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TPPA在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探讨TPPA检测方法对梅毒的辅助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本院住院患者标本14927例,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并对各试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4927例标本中,RPR及TP ELISA均阳性的194例样本中TPPA阳性194例;63例RPR阳性而TP ELISA阴性的样本,TPPA均阴性;215例RPR阴性TP ELISA阳性的样本,TPPA阳性149例。RPR假阳性率为9.45%(63/666),假阴性率为22.37%(149/666),TP ELISA假阳性率为9.9%(66/666),无假阴性。RPR灵敏度为56.55%(194/343),特异性为75.48%(194/257);TP ELISA灵敏度为100%(343/343),特异性为83.86%(343/409)。结论:TPPA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住院患者确诊梅毒较为可靠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联合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方法避免TP-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的假阳性结果。方法用TP-ELISA法作为临床标本的梅毒筛查实验,对阳性标本进一步作TRUST和TPPA检测。结果 TP-ELlSA法检出114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11例,阳性符合率为97.36%(111/114);其中27例TRUST阳性,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阳性符合率为100%;97例TRUST阴性,TPPA确证阳性94例,阴性3例,不符合率为2.64%。结论 TP-ELISA法筛查梅毒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结果,对TP-ELlSA法测出的阳性标本先做TRUST试验,再用TPPA确证,阳性结果报告梅毒抗体阳性,阴性结果报告梅毒抗体阴性,这样能有效避免单一TP-ELISA法的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对筛选出的86例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CMI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并将CMIA测定值与甲苯胺红不加血清热试验(TRUS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ELISA试验阳性标本中,经TPPA确证试验,阳性84例,阴性2例,ELISA试验符合率为97.67%;而CMIA和TPPA检测符合率为100%。TRUST假阴性率较高,且随着CMIA的检测值增高,TRUST阳性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ELISA法筛查梅毒存在一定的假阳性,CMIA可以作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老年性梅毒检测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先用ELISA法作为临床标本的梅毒筛选,对阳性标本同时进一步做TRUST和TPPA检测。结果 ELISA法检出135例老年性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119例,阳性符合率为88.14%,其中53例TRUST阳性,TPPA确证阳性;82例TRUST阴性,TPPA确证66例阳性,16例为阴性。结论 ELISA法筛查在老年性梅毒检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结果,因此阳性标本应同时加做TRUST、TPPA检测,以避免误诊和减少医疗纠纷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同时用ELISA、胶体金试验、RPR试剂和TPPA对1136例住院及门诊病人血清进行检测,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得出其他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7.61%(82/84),假阳性率0.28%(3/1052);金标法阳性率82.14%(69/84),假阳性率5.32%(56/1052);RPR法阳性率73.8%(62/84),假阳性率0.38%(4/1052);3种方法即ELISA、金标法、RPR法均阳性为60例,检出率为71.43%(60/84),假阳性率为0.09(1/1052)。在用TPPA方法确认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中,金标法和RPR法在弱阳性标本(S/CO值为1~5)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S/CO值〉5的阳性标本。结论:TP-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TP-ELISA与TPPA相关性良好,可作为确证试验。后两种试验假阴性和假阳性较多,只能作为辅助试验,如果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假阳性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探讨血液筛查中梅毒检测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确认的意义。方法统计分析2011—2013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梅毒感染情况;采用2种国产梅毒抗体ELISA试剂A、B对本中心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筛查,用TPPA法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确认,比较分析2012年A、B试剂梅毒抗体初筛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结果2011—2013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843699例,筛查梅毒阳性标本4781例,TPPA确认阳性3156例,梅毒感染率为0.37%。不同献血来源和职业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984.5,P<0.05),其中街头流动人员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最高(0.65%),大中专院校学生献血人群最低(0.06%)。18~29岁年龄段献血员梅毒阳性率为0.17%,阳性率随年龄段升高而升高。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2012年初筛阳性标本1610例,TPPA确认阳性1099例,阳性符合率为68.26%。 A、B试剂单检筛查阳性与TPPA确认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6.13%、73.36%,双试剂联检阳性符合率为94.47%。结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抗体阳性人群在职业来源、年龄、性别分布均不同,这对日后招募低危献血人群有一定指导作用;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TPPA的确证是非常必要的,为梅毒阳性献血者的检测结果告知提供更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有效的检测试剂,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职业健康体检10286例标本,采用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梅毒诊断,并作结果分析。结果:ELISA法检出阳性标本675例中,经TPPA确证阳性657例,阳性符合率97.33%。TRUST法检出阳性424例,均经TPPA确证阳性;而ELISA筛查阳性而TRUST阴性的标本有7.17%的假阳性结果。结论:建议3种检测方法结合应用能更有效提高梅毒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梅毒-酶联免疫试剂筛查献血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5719例献血者的梅毒筛查结果,评价TRUST与TP-ELISA两种方法在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优劣。方法:同时采用TRUST与TP-ELISA试剂对献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将筛查结果阳性,包括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证,并对部分两种试剂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作追踪调查。结果:采用TP-ELISA试剂筛查献血者的阳性率(0.95%)明显高于TRUST试剂(0.58%,P<0.01);TP-ELISA与TRUST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057%、0.045%;140例TP-ELISA(TPPA确证)阳性标本中,TRUST有56例呈阴性反应,漏检率为40%;对部分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作追踪调查,TP-ELISA与TPPA结果与献血者反馈信息存在不一致。结论:TP-ELISA试剂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TRUST试剂,但两种试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率。采用TRUST试剂筛查献血者可能存在输血传播梅毒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9.
ELISA法筛查联合TRUST、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筛查联合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建立本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ELISA法作为临床标本的梅毒筛查,对筛查阳性标本和S/CO值在0.70~0.99范围的疑似标本,进一步作TRUST和TPPA。结果TP-ELISA法检出的145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41例,阳性符合率为97.24%(141/145);其中91例TRUST阳性,且TP-PA确证实验均为阳性;54例TRUST阴性,TPPA确证50例阳性,4例为阴性。20例S/CO值在0.70~0.99之间的标本中,TPPA阳性4例。4份阳性标本的倍比稀释后检测结果也说明ELISA敏感性低于TPPA。结论梅毒ELISA法筛查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TP-ELISA阳性标本首先应做TRUST,而对TRUST阴性标本应进一步用TPPA确证;对S/CO值在0.70~0.99之间的疑似标本也应用TPPA确证,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0.
曹珂 《中原医刊》2011,(18):108-109
目的比较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TP—ELISA)法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的准确性及特异性。方法分别使用TP—ELISA法和RPR试验对5135例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135例患者中RPR检测阳性45例(0.88%);ELISA法检测阳性62例(1.21%)。62例ELISA阳性标本经TPPA确认60例阳性,相符率96.8%;45例RPR检测阳性标本经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36例阳性,相符率80.0%,假阳性率20.0%;RPR法漏检率20.0%。ELISA检测法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RPR检测法(P〈0.05),与TPPA法接近。结论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RPR检测法,结果客观可靠,便于保存,且检测费用相对较低,可作为目前临床检测梅毒螺旋体疑似标本和筛选献血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TP-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筛查, 对筛查出的93例阳性标本和16例样本与临界质控吸光度比值(S/CO)在0.80~0.99范围内的灰区标本进一步做TRUST和TPPA检测。结果: TP-ELISA法检出的93例梅毒阳性标本, 经TPPA确证阳性83例, 弱阳性6例, 阳性符合率95.70%(89/93)。TP-ELISA 法检出的93例梅毒阳性标本中有32例TRUST阳性, 且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而61例TRUST阴性标本中, TPPA确证阳性51例, 弱阳性6例, 阴性4例。16例S/CO值在0.80~0.99之间的灰区标本, 经TPPA确证1例为阳性, 1例为弱阳性。结论: 梅毒TP-ELISA法筛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TP-ELISA阳性标本先以TRUST确证, 而对于TRUST阴性标本需进一步采用TPPA确证;对S/CO值在0.80~0.99之间的灰区标本也应用TPPA确证, 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4种梅毒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8 468例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结果者再作梅毒胶体金法(SYP)、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结果:共检出ELISA阳性621例,其中经TPPA确认阳性有566例,SYP阳性有575例,与ELISA法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1.1%、92.6%。TRUST阳性有158例。根据ELISA检测的原始吸光度值,将621例标本分为低、中、高吸光度组,与TPP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经TPPA确认后,阳性比例分别为83/132、182/188和300/301。结论:使用4种梅毒血清学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以使结果更准确、可靠,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等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检测深圳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TRUST、ELISA和TPP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效果,评价深圳献血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依据.方法12 600例无偿献血标本皆采用TRUST和ELISA两种方法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对其中任何一种方法检测阳性,用TPPA方法进行确认(1:80以上为阳性).结果TRUST方法检测梅毒,阳性例数有62例,阳性检出率为0.49%;ELISA法为118例,阳性检出率为0.94%.后经TPPA确认,结果为116例阳性,确认阳性率为0.92%.TRUST检出率明显低于ELISA法和TPPA法. 结论单纯采用TRUST检测筛查献血人群梅毒抗体检出率低,不适用于健康人群梅毒抗体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基因重组抗原ELISA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335份梅毒患者和非梅毒者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以TPPA阳性者为标准,TRUST有6份为假阴性,4份为假阳性;ELISA假阳性1份,无假阴性。TRUST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8%、98.2%和100%、99.5%。TRUST与TPPA的符合率为97.0%,ELISA与TPPA的符合率为99.7%。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都优于TRUST,与TPPA符合率高。结论 重组抗原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结果客观、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梅毒初筛和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自2009年2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和门诊诊断和治疗的梅毒患者129例,采用TRUST、TP—ELISA、TPPA,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在3种方法检测的129例梅毒患者中,TRUST法检测阳性92例,阳性率为71.37%;TP—ELISA法检测阳性112例,阳性率为86.82%:TPPA法检测阳性129例,阳性率为100%。3种方法检测阳性率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行大量人员的高危人群梅毒筛查时宜采用TP—ELISA检测方法;对TRUST和TP—ELISA等初筛阳性以及潜伏期梅毒和一些非螺旋体试验阴性又高度怀疑为梅毒患者的确认试验采用TRUST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TP-ELISA和TPPA方法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阳性率的检测差异。方法 对4000例血清标本分别用TP-ELISA、TPPA进行梅毒抗体阳性率检测。结果 TP-ELISA法阳性率为3.60%(144/4000),TPPA法阳性率3.45%(138/4000),阳性符合率为92.36%(133/144),两种方法对梅毒感染的检出率尚不能认为存在差异(χ2=0.132,P>0.05)。结论 在临床检验中,TP-ELISA可作为梅毒的筛查试验,阳性结果 再进一步作TPPA法确诊,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7.
TP-ELISA法在梅毒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P-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IgG/IgM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各期梅毒血清80份,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排除梅毒的患者血清样本40份,以及100份献血员血清样本。全部血清标本分别进行RPR、TPPA和TP-ELISA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TP-ELSIA在梅毒患者组中的阳性率为100%(80//80),确证试验TPPA的阳性率为98.8%(79/80),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P-ELSI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初筛试验RPR的检测阳性率87.5%(70/80)。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组RPR试验出现假阳性,其他两种方法无假阳性出现。结论:TP-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G/IgM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初筛和确诊,TP-ELISA试验阳性标本建议进一步作RPR试验。  相似文献   

18.
3种梅毒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种常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梅毒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梅毒的检出率.方法:同时用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155例梅毒螺旋体质控血清标本.比较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RPR、TPPA和TP-E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