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有些报道主张应有专门的外科医师(即感染管理医师ICP)进行外科伤口监测,这样可减少外科伤口感染率。疾病控制中心(CDC)已制定了外科伤口监测标准。然而,最近Haley 建议仅靠外科医师诊断外科伤口感染,也可减少外科伤口感染率。本文监测了医院4个外科病房的3024例住院病人(其中普通外科136例,神经外科89例,心血管外  相似文献   

2.
<正>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上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排除血液粘度测定中的干扰因素,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不同温度对血液粘度测定结果的影响,笔者对38例患者分别采用25℃、30℃ 、37℃进行血液粘度测定.材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 38例待测标本来源于门诊患者,清晨空腹抽血,肝素抗凝.二、测定仪器 血流变MB-1型系列测定仪为上海医科大学产品.三、测定方法 先将盛有蒸馏水的粘度缸接通电源,调温开关拨至25℃,待恒温装置显示恒温时.再按仪器常规操作进行电极定标,最后加入肝素抗凝血,仪器显示结果.30℃、37℃测定与25℃测定方法类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居室环境室内空气污染对学龄儿童健康的影响,本文就厨房机械通风情况和居室层次对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调查,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材料和方法 1.调查对象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嘉兴市城区实验小学和解放路小学五、六年级学生188名,其中男96名,女92名,年龄在8~12岁之间。 2.调查表 在学校保健老师的配合下,调查表由学生家长填写。个别不合要求的表格予以剔除。 3.肺功能的测定 从调查人群中随机抽样94名学生,用日本产ST 200型自动肺活量计测定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大型教学医院非住院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率进行监测,同时研究住院和非住院病人外科伤口感染中危险因子的不同频度。作者随机对515例非住院手术病人和273例住院病人术后30天发生手术伤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流感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条件对分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四川省流感监测网络中的重点监测城市,本实验室负责病例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送。工作中我们发现,流感病毒的分离阳性率除与分离方法、发病率等密切相关外,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条件对分离率亦影响极大。通过对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3年中流感病毒的分离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讨论各细节的影响因素,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好氧堆肥水分蒸发对通风量和堆体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好氧堆肥的高温期是整个工艺的关键,而水分、通风量和温度是影响高温期关键因素.从热平衡的角度分析了三者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维持堆体温度适宜范围的通风量和水分蒸发量以及比例关系,可以用于堆肥高温期的通风控制及水分调节.  相似文献   

7.
密闭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对地砖氡析出率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密闭环境中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地砖氡析出率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市售普通釉面地砖为研究对象,在0.25 m^3模拟舱内,用Model 10027型连续测氡仪检测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氡浓度,计算氡析出率.结果在测定范围内,氡析出率与温度符合三次函数关系ER=-0.0293T3+2.5543T2-72.82T+687.27(R2=0.9669);氡析出率与相对湿度符合三次函数关系ER=0.0001RH3-0.0354RH2+2.3391RH-25.044(R2=0.9889).结论温度、相对湿度是影响地砖氡析出率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密闭环境中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墙砖氡析出率的影响规律.方法 以市售普通釉面墙砖为研究对象,在0.25 m3模拟舱内,用Model 1027型连续测氡仪检测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氡浓度,计算氡析出率.结果 在测定范围内,氡析出率(ER)与相对湿度(RH)符合三次函数关系:ER=0.000 2RH3-0.040 2RH2 2.623 9RH-32.303(R2=0.986 6);氡析出率(ER)与温度(t)符合三次函数关系:ER=-0.022 5t3 2.016 5t2-58.748t 565.05(R2=0.969 8).结论 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墙砖氡析出率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培养法检测微核过程中培养温度对人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每份血液标本同时接种于四瓶淋巴细胞培养液中,一支放置(37±0.5)℃培养箱培养作为对照组;其余三支分别放置(33~39)℃的不同温度进行培养作为实验组。培养72h后同时收获细胞,制片染色,分析细胞微核率、微核细胞率、转化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的细胞微核率和微率细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实验组的细胞微核率和微率细胞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细胞培养过程中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可引起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提示细胞增殖期培养温度的变化对人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断肢再植手术的成功与否和伤口的感染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对术后感染伤口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的分析 ,给术前术后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我们总结分析了自 1997~2 0 0 1年临床伤口分离的 188株菌的种类及耐药性情况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我院 1997~ 2 0 0 1年手术后感染伤口的阳性样本。2 鉴定方法 采用生物梅里埃的API鉴定系统及ATB药敏检测系统。3 资料统计 采用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相配套的统计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  果1 在检测的 188株细菌中 ,革兰阴性菌 12 0株 ,检出最高为铜绿假单胞菌占 35 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比较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7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6,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3,P<0.05)。观察组甲级伤口愈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乙级伤口愈合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级伤口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手术治疗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切口感染,促使伤口愈合,提升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98例行普外科手术后发生手术伤口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各类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调查手术切口感染因素。结果 1000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98例。各类手术切口感染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胆囊切除感染,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感染,甲状腺切除术感染,阑尾切除术感染,肠道修补术感染、切除术感染。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切口类型、年龄、手术性质及手术时间。III型切口、年龄在60以上、行急诊手术及住院时间>15d的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较大。结论普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其中主要和切口类型、年龄、手术性质及住院时间有关。临床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预防用药对控制会阴切开术伤口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调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会阴切开术伤口感染的影响,探讨降低其感染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708例会阴切开术病案,记录同期实验室提供的细菌及药敏资料,按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分为A、B两组病例,分别比较二者感染发生率、耐药菌感染率以及延长住院日。结果 两组伤口感染率统计学无明显差异,A组耐药菌感染率高于B组,延长住院日亦明显多于B组;会阴伤口感染为革兰阴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感染机会与切开术数量正相关。结论 预防用药增加了耐药菌致病的机会和治疗难度,不应提倡,强调控制其感染发生,有效护理很重要,提高医师(助产师)技术是关键,产妇精神因素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手术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乳腺术后伤口感染关系,旨在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120例,根据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与否分为甲乙两组,其中,70例围术期未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作为甲组,50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为乙组,比较住院时间、费用、切口感染等因素,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患者住院时间(12.30±3.4)天、住院费用(5982.3±1292)元,显著低于乙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体温逐渐增高,手术后48h达峰,72h恢复正常水平;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比例、术后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通常情况下无需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若需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需严格掌握手术预防用药指征,达到预防术后感染的目的,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手术操作、精心术后护理均可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减轻患者痛苦,保障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信息技术进步对科技期刊的若干影响及消除这些影响的对策,指出了信息技术进步对科技期刊传播范围、工作方式、编辑人才的改变及这些改变对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背景手术室层流通风系统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被广泛讨论,但当前指南未反映出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有大量研究对比分析层流通风与常规通风方式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效果的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及WHO regional medical databases 1990年1月1日—2014年  相似文献   

17.
芬兰和英国的学者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室温(T)18~26℃,相对湿度(RH)17%~40%,绝对湿度(AH)3.3~5.6g/kg的环境中,两种湿度的增加都可以减轻皮肤干燥、鼻干燥和鼻粘膜充血。相对湿度的增加可以缓解咽干症状,而室温的增加可以加重咽干。眼部不适与湿度未见相关。任何一种湿度的增加都可以使嗅觉更敏感。空气加湿可以加重鼻塞。在未加湿的环境下(T:21.3~22.7℃,RH:20.0%~31.7%,AH:3.3~5.6g/kg)皮肤和鼻不适症状与湿度或室温未见相关,湿度的增加可以缓解咽干,但湿度和嗅觉失去关联。在加湿环境中(21.5~23.7℃,26.6%~41.2%,4.2~…  相似文献   

18.
铅致心肌细胞死亡率与锌对其改变影响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太原030001)李金有北京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刘世杰近年,许多研究表明,铅可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且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所致[1,2]。鉴于铅不仅是一严重的职业危害,亦是一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原因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842例患者的病例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过往病史、手术类型、切口长度、治疗措施的使用、术后住院时间及是否发生伤口感染、治疗方法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有无、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是否接受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等因素均会对患者的感染率产生明显影响(P 0.05)。发生感染到治愈的时间在12~31天之间,平均(16.8±1.7)d,手术伤口恢复良好,未出现二次感染的病例。结论:普外科手术术后应加强对有高危感染因素患者的观察和管理,预防手术伤口感染;在发生感染后及早实施治疗能有效改善感染症状,促进患者伤口恢复。  相似文献   

20.
1992年美国重新对CDC院内感染中有关外科伤口感染定义分不完善部分进行了修订。将感染按解剖部位分为手术伤口感染和器官(或腔隙)感染,并详细地加以界定,使之更加明确,对我们开展院内感染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