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189例低渗肿胀超声吸脂术治疗局部脂肪堆积的经验中采用了三个基本步骤,即①标定拟去脂区域并用一种特殊配制的溶液通过连续注射器对治疗区域进行彻底浸润注射,为超声吸脂治疗作好准备;②把超声探头通过切口导入皮下组织内,通过探头将超声能量送入治疗区域内进行脂肪液化;③最后对治疗区域进行手法塑形,以排出皮下残留的油性液体并获得良好的局部形态,然后缝合切口。其结果发现189例面部脂肪堆积患者通过超声吸脂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浸润麻醉效果。由此可以认为低渗肿胀超声吸脂术疗效确切。低渗肿胀技术是为适应超声波功能特点在肿胀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它局部麻醉效果确切,利于超声波液化破坏脂肪,使手术安全。作者认为运用连续注射器进行浸润注射能取得良好的肿胀状态,且大大节省了注射时间,减少术者体力消耗。  相似文献   

2.
带外鞘超声探头在吸脂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带有外鞘的超声探头吸脂术的安全笥和有效性。方法:1997年~1998年对110例局部脂肪堆积的患者进行带有外鞘的超声探头吸脂,术中通过进行持续同步冷生理盐水灌注,降低了超声探头和组织的温度,外鞘可以避免超声探头直接与周围组织接触。结果:减少了超声吸脂的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利用外鞘可以冷却探头并将探头与外周组织隔离,增加超声吸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肿胀麻醉下外超声与非超声吸脂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比较肿胀麻醉法下的外超声吸脂与单纯负压吸脂术的差别,以探讨外超声吸脂术的优点,方法:将10-例吸脂者的腹部均分为左右两侧,在肿胀麻醉下一侧行外超声吸脂,另一侧行单纯负压吸脂,比较吸脂效果并分析吸出物,结果:临床吸脂患者中,外超声作用侧所吸出的上层脂肪占总吸出量的百分比大于非超声吸脂侧(P<0.001),吸出物中外超声吸脂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非超声吸脂侧(P<0.001),三酰甘油浓度高于非超声吸脂侧(P<0.001),血红蛋白与三酰甘油的比值低于非超声侧(P<0.001),提示外超声吸脂明显较非超声吸脂术脂肪乳化好,出血亦少,且操作省力,术后并发症轻,皮肤收缩效果好,结论:外超声吸脂术是一种去除局部堆积脂肪的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子吸脂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电子吸脂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应用医用电子吸脂机对腹部、背部、髂腰部、臀部、腿部、上臂、下颌、颈项等部位进行吸脂塑形术,出现了皮肤瘀斑、血清肿、表皮坏死、局部血肿伴皮肤不平整等并发症。结果:电子吸脂术安全性高、无反弹、术区平整、无切口瘢痕,局部并发症一般不影响吸脂手术的效果。结论:电子吸脂术疗效好,并发症以预防为主,治疗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5.
超声去脂致大腿皮肤坏死两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用超声去脂法为 6 0例肥胖患者进行了吸脂 ,其中 2例发生皮肤坏死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例 1,女 ,2 0岁。在门诊局部肿胀麻醉下行双侧大腿前内侧超声去脂术 ,选择腹股沟内外侧及内外髁切口 ,单侧大腿局部注入肿胀液 2 5 0 0ml。配方 :0 .9%生理盐水10 0 0ml,2 %利多卡因 10ml,1∶10 0 0肾上腺素 1ml,5 %碳酸氢钠 10ml。通过切口插入超声探头 ,启动开关 ,频率自动跟踪 ,预制功率 <4 5W (出厂时内定 )。手术过程中偶然触摸探头发觉微热 ,共持续约 3.5h。双侧大腿吸出总量约2 5 0 0ml,上层脂肪层量约 80 0ml,血、脂比…  相似文献   

6.
1.应用一般吸脂法及超声吸脂法行大量吸脂术过程中血液丢失量的对比研究。(KarmoP:241)为了查明大容量吸脂术血液丢失情况,并比较常规吸脂法与用超声吸脂法术中血液丢失的差别,作者选择38名接受常规吸脂术及37名超声吸脂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比观察。每位患者术前均测定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促凝血酶原激酶等项目,并将吸出液测定其所含全血量及血红蛋白量。被观察对象常规吸脂量平均为2901±1471ml,超声吸脂量平均2741±1086ml。吸出液中全血量各为36±50.82ml(常规吸脂),36±28.6m…  相似文献   

7.
脂肪抽吸术(suctionlipectomy)又称吸脂术(liposuction),是通过抽吸身体过多的脂肪堆积达到改善体形、改善机体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技术。它经历了由一般吸脂法到超声吸脂术;从“干性”吸脂到“湿性吸脂”、进而发展到“膨胀吸脂”法;从中小量吸脂到大容量吸  相似文献   

8.
报告超声吸脂术189例,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本阐述了超声吸脂术的原理.对其技术要点和优点进行了总结,对超声吸脂术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和该技术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体外超声吸脂术(exltemalul trasound—assisted liposuction,EUAL)是近年来引入我国的一种较新的吸脂方法.此方法不仅克服了普通负压吸脂术出血量大、疼痛明显、并发症较多等不足,而且又避免了体内超声吸脂术(ultrasound assisted liposuction,UAL)所导致的乳化过度、脂肪液化、皮肤灼伤等,其疗效、安全性及可操作性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已受到国内、外整形美容外科学界的充分肯定。自1997年EUAL问世至今,国内外学者对体外超声吸脂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现分别针对EUAL的作用原理、具体手术操作、术后处理、并发症、临床疗效、护理体会、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经直肠3D超声检查:技术和指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直肠3D超声检查(TR3DSG)可对检查区域同时进行3个切面分析,准确判断小骨盆和骨盆底区解剖结构。使用Combison-330/530超声仪和Voluson-3D多平面直肠内超声探头(7.5/10MHz),将探头置放于检查区,保持探头稳定,对检查区进行容积扫描,约3~4s。超声信息存储于容积图像存储器内,荧屏可显示水平、矢状和冠状3种平面,  相似文献   

11.
肿胀法行体外、内超声及单纯负压吸脂减肥术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在肿胀麻醉下行体外、体内超声及单纯负压吸脂术的效果。方法 对应用上述3种吸脂法的276例受术者的吸脂量、吸脂时间、术后并发症、皮肤皱折、皮肤弹性恢复程度及术中术者体力消耗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体外超声可以最快速使脂肪乳化,便于吸脂,且术后并发症出现最少,体内超声次之,单纯法最多。结论 体外超声吸脂要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局部减肥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体外超声吸脂术200例观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观察体外超声吸脂术的效果。方法:用体外超声吸脂系统对200例不同部位脂肪堆积者进行吸脂术,术后对161例随访3-12个月。结果: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临床有效率达100%。有12例自觉不满意(占被随访者的7.45%),其中小腿4例,大腿3例,臀部3例,上腹2例。结论:体外超声吸脂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最佳适应对象是轻度肥胖或腹部局限性脂肪堆积者。  相似文献   

13.
自制切口保护套在吸脂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脂肪抽吸手术操作过程中,吸脂探头在皮下脂肪层中往复抽吸,对切口成千上万次的摩擦,容易造成切口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切口的愈合,甚至发生感染。我们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种简易切口保护套,避免了上述问题,术后伤口瘢痕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肿胀吸脂术     
肿胀吸脂术重庆市市中区美容整形外科诊所(630015)赵维新,江洪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梁尚争吸脂术系改善人体外形和功能的一种美容整形手术。我们于1993年开始应用皮下肿胀吸脂技术治疗10例局部脂肪堆积病人,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脂法皮下腺体全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临床价值及美容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对13例男性乳房发育症行吸脂法皮下腺体全切术。在乳房肥大区域皮下脂肪层注射脂肪裂解液,乳晕旁取1.0 cm切口,采用负压吸脂,抽吸该区域内的脂肪组织,经小切口逐条切除增生肥大的乳腺组织,术毕生物胶粘合切口。结果单侧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70 min;出血量20-50 ml,平均30 ml。2例皮下少量积液,其中1例局部血肿,经反复抽吸3 d后愈合。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8 d(2-5 d)。切口隐匿,无明显瘢痕,一期愈合,无乳头、乳晕坏死,胸部曲线平坦、自然,无凹凸不平感。8例随访3个月,外形均比较满意,乳头形态正常,3例术后乳头乳晕麻木,3个月后感觉恢复正常。结论吸脂法皮下腺体全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操作简单,安全,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微创溶脂术在美容外科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脂肪抽吸术是将脂肪细胞抽出体外,以达到改善局部外形的目的。它经历了由一般吸脂术到超声吸脂术,从“干性”吸脂到“湿性”吸脂,进而发展为“肿胀吸脂”术。尽管肿胀吸脂术是临床上公认的较理想的吸脂方法,但仍然会引起局部创伤、出血、感染、淋巴水肿^[1],甚至出现肺栓塞等^[2]并发症而引起死亡。近年来,随着对微创和无创技术的重视,国内外学者们对局部的脂肪堆积开展了微创溶脂技术。即将脂肪细胞溶解,使储存在细胞内的脂肪被释放,经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被机体吸收,从而达到局部去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报告超声吸脂术1819例,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本文阐述了超声吸脂术的原理,对其技术要点和优点进行了总结。对超声吸脂术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和该技术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体外超声吸脂术200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体外超声吸脂术治疗局部及全身性肥胖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共收治患者200例,按照其要求,分别对腰腹部、大小腿、上臂、臀部进行了体外超声吸脂,记录腰腹部位吸脂注入的麻药量、吸出液量以及纯脂肪量,并以一个月为限记录各部位体围的变化。结果:腰腹部人均吸出脂肪量2505.91ml,单次最高吸出量9600ml,体围缩小4cm-14cm,其余部位体围均有明显改变,统计学处理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无任何反弹迹象,术中术后患者出血量较少,痛苦及不舒适程度较轻,术后恢复迅速,皮肤平坦,无反弹现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体外超声吸脂减肥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切、彻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切口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进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88例(88眼),根据患者的切口方式分为3.0 mm切口组(采用3.0 mm标准切口超声乳化术)40例(40眼)和1.8 mm切口组(采用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48例(48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视力变化情况、散光程度和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0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患者超声乳化时间和超声乳化能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术后1 W,两组患者视力均升高,1.8 mm切口组患者视力优于3.0 mm切口组(P<0.05);术后1 d、术后1 W,两组患者术后散光程度加重,1.8 mm切口组患者散光程度低于3.0 mm切口组(P<0.05);术后1 d、术后1 W,两组患者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升高,1.8 mm切口组患者内皮细胞变异系数与3.0 mm切口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0 mm切口组和1.8 mm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吸脂设备高频电场吸脂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插入脂肪组织中的两电极间产生的高频电场破坏脂肪细胞并将其吸出。其特点为出血少、无需做切口、易于处理纤维含量不同的脂肪组织,吸脂术后治疗部位无凹凸不平、设备操作易于掌握、功能较多便于术中使用与术后记录等。国内外尚未见临床应用的报道。为了解这一设备的临床使用价值,我们对110例患者使用高频电场吸脂机进行治疗,结果如下:109例患者获满意疗效—良好、完美(占99.1%),均无凸凹不平:1例患者(占0.9%)出现血清肿。我们认为该设备使用简便、具有较多的功能、便于术中操作与术后记录、治疗效果良好,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新型吸脂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