包块,分界清楚,均偏向臀部一侧,无压痛,包块皮肤无破馈,无便秘及排尿困难。包块触之呈实性有12例,囊性有8例。直肠指诊可扪及包块15例,未扪及包块5例。使用日本岛津3000CT…  相似文献   

19.
病例女,5个月,患儿出生后即发现腹部及骶尾部肿块,于1个月前来本院就诊,诊断为腹腔肿瘤及骶椎隐裂。近日来因进食差、大便细、排便费力而以“腹腔肿瘤”收入院行手术治疗。查体:体温36.4℃,神志清,精神较好,皮肤弹性较差。全腹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腹部可触及一约16.0cm×9.5cm×5.0cm大小囊性肿块,光滑,固定,压缩(-)。肛诊:直肠无水肿,骶尾部两侧可触及各约3.0cm×3.0cm大小囊性肿物,压缩(-)。腹部盆腔CT示中下腹巨大囊、实性肿块,骶尾部后方见两个囊性低密度灶,可见钙化。骶椎两侧未闭合。腹部彩超示腹腔囊肿,腰骶部…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孕妇,19岁.孕6+个月作常规超声检查,B超所见:胎儿双顶径6.2cm,左侧侧脑室扩张积液,最大前后径1.2cm(图 1),纵切扫查胎儿脊柱时发现其骶尾部两排串珠样强回声中断,并在此处见一囊性包块突起,约5.5cm×4.8cm,边界清,壁薄,内部为无回声,可见条状光带.包块在羊水中漂动(图2),胎儿胸、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小腿骨骼长轴切面未明显显示前足足底平面,羊水最大前后径5.0cm,胎盘前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