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急诊绿色通道中护理工作环节的通道运行中护理工作的3个关键环节,即:迅速评估,准确分类;密切观察,按需处置;及时联系,安全转运.急诊绿色通道的开通提高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水平,方便了病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环节管理,以确保急诊通道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绿色通道中的急诊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建设生命绿色通道中,急诊护理工作的方法,验证在急救中急诊护理程序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方法:总结急诊护理实际工作经验,参考相关文献,提出有效的急诊护理程序预案,验证其在绿色通道中的可行性及重要性。结果:针对急诊医学迅猛发展的势头,及时地提出有效的急诊护理程序预案,并在实际工作中验证其可行性,确保急诊急救工作的开展及绿色通道的畅通。使急诊护理工作程序化,救治规则更趋合理,抢救成功率更高。结论:在建设生命绿色通道中,急诊护理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急诊护理程序化是抢救生命的需要,也体现了急救医学快速反应的理念,使生命的绿色通道更畅通。  相似文献   

3.
评价急诊绿色通道开展后的利与弊,探讨急诊绿色通道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急诊抢救成功率并保证急诊绿色通道健康运行。方法对相关急诊绿色通道报道关于急诊科使用绿色通道效果及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急诊护理工作包括院前、转运及院内三个阶段,在这一链接过程中存在病人安全隐患的环节很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为了保证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笔者针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加强安全防护的综合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急诊绿色通道的开放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通过增强服务意识;从三大要素加强绿色通道的建设,强化绿色通道的护理管理,以达到完善管理绿色通道,真正体现其急诊通道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体会。方法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急救护理观察重点,包括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妥善处理各部位伤口,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安全转运;院内急救护理包括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密切配合工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绿色通道,做好心理护理。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院内急救护理,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绿色是生命之色、是真诚本色,通道为快捷之路。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首先,“绿色通道”是一个时间第一的概念——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使病人得到救治。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的科室。急诊病人最需要的是跨入医院的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有效治疗。开通绿色通道即为急危重症病人采取先抢救后付款的方式,夺取抢救病人的最佳时机.确保以最快的速度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我院急诊科从八十年代起就制定了完善的绿色通道流程与制度,使之成为急重症患者的快速抢救的生命的通道。但是随着绿色通道的开通也造成了部分逃费现象,影响了科室和医院的利益,现总结急诊外伤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后欠费的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二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祥文 《当代医学》2010,16(2):42-43
目的通过对我院急诊绿色通道的设计,做到合理布局,简化程序,节约时间,更方便快捷为病人服务,抢救生命。方法参考文献资料,结合急诊工作经验及到上级医院参观心得,对我院(二级医院)急诊科的绿色通道提出设想。结果结合我院特点,除部分硬件设备正在建设中,绿色通道已经走入程序化、规范化、有章有制可循。结论急诊绿色通道设计能有效节约时间和简化相关程序,赢得抢救时间,显现了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提升了院救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护理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元月~2015年9月我院由急诊门诊转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采取绿色通道护理。结果:从接诊到进入导管室平均时间为40min,最短时间15min,86例STEMT患者经急诊PCI治疗后,冠脉再通者达到81例,冠脉再通率达94.19%,2例患者择期再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未出现死亡病例,84例康复出院。结论:在急诊开辟心梗病人绿色通道缩短了心梗病人抢救时间,有利于病人得到最及时、最有效、最安全的救护。  相似文献   

10.
对急危重病人实施绿色通道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是医院的第一线,也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场所。医院的急诊工作具有突发性强、时间性强、群体协作性强和风险大的特点,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抢救病人的成功率,我院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自2005年8月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制定了绿色通道的管理办法。通过1年多的实践,急诊护士积极参与绿色通道的管理与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病人的第一线,也是门诊护理工作的窗口单位,病人流动性大。来院就诊时间及人数的随机性大,且病人的病情复杂变化快。为及时抢救病人的生命,要在检查、抢救、治疗护理、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建立快速有效的急救体系,并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和抢救器械,具备组织严密、管理良好、医护技术水平高,有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使急诊科最大限度地保持在惯性运行状态,确保急诊“绿色生命安全通道”的畅通无阻,以提高医院在社会的综合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2.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病人的第一线,也是门诊护理工作的窗口单位,病人流动性大。来院就诊时间及人数的随机性大,且病人的病情复杂变化快。为及时抢救病人的生命,要在检查、抢救、治疗护理、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建立快速有效的急救体系,并配备足够的技术力量和抢救器械,具备组织严密、管理良好、医护技术水平高,有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使急诊科最大限度地保持在惯性运行状态,确保急诊“绿色生命安全通道”的畅通无阻,以提高医院在社会的综合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3.
赵敏  李杨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5):1125-1127
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在急诊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引进美国佛罗里达州湖地医疗中心提出的无缝隙管理理念,将其应用到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中,对其每个环节进行无缝隙管理,并对2006年-2008年2年间的急救工作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缝隙管理应用到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中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结论无缝隙管理,使绿色通道的运行更加快速、连续、高效,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了医患纠纷,同时也带动了急救医疗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也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病人在急诊中的抢救成功率。我院自1998年10月进行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通过7年来,急诊科医护人员和全院各科室积极参与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在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包括急诊预检、抢救室、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药房、血库、体液检验和影像检查等。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综合救治”服务,所有设施、设备、物品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无条件开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时间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时间"为主题,对科室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时间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时间长的原因,制定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经品管圈活动的良性干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时间由82分钟下降到40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时间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绿色通道工作流程及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和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AIS患者98例,按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绿色通道护理路径,观察组采用急诊快捷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绿色通道各环节的停留时间及达标率,比较两组脑出血转化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及神经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绿色通道各环节的停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绿色通道各环节的停留时间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出血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1 d及1周,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AIS患者溶栓绿色通道停留时间,降低脑出血转化率,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诊护理的隐患及防范对策,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急救护理。方法:通过对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的教育、责任心教育;加强急诊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抢救仪器管理到位。结果:提高了急诊护士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应加强对基层医院急诊护理隐患因素的重视,主动识别和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和潜在的风险,查找工作薄弱环节,以使护理安全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整合式护理与心梗绿色通道护理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我院急诊胸痛患者90例在进行心梗绿色通道护理(对照组)和整合式护理(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胸痛患者的急诊分诊、检验检查及D2B时间进行对比,护理后结果显示,观察组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 0.05。结论整合式护理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护理效果中较心梗绿色通道护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王会  王玉梅  舒阳 《吉林医学》2011,(8):1585-1585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畅通的重要环节,建立和完善急诊绿色通道,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建设完好的硬件设施,合理人力资源配置,适时启动,保障绿色通道中重要环节。结果:掌握绿色通道的重点环节,是畅通的关键。结论:绿色通道是急诊抢救危重患者的最有效的途径,做好重要环节是畅通绿色通道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