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壁切口严重感染和裂开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腹壁手术切口化脓性感染在拆开切口清创排脓后立即进行全层缝合加伤口全层引流的疗效 ,并将结果与非感染性切口裂开进行对比。方法 将 5年来我科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共 5 3例进行分析 ,其中感染性裂开为 39例 ,非感染性裂开 14例。将其分为 2组 :感染组 (n =39)和非感染组 (n =14)。 39例切口感染裂开的病例用 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并把它们分为 3个亚组 :A组 (n =8) :拆开切口排脓后即刻进行全层缝合 ;B组 (n =2 5 ) :排脓后数天延期全层缝合 ;C组 (n =6 ) :排脓后开放换药 ,不进行缝合。 14例腹部非感染性伤口裂开全部行早期缝合。将各组切口愈合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感染切口在清创排脓后立即缝合加全层伤口引流具有愈合时间短 ,愈合后切口瘢痕小的优点 ,与开放换药组和延期缝合组相比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腹壁切口感染一经诊断应清创排脓 ,然后立即行全层缝合加伤口全层纱条引流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结果78例病例中,腹部纵行切口54例,切口感染24例,合并糖尿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贫血、低蛋白血症12例,切口疝发生在6个月以内者51例(65.4%)。结论腹壁切口疝的主要原因与腹部纵行切口、切口感染、缝合技术及各种合并症有关。横向切口以及围手术期预防切口裂开、感染可以减少切口疝的发生。术后半年内应注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腹部切口裂开(附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分析我院25年间发生的腹部切口裂开108例,同期施行腹部手术14851人次。切口裂开发生率为0.7%,病死率为10%,文章讨论了以下问题:切口的正常愈合过程;切口裂开的有关因素;着重讨论了营养状况差,切口部位以及年龄性别等与切口裂开的关系;切口裂开的处理;预后及预防切口裂开的意见等。  相似文献   

4.
肥胖者腹部切口内置负压引流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内放置负压引流防治切口脂肪液化、裂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腹部手术切口内置负压吸引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无因脂肪液化而导致手术切口裂开的发生。结论切口内置负压引流可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裂开。  相似文献   

5.
腹部切口裂开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切口裂开是腹部手术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死亡率约为10%,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进行腹部手术1762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裂开13例,占0.74%,由此导致死亡1例,占7.69%,现就腹部切口裂开的发生、预防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п��ѿ��ķ��η���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防治。方法 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张力的强度。降低腹压,避免危险因素和对危险因素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有效地预防了腹部手术的切口一裂开。结论 减少腹部手术的切口裂开,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腹膜外减张缝合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切口裂开的缝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及对照腹腔内减张缝合和腹膜外减张缝合的临床优缺点。结果腹膜外减张缝合74例,无1例出现腹壁切口裂开,也未出现缝合肠管等误伤及术后肠梗阻、肠裂伤。结论腹膜外减张缝合既能很好的预防切口裂开,也未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层连续加内减张缝合在预防腹壁切口裂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可能发生腹壁切口裂开的高危病人采用全层连续加内减张缝合的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72例中,无一例发生切口裂开,切口脂肪液化5例,切口感染3例。结论全层连续加内减张缝合不仅能很好的预防腹壁切口裂开,而且操作简单、省时,术后不用拆除减张缝线,切口感染率较低,减少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间断打结在腹部正中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缝线全层连续缝合间断打结,对照组采用普通缝线间断全层缝合。比较二组患者切口感染、线结反应、脂肪液化、切口裂开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二组均有患者出现切口红肿和渗出,观察组脂肪液化3例,感染1例,线结反应0例,切口裂开0例,经换药和充分引流、抗感染后,愈合良好;对照组脂肪液化5例,切口感染6例,线结反应15例,切口裂开0例,经换药和充分引流、抗感染后,有部分需要拆除缝线。观察组切口感染、线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20.741,P=0.026、0.000);脂肪液化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5, P=0.452)。结论可吸收缝线全层连续缝合间断打结方法与普通缝线全层间断缝合方法相比具有预防切口裂开的特点,同时具备减少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线结反应等发生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改进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技术。方法 以腹壁皮下脂肪厚度〉2.5cm作为肥胖的标准,将241例肥胖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2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腹部手术切口皮肤及皮下脂肪浅层用间断贯穿缝合并放置引流条引流的缝合方法;对照组用传统的皮肤皮下脂肪分层缝合法或贯穿全层缝合法。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裂开的发生率和手术后切口完全愈合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脂肪液化、感染、皮下脂肪层完全或部分裂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在缝合肥胖者的腹部切口时,贯穿缝合皮肤及浅层皮下脂肪同时加引流条引流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脂肪液化的缝合方法。此方法操作方便,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碘伏联合贝复济预防急诊腹部污梁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106例急诊腹部切口污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换药,观察组采用碘伏与贝复济换药,观察和比较切口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甲级愈合率、换药次数及切口感染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碘伏联合贝复济可以有效预防急诊腹部切口污染手术后的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2.
<正> 普外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腹部伤口裂开的病例并不少见。本文就伤口裂开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方面作出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88岁~24岁,平均48岁。60岁以上的病例占55.6%。切口类型:腹正中切口12例,腹直肌切口7例。术后切口裂开时间第5~9d,最常见伤口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腹部纵切口立"8"字缝合预防脂肪液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皮肤和皮下脂肪立“8”字缝合对预防剖宫产术腹部纵切口因脂肪液化而非感染性部分裂开的效果。 方法 将皮下脂肪组织厚达 5cm以上的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30例 ,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和皮下组织 ;对照组 30例 ,采用传统缝合方法。 结果 观察组切口一期愈合率 96 .6 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3.33% (P <0 .0 1) ;脂肪液化切口裂开 3.33%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 6 .6 7% (P <0 .0 5 ) ;术后平均住院日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 .0 1)。切口部分裂开的 9例中 5例采用立“8”字二期缝合 ,治愈率达 10 0 %。 结论 脂肪组织厚达 5cm以上的切口 ,采用立“8”字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对预防剖宫产术腹部纵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是一个简便易行、疗效可靠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抗生素在急腹症手术的局部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通过144例因感染性急腹症而手术的病人,术中将抗生素应用局部,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术后联合应用有效的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44例急腹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共8例(其中,切口裂开患者由于体质较差者占4例),本组病例中无腹腔内脓肿形成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感染性急腹症中,手术局部应用抗生素,对术中因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及切口感染等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腹部切口全层缝合与分层缝合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腹部切口全层缝合与分层缝合的疗效。方法 将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腹部手术的283例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层连续缝合及分层缝合关腹,比较两组病人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全层缝合组未出现切口全层裂开,分层缝合组有5例出现切口裂开;全层缝合组有3例出现切口液化,分层缝合组有7例出现切口液化,均经换药后痊愈;全层缝合组在Ⅲ类切口中有8例发生感染,分层缝合组有17例发生感染,其中5例为Ⅱ类切口,12例为Ⅲ类切口,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窦道形成方面,全层缝合组有2例Ⅲ类切口病人分别术后14d和28d出现,分层缝合组则有1例Ⅱ类切口及6例Ⅲ类切口病人出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层缝合组有1例出现切口疝,为正中切口,分层缝合组有3例出现,其中2例为正中切口,1例为旁正中切口,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层缝合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方法,可降低术后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在Ⅲ类切口病人中能降低切口感染及窦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枕扩建式全层外翻缝合在腹壁切口裂开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壁切口裂开是腹部外科的常见问题 ,既往有各式各样的处理方法。又由于高效能抗生素以及外用消炎杀菌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外科技术的进步 ,对切口裂开的处理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 ,我们自 1981年以来创用枕垫式水平褥式全层外翻缝合方法 ,治疗各种腹壁切口裂开 2 5 8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全组 2 5 8例 ,男 15 7例 ,女 10 1例 ,年龄 8~ 82岁。 1981年1月~ 2 0 0 0年 5月总手术量 2 15 0 0例 ,其中切口感染裂开 14 5例 (0 .67% )。在 2 5 8例中再次和 /或多次剖腹手术而采用枕垫式全层外翻水平褥式缝合 84例 (3 2 .5 6% ) ,腹…  相似文献   

17.
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据文献报告,腹部切口裂开发生率在0.2~0.3%之间,多数报告<1%。我院1980年1月至1988年12月间腹部切口裂开45例,共50例次,占同时期腹部手术7441例的0.6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腹部切口完全裂开(并内脏膨出)的诊治和预防措施.方法 在全麻下,用生理盐水把突出切口外的网膜和肠管清洗干净后,送人腹腔.拆除切口内所有的线头,用10号线对切口全层间断缝合的同时,行腹膜外全层减张缝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腹部切口完全裂开并内脏膨出的患者,再次缝合后12~14 d拆线,切口均顺...  相似文献   

19.
减张缝合预防高龄病人切口裂开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随着外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龄病人及营养不良病人接受腹部手术治疗。腹部切口裂开是这些病人共有的手术并发症。如何减少切口裂开的发生是各位同道探讨的课题。自2001年6月开始.我科对部分高龄病人采用腹膜外减张缝合法预防腹部切口的裂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院近10年资料记载,发生腹部手术切口早期完全裂开12例,现作临床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共12例,年龄最小6天,最大71岁,平均年龄32.2岁;男:女=3:1。手术原因: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肠套叠、肠梗阻、胰腺炎、胃癌穿孔、克隆氏病并肠穿孔等急腹症。手术方式:分别采用胃肠穿孔修补、肠套叠松解成形,肠切除及腹腔引流术等。术后情况:分别表现有发热、贫血、低蛋白血症,腹胀、切口血肿、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及哭闹等。切口裂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