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矫治不同程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1年8月~2011年8月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这两种术式进行矫治的不同程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98例126眼进行术后观察及手术拆线后4周进行随访。结果: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度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P<0.05),而中度及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额肌瓣悬吊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轻度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既能保持上睑功能又能达到美容的目的,适用于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而额肌瓣悬吊术直接以额肌为动力提起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上睑可达到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矫治重度上睑下垂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分析2004~2010年收治重度上睑下垂患者68例,接受额肌筋膜瓣悬吊术35例(A组),提上睑肌缩短术33例(B组),比较术后远期效果.结果 术后1年统计,A组矫治满意51只眼,矫治良好6只眼,矫治不良0例.B组矫治满意42例,矫治良好7例,矫治不良2例,经Ridit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彭宅权  纪宏改  王佳 《海南医学》2013,24(20):3004-3006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矫治不同程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5月至2012年5月就诊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99例131眼,随机分为提上睑肌缩短术组(51例61眼)和额肌瓣悬吊术组(48例70眼),术后随访3~12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提上睑肌缩短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例数明显高于额肌瓣悬吊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中提上睑肌缩短术组术后并发症为14例,明显高于额肌瓣悬吊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上睑遮盖上角膜平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的该症患者较前者疗效更为显著,患者满意率高达92.5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不影响美观,对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有显著疗效。而额肌瓣悬吊术则更适用于中度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尤其是肌力极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罗浩  周武英 《中外医疗》2010,29(28):64-64
目的探讨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64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18例21眼,使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40例43眼。结果 58例64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后评价,优58眼占90.63%,良6眼占9.37%,差0眼,优良率100%。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提上睑肌缩短术都适用于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都可以达到既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的作用。对症选择手术术式才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A组20例28眼采用单纯上睑提肌缩短术,B组16例21眼采用额肌瓣悬吊术,观察术后上睑形态和功能的矫正效果,分析2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A组术后上睑下垂矫正疗效达Ⅰ级和Ⅱ级19眼,占67.86%;B组矫正疗效达Ⅰ级和Ⅱ级20眼,占95.24%;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x^2=3.98,P〈0.05)。结论额肌瓣悬吊术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上睑提肌缩短术,适应证较广泛,为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较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常见的眼睑疾病,轻者影响外观,重者则因下垂的上睑遮盖瞳孔,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造成弱视。一般睑裂高度在4mm以下,肌力在4mm以下者称为重度上睑下垂[1],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较理想的方法是提上睑肌缩短术,该术式符合生理、美容要求,但手术较复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我院住院的63例(89只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年龄3~12岁,平均7.5岁.按上睑下垂的严重程度分为A、B两组,分别行额肌瓣悬吊术(A组)与提上睑肌缩短术(B组),术后追踪3个月至4年,观察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上睑弧度形态及内翻倒睫、结膜脱垂、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结果:A组38只眼中,欠矫2只眼,暴露性角膜炎2只眼;B组51只眼中,欠矫3只眼,过矫3只眼,结膜脱垂2只眼;结膜脱垂病人其中1只眼经加压包扎及使用激素眼药水点眼后结膜脱垂消失,另1只眼行从穹窿部穿越皮肤的褥式缝合使结膜回位;暴露角膜炎患者经保护角膜、抗生素点眼等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两组患者术后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闭睑不全,观察3个月至4年,A组患者中有20只眼能闭睑完全,B组患者中有48只眼能闭睑完全;绝大多数患者上睑弧度自然,重睑成形优美,上睑下垂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对于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均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朱建霞 《广州医药》2004,35(5):52-53
目的 评价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小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远期效果。方法 时48例(48眼)施额肌瓣悬吊术的重度先天单纯性上睑下垂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睑裂高度及弧度,上睑皱襞,眼睑开闭情况。平均随访6年。结果 48例患者中,成功满意42例42眼(87.5%),欠矫6例6眼(12.5%)。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是一种治疗小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高效安全、可靠持久的方法,远期疗效符合美容要求。  相似文献   

9.
3种术式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1)增强提上睑肌肌力的手术,如提上睑肌缩短术;(2)以阔筋膜、丝线等材料为中介,间接依靠额肌为动力的额肌悬吊术(;3)直接以额肌为动力的额肌瓣或额肌筋膜瓣悬吊术[1-4]。虽然这些手术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对不同术式疗效的比较报道较少。我们对本科近几年采用这3种不同术式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与比较,以期为今后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1999年至2004年施行上述3种手术者共52例,其中36例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3年。随访病例按不同术式分成3组:Ⅰ…  相似文献   

10.
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眼病,可根据患者上睑下垂的程度、病因、分型而选定相应的手术方式。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额肌肌瓣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两种术式分别治疗轻、中、重度上睑下垂31例,共42眼。手术后经3个月至3年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宽大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宽大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矫正情况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从2011年3月~2014年6月,选取我院的128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A组)和非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B 组)两组,其中 A 组84例患者,进行宽大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治疗,B 组44例患者,进行非宽大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的其他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A 组)满意例数所占比率为78.57%(66/84),非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B 组)满意例数所占比率为36.36%(16/44),A 组满意例数比率显著高于 B 组。非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B 组)轻度和中度为满意分别占比66.67%(8/12)、50.00%(6/12),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A 组)轻度和中度为满意分别占比70.00%(14/20)、75.00%(18/24)。非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B 组)重度为满意占比10.00%(2/20),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A 组)重度为满意占比85.00%(34/40)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非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B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75%,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A 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宽大额肌瓣悬吊术组(B 组)。结论:宽大额肌瓣悬吊术手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尤其是重度先天性上眼睑下垂患者,具有满意率高、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眼轮匝肌复合瓣结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修复较大面积睑黄瘤术后缺损的效果。 方法 选取较大面积睑黄瘤术后缺损患者92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切除缝合,观察组采用眼轮匝肌复合瓣结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修复。比较2组手术时间、肉芽生长时间、治愈时间,残留瘤体评分、凹陷瘢痕评分和色素异常评分,美容效果以及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肉芽生长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2组残留瘤体评分、凹陷瘢痕评分、色素异常评分及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残留瘤体评分、凹陷瘢痕评分、色素异常评分及综合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2.00%和80.52%,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眼轮匝肌复合瓣结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修复较大面积睑黄瘤术后缺损患者,能够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美容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