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有效控制指标和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三年的调查认为:城西湖农场EHF疫源地确已得到有效控制;野鼠型EHF疫源地的五项指标中,黑线姬鼠鼠密度和EHF抗原阳性率代表着鼠对EHF的传播能力,在疫源地中起主导作用,是主要检测指标,而另三项则是预防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四年调查,认为以锦西市为中心的锦州地区EHF疫源地,确已得到有效控制。家鼠型EHF疫源地五项指标中,褐家鼠密度和EHF抗原阳性率可代表鼠传播EHF的能力,是主要的监测指标;发病率表示鼠间EHF对人群作用的后果,反应了流行强度,是监测的直接指标;其余两项仅为间接指标。本文对控制家鼠型EHF疫源地五项具体指标提出了建议。全民连续性以药物为主的灭鼠和疫区强制灭鼠,是控制EHF疫源地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鼠间传播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12月和1989年5月在江苏省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进行EHF鼠间传播因素调查,发现EHF鼠间传播因素中,以皮肤破损为主要因素;鼠间密切接触和革螨叮咬为次要因素;而与食入EHF抗原污染的食物关系不密切。并提示在今后控制和消灭EHF疫源地时,除大面积和重点地区反复灭鼠外,还应加强消毒和杀虫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1989年12月,在江苏省姬鼠型疫区进行EHF鼠间传播因素调查,并用免疫转印技术对同一鼠窝中鼠螨分离的EHF病毒进行抗原多肽分子量测定,结果一致。以每窝鼠数、鼠皮肤破损数、鼠窝残留食物EHF抗原阳性数和革螨数为自变量,以鼠窝鼠EHF抗原、抗体阳性率和EHF总感染率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个自变量和3个因变量的回归关系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进一步进行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表明,在姬鼠型疫区鼠间传播因素中,以皮肤破损为主要因素;鼠间密切接触和革螨叮咬为次要因素:而与食入EHF抗原污染的食物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5.
从天台县疫区捕获的14194只小兽中,经IFAT检查为阳性的有484只,总阳性率为3.41%,室内总带病毒率为3.88%,野外总带病毒率为2.99%,二者有显著差异(x~2=8.533,P<0.01)。在13种小兽中发现9种自然携带EHF病毒抗原,它们是褐家鼠、黑线姬鼠、大足鼠、小家鼠、黄胸鼠、罗赛鼠、东方田鼠和臭鼩(鼠胄)、灰麝鼩。其中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数量最多、带病毒率高,是本地EHF病毒的主要贮存宿主;其带病毒率的季节波动与人群发病率的季节波动相吻合,是本县EHF的主要传染源。监测表明,EHF是属于多宿主动物源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地EHF疫区类型可能属于姬鼠和家鼠混合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出血热流行特征、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控制流行提供依据.方法①对所有发病、死亡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依据国标(GB/15996-1995)应用IgM捕获ELISA法检测EHF(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②鼠密度:采用夜夹法对野外、居民区的鼠种类、密度进行监测,并监测其EHF抗原、抗体的携带情况.结果①人间监测:2003年发病率为13.36/10万,死亡率为0.16/10万.与2002年相比(20.03/10万)发病率下降33.3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0~50岁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为1:0.39.大高峰集中在11月份(35.23%).②鼠密度监测:平均密度3.23%,野外、室内分别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③鼠带毒率监测:在鼠类动物中未检出EHF抗原及抗体.结论根据流行特征、鼠密度、鼠带毒、EHF发病情况等,某地区EHF发病由姬鼠型向混合型转化,经过灭鼠、出血热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治措施,发病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不同地形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天台县流行性出血热(EHF)在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地形的宿主动物、疫源地类型与发病的关系。基本上明确了平原地区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混合型疫源地,其鼠肺EHF抗原阳性率高,是EHF发病严重地带,且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亦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丘陵、山区逐渐形成以褐家鼠为主的疫源地,且鼠肺EHF抗原阳性率明显降低,EHF的发病及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水平都低。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螨带毒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年11~12月从江苏和安徽两个EHF疫区208个鼠窝中共捕鼠603只。在四种鼠中,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其EHF抗原阳性率最高。在采集的革螨中,以革氏血厉螨、厩真厉螨为优势种,并有EHFV的自然感染。在每窝鼠数多和窝螨指数高的组的鼠EHF抗原和抗体阳性率均较高。调查结果表明黑线姬鼠是两疫区EHF的重要储存宿主,格氏血厉螨和厩真厉螨可能是EHF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9.
1979~1992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监测结果:野鼠密度与EHF发病率呈正相关,野外鼠带毒率为15.74%,显著高于室内鼠带毒率8.94%,其中黑线姬鼠病毒携带率最高,为16.17%,显著高于褐家鼠带毒率10.13%,并认为黑线姬鼠可能是动物间EHF病毒的主要宿主,而褐家鼠可能是鼠与人之间EHF的主要媒介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正>齐齐哈尔市是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的高发区,虽然近几年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该病仍是严重威胁病区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本市从1985年起对EHF疫源地鼠间疫情进行监测,现  相似文献   

11.
自1984年以来,我所在厦门港区捕获活鼠,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T〉检测鼠肺中EHF病毒,同时检测鼠血清中的EHF抗体。结果在336份鼠肺标本中,证实有3只褐家鼠受EHF病毒感染。并在71份鼠血清中查到16只褐家鼠血清存在EHF抗体。以往认为,北纬26°50′以下的福建南部地区无黑线姬鼠,不会有EHF。所以,1984年以前,厦门市未作过EHF调查,也无EHF  相似文献   

12.
蔡正华  陈志军  杨海 《职业与健康》2006,22(13):1003-1004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源地类型,为减少发病、控制流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人间疫情、野外及居民区环境进行EHF的宿主动物种类、密度、带毒率、病毒抗原型别及人群免疫水平等进行调查。结果①常年均可发病,每年10月至来年的1月病例最为集中,11月为高峰期。发病以农民、学生等为主,年龄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②鼠间监测:鼠平均密度2.16%,野外、室内分别以黑线姬鼠和揭家鼠为优势鼠种。鼠血清EHF抗体阳性率7.10%,未检出EHF抗原。黑线姬鼠密度为0.64%(46/7200),血清阳性率17.39%;褐家鼠密度为0.67%(48/7200),血清阳性率6.25%。提示鼠间有EHF发生,灭鼠是防治出血热的关键措施。结论结合流行特征、鼠密度、鼠带毒指数、EHF发病情况等,西安地区EHF疫区存在姬鼠型、混合型,防治出血热应采取以灭鼠防鼠、疫苗接种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本病主要宿主动物,疫源地类型及流行程度,随着不同地形地貌而异。福建19℃等温线以北的Ⅰ、Ⅱ地理区划,有黑线姬鼠分布,存在家野鼠混合疫源地;该线以南Ⅲ、Ⅳ地理区划,无黑线姬鼠分布,仅有家鼠型疫源地。家野鼠混合疫源地比仅家鼠型疫源地的流行程度强。黑线姬鼠构成比和带毒率越高的地区流行越强。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家鼠型地区比野鼠型地区高。
本病流行因素除与地形地貌,主要宿主动物种类及带毒鼠EHF抗原携带率有关外,尚应考虑病毒毒力和带毒鼠种的密度。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e hemorrhagic fever,EHF),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呼吸道、伤口、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低血压、出血、少尿及多尿等肾功能损害为特征。根据传染源的种类不同,出血热在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姬鼠家鼠混合型3种疫区。本病在我国分布广,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对军民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秦岭南坡啮齿类分布与EHF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地区啮齿动物种类繁多,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并从其中4种查到EHFV相关抗原,说明秦岭南坡也是EHF的自然疫源地。该地1965年开始有EHF病人发生,且逐年增多,发病率的变化与传染源数量多少有关,与啮齿动物栖息习性有关,符合“鼠多病多、鼠少病少”的规律。因此,要反复多次灭鼠,灭防并举,才能控制啮齿动物的密度,降低本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自1962年发生流行监出血热(EHF)以来,病例主要发生在松江县和嘉定县等市郊农村,为确定本市EHF自然疫源地,我们于1982年10~11月份,在嘉定县野外捕获黑线姬鼠196只,褐家鼠15只,黄胸鼠60只,小家鼠29只;在市区(黄浦、南市、普陀)捕获黑线姬鼠1只,褐家鼠14只,黄胸鼠58只和小家鼠39只,总计412只。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在EHF高发疫区天台县进行的EHF自然疫源地野外主要宿主动物空间分布特点的研究结果。在各约35万平方米的两个样地,采用网格式均匀捕鼠,在地图上标记捕鼠点位置,进行EHF病毒抗原、EHF抗体检测,以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进行统计处理。经84年6月、12月,85年2月、6月四次调查,结果: 1.捕到8种小兽,查出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黄毛鼠4种鼠携带EHF病毒抗原或EHF抗体。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EHF病毒感染率也最高(7.06%)。2.平原水稻耕作区的官塘样地经四次调查,累积EHF病毒感染鼠计88只,其空间分布情况与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的概率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EHF病毒感染鼠的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的特点。84年12月和85年2月两次调查,以及85年2月一次调查的EHF月病毒感染鼠空间分布的集聚性分析,都得到了同样结果。3.平原、丘陵交织,地形较复杂的大吴样地,三次调查累积EHF病毒感染鼠计46只,其空间分布情况的分析与官塘样地所得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证实:EHF病毒感染鼠在自然疫源地中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的生境上都具有集聚性的特点,同时其分布是独立的,不依赖于鼠类的生态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流行性出血热(EHF)宿主动物在自然疫源地内的分布和扩散规律,找出控制和拔除疫源地的有效措施,我们于1987年1月至1990年12月,在东海县逐月对本病在小兽间的传播和流行情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监测内容和方法一、监测内容:以EHF高发区桃林、洪庄(1986年发病率分别为168.7/10万和75.53/10万)两乡为常年监测点,对鼠密度、鼠种构成及带病毒率  相似文献   

19.
鱼台县1984~85年室内大面积多次灭鼠(每年3、5、11月各一次),与未灭鼠的金乡县比较,在鼠种构成上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别,即:灭鼠前以褐家鼠为绝对优势种,灭鼠后褐家鼠密度大幅度下降,小家鼠则成为优势鼠种,黑线姬鼠亦数倍上升,使鼠种带病毒率卞降。通过疫情分析可见,经长期大面积室内灭鼠后,鼠种构成发生变化,可减轻EHF的流行强度,降低发病率,对有效地控制家鼠型EHF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流行性出血热(EHF)在临沭县人间与鼠间流行情况,明确疫源地类型,为本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EHF监测方案要求,对宿主动物及人群血清进行了调查,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鼠肺、血及人群血清EHFV抗原和抗体.结果 1991~2000年10 a累计发病506例.发病率波动在0.14~9.67/10万之间.发病年龄主要为20~49岁青壮年,男女发病之比为1∶0.26,农民占81.18%.多发于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呈单峰型.鼠密度为14.52%,其中室内密度为11.61%,野外密度为17.30%,优势种分别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鼠肺阳性率1.73%(10/578),为野外的黑线姬鼠和麝闙,褐家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7%(1/15);EHF病人恢复期及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67%(29/30)和2.69%(45/1 671). 结论临沭县是EHF中发区,90年代以来EHF呈明显升高趋势,做好灭鼠,野外的个人防护,接种EHF疫苗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