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对辅助生殖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5 345对不孕不育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测,对其中3 435个周期的助孕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现有染色体多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类型分组后与染色体正常群体对照,观察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累计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总多态性组、Y染色体变异组、1/9/16号变异组、D/G组变异与正常组比较,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形成率、累计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卵裂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染色体多态性患者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妊娠结局与普通人群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初步探讨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携带者不孕症患者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 injection,ICSI)后对体外授精及胚胎移植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例夫妻间一方为inv(9)(p11q13)携带者和80例染色体正常患者在行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死婴出生率、畸形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间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死婴出生率、畸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nv(9)(p11q13)不具有病理学意义,与染色体正常人群比较,inv(9)(p11q13)对体外授精及胚胎移植结果无明显不良影响.其它类型的inv(9)的遗传效应和体外授精及胚胎移植结果则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5.
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IVF-ET)后双胎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对照分析17例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研究组)和51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对照组)并发症、分娩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平均年龄为(30.06±3.61)岁,孕周为(36.23±4.15)周,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中重度贫血及其它并发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IVF-ET双胎孕妇均为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1000ml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分别为(2397±546.73)g(研究组)及(2376±467.34)g(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胎生长不一致发生率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VF-ET受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加强妊娠期并发症的防治和产前、产时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孕女性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治疗过程中子宫畸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RT助孕的不孕女性中子宫畸形患者作为试验组纳入,共34周期;机械抽样选取同时期接受ART助孕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共73周期。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激素水平、试验室指标、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子宫畸形的不同类型将试验组分为5组,分别对5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统计。结果 子宫正常组与子宫畸形组的临床妊娠率、单胎率、双胎率、活产率、早期流产率、中晚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畸形5个亚组,临床妊娠率、单胎率、双胎率、活产率、早期流产率、中晚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治疗中子宫畸形不是妊娠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辅助生殖技术妊娠与自然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探讨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存在较高的流产率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自然流产(ART妊娠组)33例,自然妊娠后自然流产(自然妊娠组)30例的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检查,分析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共38例,其中染色体数量异常34例(89.5%),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10.5%)。在染色体数量异常的34例中,ART妊娠组占50%(17/34),自然妊娠组占50%(17/34),两组间无差异;而染色体结构异常的4例全部出现在ART妊娠组中的ICSI组里。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的高流产率与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2岁,结婚7年.因自然流产1次,胚胎停止发育两次就诊.配偶检查正常.查体:身高160 cm,体重52 kg,双臂伸展长度163 cm,体温36.8 ℃,心率87次/min,女性第二性征尚可.阴毛女性发育,乳房发育正常.其父身高169 cm,其母身高156 cm.有一妹妹身高162 cm,未婚.内分泌检查:E2 61.80 pg/ml,FsH 5.64 mIU/ml,LH 10.20 mIU/ml, PRO 0.180 ng/ml, TES 1.70 nmol/L, PRL 436.60 mIU/ml,抽取患者2 ml外周血常规制片,G显带以及C显带,计数30个分裂相,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均为46,XX,inv(9)(p13q13).为了进一步确诊及其避免检查时可能发生差错,又重新单独给其抽血复查,结果同前.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24岁,结婚3年,孕3次均发生晚期流产,孕期分别为5、6、8个月,其中最后一次为活胎于24小时后不明夭折,3次胎儿有无畸型不详。夫妇染色体检查:男方核型正常;女性为:46,XX,inv(9)(pter→p13::q13→cen→p13::q13qte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染色体多态性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接受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1 029例男性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所采用的助孕方法和男方是否具有染色体多态,分为A组(n=87)、B组(n=530)、C组(n=61)、D组(n=351)。A组为接受IVF且男方染色体多态,B组为接受IVF且男方染色体正常,C组为接受ICSI且男方染色体多态,D组为接受ICSI且男方染色体正常。描述全部男性染色体多态的核型分布情况。对比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在148例出现染色体多态的男性患者中,染色体臂间倒位28例,占18.92%,常染色体次缢痕区加长27例,占18.24%,D/G组染色体短臂44例,占29.73%,Y染色体长臂长度变异49例,占33.11%。A组与B组的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的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地区的男性不育患者存在一定比例的染色体多态性变异,但是这种变异对于人工助孕的结局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给广大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是目前解决人类不孕不育问题最有效的医学技术手段。但是,该项技术的应用挑战了人类传统的生育观念,带来了社会和伦理上前所未有的难题。因此,对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开展伦理思考,有利于此项技术更好的发展和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2.
陈蜜 《中外医疗》2012,31(10):1+4-1,4
目的研究早期先兆流产在经过保胎治疗后妊娠的结局。方法对比同期我院治疗的先兆流产后保胎的患者后在并发症、胎儿不良结局及初产妇和有流产史的产妇在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2组产妇在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娩出胎儿的不良结局上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产妇前置胎盘和胎盘粘连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中初产妇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流产过的产妇。结论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在保胎治疗后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产生及娩出胎儿的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李娜  江莉 《广西医学》2011,33(3):257-260
目的探讨精子DNA损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首次行IVF助孕治疗的不孕夫妇51对,运用精子DNA碎片染色质扩散法(SCD)检测精子DNA完整性,夫妇行IVF助孕。于体外受精后第1天观察受精情况,第3天观察卵裂情况。结果精子DNA断裂指数(DFI)与受精率、受精卵卵裂率、2PN卵裂率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与优胚率、2PN受精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精子DNA损伤影响体外受精的治疗结局。随着精子DFI水平的增加,受精率下降,进而对受精卵卵裂及胚胎的发育产生影响。精子DNA完整性可以作为精液质量的检测指标对体外受精结局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1907个夫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husband,AIH)周期,明确影响AIH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AIH的819对夫妇,采用COOK导管行宫腔内人工授精,共进行1907个周期。分析女方的年龄、不孕年限、优势卵泡直径、授精周期数、AIH指征、助孕方式、AIH日内膜厚度、AIH次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女方平均年龄(31.07±4.04)岁,平均不孕年限(3.83±2.31)年,共181例妊娠,妊娠率9.49%,活产122例,活产率6.40%。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AIH者,其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低于因其他因素行AIH者(P<0.05)。促排卵周期妊娠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P=0.04)。同一周期AIH 2次的妊娠率显著高于AIH 1次(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影响AIH活产率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者不建议采用AIH作为首选助孕方式;药物诱导排卵可提高AIH妊娠率;授精24h后未排卵者,再次授精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辅助生殖治疗中男性患者的大Y染色体核型检出情况及其辅助生殖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男性患者181例,其中正常核型患者例121例(核型为46,xy),异常核型患者60例(核型为46,xY),比较两组的患者的卵子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冷冻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及抱婴率。结果:大Y染色体核型检出60例(已排除患者妻子染色体核型异常),占总数7.83%(60/766)。检出患者的临床表现:32例精子发生各种异常,有23例其妻表现有不同类型的生殖异常(包括流产、胎停、畸胎等),3例体外授精不受精,2例发育障碍等。两组患者的获卵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妊娠率及抱婴率正常核型组明显优于大Y核型组(P<0.05),大Y核型组的流产率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结论:男性大Y染色体核型可能会导致男性精子发生异常,其妻不良妊娠或/和差的辅助生殖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6.
精子形态学在男性不育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书佳  李慕军 《医学综述》2009,15(10):1540-1543
精子形态是精子的一个重要特征,临床上很多不育患者是由于畸形精子率高导致受精率低或受精失败的。精子形态与精子运动、精子顶体、精子-卵子透明带结合、精子DNA完整性等精子功能呈显著相关性。异常形态精子的受精率、受孕率明显下降。精子形态在辅助生殖技术中也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精子畸形率高的患者,可以运用精子形态结合一些精子功能检测来选择体外受精或者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妊娠早期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方法 以85例不孕症患者早孕期流产胚胎为研究对象,分析绒毛染色体以及异常核型、不同受孕方式和年龄对超声结果的影响.结果 85例流产胚胎中异常核型占50.6%,全部为染色体数目异常;有胚芽的流产胚胎异常核型率(63.3%)显著高于无胚芽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有胚芽的胚胎由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VF)受精的比例(44.9%)较无胚芽组低(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产患者的平均年龄在有胚芽和无胚芽组间分别为(33.4 ± 5.2)岁和(33.0 ± 4.4)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结论 经ART妊娠后胚胎自然流产的异常核型主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出现胚芽的胚胎中染色体异常率较高,IVF受精的胚胎空孕囊的比例较高,年龄对胚胎组织结构的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褚冉 《医学综述》2012,18(16):2590-2593
子宫肌瘤常发生于育龄妇女,并可引起不孕,目前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子宫肌瘤的治疗是以肌瘤剔除术为主,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子宫肌瘤的不同特性对术后的妊娠结局有着不同的影响,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产生的瘢痕可能对术后妊娠存在一定的风险,近年来此种手术的术后妊娠结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对一系列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胚胎移植三胎妊娠后于孕早期行不同减灭数目减胎术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胚胎移植后三胎妊娠患者于孕早期行多胎妊娠减胎术后保留单胎和保留双胎共282例孕妇的资料,依据保留胎儿数将减胎组分为减至单胎组28例、减至双胎组254例。同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与同期胚胎移植后未行减胎的单胎或双胎妊娠研究对象分别进行1∶3匹配。匹配完成后,共84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单胎对照组84例、双胎对照组762例。对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新生儿体质量及围产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做敏感性分析。 结果 (1)减胎组的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平均分娩孕周短于对照组(P=0.01),平均足月产儿体质量(P<0.01)、足月产率(P=0.016),剖宫产率(P=0.037)低于对照组;(2)减至单胎组剖宫产率低于减至双胎组(P=0.001),平均分娩孕周长于减至双胎组(P<0.01),平均足月产儿体质量高于减至双胎组(P<0.01);单胎对照组流产率、早期流产率、足月产率、足月产儿及早产儿体质量高于双胎对照组(P均<0.01),早产率低于双胎对照组(P<0.01)。 结论 妊早期行多胎妊娠减胎术并未增加早产、出生缺陷风险,但流产、围产期并发症及低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增加。三胎妊娠后行多胎妊娠减胎术保留至单胎者比保留至双胎者,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