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手术治疗的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年根据疼痛症状缓解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手术远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1年以上随访,疼痛完全缓解且无并发症28例,疼痛完全缓解伴能耐受的并发症8例,疼痛不完全缓解但无并发症2例,疼痛不完全缓解伴轻度并发症1例,疼痛不完全缓解伴重度并发症1例。其中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32例中,术后疼痛均立即消失,随访期间有2例复发。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者8例,术后患者疼痛均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出现轻度面瘫及一侧舌麻木感患者共有6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1例。结论影响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因素是多方面的,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良好;根据症状缓解程度和并发症评价手术疗效是一种很好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通常病程较长、基础疾病多且复杂。选择此类患者的外科治疗方式时需考虑上述特点。目前尚无足够证据可证明哪一种外科治疗方式最为理想。经皮球囊压迫术、经皮半月神经节甘油破坏术、经皮射频热凝术均具有微创的优点,可反复进行,但其导致的感觉障碍难以避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为一种非侵入性、有效的治疗方法,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显微血管减压术虽为开放性手术,但随着手术技术和条件的成熟,高龄已不再被视为禁忌,对三叉神经不造成破坏为其显著优势。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作为可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术效果的方式之一,在高龄患者中放宽其适应证具有重要意义。各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3.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术式选择和随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桥脑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舌咽神经痛的首选外科方法,但在采用何种术式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我院神经外科自1986年5月至2005年5月19年间应用3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治疗49例舌咽神经痛患者,其中41例获得平均长达7.3年的随访,现结合其疗效、并发症分析和随访结果,就术式选择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6.
微侵袭技术是当今神经外科发展的主流,显微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技术、血管内治疗技术以及神经导航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内涵,近十多年来神经内窥镜的开发研制与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神经外科的手术方法和适应征进一步拓宽扩大。同时,内窥镜技术与立体定向、超声和激光等技术的结合使其临床应用更趋完善。内窥镜辅助下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内窥镜与显微外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技术.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108例,平均年龄61.8岁.右侧58例,左侧46例,双侧4例.定向仪框架安装需特定位置,即框架的Y轴与病人颅基底线平行,与OM线向前夹角10.27±1.89度,X轴对准颅中线,框架两则保持水平位.根据MRH,照射靶点选择在三叉神经根桥脑进入区,单一4mm准直器,中心剂量70-90Gy,50%等剂量线限定靶点,20%等剂量线限定在桥脑表面.结果平均随访期32.5月.优为61.11%,良为29.62%,有效为4.63%,总有效率为93.52%,无效7例,无效和复发的患者均在第二次伽玛刀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技术,定位精确、有效率高、创伤小、术后无不良反应、并发症少,无效和复发病例行第二次治疗有效等,已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6岁。右侧痛41例,左侧19例。Ⅱ、Ⅲ支痛45例。病程4月至26年。1.2 手术方法 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充分显露三叉神经根及周围结构,仔细观察其形态及毗邻关系,寻找和确认病因。组织结构正常10例,病因明确50例。①血管压迫32例,其中动脉压迫28例,主要是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压迫;静脉压迫4例。②蛛网膜肥厚粘连13例,其中9例有明显束带形成,使神经根受牵拉变形。③3例术中见神经根纤细,颜色苍白无光泽,病理检查为脱髓鞘变性。④神经根周围微小胆脂瘤2例。神经根减压术41例,其中血管减压32例,粘连带松懈9例。胆脂瘤切除2例。其余实施Dandy′s手术。1.3 结果 死亡1例,该例行血管减压术后4h逐渐出现昏迷,继之呼吸停止,颅脑CT检查示脑干及大脑枕叶广泛低密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我院1986年~1997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194例中,22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占11.3%。其中胆脂瘤17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脑膜瘤2例,乳头状瘤1例,经手术全切。除1例有轻度面瘫(经3个月治疗恢复),经6个月至8年随访无复发。本文就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芬兰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访问学者,本人曾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赫大)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了两年半,并全程全时参加了导师Juha教授(曾与Yassagil教授共事过7年)的手术,该科年均手术量达3 000余例,其中由Juha教授完成约400余例.归国后每年都定期返芬参加其常年举办的国际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讲习班,其中每年都分别邀请国际上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包括Yassagil)担任主讲和每期多达50余例重要手术的见习.在这里,本人传达的是一种理念的优化,而不是技术的细化.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差距并非是纯技术方面的,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本文从以下7个方面简要阐述了这种理念,并曾在2002年底中华神经外科第三届全国颅底外科专业会议上大会发言,当时配有70余张图片加以说明,在此省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血管减压术对老年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587例病人施行了神经血管减压术,手术采用局麻,耳后小切口开颅入路,用涤纶片行神经血管减压治疗,并对手术病人进行随访。结果:对587例病人行神经血管减压术,572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12例疼痛减轻,有效率为99.5%。529例进行了6个月~10年随访,4例术后1~3年复发,3例无效,均经重新减压后疼痛即消失,其余病例未再有疼痛发生。结论:老年人三叉神经痛采取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患三叉神经痛的病人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发现26例有明确压迫血管。将压迫神经的血管用小绦纶片隔开,使之距神经5mm以上,未发现明确压迫血管的4例将附着在神经表面的静脉电灼切断之,同时将三叉神经感觉根的2/3切断。结果:26例疼痛完全消失,4例疼痛明显减轻。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Fifty-three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were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Gasserian ganglion coagulation. An individually adjusted degree of coagulation was applied. The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 in 45 patients (85%). The median follow-up was two years; only two of the remaining 45 patients had relapse of symptoms. Four patients experienced side effects consisting of troublesome facial dysaesthesia. Our data indicate that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coagulation of the Gasserian ganglion is a safe and reliable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medication resistant trigeminal neuralg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提高伽玛刀处方剂量对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 60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处方剂量分为普通剂量组(80~85 Gy)及提高剂量组(86~90 Gy)。根据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BNI)量表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对患者疼痛缓解及面部麻木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提高剂量组开始起效时间、达到最佳稳定疗效时间显著早于普通剂量组(P=0.009,P=0.006)。与普通剂量组比较,提高剂量组疗效优异率显著升高(P=0.005),但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2)。与普通剂量组比较,提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BNI分级显著降低(P=0.002,P=0.045),12个月、2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P=0.148)。两组间面部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6)。两组患者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提高剂量组与普通剂量组疼痛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结论提高伽玛刀治疗剂量至86~90 Gy可以更快、更高效的控制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同时不会增加治疗相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Multiple sclerosis can be associated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which is often difficult to treat in this specific condition. We performed an open prospective trial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prostaglandin-E1-analogue misoprostol (600 μg per day) in the reduction of attack frequency and pain intensity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trigeminal neuralgia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Eighteen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tudy period and 14 of them showed a reduction of more than 50 % in attack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beginning five days after treatment onset. There were only mild and transient drug related side effects in three patients. One patient stopped taking misoprostol after the study period because of severe menorrhagia.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isoprostol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specific type of refractory trigeminal neuralgia. Received: 11 September 2002,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13 November 2002, Accepted: 21 November 2002 Correspondence to Stefan Evers, MD,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University of Münster, Albert-Schweitzer-Str. 33, 48129 Münster, Germany, Fax: +49-251/8348181, E-Mail: everss@uni-muenster.de The DMKG study group (The members of the study group contributing to this work are listed in the appendix.)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经皮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颅后窝探查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治疗情况,其中经皮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射频治疗组)治疗60例,颅后窝探查手术(颅后窝手术组)治疗66例.结果 射频治疗组术后有效率91.7%,颅后窝手术组为86.4%o颅后窝手术组三叉神经第1支病变病人术后7d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射频治疗组(P = 0.033),但两组疼痛缓解度无明显差别;对于三叉神经第2、3支病变的病人,术后7d两组疼痛缓解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18个月,射频治疗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复发4例;颅后窝手术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未见复发.结论 颅后窝探查手术是治疗由三叉神经第1支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的良好方法;对于由三叉神经第2、3支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经皮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颅后窝探查手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入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患者术中有明确的血管压迫,仅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6例患者血管压迫不明显,行MVD+三叉神经梳理术(TNC);3例患者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离断术(PSR),1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对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1例行MVD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立即完全缓解26例,延迟缓解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6例行MVD+TNC的患者和3例行PSR手术的患者术后疼痛均立即缓解。结论为提高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愈率,应根据术中不同情况决定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老年人及不能耐受第二次手术的患者,更应积极行PSR手术。  相似文献   

18.
静脉压迫致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单独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根致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在2200例三叉神经痛手术病例中,对76例单独静脉压迫致三叉神经痛,术中根据静脉的走行与回流方向分为4型,分别采用双极电凝后剪断、锐性分离后减压等方法进行治疗,并长期跟踪随访。结果单独静脉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与动脉压迫有不同特点,术后早期疼痛治愈率较动脉压迫低。但1~2周后多疼痛逐渐消失而痊愈,且长期随访无复发。结论静脉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147例采用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例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仰卧位,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局部浸润麻醉,刺中三叉神经节后以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毁损.作者对此项技术作了部分改进.结果:疗效优良112例,良好28例,无变化7例,总有效率95.2%.结论:认为改进后的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对老年人更为适宜.每次毁损参数以温度60~75℃,热凝时间2~4min为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球囊形状对于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PMC)治疗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2月~2001年9月采用PMC方法治疗的一组94例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3例术后疼痛完全缓解,成功率为88%;44例球囊呈梨形者全部获成功治疗,另49例球囊形状不理想者中11例发生早期治疗失败。4例术后疼痛复发及2例术后发生一过性外展神经功能丧失者全部发生于球囊形状不理想者。结论PMC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方法。球囊形状在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及疼痛复发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