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一次尿蛋白/肌酐检测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肌炎患尿的微量蛋白,结果,尿蛋白定性阳性,尿蛋白定性阴性的SLE10例及DM22例中的14例Pr/Cr比值也升高。研究提示,尿Pr/Cr比值检测与蛋白定性试验的结果相符,且较后更敏感,可用于结缔组织病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高小夏 《河北医学》2004,10(5):451-45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常见且严重的免疫风湿性疾病,根据一般病理检查肾脏受累者约占90%,加上电子显微镜及免疫荧光检查,则几乎所有SLE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肾脏病变。肾组织学检查虽然比较灵敏,但必须做侵害性的肾活检,难以普遍推广,而肾脏病变程度直接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甘利欣辅助治疗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采用非盲法半随机对照法,试验组10例,对照组11例,均据病情需要使用激素,试验组辅以静滴甘利欣250~300mg/d,观察2~3周。结果 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7%,试验组为8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皮损好转及生化酶学改变亦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甘利欣辅助治疗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是否可以替代24h尿蛋白定量,用于监测尿蛋白的排出情况。方法:选取SLE合并尿蛋白患者60例(24h尿蛋白≥150mg),共120份尿标本,对其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相对于24h尿蛋白定量为0.50、1.00及3.00g的最佳诊断界点。结果: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0.84,P〈0.01);24h尿蛋白定量≥0.50、1.00和3.00g时,临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点分别为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0.40、0.92和2.60。结论:SLE患者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蛋白尿和随访的指标,但若需要精确的评估尿蛋白排出量时,有一定的临床局限性,仍需要用24h尿蛋白定量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提高临床诊断率,了解检测尿微量蛋白及补体水平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肾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5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分为SLE组和对照组,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尿转铁蛋白及尿免疫球蛋白G,补体主要检测补体C4.结果 SLE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者构成比为92.0%,尿转铁蛋白阳性者构成比为52.0%,尿免疫球蛋白阳性者构成比为24.0%,血C4下降者构成比为8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值、尿转铁蛋白平均值及尿免疫球蛋白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C4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持续升高及补体下降提示肾脏处于病变中,检测尿微量蛋白及补体水平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狼疮性肾炎的重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m Alb(24 h尿微量蛋白)、尿α1-MG(尿α1微球蛋白)和尿NA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损害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6例作为SLE组,其中21例尿蛋白定性为阳性,35例尿蛋白定性为阴性;选取医院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尿m Alb、尿α1-MG、尿NAG。结果:SLE组患者尿m Alb、尿α1-MG、尿NA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尿蛋白定性为阳性患者的尿m Alb、尿α1-MG、尿NAG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m Alb、尿α1-MG、尿NAG可作为SLE患者肾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小管受累情况。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组)及30例正常人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含量。结果SLE组尿RB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活动期组(26例)尿RBP含量高于静止期组(7例)(P<0.01)。结论SIE患者存在肾小管功能异常,尿RBP含量可以作为评价SLE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Alb/Cr)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与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两组的Cys-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结果:研究组Cys-C、mAlb/Cr值分别是(1.43±0.43)mg/L、(12.57±8.13)mg/mmo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ys-C水平1.4 mg/L者16例,阳性率为26.7%,mAlb/Cr水平3 mg/mmol者19例,阳性率为31.7%;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结果高于正常范围共22例,联合检测阳性率为36.7%,高于两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本组实际肾损伤22例,联合检测准确率100%。结论:Cys-C、mAlb/Cr比值联合检测可明显提升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准确度与敏感度。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可致多脏器受损,而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特别是早期发现、早期诊  相似文献   

10.
樊平申  孙忱  刘玉峰 《医学争鸣》2003,24(10):928-930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系统性硬皮病(PSS)和皮肌炎 (DM)患者血清sIL 2R和IL 6在治疗前后含量变化的意义 .方法 :用夹心ELISA法及 3H TdR掺入法检测了临床确诊的结缔组织病 6 0例 (SLE ,PSS ,DM各 2 0例 ) ,并选 30例正常人作对照 .从中选取 30例住院结缔组织病患者 (SLE ,PSS ,DM各 10例 )经临床治愈后 ,采用相同方法检测血清中sIL 2R与IL 6水平的变化 .结果 :sIL 2R ,IL 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高水平的存在于SLE ,PSS ,DM患者血清中 [sIL 2R (kU·L-1) :4 6 6± 198,4 2 1± 192 ,4 12± 174vs118± 5 4 ,P <0 .0 1;2 2 .5± 6 .0 ,2 0 .6± 5 .9,18.8± 4 .0vs9.6± 1.8,P <0 .0 1].SLE伴有肾功能损害患者较不伴肾功能损害者明显升高 [sIL 2R (kU·L-1) :5 99± 12 3vs 4 30±79,P <0 .0 5 ;IL 6 (kU·L-1) :2 5 .1± 6 .5vs 18.2± 4 .6 ,P <0 .0 5 ].患者血清中sIL 2R与IL 6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 =0 .5 86 ,0 .6 4 3,0 .5 75 ,P <0 .0 5 ) .治疗后较治疗前sIL 2R及IL 6活性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SLE ,PSS和DM患者血清sIL 2R和IL 6明显升高 ,两者呈正相关 ,而伴肾功明显损伤者升高更明显 ,治疗后则明显降低 .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12例妊娠合并SLE临床资料,其中足月分娩8例,早产2例,自然流产和因SLE活动终止妊娠各1例,10名婴幼儿健康。孕妇除1例于产后3个月死于尿毒症外,其他11例病情稳定。结果显示:妊娠合并SLE的早产、流产和孕妇死亡与SLF活动、肾脏损害相关。本文对妊娠与SLE之间的相互影响,处理和SLE患者允许妊娠的指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白蛋白与尿NAG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了解尿白蛋白和尿N -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比色法分别对 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白蛋白和尿NAG进行检测及比较研究。结果 :异常组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较正常组明显增高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异常组NAG水平比正常组明显增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无论尿常规正常与否 ,尿NAG和UAER均呈正相关。若以健康对照组 x±s为正常值上限 ,则尿白蛋白和尿NAG在正常组和异常组均有 5 0 %以上高于此值。结论 :尿白蛋白和尿NAG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结果:患者年龄48 ̄72岁,平均62.5岁,18例表现为恶性红斑,8例并有皮肤坏死。患者血清肌酶均升高,程度与是否合并肿瘤无明显关系。结论:皮肌炎合并肿瘤,与皮肤坏死、年龄有一定相关性,血清肌酶升高与是否合并肿瘤无明显关系。恶性红斑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对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的包括发热等26项的临床表现及包括ANA等13项实验检查指标(急性期和缓解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疾病急性期,其ANA( )高滴度(31:160)几乎占1/2,缓解期即下降到近1/10;6例狼疮带( )患者中1/2为低补体血症,并有5/6表现为狼疮性肾炎;与一般资料相反,没有发现抗SmAb( )者雷诺氏现象也( );抗SSA Ab( )中有口眼干燥者只占25%,大大低于某些文献报道的80%;并报道了本Ab与光过敏、皮肤红斑等临床表现的关系。同时,本文的病理活检证实了:SLE患者通常是Ⅲ型变态反应,又可以是同时兼有Ⅱ型和Ⅳ型“复合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群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61例 SLE 患者血清抗双链 DNA 抗体的检测结果。活动期41例100%阳性,缓解期20例10%阳性,76例非 SLE 的其他结缔组织病及非结缔组织病1.32%阳性。正常对照40份均为阴性。提示抗双链 DNA 的检测有助于 SLE 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6.
对87例胸、腹水(结核性胸水32例、肺癌胸水40例、肝硬化腹水8例、原发性肝癌腹水7例)做铁蛋白测定,结果发现癌性胸、腹水铁蛋白明显高于非癌性胸、腹水铁蛋白(P<0.01)。提出胸、腹水铁蛋白测定可作为癌性和非癌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山东省7个单位近期治疗神经鞘瘤60例,它是神经科常见病之一,是疗效较为理想的良性肿瘤,如能早期确诊及手术对恢复劳动力具有重要意义。神经鞘瘤有突出的神经根痛,脑脊液检验有不同程度的梗阻和蛋白细胞分离。手术见肿瘤多位于脊髓前外侧,如位于脊髓前方时不要误为脊髓内肿瘤。如亚铃型肿瘤一次切除困难,病人体质差;多发性椎管内肿瘤,肿瘤两端距离较大时,可分期切除肿瘤,力求完全切除,以达根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情况,寻找SAH抗纤溶治疗及观察病情变化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抽取30例正常对照组及25例住院SAH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3,4周血,用ELISA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含量。结果: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有11例血浆D二聚体下降后又升高,1例再出血,1例脑梗死。结论:SAH后血浆D-D升高,观察D二聚体变化有  相似文献   

19.
对60例经过敏原皮肤试验确诊为过敏性干咳患者进行了过敏原分析和临床治疗,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为15~50岁,患者对18种吸入性过敏原中每一种的阳性反应出现次数提示,诱发过敏性干咳的过敏原主要是其它垫料,屋尘,其次是蒿属芬粉,尘螨,居第三位的是可夏秋芬粉,香烟烟,居第卤位的多阶羽毛,多价兽毛,而豚草,蚕丝,蟑螂,多价霉菌Ⅲ不甚重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尤以31~50岁为多,症状较轻患者经脱敏治  相似文献   

20.
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6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ESWL)在治疗泌尿系结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2004年在我院行ESWL的68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资料进行总结。结果:596例2月内排净;63例6月内排净;11例未排净;13例无效,无效者在最后一次碎石后1月行开放性手术。ESWL治疗后肉眼血尿456例,镜下血尿71例,2d后消失;肾绞痛29例,经用解痉药得到缓解;“石街”形成3例,经及时对“石街”再次行ESWL治疗后,“石街”顺利排出;13例术后出现发热,其中8例体温在38~38.5℃之间,5例在38.5℃以上,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肝、肾等重要器官损伤。结论:ESWL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