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加速度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血清生长素(ghrelin)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建立乙酸致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 Gz组和+10 Gz组,每组8只。3 d后模拟不同+Gz值正加速度条件,隔日1次,共4次,持续7 d。实验结束次日取大鼠胃黏膜及血液标本,HE染色病理切片,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生长和生长抑素。结果在光镜下随+Gz值增高,胃黏膜腺体形态异常,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各+Gz值暴露组胃黏膜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10 Gz组为3.438±0.908 pg/ml,+5 Gz组为5.147±0.652 pg/ml,对照组为6.986±0.743 pg/ml,+10 Gz组低于+5 Gz组(P<0.05),+5 Gz组低于对照组(P<0.05)。各+Gz值暴露组血清生长素含量:+10 Gz组为(94.48±23.96) ng/ml,+5 Gz组为(142.56±38.63) ng/ml,对照组为(112.00±42.28) ng/m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Gz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 Gz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Gz值暴露组血清SS含量:+10 Gz组(32.65±11.68) pg/ml,+5 Gz组为(51.52±10.88) pg/ml,对照组为(38.37±14.16) pg/m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Gz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0 Gz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Gz值增高,溃疡愈合质量下降;在中+Gz值条件下血清SS升高,在高+Gz值条件下血清生长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CCK-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受体放射配基结合法检测对照组、高胆固醇组、自然恢复组及治疗组豚鼠门静脉血CCK水平、胆囊CCK-R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亲和力(Kd),同时观察空腹胆囊体积(FV)、胆囊胆汁量(FB)和餐后胆囊体积(RV)、胆囊胆汁量(RB)及胆囊收缩率(E%)、胆汁胆固醇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组豚鼠FV、FB增大(P<0.05),RV、RB也增大,胆囊收缩率下降(P<0.01),胆汁胆固醇浓度升高(P<0.05),门静脉血CCK水平及CCK-R的Kd无改变,而CCK-R的Bmax下降(P<0.01);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正常。结论 胆汁中的高胆固醇通过下调胆囊CCK-R表达而导致胆囊收缩功能障碍,降低胆汁高胆固醇浓度可以促进胆囊动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仓鼠胆囊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中Caveolins、P450arom及黏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00只仓鼠随机分为A组(常规饮食组)20只、B组(致石饮食2周组)20只、C组(致石饮食4周组)20只、D组(致石饮食6周组)20只和E组(致石饮食8周组)20只,检测5组仓鼠的胆囊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Caveolin1、Caveolin3、P450arom及黏蛋白1、黏蛋白2、黏蛋白3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E组胆囊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中Caveolin1、Caveolin3、P450arom及黏蛋白1、黏蛋白2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其他4组,D组高于A、B、C组,C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胆囊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中黏蛋白3阳性表达率低于其他4组,D组低于A、B、C组,C组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均与胆囊胆固醇结石有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胆囊胆固醇结石仓鼠胆囊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中Caveolins、P450arom及黏蛋白的表达呈现异常,对了解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观察反复正加速度(+Gz)暴露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ensiverats,SHR)心、脑、肾、主动脉的病理改变。方法14只8周龄SHR及14只8周龄WistarKyoto大鼠(wistarkyotorats,WKYl随机分为4组,SHR+Gz暴露组,SHR对照组,正常WKY+Gz暴露组,正常WKY对照组,每组各7只。+Gz暴露采取模拟空战动作模式连续进行,依次为+5Gz/10S、+9Gz/10S、+5Gz/10S、+9Gz/10S、+5Gz/10S和+9Gz/10S,G增长率为1G/s。休息20rain后,再按上述模式重复暴露1次,连续进行7d暴露。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离心机暴露。所有大鼠在实验结束后立即采集心、脑、肾、主动脉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对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fleftventriclemassindex,LVMI)进行测量。结果SHR大鼠LVMI明显高于正常WKY大鼠俨〈0.01),+Gz暴露SHR大鼠LVMI明显高于对照SHR组(P〈0.01)。光镜观察两组WKY大鼠靶器官未见明显组织学损害表现;SHR+Gz暴露组与SHR对照组大鼠存在心肌、。肾脏、大脑皮质损害表现,SHR+Gz暴露组损害程度重于SHR对照组。结论+Gz暴露可以加重SHR靶器官的组织学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推拉动作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韦应波  孙喜庆  曹新生  姚永杰 《医学争鸣》2002,23(16):1525-1529
目的 探讨推拉动作后再高G值暴露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Gz/3min组和推拉组3组,每组8只。记录+Gz暴露后不同时间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变化。结果 推拉组大鼠正确反应率在暴露后即刻与2d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反应时在暴露后即刻、2d及4d时较对照组及+10Gz/3min组显著延长(P<0.01),错误数及错误时间在暴露后6h及6d时较对照组及+10Gz/3min组显著增加(P<0.01),潜伏期在暴露后6h,2d,4d及6d时较对照组及+10Gz/3min组显著缩短(P<0.01),理毛次数在暴露后6h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中央格内停留时间在暴露后即刻与对照组及+10Gz/3min组相比显著延长(P<0.01),平衡能力在暴露后即刻及2d时较对照组和+10Gz/3min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推拉动作后再进行+10Gz/3min暴露可导致大鼠严重的持续性记忆功能障碍和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加速度(+Gz)暴露后大鼠心室肌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0Gz/5min暴露组。分别于+Gz暴露后6h、24h取心室肌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测定LC3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z暴露后6h心室肌LC3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暴露后24h其表达量仍显著增加(P〈0.05)。结论+10Gz/5min暴露可诱导大鼠心室肌自噬相关基因LC3的高表达,提示高+Gz可能引起了心室肌自噬的激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天葡片提取物对+10Gz暴露后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0Gz组,"复方天葡片"低剂量防护组、"复方天葡片"中剂量防护组、"复方天葡片"高剂量防护组,每组12只。暴露方案:+10Gz,持续5min。于+Gz应激后采集抗凝血,进行血流变学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Gz组的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均显著升高;与+10Gz组相比,给药组高、中、低切全血黏度明显下降。+10Gz组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给予药物后红细胞压积回降明显,与+10Gz组比有明显降低(P〈0.01)。低、中剂量组的全血高、中切还原黏度与+10Gz组相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接近。结论复方天葡片提取物对+10Gz暴露后大鼠血液流变学改变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检测OPN及胆固醇在25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结石组)和10例非胆囊结石患者(非结石组)胆囊胆汁中的含量。结果:结石组患者胆汁中OPN含量明显低于非结石组(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非结石组(P〈0.05)。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的OPN含量与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OPN的低表达,且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成负相关,提示OPN可能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 )基因敲除对小鼠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7 只OPN 基因敲除小鼠和7 只C57BL/6J 普通小鼠致石饮食喂养8 周,分别作为敲除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 小鼠胆结石形成率,检测胆汁胆固醇含量、ATP 结合盒转运子G 亚家族成员5(ABCG5)、ABCG8 mRNA 和蛋白在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敲除组小鼠结石形成率(14.29%)低于对照组(85.71%)(P <0.05)。敲 除组小鼠胆汁胆固醇含量(5.35±1.08)低于对照组(9.34+0.85)(P <0.05)。敲除组小鼠ABCG5、ABCG8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OPN 基因敲除小鼠胆结石形成率较普通小鼠低,可能 与OPN 敲除后胆囊胆固醇转运蛋白ABCG5、ABCG8 表达受抑制,导致胆囊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肝利胆排石丸甲醇提取物(简称甲醇提取物)对家兔的利胆作用。方法:以72只家兔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对家兔的胆汁流量、胆囊运动、胆道扩约肌紧张度的影响实验,每个实验又分别设高.低剂量的甲醇提取物组、阴、阳性(高剂量)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甲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对家兔的胆汁流量、胆囊运动、胆道扩约肌紧张度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舒肝利胆排石丸甲醇提取物具有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晓宁 《右江医学》2011,39(1):8-10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压力的变化,为胆总管探查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68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组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组,均于术中、术后24、48、72、96小时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取石后胆道压力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后24小时总胆管压力变化较手术中升高,与术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②术后48、72小时,OCBDE组胆总管压力变化与术中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CBDE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间比较,OCBDE组术后24、48、72小时胆总管压力变化与LCBDE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较开腹总管探查胆道压力变化小,更适合于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胆道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治疗方法的胆道压力及肝脏代谢的变化。方法选取适合患者40例,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胆道压力和阻力、血中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GGT、ALP的情况。结果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在胆道压力、胆道阻力、血中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GGT、AL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缝合组术后l例发生胆漏,经引流后治愈。一期缝合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优势。结论对于合适的患者,胆道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避免了放置T管引起的一系列弊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文章报道了采用不同术式的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即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球囊扩张(EPBD)术,以及老年胆总管结石病人术后所引起的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现象和胆管炎的情况,旨在为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的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4例老年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男14例,女10例,予行经内镜下逆行的胆胰管造影(ERCP)后分别采用不同术式EST,术后安放胆总管引流管。术后1w留取胆汁,口服核素以及测定胆汁中的胃蛋白酶Ⅰ、Ⅱ的浓度,对十二指肠胆道反流进行定量和定性测定。观察术后1w、6个月口服稀钡患者的十二指肠胆道反流情况,同时观察近期和远期患者继发胆管炎的情况。结果EST中切口术组、EST小切口+EPBD组分别与无EST组相比,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P=0.51)。行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EPBD患者胆汁中的锝计数明显高于无EST组,且两组不同术式患者锝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EST中切口者、EST小切口+EPBD术者胆汁中的PGⅡ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无EST组(P〈0.05),但是EST中切口者和EST小切口+EPBD术后两组间胆汁中PGⅡ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w、6月的X线稀钡钡餐检查显示中切口EST者发生气体反流分别为2例、1例,钡剂反流分别均为1例。小切口EST+EPBD者发生气体反流分别2例、0例,无钡剂反流现象出现。术后1w无1例出现发热、黄疸和白细胞增高的胆管炎表现。术后6个月中切口EST患者,1例出现轻度胆管炎表现。结论行EST中切口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在手术早期较易发生十二指肠胆道的反流。因此,建议胆总管结石患者尽量选择行EST小切口+EPBD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赵振  陈明  邱志东  宓立强 《海南医学》2014,(9):1312-1314
目的:观察胆道系统结石患者血清CA19-9表达水平,评价其在胆管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2例胆道结石患者和50例门诊健康人群。参照急性重症胆管炎诊断标准分为三组,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组(简称梗阻组)12例,胆道系统结石组(简称非梗阻组)60例,健康对照组50例。测定各组肝酶谱、胆红素、白蛋白、凝血时间、白细胞、降钙素原及CA19-9含量,比较CA19-9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A19-9在12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有11例(91.7%)升高,在60例非梗阻性胆道系统结石中有25例(41.7%)升高,健康体检人群中未发现升高者,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时在对照组、非梗阻组、梗阻组患者中血清CA19-9分别为(10.24±1.87) ng/ml、(234.22±101.52) ng/ml、(1707.32±428.29) ng/m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结石患者中CA19-9升高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肝酶谱等指标无相关性。且在入院初诊时CA19-9面积最大。入院时CA19-9水平与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CA19-9评价胆管损伤优于其他指标,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胆管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在胆道术后肝胆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4月~2012年4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100例胆道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胆囊切除以及胆道探查术,观察组行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6%,显著低于观察组(9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86.72±6.93)mL、(149.62±21.55)min及(11.27±2.56)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105.22±12.77)mL、(182.27±31.79)min、(15.73±3.8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显著高于观察组(3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科治疗在胆道术后肝胆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心肌抗氧化系统及一氧化氮(NO)代谢通路研究低压低氧预处理对加速度环境下心肌细胞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解释航空加速度环境下心肌组织的损伤机制,探讨低压低氧预处理的保护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C组为空白对照组,HHP+10Gz组为5000m高空低压低氧预处理4h/d连续4d后暴露10Gz加速度组,10Gz组为直接暴露10Gz加速度组,各组按上述处理后,取大鼠心肌组织,委托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室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热休克蛋白-70(HSP-70)以及一氧化氮(NO)、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变化。结果SOD水平:C组[(8.242±1.562)U/mg]和HHP+10Gz组[(7.660±1.208)U/mg]高于10Gz组[(4.773±0.665)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T水平:C组[(2.348±0.382)U/mg]高于HHP+10Gz组[(1.955±0.204)U/mg]和10Gz组[(1.749±0.165)U/mg],HHP+10Gz组高于10Gz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SH—PX水平:C组[(91.864±38.788)U/mg]高于10Gz组[(47.821±8.208)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水平:C组[(0.748±0.182)μmol/g]和HHP+10Gz组[(0.593±0.205)μmol/g]高于10Gz组[(0.232±0.034)μmo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DA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SP-70水平:C组[(1.415±0.500)ng/mg]低于HHP+10Gz组[(2.189±0.659)ng/mg]和10Gz组[(2.452±0.926)ng/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水平:C组[(1.932±0.496)μmol/g]低于HHP+10Gz组[(2.751±0.784)μmol/g]和10Gz组[(3.185±0.769)μmo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2-水平:C组[(1.277±0.279)μmol/g]低于HHP+10Gz组[(1.800±0.568)μmol/g]和10Gz组[(1.970±0.362)μmo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3-水平:C组[(2.191±0.426)μmol/g]低于HHP+10Gz组[(2.898±0.500)μmol/g]和10Gz组[(2.995±0.445)μmo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NOS水平:C组[(3.726±0.498)U/mg]低于HHP+10Gz组[(5.081±0.994)U/mg]和10Gz组[(5.937±1.423)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NOS水平:C组[(3.66±0.379)U/mg]低于HHP+10Gz组[(4.382±0.567)U/mg]U/mg]和Gz组[(4.986±1.318)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NOS水平:C组[(0.830±.117)U/mg]低于HHP+10Gz组[(1.044±0.190)U/mg]和10Gz组[(1.226±0.300)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压低氧预处理可以降低加速度对心肌造成的氧化损伤,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低压低氧预处理增强了大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对NOS的激活从而抑制NO的大量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胆道梗阻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13例胆道疾病患者分成四组:A胆道结石组、B胆道结石+胆道感染组、C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胆道梗阻组、D壶腹癌+胆道梗阻组。比较四组间FIB的差异,分析C组中FIB升高者与正常者间的生化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A、B组间与C、D组间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B组间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FIB≤4g/L者与〉ag/L者组间胆红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梗阻是导致血浆FIB升高的原因,阻塞性黄疸的患者若Fib〈ag/L可能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正加速度(+Gzz)应激对飞行员唾液睾酮(testosterone,T)、皮质醇(eortisol,C)及二者比值(T/C)的影响。方法47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为研究对象,分别在+6.5Gz,+7.0Gz和+8.0Gz暴露前后取受试者唾液,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唾液T及C水平。结果+6.5Gz、+7.0Gz、+8.0Gz作用后唾液T浓度与暴露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唾液C的浓度均高于+Gz暴露前水平(P〈0.05),其中+8.0Gz暴露后C较+6.5Gz后、+7.0Gz前、+8.0Gz前均高(P〈0.05);T/C值在不同+Gz暴露后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机种、年龄、飞行总时间对不同+Gz暴露后飞行员唾液T、C以及T/C变化无影响。唾液T与C在高+Gz应激后的变化无相关性;年龄与基础T/C呈正相关性。结论+Gz暴露时提高了飞行员的唾液c浓度,提示唾液可能作为飞行员应激及疲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复方红景天制剂对高正加速度(positive acceleration,+Gz)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及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10Gz应激组以及药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均灌胃给药14 d,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天分别按0.75g/kg、1.5 g/kg和3.0 g/kg给予复方红景天中药制剂,其余3组动物给等量的生理盐水。第15天进行+10 Gz离心机暴露,ELISA方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皮质酮浓度,免疫印迹法分析各组动物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应激对照组相比,+10 Gz应激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明显升高,而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复方红景天制剂预处理可以降低+10 Gz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上调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药物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皮质酮浓度明显低于+10 Gz应激组(P0.05),而心肌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10 Gz应激组(P0.01)。结论复方红景天制剂可以调节+Gz应激大鼠血清糖皮质激素浓度及其心肌受体表达水平,可能与该制剂对持续正加速度致心肌损伤的防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