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奄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1994年6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33例儿童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其中Delbet Ⅰ型1例、Ⅱ型15例、Ⅲ型14例、Ⅳ型2例.平均受伤年龄10.7岁(3.7-14.1岁).所有患儿均随访至骨折愈合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4年(1.0-12.2年).16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中Ratliff Ⅰ型犁8例、Ⅱ型3例、Ⅲ璎4例、分型不详1例.将受伤年龄、骨折类型、骨折移位程度、复位质量及内固定物类型等影响凶素分别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10岁组(11例)有4例、年龄≥10岁组(22例)有12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P=0.465).骨折Delbet Ⅱ型组(15例)有8例、Ⅲ型组(14例)有6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无移位骨折组(4例)有1例、移位骨折组(26例)有14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复位满意组(20例)有10例、复位不满意组(9例)有6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非坚强内固定组(27例)有13例、坚强内固定组(4例)有2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骨折类型、骨折移位程度、复位质量及受伤年龄等因素均可以影响儿童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牛率. 相似文献
2.
3.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李子荣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5):488-490
简要叙述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和坏死预测等的最新进展。为使骨折后骨坏死尽量减少,早期手术和关节穿刺减压,避免髋关节放置在伸直及内旋位是必要的,建议屈曲位牵引。应用Gd-DTPA增强MRI T1脂肪浸润扫描,可预测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建议将股骨头坏死分为静息型骨坏死和临床型骨坏死. 相似文献
4.
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双血管束植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双血管束植入法傅源,杨谦,季明华,于瑞英我院于1985年6月~1992年10月应用股骨颈开窗旋股外升枝血管和水平枝血管束合并植入治疗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例,经5年以上随访,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 相似文献
5.
6.
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3例儿童股骨颈骨折患儿,男13例,女10例;年龄3~16岁,平均12.8岁.前10年的13例均为高能量损伤;近10年中5例为滑倒跌伤,对其中3例测量身体质量指数和骨矿物质密度.无移位骨折4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19例,其中闭合复位15例、切开复位4例.手术距受伤时间小于24 h者15例(平均11.2 h),超过24 h者4例(1 d后1例、5 d后1例、7 d后1例、3周后1例).闭合复位中关节穿刺减压11例,关节囊切开减压4例.复位采用1~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18例,角钢板固定1例.术后以髋关节支具保护.定期随访X线及MRI,评估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全部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11年,平均4年.保守治疗的4例患儿,术后出现髋外翻1例、肢体短缩畸形1例.手术治疗的19例患儿,18例骨折复位好,一期愈合,其中轻度髋内翻1例、髋外翻1例;1例复位欠佳患儿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经再次手术翻修和植骨后愈合.无一例患儿发生股骨头坏死.受伤超过24 h接受手术治疗的4例患儿,1例发生延迟愈合.轻微外伤患儿的身体质量指数和骨矿物质密度均属于偏低或极低范围.结论 儿童股骨颈骨折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受伤24 h内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及钛制空心螺钉内固定,配合关节囊穿刺或切开减压,术后以髋关节支具保护.儿童股骨颈骨折受伤机制的改变可能与儿童身体质量指数和骨矿物质密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儿童股骨头无菌坏死病因学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股骨头无菌坏死病因学实验及临床研究彭阿钦,张英泽,吴希瑞综述胥少汀审校儿童股骨头无菌坏死即Legg-Calve-Perthes病(简称LCPD)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跛行和髋关节疼。自1910年AuthurT.Legg(美国),J... 相似文献
8.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力学因素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力学因素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对147例股骨颈骨折术后的病例进行了5-10年随访。发生31例股骨头坏死,分析比较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时间,骨折的复位质量,年龄分布及下床不负重活动的时间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关系。结果:30例(96.8%)股骨头坏死发生于骨的塑形期内(0-3年);骨折复位质量越差一应力改变越大,股骨头坏死率也越高,Garden I级2.4%,Ⅱ级6.8%,Ⅲ级33.3%,Ⅳ级46.7%,青少年组头坏死发生率为28.1%,其它年龄组为19.1%,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与不负重活动的时间无必须关系,大于3个月下床股骨头坏死率为20.7%,小于3个月其坯 锴率为22.6%,结论:应力因素改变在股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病理演变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是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力学因素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方法 对 147例股骨颈骨折术后的病例进行了 5~ 10年随访 ,发生 31例股骨头坏死。分析比较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时间、骨折的复位质量、年龄分布及下床不负重活动的时间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关系。结果 30例 (96 . 8% )股骨头坏死发生于骨的塑形期内 (0~ 3年 ) ;骨折复位质量越差—应力改变越大、股骨头坏死率也越高、GardenⅠ级 2 . 4%、Ⅱ级 6 . 8%、Ⅲ级 33. 3%、Ⅳ级 46 . 7% ;青少年组头坏死发生率为 2 8.1%、其它年龄组为 19. 1%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与不负重活动的时间无必然关系 ,大于 3个月下床股骨头坏死率为 2 0 .7%、小于 3个月其坏死率为 2 2 . 6 %。结论 应力因素改变在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病理演变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股骨头环死的发生是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1.
预防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容易引发股骨头的缺血性坏死,尽管各家报道不同,但发病率均较高。我院自1993年6月至1998年4月,采用早期手术,准确复位,牢固固定,晚期负重等方法治疗了股骨颈骨折54例,至今仅发现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我们... 相似文献
12.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活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十分常见,但对股骨头的血供状态研究较少。为此,对159例多种原因导致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X线照片、组织学、电镜、四环素荧光标记和ECT等项目观察股骨头活性。结果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在无应力状态下有其自然的修复规律,股骨头塌陷与在活跃的修复过程中受应力作用有关,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应当重视患肢在不负重的情况下渡过修复重建过程。对股骨头外观尚好,而头内结构紊乱者,采用有血供的骨瓣移植,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预防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自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临床应用74例,年龄23-50岁,其中新鲜骨折6l例,陈旧性骨折1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血管蒂骨瓣移植的治疗方法,平均随访3.2年,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依据主要临床症状和X线片诊断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共19例,占病例总数的25.68%,其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37~49岁,平均42.35岁,发现时间为伤后10~78个月,平均28.5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4.32%。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能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报告一组获得随访的438例股骨颈骨折中,42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9.4%)。分折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与病人年龄、骨折类型、暴力大小、手术时间、手术内固定方法等有明显关系;股骨头坏死后不一定出现明显症状;头坏死程度与髋功能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故应以病人的症状与功能作为主要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坏死是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并发症 ,虽然股骨颈骨折后引起头坏死的因素很多 ,但其根本原因是供应头的营养血管损伤 ,血供中断而造成头的部分缺血或整个头的无血状态。为了详细观察和了解股骨颈骨折后头坏死、修复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为以后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和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 ,笔者设计了此实验。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与分组 同一批 6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共 66只 ,雌雄不限 ,体重 3~ 3 5kg ,实验组 60只 ,随机分成 10个小组 ,每组 6只 ,另 6只作对照组。1 2 实验过程 实验组 :用 2 5 %硫喷妥钠通过耳缘静脉作连续… 相似文献
16.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及转归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及转归。方法对1993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行内固定治疗的13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年龄17~77岁,平均49.1岁;男79例,女58例。按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Ⅰ型4例,Ⅱ型23例,Ⅲ型71例,Ⅳ型38例,1例未分型。闭合复位134例,切开复位3例。随访14~95个月,平均49.1个月。结果截至2001年1月,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51例(37.2%),发展成晚期塌陷者33例(24.1%)。49例(96.1%)病变在伤后5年内发现,伤后第2年和第3年发现的例数最多。活动受限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次为跛行和疼痛;晚期塌陷组中约有30%的病例没有明确疼痛主诉,但平均Harris评分低于早期坏死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晚期塌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表明: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骨折的复位质量(包括对线和对位)均对病变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60岁以上者有较低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及晚期塌陷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X线片的分析提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的位置与预后可能存在一定关系。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至少随访5年,伤后2~3年应密切观察。股骨颈骨折的原始移位程度是决定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MRI对新鲜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评价袁文,戴力扬,周维江,贾连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股骨颈骨折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对其治疗也一直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无法在病变的早期明确诊断。自从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对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股骨颈骨折一般由高能量创伤引起,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损伤,因其骨骼不成熟,股骨近端解剖学和血液供应不同于成人患者,有其特征。目前对于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是总体目标是解剖复位和稳定固定。儿童股骨颈骨折尽管经过适当的治疗,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如股骨头坏死、骨骺早闭、髋内翻和骨不连)。本文对儿童股骨颈的解...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