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53基因及其蛋白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已升至消化道肿瘤的第二位。随着医学生物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已认识到本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渐进演化的过程。该过程涉及到众多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和或失活。p53即是其中极为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p53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HIT基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对FHIT基因住点上5个微卫星位点进行LOH的检测。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0例肿瘤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37.5%的原发性乳腺癌存在LOH,45%的肿瘤样本发生Fhit表达的缺失或明显下降,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FHIT基因位点的LOH及Fhit蛋白表达的缺失及下降是乳腺癌早期的和频发的事件,FHIT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穿孔素颗粒酶是细胞毒性细胞杀伤靶细胞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发现很多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与穿孔素基因突变有关。目的:综述了穿孔素基因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而探讨其与淋巴细胞增殖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08-12关于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穿孔素;基因;突变;白血病;淋巴瘤"或"perforin;gene;mutation;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穿孔素基因突变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65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穿孔素基因突变,相应的引起穿孔素蛋白表达的缺失、减低或活性下降,结果机体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清除能力减弱,可能导致淋巴系统异常增生甚至发生肿瘤,对于穿孔素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其与淋巴细胞增殖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滕晓东  高翠玉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1):1170-1171
目的 :研究Neu基因蛋白及p16蛋白在食管癌表达的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8例食管浸润性鳞癌中Neu基因蛋白及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Neu基因蛋白过表达率均为 5 8 8( 40 /68) ,其过表达与肿瘤长度无关 ,而与肿瘤浸润深、分化差、淋巴结有转移呈正相关性 ,而与p1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Neu基因蛋白过表达是食管癌分化差及易浸润、转移的重要指标 ,p16蛋白的失表达与Neu基因蛋白过表达在食管癌发生及转移过程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与ras基因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2例喉癌组织(喉癌组)与25例癌旁组织或声带息肉组织(对照组)中OPN与ras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喉癌组OPN和ras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8%和73.8%,明显高于对照组(24.0%和48.0%)(P〈O.05);喉癌组OPN阳性表达率在肿瘤T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临床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s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T分期、分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阳性表达与ras基因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29,P=0.033)。结论OPN和ras基因蛋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喉癌生物学特性及评价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背景:穿孔素颗粒酶是细胞毒性细胞杀伤靶细胞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发现很多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与穿孔素基因突变有关.目的:综述了穿孔素基因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而探讨其与淋巴细胞增殖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08-12关于细菌生物膜耐药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穿孔素;基因;突变;白血病;淋巴瘤"或"perforin; gene; mutation;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穿孔素基因突变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65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穿孔素基因突变,相应的引起穿孔素蛋白表达的缺失、减低或活性下降,结果机体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清除能力减弱,可能导致淋巴系统异常增生甚至发生肿瘤,对于穿孔素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其与淋巴细胞增殖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p16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明  范决 《诊断病理学杂志》1999,6(3):160-162,I010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中p16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发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对11例乳腺良性肿瘤和59例乳腺癌中的p16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p16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显著相关(P〈0.05);p16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的术后生存期呈显著正相关(P〈0.0  相似文献   

8.
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的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基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具有脂质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癌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研究较为普遍的癌基因,它们的异常表达与人类大多数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已有PTEN基因、SKP2基因及VEGF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中表达异常的报道。我们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方法检测RTEN蛋白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分析PTEN与SKP2、VEGF的相关性,探讨PTEN、SKP2及VEGF蛋白水平的异常在AL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核糖体蛋白(RP)基因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对NCBI网站中的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数据库公布的80个癌和癌旁正常组织RP基因进行对比分析(包括结肠癌和胃癌)后,取胃癌、结肠癌标本各30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RP L13(RPL13)、RPL37、RPS2和RPS19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SAGE数据库分析表明: RPL13、RPL37、RPS19、RPS2和RPLP2在胃癌中表达比正常胃组织中表达平均分别高6.25、2.40、3.86、2.22和3.15倍,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比正常结肠组织中表达平均分别高(3.22)、7.10、2.55、5.87和2.84倍;RT-PCR结果 显示胃癌和结肠癌组织中RPL13、RPL37、RPS2和RPS19 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中存在着共同高表达RP基因,这些共同高表达RP基因可能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周期调控失常有着密切联系,细胞增殖失控被认为是肿瘤形成的重要特征。近来有学者发现,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作为细胞周期重要的正性调控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霞要作用。现已知Cyclin D1基因第4外显子最后一个碱基(第870核苷酸)存在A或G单核苷酸多态性(A870G),该多态性虽不导致氨基酸残基变化(均为脯氨酸),但影响Cyclin D1 mRNA剪切转录子的种类及特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11.
高效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系统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转录病毒载体编码的众多报告分子被广泛用于分析基因转导率、分选或示踪基因修饰靶细胞 ,特别在改进基因转导条件、阐明造血干细胞 (HSC)生物学特性和判定白血病复发的细胞来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2 ] 。作为新一代的报告分子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最近已被用于造血细胞的基因转移和示踪肿瘤转移与血管形成等研究[3 ] 。我们曾建立双启动子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EGFP基因转移系统 ,但发现转导靶细胞后荧光强度较低[4 ] 。为提高靶细胞EGFP的表达 ,我们构建了仅携带EGFP单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G1FP ,并在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半乳糖血凝素-1(Gal-1)、紧密连接蛋白-1(Cla-1)水平测定对甲状腺肿瘤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04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癌32例,甲状腺滤泡癌18例,甲状腺腺瘤54例;另选取20例甲状腺功能各指标、甲状腺彩超均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Gal-1、Cla-1水平,采用qRT-PCR和Western bolt检测组织Gal-1、Cla-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qRT-PCR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增殖促进基因、肿瘤侵袭基因mRNA的表达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甲状腺癌患者血清Gal-1和Cla-1与细胞增殖、肿瘤侵袭基因mRNA表达的相关关系。结果 4组研究对象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血清Gal-1、Cla-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状腺乳头癌组血清Gal-1和Cla-1水平均高于其余3组;甲状腺滤泡癌组血清Gal-1和Cla-1水平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腺瘤组Gal-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乳头癌组、甲状腺滤泡癌组、甲状腺腺瘤组的组织中Gal-1、Cla-1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细胞增殖促进基因EDAG-1和Survivin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CCNG2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侵袭基因STAT3和FAK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Beclin-1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Gal-1与EDAG-1、Survivin、FAK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血清Cla-1与Survivin、STAT3、FAK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两者均与CCNG2、Beclin-1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Gal-1、Cla-1有望成为血清标志物,为甲状腺癌早期诊断和筛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S100A6是EF-手型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成员之一,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作为肿瘤鉴定的一种标记物,正日益受到重视。现对S100A6基因的结构、定位、分布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环指蛋白44(RNF44)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正常胃黏膜细胞RNF4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胃癌MKN45细胞株和AGS细胞株分别转染shRNF44病毒和oeRNF44病毒,测定RNF44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情况、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情况;测定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RNF44基因过表达AGS细胞株增殖、凋亡和AKT信号蛋白的影响;采用MKN45细胞株构建裸鼠皮下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肿瘤组织Ki-67表达情况以及AKT和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胃黏膜GES-1细胞RNF4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最低,胃癌MKN45细胞株RNF4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最高。MKN45细胞株经RNF44基因干扰慢病毒转染后,RNF4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能力降低,早期和晚期凋亡率均增加,RNF44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GS细胞株经RNF44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转染后,RNF4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增...  相似文献   

15.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族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膜、高效选择性转运水分子的特异通道。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增生而形成新生物的过程。肿瘤所依赖的各种代谢都需要水分子的参与,而水通道蛋白可以快速特异的转运水分子。最近研究证实许多高级别肿瘤都表达各种AQPs,因此研究水通道蛋白在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下面就此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基因扩增,并评估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75例宫颈各种病变组织中的EGFR蛋白表达、基因扩增及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其中慢性宫颈炎10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CIN)16例,高级别CIN 25例,宫颈癌24例. 结果 EGFR在高级别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6%和79.17%,而在慢性宫颈炎和低级别CIN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和43.75%.高级别CIN和鳞癌中的基因扩增阳性率为25%,而慢性宫颈炎和低级别CIN中的阳性率为3.33%.42例EGFR阴性或低等阳性病例中FISH检测出26例(61.9%)二倍体和11例(26.2%)三倍体,而20例EGFR中等或强阳性病例中却有13例(65%)为多倍体或单纯EGFR基因扩增;所有EGFR基因扩增病例的蛋白表达均为中~强(+).结论 EGFR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并且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EGFR蛋白过表达可能由EGFR基因扩增或基因拷贝数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蛋白46(RbAp46)蛋白和基因表达状态,揭示RbAp46表达与AL类型及预后的可能联系。方法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46例AL患者BMMNCRbAp46蛋白表达量;用RTPCR方法扩增22例AL患者BMMNCRbAp46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检测;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RbAp46蛋白在BMMNC的表达和分布。结果①AL患者BMMNC存在RbAp46蛋白和mRNA表达,表达强度与白血病类型无关。②肿瘤重度负荷组的AL患者BMMNC表达RbAp46蛋白的平均吸光度(A)值为93.4±37.2,明显低于肿瘤轻度负荷组的127.2±15.8(P<0.05)。③难治性白血病患者BMMNCRbAp46蛋白表达的平均A值为87.1±33.8,明显低于非难治性白血病组的126.6±21.2(P<0.05)。④肿瘤重度负荷组AL患者BMMNCRbAp46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19±0.08,明显低于肿瘤轻度负荷组的0.31±0.12(P<0.05)。⑤AL和对照组患者BMMNC均存在RbAp46蛋白的原位表达;RbAp46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结论AL患者BMMNC存在RbAp46蛋白和mRNA表达,该表达在肿瘤负荷重的AL和难治性白血病患者显著降低,提示RbAp46可能是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8.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族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膜、高效选择性转运水分子的特异通道。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增生而形成新生物的过程。肿瘤所依赖的各种代谢都需要水分子的参与,而水通道蛋白可以快速特异的转运水分子。最近研究证实许多高级别肿瘤都表达各种AQPs,因此研究水通道蛋白在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下面就此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P16/P15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抑癌基因,编码产物P16/P15能直接并特异地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的活性,阻止细胞异常增殖,防止癌变。多数肿瘤中已检测到P16/P15基因改变,对其深入研究将为肿瘤诊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肥胖基因及瘦素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是Ⅱ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难点。一般认为肥胖与遗传及环境两大因素有关。1994年底Friedman等成功克隆出肥胖基因(obgene)及人的同源基因,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1]。现已证实ob基因仅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其基因产物是一种被称为瘦素(leptin)的蛋白质。leptin由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入血循环,经转运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饮食中枢的特定核团,引起食欲降低、能量消耗增加。因此,生理状态下leptin可通过调节食欲和能量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