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42~88岁,平均73.2岁,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7例,Ⅲ型28例,Ⅳ型13例,Ⅴ型5例,均采用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结果]58例中获得随访38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骨折于8~10周均获临床愈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1.8分.并发症情况:术中出现大粗隆开口进针点附近继发性骨折1例、股骨头栓钉未入锁孔1例、栓钉头部破损1例,术后髋内翻畸形1例、股骨中上段骨折1例、股骨头栓钉退出1例.[结论]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取出方便等优点,但在初期使用时一定要熟悉其构造及固定原理并严格按照其操作规程进行,减少、避免因操作不当所致的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07年10月,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59例,平均年龄78.5岁,按AO分型:A1型8例,A2型36例,A3型15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髋功能.[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5.7 min,平均出血量约105 ml,刀口感染1例.术后48例获得10~24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未发现不良并发症.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7例,良8例,中3例,优良率为93.75%.[结论]本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可作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EvansⅠ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3-01—2016-06分别采用DHS(DHS组)和PFNA(PFNA组)内固定治疗92例EvansⅠ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患髋Harris评分。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PFNA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EvansⅠ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好等优点。对于EvansⅠa、Ⅰb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可获得与PFNA内固定相同的长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PF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LPFP、PFNA内固定,每组40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优于DHS、LPFP组,LPFP组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骨折分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PFNA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是优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应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联合防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DHS联合防旋螺钉(DHS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共73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DHS组35例,PFN组38例,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3例获得随访,随访12~18个月,平均13.2个月。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PFN组少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HS联合防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粗隆间骨折各有其特点,但对于Evans-JensonⅣ、Ⅴ型骨折,以PFN内固定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内固定选择方面,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和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丨NTERTAN)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年11月~ 2012年04 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1例患者中37例使用PFNA固定,24例使用Intertan固定,比较两组平均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内固定失败例数、髋关节Harris 功能评分。结果全部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平均13.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以末次随访的情 况计人资料。PFNA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较Intertan组少(P < 0. 05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 后内固定失败例数、髋关节Harrisa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FN A和Intertan均设 计合理,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均能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达到临床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科2007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6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68例(PFNA组),应用.PFN内固定治疗62例(PFN组),应用DHS内固定治疗46例(DHS组),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9(12 ~26)月.PFNA组与PFN、DHS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C组较差(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与PFN及DHS相比,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防旋转,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有利于骨折稳定以及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DHS与PFN内固定,尤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13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LPFP、PFN、PFNA进行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  相似文献   

9.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36例分别接受了DHS、PFN—A、PFN内固定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24个月,对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等作比较。结果PFN.A较PFN、DHS手术时间短,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愈合快。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DHS组88.7%,PFN组90.2%,PFN—A组优良率91.6%。结论各种固定各有其自身特点,PFN—A是治疗各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的高龄粗隆间骨折、不稳定型骨折和合并症较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观察组采取PFNA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 a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依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分,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及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12例,其中股骨近端LCP固定60例,DHS固定52例。患者术后4~6周逐渐负重下地行走。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12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LCP组有2例因负重过早出现轻度髋内翻;Harris评分:优48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6.7%。DHS组亦有2例因负重过早出现轻度髋内翻,4例Ⅳ型骨折大转子粉碎者出现内固定松动移位;Harris评分:优33例,良9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80.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内固定,股骨近端LCP和DHS治疗EvansⅠ~Ⅲ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EvansⅣ型骨折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更宜采用股骨近端LCP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对比股骨近端锁定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 plates,LPFP)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时的力学特点.方法 本院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62~90岁,平均72.8岁.骨折按Evans分型,DHS治疗14例:Ⅰ型3例,Ⅱ型8例,Ⅲ型3例;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28例:Ⅲ型13例,Ⅳ型15例.术后随访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X线复查.结果 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DHS组患者优良率88%;股骨近端锁定板组优良率93%.两组数据进行u检验(u=0.785,P>0.05 ),结果 DHS组治疗股骨转子间EvanⅠ、Ⅱ型骨折与股骨近端锁定板组治疗股骨转子间EvanⅢ、Ⅳ型骨折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力学对比,DHS适于固定股骨转子间EvanⅠ、Ⅱ型骨折,股骨近端锁定板更适于EvanⅢ、Ⅳ型骨折.大转子在"张力带"结构中有着重要作用,应当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不同类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治疗,记录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对术后双侧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0(22.68±6.62)个月。不同骨折类型间在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健侧比较:Tronzo-EvansⅠ~Ⅲ型骨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ronzo-EvansⅣ型骨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操作简单,费用相对较低,应用于老年人Tronzo-EvansⅠ~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广泛应用;但应用于Tronzo-EvansⅣ型骨折疗效不确切,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改良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和传统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相比较。[方法]对5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改良DHS手术治疗包括术前重视骨牵引、术中内旋患肢、采用股骨近端后外侧切口、切断股外侧肌起点的方法。并和传统DHS组39例、PFN组33例相对照比较,得出术前骨牵引率、术中复位满意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优良率等多项观察指标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获得13~28个月的随访,平均19.2个月。资料分析显示,DHS改良组和PFN相比较,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愈后功能评价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和传统组相比较,改良组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并缩短切口长度。[结论]用改良后的DHS手术治疗EvansⅠ、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结合大粗隆支持钢板治疗Evans Ⅲ B、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7年8月采用动力髋螺钉加大粗隆支持钢板组合治疗Evans Ⅲ B、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93例,按E-vans分型,ⅢB型41例,Ⅳ型52例。合并其他骨折19例。结果92例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均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8周(7-16周)。功能评定优良率84.8%。结论动力髋螺钉结合大粗隆支持钢板对处理Evans Ⅲ B、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分型系统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反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存在分型交叉,而且目前的分型系统均未将转子部外侧壁包含在内。目的:提出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区域分型法,分析新分型系统中各型临床特点。方法:根据股骨转子部外侧壁是否完整以及后内侧是否存在蝶形骨折块建立区域分型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共888例,分析区域分型系统中各分型患者基础资料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等。结果:Ⅰ~Ⅳ型骨折分别占79.8%(709例)、12.7%(113例)、3.2%(28例)和4.3%(38例)。各型患者间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复位方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ⅠA型骨折髓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DHS)相比,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B型骨折髓内固定与微创内固定系统(R-LISS)相比,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骨折采用转子间顺行髓内钉(InterTan)和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PFP)固定的患者,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1.8%、62.5%,高于其他内固定物。Ⅲ型骨折髓内固定与R-LISS固定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58.8%、50.0%。Ⅳ型骨折髓内固定与R-LISS固定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6.9%、45.5%。结论:区域分型法可以较好的反映各型转子部骨折的特点,并指导内固定物的选择和提示预后。对于ⅠA型骨折,推荐采用DHS或髓内固定治疗;ⅠB型骨折推荐使用髓内固定治疗;Ⅱ型骨折因外侧壁不完整,推荐使用PFP或者InterTan治疗;Ⅲ型及Ⅳ型骨折推荐使用髓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李富林  黄宇  尹东  莫冰峰  刘文辉  黄晓 《骨科》2016,7(4):237-242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LCP)和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老年人伴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4年8月我们治疗的10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Evans分型,Ⅲa型43例,Ⅲb型35例,Ⅳ型20例,R型5例。其中42例采用DHS治疗,30例采用LCP治疗,31例采用PFNA治疗。通过分析比较DHS、LCP和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为(14.5±3.2)个月。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FN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DHS组(P<0.05)。三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HS、LCP、PFNA对于Ⅲa、Ⅲb、Ⅳ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均为可行方法。因为PFNA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优良率等方面均优于LCP与DHS,对于R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应选用PFNA。  相似文献   

18.
蓝海 《中国骨伤》2008,21(7):532-53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分型内固定治疗选择。方法: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按Evans分型:Ⅰ型16例,Ⅱ型13例,Ⅲ型17例,Ⅳ型10例,V型6例。其中Ⅰ、Ⅱ型29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Ⅲ、Ⅳ、Ⅴ型33例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DHS)治疗。结果:经1-4年随访,平均2.5年.根据疗效评定的标准,EvansⅠ、Ⅱ型(即稳定型骨折)29例,优13例,良11例,差5例;EvansⅢ、Ⅳ、Ⅴ型(即不稳定型骨折)33例,优18例,良12例,差3例。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的分型,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治疗,对EvansⅠ、Ⅱ型的稳定性骨折,多采用了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而对EvansⅢ、Ⅳ、Ⅴ的不稳定性骨折,则以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对我院骨科自1998年以来收治并得到随访的21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作一回顾性分析。方法21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Evans分型,Ⅰ型12例,Ⅱ型21例,Ⅲa型44例,Ⅲb型84例,Ⅳ型55例。加压空心钉组38例,DHS组147例,髓内钉(Gamma钉或PFN钉)组21例,骨水泥型人工假体置换组10例。216例患者均进行随访并作出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结果本组216例平均住院20d,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个月。患髋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优良177例,可32例,差7例,总优良率82%。结论手术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特点、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内固定方法。加压空心钉适用于EvansⅠ、Ⅱ型大小粗隆较完整的骨折以及全身状况较差、不能承受大的手术创伤和麻醉的高危患者;DHS和髓内钉基本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骨折,但对于小粗隆等后外侧骨质严重缺损者行复位固定或植骨以增加稳定性,大粗隆外侧骨皮质粉碎者,则DHS不适合。骨水泥型人工假体置换适用于高龄、严重骨质疏松、全身情况较差、并发症多、需早期下床活动者以及内固定失败的挽救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HA)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行DHS内固定(90例)与HA(66例)的高龄顺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合Tronzo-Evans骨折分型及Singh指数分级,探讨高龄转子间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 对患者随访12~108个月.HA组较DHS组术后下地早,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在内固定失败率和假体松动率方面,HA组不仅在Ⅲ、Ⅳ型不稳定骨折和Singh指数在1~3级患者中明显低于DHS组,在Ⅰ、Ⅱ型稳定骨折和Singh指数在4~6级患者中亦明显低于DHS组(P<0.05).结论 HA治疗高龄顺转子间骨折短期疗效良好.结合Tronzo-Evans分型和Singh指数分级对高龄转子间骨折治疗具有指导意义,高龄转子间Ⅲ、Ⅳ型骨折首选HA治疗;对于严重骨质疏松Singh指数在1~3级的高龄患者,即使Ⅰ、Ⅱ型稳定骨折,也可首选HA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