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缺损加上洞穿性鼻缺损的修复较为困难,本组病例恰当的采用局部皮瓣及瘢痕瓣移植,并在皮瓣移植的方式上,以改传统局部皮瓣旋转推进的方式,为“合页样翻转”方式,避免了蒂部旋转,使切取皮瓣的面积充分利用,增加了覆盖面积,使被封堵的缺损给鼻再造提供了完整基底,两种缺损同时得以修复。鼻再造选用额部扩张后皮瓣和前臂皮瓣为主,并依靠鼻骨缺损程度选用带骨皮瓣转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洞穿性鼻缺损的修复较为困难,本组病例采用局部皮瓣及瘢痕瓣移植,并在皮瓣移植的方式上,改传统局部皮瓣旋转推进的方式为“合页样翻转”方式,避免了蒂部旋转,使切取皮瓣的面积充分利用,增加了复盖面积,使被封堵的缺损给鼻再造提供了完整基底,两种缺损同时得以修复。鼻再造选用额部扩张后皮瓣和前臂皮瓣为主,并依鼻骨缺损程度选用带骨皮瓣转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洞穿性鼻缺损的修复较为困难,本组病例采用局部皮瓣及癜痕瓣移植,并在皮瓣移植的方式上,改传统局部皮瓣旋转推进的方式为“合页样翻转”方式,避免了蒂部旋转,使切取皮瓣的面积充分利用,增加了复盖面积,使被封堵的缺损给鼻再造提供了完整基底,两种缺损同时得以修复。鼻再造选用额部扩张后皮瓣和前臂皮瓣为主,并依鼻骨缺损程度选用带骨皮瓣转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报道11例鼻部分缺损患者,采用多种带蒂皮瓣移位修复,全部获得成功,外形恢复满意。讨论了各种皮瓣选择主要是根据鼻部分缺损的面积而定。  相似文献   

5.
鼻部分缺损畸形的显微外科技术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鼻部分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耳前和耳廓复合组织瓣供血的颞浅血管以旋股外侧血管搭桥与面动静脉吻合手术技术重建鼻部分组织缺损,供区采用耳后皮瓣转移一期修复。结果本组手术共修复28例不同部位的鼻部分缺损畸形病例。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最大面积4.0cm×2.5cm,最小2.5cm×1.5cm,移植的血管桥长度最长14cm,最短10cm。27例手术获得完全成功,医患双方对再造的鼻形态和色泽均表示满意,其中7例得到术后3~6个月随访,并有3例进行了门诊二期组织瓣蒂部臃肿修整术。随访病例对结果满意。失败1例的原因可能与年龄和长期吸烟、高血压、血管硬化,导致复合组织瓣血液灌注不足有关。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移植耳前和耳廓复合瓣再造鼻部分缺损效果可靠,外形结果满意,供区部位形象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次性修复鼻及鼻周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2008年,收治34例鼻及鼻周缺损的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17~70岁。先行额部扩张器置入术。二期手术,利用缺损周围的局部翻转皮瓣形成鼻衬里,将缺损纳入鼻前庭;额部扩张皮瓣移位行鼻再造术。三期断蒂。病程6~26月。结果:34例患者,32例疗效满意。结论:将鼻周的缺损视作术后新鼻部解剖区的一部分,再造全鼻并修复缺损,重建面部美学解剖分区。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鼻唇沟皮瓣修复鼻下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内眦动脉为供血动脉,蒂在上方的鼻唇沟皮瓣一期修复鼻翼、鼻小柱缺损8例。皮瓣最大面积3.5×2cm,蒂长2.0cm,全部成活。随访2年以上,临床效果满意,仅1例局部臃肿,1年后行皮瓣舒平手术。讨论了手术的优点。强调术后鼻孔内填塞对保持鼻外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前臂管型皮瓣修复全鼻和部分鼻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部的深度烧伤或外伤 ,尤其是化学性毁容性烧伤 ,常遗留鼻部皮肤及软骨的严重缺损和瘢痕增生畸形 ,导致面部五官比例失衡和外观缺陷。以往常用额部各种旋转皮瓣或上臂、肩胸等部位的皮管来再造全鼻和修复部分鼻组织 [1] 。前者人为地增加了面部创伤与瘢痕的存在 ,更加影响面部外观 ;后者虽然病程较久 ,固定时间较长 ,患者感觉不适 ,但整复后外形美观 ,肤色近似正常 ,患者感到满意。 1 988年6月~ 1 999年 7月 ,我们应用前臂管型皮瓣修复全鼻和部分鼻组织缺损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6例 ,男 5例 ,…  相似文献   

9.
鼻位于面部正中,且位置突出,是最易受损伤的面部器官之一,如果对其损伤的修复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增加心理负担.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笔者应用额鼻皮瓣联合鼻唇沟皮瓣Ⅰ期修复外伤性鼻缺损患者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改良加长胸三角皮瓣同期修复鼻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加长胸三角皮瓣同期修复全鼻及部分面颊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方法:I期手术胸三角皮瓣的设计与手术按常规胸三角皮瓣的设计与手术,Ⅱ期改良加长胸三角皮瓣手术,通过胸三角皮瓣胸内侧蒂部向对侧胸部加长,4周后延迟断蒂,可使胸三角皮瓣加长5cm或更长,扩大了颜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适应证,使面颈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同期修复成为可能。结果:应用改良加长胸三角皮瓣,对面中部全鼻缺失及部分眶下,颊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患者进行了同期修复与重建,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这一手术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上臂内侧皮瓣修复鼻缺损1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2.
鼻缺损修复再造的美学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美容外科的手术原则修复再造鼻缺损畸形,提高鼻缺损畸形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05年8月,根据患者鼻缺损的部位及范围,采用耳郭复合组织移植、鼻唇沟皮瓣、额部皮瓣、颞部皮瓣、耳后皮瓣、上臂远位皮瓣等方法修复各种缺损畸形,并综合比较分析手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98例鼻缺损患者获得良好的修复,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鼻缺损情况复杂多变,应根据缺损的部位、范围选择相应的修复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唇沟双叶皮瓣修复鼻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结合Zitelli和邢新的设计原则,在鼻部缺损外侧鼻唇沟区域设计蒂部在上的双叶皮瓣,第一叶皮瓣面积略大于缺损面积,第二叶皮瓣与第一叶皮瓣面积相当或略小,双叶皮瓣共旋转90°~100°.观察术中切口张力、术后即刻鼻子外形变化;术后随访,观察远期修复效果.结果 本组14例患者,缺损均位于鼻下部接近中线处,呈圆形或椭圆形.缺损面积最小者0.8cm×1.0cm,最大者1.2cm×1.8cm.术中缝合切口无明显张力,术后即刻鼻外形无明显变化.随访10~18个月,术区无明显畸形,皮瓣色泽、质地匹配良好,瘢痕纤细、隐蔽,效果满意.结论 鼻唇沟双叶皮瓣修复鼻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鼻缺损修复再造的美学原则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美容外科的手术原则修复再造鼻缺损畸形,提高鼻缺损畸形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05年8月,根据患者鼻缺损的部位及范围,采用耳郭复合组织移植、鼻唇沟皮瓣、额部皮瓣、颞部皮瓣、耳后皮瓣、上臂远位皮瓣等方法修复各种缺损畸形,并综合比较分析手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98例鼻缺损患者获得良好的修复,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鼻缺损情况复杂多变,应根据缺损的部位、范围选择相应的修复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额部皮瓣行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的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部分鼻缺损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均采用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行额部额肌下扩张器置入术皮肤扩张;Ⅱ期行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半鼻再造术;Ⅲ期行鼻根部皮瓣断蒂修整术。结果:术后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月~1年。再造鼻形态满意,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较为匹配,额部供区无明显瘢痕及畸形。结论:额部扩张皮瓣法行半鼻再造术修复鼻缺损,手术方法简单可靠,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17.
鼻部不同部位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朝晖  王少新  陈建超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5):612-613,i008
目的:探讨鼻部分或全部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根据鼻部不同范围的缺损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修复,包括邻近皮瓣、岛状皮瓣、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等。结果:31例鼻部缺损组织瓣修复中鼻唇沟皮瓣13例,邻近滑行皮瓣8例,额部岛状皮瓣5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5例均成活。术后鼻外形均满意。结论:鼻缺损修复方式较多,应根据缺损的部位,范围选择不同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介绍额鼻皮瓣在鼻尖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在遵循鼻亚单位组成的美学原则基础上,根据鼻尖部创面的大小、形状、深度,设计以内眦动脉分支血管为蒂的轴型额鼻皮瓣覆盖创面.结果 共施行手术21例,创面面积1.2 Gm×1.2 cm~2.0 cm×2.0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其中18例获得随访1~36个月,鼻外形轮廓较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结论 遵循鼻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额鼻皮瓣修复鼻尖部2.0 cm×2.0 cm以下创面,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能达到较好的匹配和协调,可获得满意功能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采用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12月,采用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移位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7~38岁,平均26岁。其中鼻小柱黑毛痣2例,鼻唇瘢痕挛缩畸形2例,自觉鼻尖圆钝、低平、鼻小柱短小3例。术中测得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0.5 cm×0.4 cm~1.2 cm×0.8 cm,单侧鼻底皮下蒂皮瓣切取范围为0.4 cm×0.3 cm~1.4 cm×0.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例术后第2天出现皮瓣青紫、水肿,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1个月,平均8个月。拆线后皮瓣均有毛发生长,于术后6个月行激光脱毛处理。鼻前庭、鼻孔形态无改变,皮瓣与受区皮肤色泽、质地相似,无明显瘢痕,延长的鼻小柱形态自然。结论双侧鼻底皮下蒂皮瓣是修复鼻小柱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好方法之一,具有供区瘢痕隐蔽,皮瓣质地、色泽与受区无明显差异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皮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下鼻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