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316-231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自某院收入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共153例,患者根据是否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分为两组,A组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未合并胆囊结石组(116例),B组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组(3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等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对照组中E2为(13.26±4.37)pg/ml,观察组中E2为18.75±5.2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hild-pugh分级中的A级30例、B级67例,观察组的Child-pugh分级中的A级9例,B级15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Child-pugh分级中的C级21例(18.1%),观察者为13例(35.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雌激素水平(E2)为导致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卞星竹 《现代养生》2023,(9):644-646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肝炎后肝硬化超声检测指标特点。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肝硬化代偿组64例,肝硬化失代偿组30例;并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同期就诊的50例肝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不同患者空腹胆囊壁厚度、空腹胆囊前后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内径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空腹胆囊壁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前后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代偿组、肝硬化失代偿组空腹胆囊壁厚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硬化代偿组比较,肝硬化失代偿组空腹胆囊壁厚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门静脉主干(PV)、脾静脉(SV)的血流速度(Vm)与内径(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代偿组与失代偿组PV、SV的Vm均更低,D均更高,与肝硬化代偿组比较,失代偿组Vm更低,D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脾动脉(S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彩超对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困难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例作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比较术前彩超评估的客观性、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预测与术中判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囊息肉、单纯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充满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萎缩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彩超对困难型胆囊切除术具有一定的术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BO血型及胱抑素C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47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性别、年龄、乙型肝炎家族史、乙型肝炎病毒标记、肝功能分级、门静脉高压及并发症与ABO血型分布情况,比较胱抑素C与肌酐水平差异及其与肝功能分级关系,并与681例健康人群进行对比。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A型血发生率最高。各年龄组中ABO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型血患者中有乙型肝炎家族史、门静脉宽度〉1.5cm、食管静脉曲张、有并发症及肝功能分级Child-PughC级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血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胱抑素C水平随着肝功能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血的人群具有肝硬化的高危因素,AB型血的肝硬化患者其病情发展较其他血型者更严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胱抑素C水平与尿素氮、肌酐相比明显高于健康者,胱抑素C水平随肝功能分级升高而呈升高趋势,同时胱抑素C具有成为肝功能分级的良好指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胆囊结石的69例患者为研究组,肝硬化中没有合并胆囊结石51例患者为对照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生因素与非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相比的临床特点。结果: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在男女性别间并无差异(P>0.05),但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中研究组的比例与对照组有差异,且肝功(CPT)评级与胆壁厚度、血浆蛋白水平等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均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高,肝硬化程度与结石发生率呈正相关。但与性别无关,且部分病症具隐匿性,临床诊断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随机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在健康体检人员中选取4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腹部B超、测量脾脏长径、厚度、门静脉主干宽度、门静脉血流流速及门静脉血流量,采用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肝功能分级,并行胃镜了解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失代偿者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老年肝硬化PH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在2016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接收的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选择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人员进行超声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在胆囊壁厚度方面,观察组相关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在胆总管内径方面,观察组相关数据与对照组比较无意义(P>0.05)。在超声诊断结果方面,观察组相关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在门静脉直径和血流速度方面,单纯增厚组相关数据比双侧胆囊壁增厚组低(P<0.05);在门静脉血流量方面,双侧胆囊壁增厚组相关数据与单纯增厚组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而言,进行超声诊断可有效反映其胆囊情况,帮助判断其是否病变,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我院自1995~2003年肝硬化PVT病例,除外术后血栓形成者,41例肝硬化合并PVT者入选血栓组.另随机选择同阶段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非血栓病例59例作为对照组.PVT的诊断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CT诊断.门静脉主干(MPV)宽度由彩色超声测得,门静脉压力(PVP)采用核素心肝血流比得到.采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统计结果(Chi-Square=35.51,P=0.000)显示脾脏厚度、MPV、性别、及PVP是肝硬化合并PVT的危险因素(P=0.003、0.010、0.022和0.026).上诉危险因素重要性依次为脾脏厚度>MPV>性别>PVP(Wald值依次为9.05、6.66、5.21和4.96).其中,女性相对男性优势比(OR)为3.34;脾脏厚度、MPV及PVP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形成血栓的OR值分别为2.15, 20.8,1.04.统计学分析未提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及饮酒比例等是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患者,脾脏增大、MPV和PVP的增加是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而肝功能分级、血小板及血凝状态等可能不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硬化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80例明确诊断肝硬化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肝硬化的病因、病程、Child-pugh分级、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清铁水平,探讨肝硬化发生肝源性糖尿病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数据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发生肝源性糖尿病与年龄、病程、child-pugh分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源性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肝病病程、child-pugh分级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胆囊壁B超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重肝患者77例,好转组45例,恶化组3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在疾病早期、缓解期和恶化期胆囊壁情况进行B超检测,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早期两组胆囊壁厚度变化和PT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壁厚度和PTA呈负相关。整个病程中胆囊壁厚度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病情越重,胆囊壁厚度越大(好转组t=2.53,P〈0.05;恶化组t=4.32,P〈0.01),胆囊壁厚度与PTA、TBIL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重肝患者胆囊壁B超检测对重肝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治疗(附5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经验,探讨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效率。方法 回归性分析本院1985-01~1999-12收治的59例原发性胆囊癌且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22例,女37例,男女之比为l:1.68,59%(35/S9)的病例合并有胆囊结石。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依次是右上腹疼痛、黄疸和右上腹包块。本组胆囊切除率56%(33/59)。病理检查示胆囊腺癌占94%(53/56)。术后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6%(21/59)、20%(12/59)和10%(6/59),但早期患者与晚期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有明显的差别,根治术与非根治术后1、3年生存率亦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重视胆囊癌的诊断,早期发现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胆囊结石患者,应行预防性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12.
The treatment of gallstone disease in the elderl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llstone diseases (asymptomatic, symptomatic and complicated) are frequently seen in the elderly; the prevalence increases proportionally with age. At higher ages (> 60 years) the presentation of symptomatic or complicated gallstone disease is frequently atypical. Complicated gallstone disease (especially cholecystitis and cholangitis) in the elderly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The introduction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has decreased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of symptomatic and complicated gallstone disease in the elderly; for elective procedures in particular, the risks hardly differ from those for younger patients. Percutaneous cholecystostomy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alternative fo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n acute cholecystitis.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icography (ERCP) with sphincterotomy is also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in the elderly. After removal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whether or not accompanied by cholangitis or pancreatitis) a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should be performed, unless contraindications are present.  相似文献   

13.
吴凤霞  王树俊 《中国校医》2022,36(5):376-378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托伐普坦组各43例,托伐普坦组给予托伐普坦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进行联合治疗,两组均以三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分别为(85.69±15.58)mm Hg、(76.52±8.06)次/分,低于对照组的(97.51±17.52)mm Hg 、(85.73±9.11)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6、4.965,P值均<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HVPG为(10.41±1.74)mm Hg,低于托伐普坦组的(12.73±1.98)mm Hg,(t=5.772,P<0.001)。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托伐普坦组为34.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P=0.64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托伐普坦片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患者门静脉高压,且无不良反应增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小琪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1994-1995
目的评价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进行载脂蛋白A1(ApoA1)、B(ApoB)检测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分别检测45例肝硬化患者、20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ApoA1、ApoB,比较3组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前后ApoA1、B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肝硬化患者组及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组较健康体检者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组较单纯肝硬化患者组,ApoA1、B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好转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后ApoA1较治疗前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较治疗前虽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A1、B能够反映受检者肝功能及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并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及转归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赛  曾亚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211-12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以2006年1月-2010年6月487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 73例肝硬化合并医院肺部感染,感染率14.99%,病死率28.77%。显著高于无感染患者的病死率6.76%(P〈0.01)。该类患者临床表现早期不典型,主要危险因素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是:Child-pugh C级和低蛋白血症、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基础疾病、年龄≥60岁、白细胞计数〈4.0×109/L,病毒性肝炎是相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医务人员在临床中应予重视并规范治疗,减少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伴或不伴有胆囊结石时胆囊的排空功能,以探讨胆囊的排空是否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关。方法24位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试验组,ChildA、B、C级各8例;另24例不伴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每级均有8位患者。利用超声波检查测量空腹胆囊体积,后嘱受试者摄入脂餐计箅胆囊体积,估测胆囊最小体积、胆囊排空分数。统计分析使用Students’t检验和Pearson’S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中空腹胆囊体积和胆囊最小体积均增大,但胆囊排空分数并无明显变化。试验组中,与Child A级比较,Child C级胆囊排空分数显著降低,并且也比对照组中Child C级的胆囊排空分数显著下降。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下降,胆囊的运动减弱则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呈平等趋势,胆囊的运动减弱是肝硬化晚期患者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胆囊结石的数量和大小及胆囊壁的厚度与胆囊排空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余韩波 《现代医院》2009,9(4):30-31
目的观察两种疗法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实验组68例采用奥曲肽0.1 mg静脉缓注,继而以0.3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或生理盐水500 ml,按25μg/h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70例采用垂体后叶素0.1~0.2 u/min持续静脉滴注。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9.7%,对照组有效率71.4%,两者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实验组有3例发生轻微腹痛,发生率约4.4%。对照组有18例出现腹部绞痛、血压升高、头晕、频繁便意感、胸闷、心悸等,发生率约25.7%,两者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相关因素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探索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及其相关因素间的网络关系,通过网络推理反映各因素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影响强度。 方法 采用ElasticNet方法对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95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集进行变量初筛,再以MMHC混合算法构建贝叶斯网络,参数估计采用极大似然估计。 结果 经ElasticNet特征筛选后11个变量最终进入模型;MMHC算法所构建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贝叶斯网络模型显示: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和精神萎靡与HE直接相关,其中肝肾综合征和电解质紊乱是肝性脑病的父节点,精神萎靡为肝性脑病的子节点,即肝肾综合征和电解质紊乱与肝性脑病的发生有关,而肝性脑病会影响肝硬化患者的精神状态;感染是肝性脑病的间接相关因素,通过影响肝肾功能间接诱发肝性脑病。 结论 贝叶斯网络能很好的揭示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复杂网络联系,进而有针对性的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进行预防控制,在分析相关因素上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及效果.163例中行肝部分切除86例(肝切除组),行非肝切除77例(非肝切除组).结果 肝切除组效果优良率为96.5%,术后残石率为5.8%,复发率为1.2%;非肝切除组分别为85.7%、15.6%及1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优于非肝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及效果。163例中行肝部分切除86例(肝切除组),行非肝切除77例(非肝切除组)。结果 肝切除组效果优良率为96.5%,术后残石率为5.8%,复发率为1.2%;非肝切除组分别为85.7%、15.6%及1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优于非肝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